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docx
《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西宁市第十三中
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一、引进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
学校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办成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西宁市教育局提出的把十三中打造成一所品牌学校的目标,这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长篇通讯在《人民教育》2008年21期刊发之后,引起了校领导的高度关注。
2009年的寒假,学校给全校教师印发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学习资料,让教师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生本,走近生本。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生本教育”和我校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解决我们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学校毅然决定引进“生本教育”理念,并且大胆地提出:
我们要把十三中建设成为“生本教育学校”。
2009年3月—2009年6月期间,先后派包括学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骨干教师在内的38名人员分四批到广州进行生本教育培训,每期学习小组回来及时进行学习心得汇报工作,以点带面,在教师心中播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
生本教育如何操作?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先学,就是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班级研讨。
教为了学,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以学定教,就是人第一,状态第一。
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生本教育怎样做好先学的布置?
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什么是低入:
简单,根本,开放。
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生本教育如何做到简单根本?
抓住核心,即核心内容、环节、思想、技术以及他们的核心——感悟。
生本教育三步曲:
让学生学会(生本下的)学习,享受学习(勇于超越),收获学习。
生本教育基本形式:
第一步是布置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或课前收集资料),第二步是小组交流合作,第三步是班上交流合作,第四步是总结巩固。
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经验介绍、自学等形式,感受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实施生本,师生共同提高。
首先,每一位生本教师学习回来之后都要上生本研究课。
成立了由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生本教育课堂实施领导小组。
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静态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动态的参与性学习,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求。
其次,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
起步阶段,我们有意在编排座位时把各个小组安排在一起,方便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工作使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都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正逐步常规化。
坚定信念,确立创建“生本教育”学校的奋斗目标。
2009年5月31日上午,郭思乐教授一行到我校举行挂牌仪式活动。
我校正式成为西北第一家生本实验基地、生本实验学校。
二、加强学习培训,厚实底蕴
2009年3月6日-----3月9日首次在广州参加了华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之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80余名干教师的小组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
每一期学习小组回来之后,及时进行学习心得的汇报工作,加强实践。
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感受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小组,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本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生本教育学习作为自己的基本学习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学校统一培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新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对教师一些自身发展上还存在的知识不足,则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通过学习活动加以弥补。
1、认真做好教师读阅读学习
我校重视教师的阅读学习。
从去年2009年年初开始,学校已先后拿出资金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走进新课程》、《我的教育理想》、《教育新理念》、《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优秀是教出来的》等七本书。
每年拿出近万元钱为教师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供老师们阅读,除订阅的教育类报刊杂志外,从2010年开始,为了促使、方便广大教师读书,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书卷气,开阔视野,学校给学校各处室均订阅了全年度的《读者》杂志,此举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在读书形式上,我们倡导阅读反思,要求教师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写读后感。
2、以生本教育为契机,加强学习
2009年3月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为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的学习,我校教研室在寒暑假每学期印发假期学习材料,现已发放五本假期学习资料:
《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当老师》、《教研学习资料》、《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开学将老师们的读后感收齐整理,编辑成册发给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读书沙龙”的功能,创设教师读书学习的氛围,更好服务于生本教育的开展。
在学校提倡“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活动。
创建书香校园,加强教师的读书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数次定主题、分层次的读书活动。
结合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先后组织教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本教育”的读书沙龙活动。
校长、教师们就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等著作,交流了读后感。
大家认为,在面对来自课堂的挑战中,生本教育以理念带动行动,彻底改变课堂管理方式,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把对生命活动的取代转变为依靠和激扬,从而让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如果课堂管理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整个教育管理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生本教育的工作状态以学习者“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会远远超过外部的“要我学”的压力,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学习、发展,并理所当然地获得终端考试的好成绩。
郭教授说过,教育者减少或去除对受教育者内部生命活动的侵入性干扰,会使作为教育核心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管理变得简单。
因为主要依靠学生学,所以课堂管理是简单的;因为课堂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简单;又因为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更简单。
依此类推,整个教育管理都将是简单的。
而所有的简单都为了一个结果:
使学生的学习富有生命感、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以教者的简洁的管理,换取学生的无限精彩。
三、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
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教师个人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引领工作。
1、各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了以“生本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把生本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研组教研的重点内容,每周每个教研组要举行一次生本教研活动,组长要列出具体时间和内容,报学校教研室,教研室负责检查,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教研组考评与评先的主要条件。
把生本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抓校本教研的作用,进行以经验交流、个案分析、反思、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
2、教研组长拿出了具体的主题教研活动的计划,落实了内容、落实了人员、落实了时间,做好了安排。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活动,真正落实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作用。
3、加强常规检查,规范教研行为,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常规工作,教研活动务求实效。
着重抓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
集体备课、评课发挥充分了集体的智慧,发挥教师的合作意识,目的在于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四、以课题研究促进生本教育的开展
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我校与生本教育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将我校办成西北地区第一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基地)。
我们确立以郭思乐教授“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
学校承担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2009年我校杨进春校长主持的“生本教育之校本实践与探究”的课题被教科所定为市级重点课题;
2010年兰芳老师“生本理念下地理活动课的研究”、耿元美老师“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实践与探究”、郜凌云老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马应清老师“物理生本课堂探索与实践”被定为西宁市市级课题,以课题形式促进我们的生本教育工作的开展。
加强生本实验管理,形成课题研究机制。
在生本教育中,我们制定研究目标,实施分层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每学期都有具体的研究目标。
2009——2010学年的目标和要求是:
(1)每个教研组有80%的教师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
(落实到人)
(2)每个专业有80%的学科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
(落实到学科)
(3)形成一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纪实、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阶段性成果。
(4)加强学科科组长、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自觉性。
五、校本教材,学生成长的快乐园地
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我校校本教材在编写、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1.我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依靠本校教师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
《国学读本》
(一)、《中学楷书入门字帖》(上、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既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能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形式上,相对国家级教材而言,更注重其多样性,重视地方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在能力发展上,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爱国意识、科学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做好《生本教育家长读本》的编排发行工作。
我们编辑本册《家长读本》除了介绍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外,还收录了广东开展生本教育的部分实验学校的家长及西宁十三中学的家长对生本教育的一些看法,学生对生本教育体会,亦对西宁十三中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我们编写了这本家长读本,希望家长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尤其是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学生家长对生本教育有个基本的了解,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
今后,我们将陆续编辑《生本教育家长读本》,刊登西宁市生本实验学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加强校际间相互交流,以求共同发展。
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生本协作会的工作。
1.根据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教科所、西宁市教育学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本教育的精神,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的生本教育,在已成立的全市21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基础上,2009年12月23日成立了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
协作会办公室设在西宁十三中学,负责生本协作会的日常工作。
2.2010年4月15日---2010年4月22日进行生本协作会第一次生本展示课活动(在西宁市第十三中学等七所生本实验学校开展)。
通过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为生本实验教师的学习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进一步领会生本教育理念,加大生本教育的实施力度,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对生本教育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3.2010年3月17日召开了生本协作会第二次理事会。
4.2010年6月协助开展了“第二十六期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活动
5.与市教科所、教育学会通力合作,创办好了《生本之声》内部交流刊物。
坚持“聚焦生本热点、荟萃科研成果、宣传实验学校、推介研究成果”的办刊宗旨,彰显协作会会刊科研特色,为生本教育学校教科研引路导航,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七、在西宁一中教研联片的活动中,凸显生本教育的理念
1、每学年进行一中片区中考研讨会的活动。
此活动提升了片区教研活动的内涵,提高了片区教研活动的质量,加强了校际联系,借鉴在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尤其是介绍了我校生本教育在中考复习中的方法,制定及时、高效的应试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目的在于提高“片区五校”共同提高中考成绩。
2、进行了一中片区学案导学生本教育教学设计比赛。
为进一步在片区提高与推广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的经验,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为我片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教学案例,一中片区举办了“学案导学学案、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比赛活动,我校三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八、学校发生的变化
为积极落实我校《2009—2010生本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深化我校生本教育工作,本学期特成立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工作小组”,以生本教育领导小组组员、生本教育示范教师为主,对全校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和指导,12名成员分成两个小组,采取分工协作、机动灵活的方式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随机的、诊断性的听课。
课后当天就对所听课进行评课,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教师不断改进生本课堂教学。
12名成员听课总节次达到131节课,课后的评课活动成为有效推进生本教育、指导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举措。
1.积极开展“生本教育”课堂研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生本教育研究、实践的渠道,课堂教学凸显实效。
“生本教育研讨与交流”活动。
在两天的听课与课后评课活动我校依托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组织了九中、十三中、二十四中、南川西路中学四所中学和劳动路小学、祁连路小学、兴海路小学三所小学共同开展了“西宁市生本协作会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七所学校共有36位教师展示了36节生本教育研讨课,课后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
此次活动参与的学校多,老师多,是继2009年10月16日我校组织的“西宁市生本教育研讨会”之后又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校际间的交流观摩活动。
5月20、21日,我校应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和银川市的个别学校的要求,举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14节生本课初步反映出我校自2009年4月以来进行生本教育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反映出生本理念下的“教”与“学”两个方面带来的积极的、巨大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听取与会者对我校生本教育工作的意见,我校又组织了领导层面的座谈会,与来到我校的局长、校长们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
在研讨中,我校杨进春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生本教育开展历程和目前学校的主要做法等。
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前来交流的各校领导、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使本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是我校生本教育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对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的一次检验,我校积极发挥了西北唯一一所“生本教育实验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促进我校生本教育工作和带动前来交流的学校积极实施生本教育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6月27日——7月1日,我校又协助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在西宁市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
会上四位教师在各学科组的研讨会上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开展生本教育来的收获、实验思路与具体实施措施。
受到郭思乐教授一行专家和与会教师的肯定与好评。
在此次全国性的生本教育研讨会上,我校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向全国展示了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宣传了西宁市教育发展状况,为学校和西宁市教育界赢得了社会声誉;同时又为我校教师创造了锻炼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机遇。
本学期我校接待了千余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听课、研讨交流活动。
大量的生本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即是对我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开展情况的检验,又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
通过生本实践,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已成常规,这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同时,我们还高兴地发现:
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以前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同学也主动举手发言了,学生们变得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互相交流了,也变得爱向同学提问题,爱向老师提问题,甚至因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与同学、老师展开激烈的争论。
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变化是可喜的,也是我们生本实践前行的动力。
7月17日下午生本课堂领导小组组员在总结听课、评课中看到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时老师们纷纷表示:
不断地培训、交流、探索,使我们对生本教育的认知更加清晰,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更加坚定了实施生本教育的决心与信心。
大家普遍认为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有四点:
关键在于实施者对生本教育思想的认知水平;关键在于前置作业是否真正做到了“简单、根本、开放”。
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关键在于实施者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
这次交流活动为学校层面如何进一步开展生本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九、存在的问题
求实的工作原则促使我们不断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开展生本教育实践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和提升。
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生本教育的理念仍然没有落实到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这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2.三种类型的对立依然存在,即积极的实践者、彷徨者、消极的反对者。
3.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校制定的目标之间差距明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有待于协调。
由于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没有组织好、引导好,在热闹之后,必然会影响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4.部分比较活泼的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借讨论的机会说话,容易走神,怎样才能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
生本教育环境下,教学进度慢,这与教学进度产生了冲突,怎样看待课堂效率?
如何评价?
怎样才能统一家长、教师、学生的思想。
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是否有耐心、信心;还有很大一批学生,学习习惯差,对自己的要求低,许多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应付,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等等。
5.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既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包括学生问题提出的有效性;时间的限定与调控;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教师的总结提升以及评价等都是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6.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就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精心设计前置作业。
这一点初二数学备课组做的比较好,在本学期末学生就已经将初三年级前两章的知识学完了。
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郭教授还提出,突出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课程,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种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仅仅“作加法”(即原有课程不动,只增加一点课外活动,或用2-4节课做研究性课程)的校本课程,而是“做乘法”,即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就有活动性和研究性,通过活动和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
现在,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成为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成为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为备课而备课,为检查而备课的现象,让被动变为主动,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能有幸做一回“懒人”吧!
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而是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懒在教师,勤在学生”,其实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句话是对的,但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付出是要讲求方法的,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老黄牛”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教育形式了,所以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知识层次固然重要,但把握学生的亮点,把握学生在关键处的做法,做一个好的引导者更为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是“教”师,更不应是“讲”师,而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合作者、组织者,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
哪些才是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怎样去“教”,怎样的“教”才最有价值?
我们听了那么多课,还是感到了生本课的良莠不齐,有些“生本课”上,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就显得无事可干了,只是不断的点头,鼓励学生。
有些“生本课”上,老师运用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点拨得是恰到好处、自然无痕。
由于教师素质的差异,显得生本课堂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
作为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是否有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应变与因势利导的能力,来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难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要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所有难题?
其实大可不必,记住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有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要把学生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自由饮食即可。
7.集体研讨氛围的形成有待于加强。
集体研讨如果能达到理想境界,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我们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表达、倾听、吸纳和补充自己的见解,可我们老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样不利于教研氛围的形成,不利于观点的交锋和碰撞。
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因别人评课较尖锐,集体研讨中因观点不一致等采取消极态度或不满情绪,这些都是不应该的。
集体研讨要调动教师参与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少班级与班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争取逐渐达到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抓培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生本教育理念必须要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血液之中,理念渗透与不断实践相结合。
2、抓课堂素质教育是主渠道,生本教育是平台
3、抓小组建设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生本教育精彩在课上,功夫在课下。
4、强化基层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体系做好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的督促与检查工作,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体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工作。
5、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强课程整合的研究。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践。
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可能的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学堂。
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上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
2.强化总结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布置和反馈方式的研究。
前置性作业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它就像是一个路标,指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它是课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进行的备课及习题的精选,是集体备课的结晶。
3.继续加快生本步伐。
“生本教育”是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敢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方面创新,加大自己实践的步伐,逐步摸索出适合于教材和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困难,相信我们只要树立勇气、坚定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