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925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和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陕西省2010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

1.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属于()。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

2.工作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一般是()。

A.10—20秒B.1—2秒C.1分钟以内D.1分钟以上

3.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痕迹消退D.迁移

4.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称之为()。

A.表象B.原型C.经验D.概念

5.()是让你把不熟悉的问题与你总能解决的熟悉问题相比较,用熟悉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新问题。

A.试误法B.类推法C.手段——目的分析D.简化

6.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

7.概念图、图表、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等属于()。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8.在维纳的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9.()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习得性无助B.挫折效应C.自我效能感D.消极归因

10.()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1.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互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12.智商25—50,心理年龄最多可达6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童属于()。

A.轻度智力落后B.中度智力落后

C.重度智力落后D.严重智力落后

1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A.维果斯基B.洛伦兹C.赞可夫D.皮亚杰

14.下列合作学习的各种模式中,为阅读和作文教学设计的是()。

A.学生小组B.成绩分钟C.小组辅助教学D.合作性综合阅读和作文

15.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

A.准备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16.对教师威信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对教师的态度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生对教师的态度D.教师本身的条件

17.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

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18.()是指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D.冲动型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B.教学评价常常通过测量收集资料

C.教学评价不可以通过一些非测量的方法

D.教学评价是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

20.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和图式来表征的。

A.产生式B.命题C.命题网络D.产生式系统

2.影响课堂上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有概念的定义特征、()和讲授概念的方式。

A.概念间的联系B.外延C.原形D.内涵

3.学习策略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

()

A.归纳策略B.演绎策略C.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4.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两个范畴。

A.需要动机B.内部动机

C.本能动机D.外部动机

5.构成道德心理成分包括: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A.道德观念B.道德标准

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6.马杰指出,行为目标要包括__________、行为发生的条件及__________三个要素。

()

A.行为的意义B.可观察的行为

C.行为的目的D.行为的标准

7.认知方式分为()。

A.场依存B.场独立C.场稳定D.场活跃

8.自学辅导教学的课堂模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阅读、练习、反馈、__________五个环节。

()

A.讨论B.概括C.启发D.小结

9.评价使用的测验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A.标准化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C.心理测验D.学业成绩测验

10.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

A.自我效能感B.一般交易效能感C.集体效能感

D.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知道如何解剖动物属于陈述性知识。

()

2.问题解决是指排除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

3.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

4.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

6.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单一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

()

7.学习准备是学生的内部条件,是学习的起点。

()

8.讲授法可以无条件的使用。

()

9.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

10.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一成不变的。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

1.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

2.如何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

3.学生经常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具有哪些特点的信息?

4.有效组织复习的条件和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12分)

道德行为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举例说明如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训练。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张三同学酷爱体育活动,每天放学后便在户外玩球,家庭作业总是不能完成。

他感到非常苦恼。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该怎样帮助他改变现状?

请说明你的设计方案及依据的原理。

 

陕西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2.A3.B4.B5.B6.C7.B8.D9.A10.A11.D12.B13.A14.D15.A16.D17.B18.C19.C20.D

二、双选题

1.BC2.AC3.CD4.BD5.CD6.BD7.AB8.CD9.AB10.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答案要点】

外部强化可激发外来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在课堂情境中.教师可以运用目标、反馈、评价、表扬、批评、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4)适当开展竞赛。

3.【答案要点】

(1)每段或每段的句首;

(2)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3)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4)有趣的内容。

4.【答案要点】

有效组织复习的条件和方法有: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5)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

(1)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①激发道德动机;②掌握道德行为方式;③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训练,付诸实践。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道德训练,通过道德训练,使学生不仅知道该做什么,更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做。

道德训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角色扮演法;②自我强化;③善于运用奖励和惩罚;④树立榜样,促进迁移。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帮助培养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让他爱上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倒U曲线);

(3)有效地利用反馈和评价(反馈效应);

(4)合理地利用精力和惩罚;

(5)正确的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归因理论)。

陕西省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l个正确答案,20题。

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

A.人类的学习与教育B.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

C.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D.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杜威B.布鲁纳C.桑代克D.卡特尔

3.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有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这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原则。

A.客观性B.整体性C.发展性D.教育性

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5.在自我意识发展中,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一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阶段,属于()阶段。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完善自我

6.班杜拉提出的著名的“三元交互作用论”认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与()是彼此相互影响、双向的交互作用的。

A.认识方式B.智力因素C.行为因素D.能力因素

7.程序教学的创立者是()。

A.加涅B.安德森C.奥苏泊尔D.斯金纳

8.()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过程的能力。

A.元认知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策略D.元认知知识

9.认为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促进入的变化和成长,即培养学会学习的人,这属于()的主张。

A.建构主义学习观B.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C.操作强化学习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10.根据知识的反映水平来分,可把知识划分为()。

A.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D.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11.学习者利用原有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概念学习方式叫做()。

A.概念同化B.概念分析C.概念形成D.观念转变

12.在维纳的归因模式中,努力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3.个体对成功的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叫做()。

A.成就动机B.内部动机C.自我效能感D.自我价值需要

14.在解决问题中,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叫做()。

A.问题表征B.定势C.功能固着D.元认知

15.加涅认为。

学生智力技能的学习包括辨别、()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五个层次。

A.知识运用B.知识领会C.综合分析D.具体概念

16.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中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

17.()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8.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表述的要求,不正确的项是()。

A.表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B.尽可能表述的具体、可测量

C.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

D.精确规定每个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下面观点属于皮亚杰的是()。

A.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B.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C.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成运算四个阶段

D.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2.认知方式分为()。

A.场依存B.场独立C.场稳定D.场活跃

3.知识的应用包括()四个彼此相联又互相独立的基本环节。

A.审题、联想B.识记、保持

C.分析、研究D.解析、类化

4.下面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事实、规则B.动作步骤C.认知策略D.发生的事件

5.动作技能形成一般要经历认知——定向阶段,()三个阶段。

A.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B.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6.学习策略的类型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策略和——。

()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演绎策略D.归纳策略

7.品德的内化过程大致经历社会规范的依从、——和——三个阶段。

()

A.社会规范的模仿B.社会规范的理解

C.社会规范的认同D.社会规范的信奉

8.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和——三个领域。

()

A.品格B.情感C.动作技能D.意志

9.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

A.学习准备B.学习条件C.学习需要D.学习期待

10.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A.职业理想B.专业精神C.职业身份D.教育理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

错误的请打“×”)

1.人的认知方式有优劣好坏之分。

()

2.学习就是个信息加工过程。

()

3.一般来说,不断探索新技能的练习方法能度过练习高原期。

()

4.自我价值是维系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变量。

()

5.在道德行为的培养中,惩罚是消极且无效的方法。

()

6.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增强自尊。

()

7.学习准备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8.教师无法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

9.质化的教学评论方法与技术包括观察评价和档案评价。

()

10.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构成属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知识。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

1.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

2.有效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3.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几个环节?

4.简述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五、论述题(12分)

结合中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小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初中的入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

然而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地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

这给小明的打击不小。

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

(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陕西省2011《中学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C3.D4.D5.B6.C7.D8.A9.B10.D11.A12.B13.C14.B15.D16.B17.A18.D19.C20.D

二、双选题

1.AC2.AB3.AD4.BC5.BD6.AB7.CD8.BC9.CD10.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有意义的合作型学习;

(2)教师要时刻注视学生们的观点、想法和感受:

(3)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达到教学相长;

(4)课堂教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文化背景的课程和内容会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

2.【答案要点】

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主要有:

(1)要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

(4)要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5)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

3.【答案要点】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思考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与学习指导;(5)选用恰当的工具与手段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4.【答案要点】

(1)初期阶段:

首先,建立信任、建设性的咨询关系;其次,详细收集资料。

(2)指导帮助阶段:

首先,明确咨询目标;其次,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巩固结束阶段。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创设一些辅助条件。

(1)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

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激励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要具体,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学生每次学习之后,总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小明面临的是挫折适应问题,是一种适应性障碍。

造成小明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他不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而之前又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可以说是学习的佼佼者,当考试失败后,因为不能够接受这次失败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2)小明要走出困境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使他正视考试的失败,勇于面对挫折。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

具体措施有: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③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④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其次,要让他适应环境。

遇到新环境、新情况或遭遇挫折时,学生都会做出本能的适应努力。

这时只要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和宽容,以更积极和更耐心的态度加以疏导。

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其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或事前能够给予他一定的心理准备,都会使他降低心理应激强度,增强适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