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审意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992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审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复审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复审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复审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复审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审意见.docx

《复审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审意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审意见.docx

复审意见

1、本文不同于常见的稿件,而是用老地质说话的口气写成,用了更多的地质证据;

2、图1缺少座标,图3的金矿脉符号应为Au而不是An;

3、指示构造方向的要用大写字母,而指示位置的不用字母;

4、计量单位g/t、ppb应采用科学计量法;

5、英文摘要需要认真修改;

6、个别文字修改。

以上意见已经在原文中标出。

2016年会议投稿

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找矿线索

常素彩1,李万增1,杜佳术1,高孝敏1,纪广俭2

1.唐山市地质学会,河北唐山,063000;

2.河北省区调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

峪耳崖金矿是一个产于小型花岗岩体中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找到同类型金矿,从研究和总结峪耳崖金矿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入手,采用沿控制峪耳崖岩体的NE向断层带追索的方法,在南西约7km的二河店东山发现了一条NE走向的花岗斑岩脉。

岩脉的宏观及岩性特征与峪耳崖含矿的花岗岩极为相近,只是其中的石英多为六方双锥体,属高温的β石英,预示着其深部可能有中低温的花岗岩体发育。

在该岩脉南侧发育有两条NW向含金石英脉,其品位和厚度变化趋势显示成矿溶液来自该岩脉的深部。

另外,在该区所做的化探扫面也在该岩脉周围圈出了一个金的化探异常。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预测在该处地下的深部可能有隐伏的第二个峪耳崖型含金花岗岩体存在。

期望这一认识能够成为寻找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的一个依据和线索。

关键词:

峪耳崖金矿;隐伏金矿;六方双锥体;花岗斑岩脉;二河店

中图分类号618.51文献标志码A

1前言

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勘查和开采,冀东地区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各类矿产资源的露头矿、浅部矿多已面临枯竭,欲找到和开发新的矿产资源,必须向地下拓展,把寻找隐伏矿作为重点。

如何尽快地找到有价值的隐伏矿?

比较快捷的办法是根据已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在有价值的矿区深部及外围开展勘查与研究,寻找具有类似条件和成因的同类矿床,这是一个多、快、好、省的找矿途径。

基于这个思想和思路,笔者通过对峪耳崖金矿及其外围地质条件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峪耳崖金矿南西7km的二河店东山,有一条与峪耳崖含金花岗岩岩性极为近似的白色花岗斑岩脉,且产于控制峪耳崖花岗岩体同一NE向断层裂隙带中,并发现岩脉中有多量β石英假象,因而推测其下可能有隐伏的峪耳崖型花岗岩体存在。

经进一步勘查和搜集相关资料,得到了一些佐证。

所以笔者认为,该处是寻找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的一个有希望的地段,特撰此文与同行们商讨,望得到批评指正。

2峪耳崖金矿地质概况

峪耳崖金矿位于河北省宽城县城南西约15km处,为一产于小型花岗岩体内的金矿床,具有约100年的开采历史。

经建国后多年勘查,累计查明的储量已超过20t,证明是一个大型金矿。

区域上,峪耳崖金矿所在的成矿带位于马兰峪复式背斜的北翼、EW向的喜峰口大断裂与NE向的平坊-桑园断裂所夹的三角地带。

这一地带发育着一系列NE走向的压扭性断层,形成了NE向凹陷带和隆起带相间分布的构造格局。

受NE向断裂带控制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

峪耳崖含矿岩体就处于都山花岗岩体的北西侧(图1),由两条NE向断层所夹的凹陷带中,周围分布着以长城系为主的沉积地层,产状均呈NE走向,并伴有多条走向断

第一作者简介:

常素彩,女,1979年生,河北柏乡人,2003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与找矿地质工作,Email:

tssdzxh@。

图1峪耳崖金矿位置及外围地质构造略图图框没有标注经纬度

(据河北省1/50万地质图编制[1],2016年)

J-侏罗系;Jx-蓟县系;Ch-长城系;Αr-太古界;γ-燕山期花岗岩;πγ-燕山期斑状花岗岩;γπ-燕山期花岗斑岩;γδ-燕山期花岗闪长岩;δ-燕山期闪长岩;ψ-海西期超基性岩;1.地层界线;2.不整合地质界线;3.断层;4.大型金矿床;5.金矿点;6县城;7.村镇;8.本图所在位置

层和多个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体,构成了一个NE向构造-岩浆岩带,可称为铁门关—李家窝铺构造岩浆岩带。

成矿上,峪耳崖金矿位于NE向展布的迁西—宽城金矿带中。

周围长城系的岩石主要为高于庄组含燧石结核和条带的白云岩层(受侵入花岗岩体影响,白云岩均已变质成大理岩)。

峪耳崖含矿岩体在地表呈NE向延长的纺锤状,长2500m,最宽处700m,出露面积0.46km2。

地表和浅部以白色似斑状斜长花岗岩为主,深部则为红色均粒状黑云母花岗岩。

勘探证实,岩体向深部渐收缩成近直立的筒状(侧面常有瓦状突起,亦可称为塔状,见图2)。

金矿脉多呈平行状,单个矿脉长200~300m,最长900m,厚度一般0.2~1m,最厚5m。

矿脉多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或串珠状,少数延至花岗岩体以外,绝大多数均分布在花岗岩体之内。

矿脉垂向分布上有稀有密,密集带常呈等间距分布,间距在50m到100m间。

矿脉产状基本一致,走向NE,倾向NW,倾角一般在40~50°,比较稳定。

岩体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其中黄铁矿化、硅化与金矿关系最为密切。

3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多年来,众多科研机构和院校针对峪耳崖金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

鉴于本文是以探讨隐伏矿找矿为重点,对于峪耳崖矿本身的特征只做扼要介绍而不予详细讨论,有兴趣者可自行参阅这方面有关文献[2-11]。

通过对峪耳崖矿区地质情况的观察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对该矿床的生成、赋存和富集条件与规律概括如下:

3.1构造特征

含矿的花岗岩体产于由两条NE向断层所夹的铁门关—李家窝铺构造岩浆岩带中,受一沿NE向小型背斜轴部发育的断层构造带控制,岩体的延长方向即为该断层构造带的延展方向。

岩体在浅部向SE倾斜,深部则近于直立(图2)。

图2峪耳崖金矿区5号勘探线示意剖面图

(据峪耳崖金矿,1979年)

Chm-长城系大理岩;γ5-燕山期花岗岩;1.金矿脉

3.2矿化特征

在整个花岗岩体内普遍有金的矿化,当矿化密集和品位较高时即形成矿体。

勘探证实,金矿化有

(1)细脉浸染型、

(2)石英脉型和(3)破碎带型等3种类型,且以前两种为主。

在分布上,细脉浸染型集中分布于岩体北西侧的上部,石英脉型原发现多分布于岩体南东侧的地表和浅部,后经进一步勘探证实,在岩体的深部,亦发育有多量的盲矿脉,使储量大为增加。

3.3金的来源

对于形成该金矿的金的来源,早期是根据浅部的白色斜长花岗岩中金的含量为0.1×10-6,最高达0.4×10-6,且大多数矿脉均产于白色花岗岩中,而深部的红色花岗岩中的金含量多在0.1×10-6以下,并且发现的矿脉很少,故认为成矿的金主要来源于白色的斜长花岗岩体。

后来经深入勘探,发现在深部的红色花岗岩中亦有大量矿脉发育,且有越往深部,矿化越强和品位越富的趋势,则认为成矿热液和金是随着岩浆来源于深部。

看来,牛树银教授所主张的成矿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核,有着一定道理[12]。

3.4矿体赋存特征

金矿化为岩浆期后气液交代和充填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脉浸染型和破碎带型矿化属中高温气液交代,是沿早期微细节理裂隙交代充填而成。

而石英脉型则为晚期金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包括在原生节理基础上发展的构造裂隙)贯入充填而成。

根据常理,在成矿岩体侵入时,含矿的挥发组份气液均集中于岩体的顶部,而又因原生节理和构造裂隙也是愈近岩体顶部愈发育和开放,故认为矿化的强度及矿脉的规模应是愈近岩体顶部愈富和愈大,该岩体的上覆围岩及顶部已被大量剥蚀,现存的矿体仅为其残存的下部。

但后来的勘探证实,在该岩体的深部亦有多量矿脉发育,其成矿的真实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无论如何,如果峪耳崖岩体的顶部不被剥蚀,顶部的许多矿体会保存得比较完整,其储量一定远比现在要大。

有鉴于此,不难认为,如果能找到与峪耳崖岩体规模相当的隐伏于地下的同类型成矿岩体,其矿化的强度和矿体的规模、储量和品位应该是值得期待的,这正是我们极力提倡大力开展外围隐伏矿寻找工作的出发点。

4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找矿线索

4.1寻找同类型岩体

按照同类型岩体易产于同一类似的构造环境中的原则,寻找峪耳崖型岩体的最佳地段就应该是峪耳崖岩体所在的铁门关—李家窝铺构造岩浆岩带。

因为这个构造岩浆岩带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条件都很相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有关的地质信息。

于是顺藤摸瓜,沿控制峪耳崖花岗岩体的NE向背斜轴部断裂带延伸方向追索和勘查,以期找到与峪耳崖岩体同类型的花岗岩体。

地表没有发现,那么地下有没有隐伏的呢?

图3宽城县峪耳崖—二河店一带地质构造及隐伏金矿预测图

(据1/25万承德市地质图编绘,2016年)

Arc-太古界迁西群上川组;Chc-长城系常州沟组;Chch-串岭沟组;Cht-团山子组;Chd-大红峪组;Chg-高于庄组;γ52-花岗岩;γπ52-花岗斑岩;γδ52-花岗闪长岩;δ52-闪长岩;ψ52-辉石岩;Au?

-含金石英脉;1.逆断层;2.性质不明断层;3.推断断层;4.1/20万化探异常[14];5.金矿预测区范围;6.村镇

4.2隐伏岩体的直接信息

通过详细的追索与勘查,在峪耳崖矿区南西约7km处的二河店村东山发现了一条白色花岗斑岩脉。

该岩脉沿一NE向裂隙带(很可能是峪耳崖NE向背斜轴部断层带的延续)发育(图3),宽3~5m,出露长度约500m,其岩性特征与峪耳崖岩体的白色斜长花岗岩基本一致,即亦以白色斜长石和石英为主要矿物的斜长花岗斑岩,所不同的是其中的石英多呈六方双锥体(β石英假象),属高温型,表明该岩脉属近地表的高温相,因冷却迅速而使六方双锥体假象得以保存下来,据此可以推测,在其深部应有由缓慢降温而凝结的中低温相花岗岩体。

又鉴于组成岩脉的花岗斑岩,属于与其源头母岩体岩性一致的“未分脉岩”,应与母岩体相距不会太远。

而其附近,除北东方向7km处有峪耳崖岩体出露外,未见有其他同类岩体。

又此岩脉产出的标高比峪耳崖岩体还低几十米,其间也未见有任何明显的联系,故形成该岩脉的岩浆不可能来自峪耳崖岩体。

究其来源,只能认为是来源于此处地下深部,应属于一个隐伏于地下的花岗岩体。

而岩脉则是该隐伏花岗岩体顶部向上的一个枝杈(图5)。

且据观察,该岩脉中尚有些石英细脉穿插,未见明显的金矿化和相关蚀变。

一般情况下,如果地下确有与峪耳崖岩体类似的隐伏花岗岩体存在,则其中应该有金的矿化和相关蚀变(黄铁矿化等),而现在未见金的矿化和相关蚀变,推测是金元素及伴生的挥发组分在岩脉侵入时已经因接近地表而挥发掉了,或者是尚未达于地表。

4.3已知金矿体的提示

在上述花岗岩脉南侧300m处发育有两条含金石英脉,已土法开采。

两条矿脉均呈NW走向,倾角直立,分别称为西大线、东大线。

二者相距约100m,以西大线含矿较好,已向下挖掘约30m,向北开掘200m,据开采者称,矿脉越向北越厚(从0.5m逐渐扩大到2m)且品位越富。

据此推断,形成这两条矿脉的成矿溶液应来自北面,如此则也预示着白色花岗斑岩脉深部有着成矿源头的蕴藏,与前述的分析不谋而合。

图4峪耳崖金矿20号勘探线EH4解译剖面图

(据徐德利资料[13]改编,1989年)

Chm-长城系大理岩;γ5-燕山期花岗岩(岩株为含金的峪耳崖花岗岩体,岩基为EH4推测的花岗岩基)

4.4物化探成果的佐证

徐德利等2001年曾在峪耳崖矿区做了EH4连续电导率测量剖面,结果推测,在矿区500m深部为一大型岩基状的花岗岩体,而含矿的花岗岩株只是这个大型岩体向上的一个枝叉[13](图4)。

虽然矿区深部大型岩基的规模和面积尚无确切证据,但既然是岩基就不会太小,向南西延续到二河店附近也是有可能的,而其向上的枝叉,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很可能有多个,前述的二河店东山的花岗斑岩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枝杈(图5)。

在前述整个铁门关—李家窝铺NE向构造岩浆岩带中,具有类似的构造岩浆活动条件的地段,很可能亦有隐伏含金花岗岩体赋存,因此找到第二个、第三个以至更多个隐伏的含金峪耳崖型花岗岩体也是有希望的。

据刘宇光等1/20万化探扫面资料[14],以二河店为中心圈出了一个较好的金异常。

异常编号为AS34,近椭圆形,南北长6km,东西宽3.2km,最高值11.×10-9,平均值6.1×10-9,衬度4.7,浓度分带4级(图4)。

异常定为乙1类,即“反映了已知矿,亦可能为新的异常”。

评价结论为“异常特征要素中等,地质成矿条件比较有利,已知矿点难以引起此种异常,进一步工作后可能有新的发现,应予重视。

另据梁士荣回忆,原河北地质勘查院唐秦工作部,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峪耳崖金矿外围做了1/1万化探扫面,在二河店—观堂子一带圈出了一个金的化探异常。

异常大体呈NE向为长轴的椭圆状,面积4~5km2,大致范围如图4中的预测区,基本位于刘宇光异常范围内,金的丰度值10×10-9左右(因唐秦工作部很快撤消,资料遗失,具体情况只能靠回忆)。

尽管上述两个异常的强度不高,但也显示该处确曾有过金的活动,应该算是对上述推测的一个证明。

4.5相关论述

牛树银等认为“峪耳崖岩体断裂交汇处上升的岩株,附近相近的构造位置也应具备相似的条件,也会有相类似的岩株。

岩株侵位高度可有差别,如果地表未揭露,则应注意寻找隐伏岩株,含有类似的成矿作用及其矿体。

”也即“峪耳崖之外有峪耳崖”[15]。

以上众多的迹象均显示该区地下可能有隐伏的含金花岗岩体的赋存,是一个寻找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值得勘查和研究的重点目标区。

图5隐伏的二河店花岗岩体及矿化情况推想图

(自编,2016年)

Chg-长城系高于庄组;γ-燕山期花岗岩;γπ-燕山期花岗斑岩;

1.隐伏的金矿脉;2.白云岩;3.花岗岩

5结束语

资料证明,在峪耳崖金矿区外围的二河店—观堂子一带的地下,可能蕴藏有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如果通过勘查与勘探,找到这个金矿,还可以藉此理论和经验,在这一地区即铁门关—李家窝铺间的NE向构造岩浆岩带内寻找其他隐伏的峪耳崖型金矿。

如此,则不仅表明该区是一个较好的成矿和找矿远景区(带),而且提示了只要开动脑筋,善于进行思考与勘查,对许多有价值的矿区外围开展研究,都有极大可能找到具有更大价值和意义的隐伏矿藏。

在此衷心希望本文的浅见一方面能够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关注和采纳,使其早日从理想变为现实;也希望广大找矿地质工作者能从本文吸取些思想和思路,在寻找隐伏矿的事业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致谢:

本文在思考和撰写中,得到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梁士荣、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纪燕祥二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协助和指导,英文摘要由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吕艳宁同志译出,《黄金科学技术》编辑部的专家们在审稿和改稿中付出了巨大辛劳,谨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鞠紫云,李勤,张玉华,等.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9.

[2]柴社力.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3):

271-298.

[3]于润林,李文来,谷守志,等.冀东主要金矿类型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C]//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第二集.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9:

99-143.

[4]邓晋福,狄永军,张继林.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J].地球化学,1997,第22卷(3):

275-278.

[5]戚龙水,孟祥元.峪耳崖金矿的地质特征研究[J].黄金,1999,(07):

12-14.

[6]王自力,陈超,韩洪涛.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规律研究报告[R].石家庄:

石家庄经济学院,2006-2007.

[7]肖振,李志国.峪耳崖金矿花岗岩体特征及找矿意义[C]//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2008:

711-713.

[8]肖振,李志国.峪耳崖金矿深部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09,24(02):

135-138.

[9]任广智,赵玉锁,肖振,等.河北峪耳崖金矿床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预测[J].黄金科学技术,2010,18(04):

27-32.

[10]叶广利.冀东宽城县峪耳崖金矿构造及其控岩控矿作用[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2012.

[11]贾三石.冀东峪耳崖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机制探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4(3):

774-785.

[12]牛树银,孙爱群,王宝德,等.核幔成矿物质与深部找矿研究[J].河北矿业(地质勘查与找矿专刊),河北矿业协会,2008

(1):

113-120.

[13]徐德利.EH4电法测量在峪耳崖矿区的应用[J].地球学报,2004,25

(1):

79-82.

[14]刘宇光,王青彦,朱润涛,等.青龙幅(K-50-[35])地球化学图说明书[R].廊坊:

河北省地矿局物探大队,1989.

[15]牛树银,李红阳,孙爱群,等.幔枝构造理论与找矿实践[M].北京:

地震出版社,2002:

243.

ProspectingCluesforBuriedYueryaTypeGoldMine

ChangSucai1,LiWanzeng1,DuJiashu1,GaoXiaomin1,JiGuangjian2

1.GeologicalSocietyofTangshanCity,Tangshan,Hebei,063000

2.HebeiInstituteofRegional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Survey,LangfangCity,Hebei,065000

Abstract:

YueryaGoldMineisalarge-sizedgolddepositthatexistsinthesmallgraniticbody.Inordertoexplorethiskindofgoldmine,theauthorresearchedandsummarizedtheminerogeneticconditionsandregularitiesofYueryaGoldMine.Andthentheauthordiscoveredthegranite-porphyrydykethatoccursalongtheNE-trendingfaultzone,whichisintheDongshanofErhedianthatissevenkilometersawayfromsouthwestofYueryaGoldMine.Thegranite-porphyrydykeissimilartotheore-bearinggraniticbodyofYueryainmacroscopicviewandlithology.Mostquartzinthedykeisintheshapeofhexagonalbipyramidanditbelongstohightemperatureβquartz.Itisimpliedthattheremaybedevelopingmesothermalgraniticbodydeepintheearth.Besides,therearetwodevelopingNW-trendinggold-bearingquartzveinsonthesouthernsideofthisdyke.Theirvariationtrendofgradeandthicknessindicatesthatore-formingfluidmightbeformedinthedeeppartofthegranitedike.Besides,agoldgeochemicalanomalywasdelineatedaroundthisdike.Thusitcanbeseenthattheremaybeaseconddevelopinggold-bearinggraniticbodydeepintheearth.ThisalsocanprovidecluesandbasisforexploringburiedYueryaGoldMine.

Keywords:

YueryaGoldMine;buriedore;Erhedian;hexagonalbipyramid;granite-porphyrydyk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