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529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docx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概要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

(1)组成:

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

都是自西向东。

②共面性:

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

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

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3、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②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

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我们一般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可以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辐射强。

2、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

天气状况好的太阳辐射强。

我国南方虽然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阴雨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南方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少,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

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2)耀斑:

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3)太阳风:

即带电粒子流(3)周期:

大约11年

3、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⑤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自然天体人造天体

1、昼夜交替

(1)昼与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

(2)昼夜交替的产生:

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2、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

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1°(东加西减)3、时区与区时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4、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若日界线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重合,此时全球一个日期,其他时间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地球上新的一天就是从地方时为0点向东一直到180°经线。

相反从地方时为0点向西到180°经线则是地球上昨天的范围。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2、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影响:

黄赤交角变小时,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则扩大。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全球随纬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春分—秋分)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有极昼;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

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

(2)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θ|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计算楼距、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等4、四季和五带

“四立”划分

(1)四季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3、4、5月;夏季:

6、7、8月;秋季:

9、10、11月

冬季:

12、1、2月

(2)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北寒带(北极圈—北极点)、南寒带(南极圈—南极点)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

第二章地球上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1)岩浆岩:

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

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的特点: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

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分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分化作用:

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

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4)堆积作用

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

流水堆积:

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地貌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

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二、判断背斜和向斜

1、一般情况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最科学的依据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3

1、褶皱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2、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褶皱与断层的区别在于断层处的岩层是不连续的,两侧岩体沿断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3、火山:

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第三节大气环境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2)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显著。

经过大气层的削弱作后,到达地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2)地面增温后产生长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因此说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很大一部分能量返回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二、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图示: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高度

气温低、气压高

4、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

(1)山谷风:

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使得气流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则山风。

(2)海陆风:

由于这种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使得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则形成陆风。

(3)城市风:

因为城市中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出现气流在城市上升,郊区下沉,再由郊区流回到城市的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的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

与运动方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二)风向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平行与等压线

但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平行与等压线

2、近地面的风向: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3、等压线上风向的判读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大气环流的意义:

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二、三圈环流

1、假设:

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10061008

1010

(hPa

2、假设:

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3、形成原因:

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②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4、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移动。

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三、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温的差异,进而造成了气压的差异,使气压带呈不连续的分布。

(1)7月: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突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

(2)1月: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强烈,使副极地低压带

2

(1)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气候类型的判断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1、锋面的定义

(1)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是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是锋面和锋线的统称。

2、冷锋与天气

冷锋的形成: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过境时:

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天气状况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3、暖锋与天气

暖锋的形成: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过境时:

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天气状况

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4、准静止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的形成:

冷暖气团势均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的

5、如何区分冷锋与暖锋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气旋:

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2、反气旋:

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大气水

海洋水(96.5%)水圈

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陆地水

地下水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补给来源主要有:

我国大部分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性的积雪融水补给常形成春汛

地下水补给最稳定的一种补给来源湖泊水补给

高山冰雪融雪补给常形成夏汛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2)海上内循环

(3)陆地内循环(水量最大)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资源的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水运动的形式:

波浪、潮汐和洋流

2、洋流的定义: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3、洋流的分类

(1)按成因分:

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2、对气候的影响:

例:

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漠。

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0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上升流形成的。

4、影响航海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范围扩大

促进高低纬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北半球中高纬环流中低纬环流

副热带为中心的

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西风带影响南极大陆外围

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绕南极大陆流动季风环流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二、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三、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1.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

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第三章重难点补充

1.如何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有两种表现: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

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

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

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所谓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由于环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单位。

①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体平行的热量带。

②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域单位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带,显示出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

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相似的,而绝没有相同的。

2、如何认识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低纬地区:

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高纬地区:

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

(2)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

大陆西岸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减少

降水较多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垂直地带性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