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第四章润滑.docx
《基础篇 第四章润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篇 第四章润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篇第四章润滑
第四章润滑
第一节摩擦、磨损、润滑基本知识
一、摩擦
1、摩擦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称为摩擦。
人们对摩擦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自1508年开始,意大利达·芬奇和法国阿蒙顿、法国库伦先后由试验证实了滑动摩擦定律即阿蒙顿-库伦外摩擦定律,开始进入了研究摩擦的时代,其内容如下:
(1)摩擦力与名义接触面积无关;
(2)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即
F=μN
式中:
F—摩擦力
N—法向载荷
μ—摩擦系数
(3)在动摩擦的场合下,摩擦力与滑动速度几乎无关。
所以,摩擦是运动副作相对运动时的物理现象,磨损是伴随摩擦而发生的事实,润滑则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重要措施。
2、摩擦的分类
摩擦有许多分类方法
(1)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分
静摩擦:
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
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随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变化而变化。
当外力克服了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开始宏观运动。
动摩擦:
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动摩擦。
这时,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切向力叫动摩擦力。
(2)按摩擦副接触形式分
滑动摩擦:
接触表面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在力矩作用下,物体沿接触表面滚动时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3)按摩擦副表面润滑状态分
干摩擦:
指既无润滑又无湿气的摩擦。
流体摩擦:
即流体润滑条件下的摩擦。
这时两表面完全被液体油膜隔开,摩擦表现为由粘性流体引起。
如油膜轴承的摩擦。
边界摩擦:
指摩擦表面有一层极薄的润滑膜存在时的摩擦。
这时,摩擦不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接触表面和润滑剂的特性。
混合摩擦:
属于过渡状态的摩擦,包括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
半干摩擦是指同时有边界摩擦和干摩擦的情况。
半流体摩擦是指同时有流体摩擦和干摩擦的情况。
现代机器设备中的一些摩擦副的工作条件是复杂的,如处于高速、高温、或低温、真空等苛刻环境条件下工作,其摩擦、磨损情况也各有不同的特点。
二、磨损
1、磨损定义
物体工作表面的物质,由于表面相对运动而不断损失的现象,叫做磨损。
机械零件正常运动的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如图4-2。
(1)跑合阶段(磨合阶段)
图中O—a段。
人们有意利用跑合阶段的轻微磨损,为正常运行的稳定磨损创造条件。
选择合理的跑合规程,采取适当的摩擦副材料及加工工艺,使用含活性添加剂的润滑油(磨合油)等方法,都能缩短跑合期。
跑合结束应重新换油。
(2)稳定磨损阶段
磨损缓慢稳定,图中a—b段。
线段的斜率为磨损速度,横坐标时间为零件的耐磨寿命。
(3)剧烈磨损阶段b点以后
磨损速度急剧增长,机械效率下降,功率和润滑油的损耗增加,精度丧失,产生异常噪声及振动,摩擦副温度迅速升高,最终导致零件失效
2、磨损分类
根据磨损的破坏机理及机械零件表面磨损状态分:
(1)粘着磨损
(2)硬的颗粒或硬的突起物,在摩擦过程中引起材料脱落,这种现象叫磨料磨损。
(3)表面疲劳磨损
(4)腐蚀磨损(或称腐蚀机械磨损)
三、润滑
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面之间形成润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就是润滑。
1、润滑剂的作用
润滑机械的摩擦部位,减少摩擦抵抗、防止烧结和磨损、减少动力消耗,提高机械效率。
(1)减少摩擦:
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能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能源的消耗。
(2)降低磨损:
机械零件的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与润滑条件很有关系。
在润滑剂中加入抗氧、抗腐剂有利于抑制腐蚀磨损,而加入油性剂、极压抗磨剂可以有效的降低粘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
(3)冷却作用:
润滑剂可以减轻摩擦,并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能降低机械运转摩擦所造成的温度上升。
(4)防腐作用:
摩擦面上有润滑剂覆盖时,可以防止或避免因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土、氧化物等引起的腐蚀、锈蚀。
(5)绝缘性:
精制矿物油的电阻大,如作为电绝缘材料的电绝缘油的电阻律是2×10
Ω·mm
m(水是0.5×10
Ω·mm
m)。
(7)力的传递:
油可以作为静力的传递介质。
如汽车、起重机的液压油。
也可以作为动力的传递介质,如自动变速机油。
(8)减振作用:
润滑剂吸附在金属表面上,本身应力小,所以,在摩擦副受到冲击载荷时具有吸收冲击能的本领。
如汽车的减振器就是油液减振的(将机械能转变为流体能)。
(9)清洗作用:
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以带走油路系统中的杂质,再经过过滤器滤掉。
内燃机油还可以分散尘土和各种沉淀物,起着保持发动机清静的作用。
(10)密封作用:
润滑剂对某些外露零部件形成密封,防止水分或杂质的侵入,在气缸或活塞间起密封作用。
3、润滑的类型
按摩擦副表面润滑状态,可把润滑类型分为:
流体润滑,边界润滑,混合润滑。
(1)流体润滑
在两摩擦面之间加有液体润滑剂,润滑油把两摩擦面完全隔开,变金属接触干摩擦为液体的内摩擦,就是流体润滑(图4-3)。
流体润滑的优点是液体润滑剂的摩擦系数小,通常为0.001—0.01,只有金属直接接触时的几十分之一。
(2)边界润滑
当机械运动速度很低(例如相对运动速度0.1cm/s),而摩擦表面承受的载荷又很大时,即便使用粘度很大的润滑油,也很难在摩擦表面形成完整的油层,以达到保证流体润滑的程度。
此时,流体润滑膜遭到破坏后,在接触面上仍然存在着一层极薄(约0.01um)的油膜,这一薄层油膜和摩擦表面之间具有特殊的结合力,形成“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继续起保护摩擦表面的作用,这种润滑状态称为边界润滑(如图4-4),所生成的膜叫边界膜。
(3)半流体摩擦
摩擦面上所形成的润滑膜局部遭到破坏,油既不均匀又不连续,使摩擦面上同时出现流体润滑、边界润滑和干摩擦的润滑状态叫半流体润滑,如图4-5。
4、润滑方式及选择
润滑方法多种多样,按所采用的润滑剂分类:
(1)油润滑
(2)脂润滑
(3)固体润滑
第二节润滑剂
润滑剂的正确使用和发挥功能对于保护机械设备的正常持久运转至关重要,要正确使用,就必须深入了解润滑剂的基本功能、性能、特点、优缺点,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一、润滑剂的基本性能要求
1、摩擦性能。
一般要求润滑剂具有尽可能小的摩擦系数,保证机械运行敏捷而平稳,减少能耗。
对某些特殊机械,如液力传动系统、摩擦传动和摩擦制动系统,则要求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2、适宜的粘度。
高粘度易形成动压油膜,油膜较厚,能支承较大负荷,防磨损。
但粘度太大,内摩擦大,会造成摩擦热增大,摩擦面温度升高;而且在低温下不易流动,不利于低温启动。
3、极压性。
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粘度作用不大,主要靠边界膜强度支撑载荷,因此要求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极压性,以保证在边界润滑状态下,如启动时和低速重负荷时,仍有良好的润滑。
4、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
润滑剂从生产、销售、贮存到使用有一个使用过程,要求一般润滑剂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分解变质。
对某些特殊用途的润滑剂还要求耐强化学介质和耐辐射。
5、材料适应性。
润滑剂在使用中必然与金属和密封材料相接触,因此要求润滑剂对其接触的金属材料不腐蚀,对橡胶等密封材料不溶胀。
6、纯净度。
要求润滑剂不含水和杂质。
水能造成油料乳化,使油膜变薄或破坏,造成磨损,使金属生锈;杂质可堵塞油滤和喷嘴,造成断油事故,杂质进入摩擦面能引起磨粒磨损。
二、润滑剂的分类和选择
按润滑剂的物理状态,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和气体润滑剂四大类。
见图4-6,每类各有其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
1、液体润滑剂。
这是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润滑材料。
包括动植物油、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
2、半固体润滑剂。
这是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体状态,并且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称为润滑脂。
一般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有机脂四种。
它们除具有抗摩、减磨性能外,还能起密封、减震等作用,并使润滑系统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节省操作费用,从而获得广泛使用。
其缺点是流动性小,散热性差,高温下易产生相变、分解等。
3、固体润滑剂。
包括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四类按其形状可分为固体粉末、薄膜和自润滑复合材料三种。
能适应高温、高压、低速、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殊使用工况,特别适用给油不方便、装拆困难的场合。
当然,它也有摩擦系数较高、冷却散热不良等缺点。
动植物油:
茶油、菜油、蓖麻油、花生油等
矿物油:
馏分矿物油、残渣润滑油
液体润滑剂合成油:
酯类油、合成烃、聚醚、硅油、硅酸酯、磷酸酯、氟油
水基液体:
水、乳化液、水乙二醇
皂基脂:
锂基脂、钙基脂、钠基脂、铝基脂等
润滑剂润滑脂无基脂:
膨润土脂、硅胶脂等
烃基脂:
工业凡士林等
有机脂:
酰胺脂、聚脲脂等
软金属:
铅、锡、锌、银、金等
固体润滑剂金属化合物:
氟化钙、硫化钼、碳化铅
无机物:
石墨、氮化硼
有机物:
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等
气体润滑剂空气、氦、氮、氢等
图4-6润滑剂分类简图
4、气体润滑
气体可以像油一样的成为润滑剂,适用于流体动力润滑的物理定律也可应用于气体。
常用气体润滑剂有空气、氦气、氮气、氢气等。
要求清净度很高,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精制处理。
综上看来,这四类润滑剂各有优缺点和自己的适应范围,见表4-4。
表4-4四类润滑剂的性能优劣
润滑剂性能
油
脂
固体润滑剂
气体
流体动力润滑
边界润滑
冷却
低摩擦
易于加入轴承
保持在轴承中的能力
密封能力
防大气腐蚀
温度范围
蒸发性
闪火性
相容性
润滑剂价格
轴承设计复杂性
寿命决定于
优
差至优
很好
一般至良
良
差
差
一般至优
一般至优
很高至低
很高至很低
很差至一般
低至高
相当低
衰败和污染
一般
良至优
差
一般
一般
良
很好
良至优
良
通常低
通常低
一般
相当高
相当低
衰败
无
良至优
无
差
差
很好
一般至良
差至一般
很好
低
通常低
优
相当高
低至高
磨损
良
差
一般
优
良
很好
很好
差
优
很高
决定于气体
通常良
通常很低
很高
保持气体供给能力
三、润滑油的常用质量指标及使用意义
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可以用一些理化指标来表示。
各种设备根据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油有不同的要求。
1、外观。
质量优良的油,颜色是均一的,澄清的,不混浊,不生沉淀。
精制程度愈深的油,颜色愈浅,透明度也好。
新的矿物油,一般都有荧光反应,使用过的油颜色会逐渐变深。
轻质油品(液压油、汽轮机油)常可以根据颜色变深的程度而决定是否应该换油。
2、粘度。
液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液体分子间发生的阻力称为粘度。
量度的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
(1)绝对粘度。
绝对粘度又分为动力粘度(η)和运动粘度(ν)
(2)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E)、赛氏粘度(S)、雷氏粘度(R)三种。
(3)粘度和温度的关系(粘温特性)。
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大,这就是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4)评价油品的粘温特性普遍采用两种方法:
粘度比。
油品50℃的运动粘度与100℃运动粘度的比值叫粘度比。
比值大,说明粘度随温度变化大,油品质量差;反之,说明油品质量好。
粘度指数.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同标准油粘度变化程度比较的相对值叫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高表明油的粘温性能好。
3、酸值(总酸值、中和值)。
润滑油的酸值是表征油中有机酸总含量的质量指标。
中和1g石油产品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单位mgKOH/g。
酸值大,表明油中的有机酸含量高,有可能对机械零件造成腐蚀,尤其是在有水存在时,这种腐蚀作用可能更明显。
另外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被氧化变质,酸值也逐渐增大,常用酸值变化的大小来衡量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或作为换油的指标。
4、总碱值。
在规定的条件下滴定时,中和1g试样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高氯酸的量,以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称为润滑油或添加剂的总碱值。
5、水溶性酸和碱。
用一定体积的中性蒸馏水和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混合、振荡,使蒸馏水将润滑油中的水溶性酸和碱抽出来,然后测定蒸馏水溶液的酸性和碱性,称为润滑油的水溶性酸和碱。
6、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
一般要求油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7、倾点和凝点。
油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能够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8、机械杂质。
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或苯的沉淀和悬浮物,经过滤而分出的杂质,称为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的存在,将加速机械零件的研磨、拉伤和划痕等磨损,而且堵塞油路油嘴和滤油器,造成润滑失效。
变压器油中有机械杂质,会降低绝缘性能。
9、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
以质量分数表示。
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炭增加,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10、残炭。
在不通入空气的情况下,把试油加热,经蒸发分解生成焦炭状的残余物,称为残炭,用质量分数表示。
残炭高,结焦的倾向就大,增加设备的摩擦、磨损。
11、水分。
水分表示油品中含水量的多少,用质量分数表示。
油中如有水分存在,将破坏润滑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油中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12、抗乳化性。
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或虽一时乳化但经过静置,油-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
13、抗泡性。
是指油品通入空气时或搅拌时发泡体积的大小及消泡的快慢等性能。
14、蒸发度(蒸发损失)。
液体的蒸发度表示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蒸发程度和速度。
15、腐蚀性。
腐蚀是指润滑油对金属产生腐蚀的程度。
16、氧化安定性。
润滑油在加热和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称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
17、润滑性。
包括油性、抗磨损性和极压性三个概念不同的性能。
油性主要是指润滑剂减少摩擦的性能。
抗磨损性是指润滑剂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条件下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磨损的能力。
极压性是指润滑剂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摩擦条件下,即在所谓极压条件下防止摩擦面发生烧结、擦伤的能力。
四、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是这样一种物质,在润滑油中加入少量这种物质,能改善油品的一种或多种性质,甚至赋予润滑油以崭新的特性而得到更满意的使用性能。
1、常用的清净分散剂有:
磺酸盐,烷基酚盐,烷基水杨酸盐,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和无灰清净分散剂。
2、常用的抗氧剂和抗氧抗腐剂有:
酚型、胺酚型、硼酸脂型、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锌盐)及有机硒化合物等。
3、降凝剂广泛用于各种润滑油,如机械油、变压器油、齿轮油、内燃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等。
4、常用的增粘剂有:
聚正丁基乙烯醚,聚异丁烯,聚甲基丙烯酸脂等,添加量为(0.2-2.0)%。
5、常用的油性添加剂有:
硫化鲸鱼油,硫化油酸,硫化棉籽油等。
6、常用的极压添加剂有:
氯化石蜡,亚磷酸二正丁脂,硫化烯烃,硫化铜等,一般温度为200℃以上时才能起作用。
7、防锈剂的种类很多,如金属皂脂肪族胺,磺酸盐,羟酸盐和硝酸盐等
8、最常用和有效的抗泡剂是二甲基硅油,它的用量一般为1-100mg/Kg左右。
9、常用的抗乳化剂有聚氧丙烷型的衍生物等。
五、润滑脂
润滑脂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而形成的一种半固体的产物。
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它组分(添加剂或填料)。
1、润滑脂的使用特点
在常温和静止状态时,润滑脂像固体,能保持自己的形状不流动,能粘附在摩擦部件表面不滑落。
在高温或受到一定限度的外力时,它又像液体能产生流动。
在机械中受到运动部件的剪切作用时,它能产生流动并进行润滑,减低运动物体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当剪切作用停止时,它又恢复到一定的稠度和粘度,但不一定恢复到原来的稠度和粘度。
润滑脂的这种特殊性能,决定了它可以在不适于用润滑油润滑的部位润滑,而显示它优良的性能。
2、润滑脂的组成
(1)基础油。
在润滑脂中,基础油的含量约占70%-95%,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基础油分两大类:
矿物油和合成油。
(2)稠化剂。
稠化剂是润滑脂中不可缺少的固体部分。
其含量约占润滑脂重量的5%-30%左右。
稠化剂的作用主要是将流动的液体润滑油增稠成不流动的固体至半固体状态,它同基础油一样决定着润滑脂的一系列性能。
稠化剂种类可分四大类,即皂基、烃基、有机和无机稠化剂。
(3)添加剂和填料。
润滑脂的组成中除了基础油和稠化剂之外,还经常加入第三种组分,是为了改善润滑脂的某些性能,这类物质称为添加剂。
如结构改善剂、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抗磨积压添加剂、填料等。
六、润滑脂的常用质量指标及使用意义
1、锥入度。
如表4-6。
表4-6按锥入度划分润滑脂的级别
我国还规定有7、8、9三个很硬的润滑脂号,实际中很少使用。
2、滴点
3、油
4、发性
5、游离碱和游离酸
6、水分
7、机械杂质
8、机械安定性
9、氧化安定性
10、滑性。
11、腐蚀性
第三节润滑元件
一、滤器
1、滤油器的作用及要求。
(1)滤油器的作用。
为了保证油液的纯净,在稀油润滑系统、工艺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和液压随动系统中.不断地清除或过滤油液或乳化液(工艺润滑用)中的杂质,避免含有杂质的油液进入系统和润滑部位,破坏油膜,堵塞孔道或运动间隙造成摩擦副过旱磨损和设备及润滑系统的故障。
(2)过滤油器的要求
1)具有较高的过滤性能。
2)通油性能好。
。
3)过滤材料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压力油作用下不致变形、破坏。
4)容易清洗,并便于更换过滤材料。
5)能抵抗滤油的侵蚀,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6)在一定工作温度下.有足够的耐久性。
7)价格便宜,易于购置。
2、过油器的过滤精度
粗的过滤精度d≥0.lmm
普通的过滤精度d=0.01-0.lmm
精的过滤精度d=0.001-0.005mm
特精的过浪精度d=0.0005-0.O01mm
3、滤油器的类型
(1)网式滤油器
图4一9SLQ型双筒网式过滤器
(2)LLQ型冷却过涟器
这种过滤器,可同时过滤和冷却润滑油,也可将控制阀转到一定位置,使油液直接流人冷却器,供单独冷却润滑之用。
其工作压力为0.4MPa.过滤精度为0.18mm,用在供油较小的稀油循环系统中。
新标准稀油站是采用单独的过滤器和冷却器,此种冷却过滤器已不使用。
(3)线隙式滤油器
(4)
纸心式滤油器
(5)烧结式过滤器
(6)磁过滤器
(7)GLQ型圆盘式过滤器
二、冷却器
在稀油润滑系统中,为了控制摩擦副的油温,必须对温度过高或过低(如冬季或低温环境条件下)的油液进行温度调节。
对于高温油采用各种冷却器进行冷却;对于温度过低的润滑油采用各种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1、列管式冷却器
2、板式冷却器(板式换热器)
3、翅管式冷却器
4、气冷式冷却器
第四节油气润滑
一、油气润滑的基本原理
1.工作原理
利用压缩空气在管道内的流动,带动润滑油沿管道内壁不断地流动,把油气混合体输送到润滑点。
压缩空气以恒定的压力(约(3-4)×105Pa)连续不断地供给,而润滑油则是根据各个不同摩擦点的消耗量定量供给。
因此必须使用油泵作为输油的动力源,还要采用步进式给油器分别对各个润滑点供给所需要的油量。
油和气在进人润滑点之前必须先进人油气混合器,在油气混合器里,流动的压缩气把油吹成油滴,附着在管壁上形成油膜,油膜随着气流的方向沿管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油膜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并不凝聚(见图4一19)供油是间断的,间隔时间和每次的给油量都可以根据实际消耗的需要量进行调节。
油气混合体在进人各个摩擦副之前还要进行分配。
按照各个摩擦副的需要量均匀地分配供给。
不久前,这还是一个难题,
瑞波斯公司发明了一种特波油路分配阀,能够分离空气和油两种不同的成分,使许多润滑点的每一个点都能接受到所需要的油量。
瑞波斯公司的发明因而获得了专利权。
特波油路分配阀没有任何运动零件,它将油气混合体分配到几个输出管道,而输人的混合体分开成几个中间细流(见图4一20)。
每一组中间细流都在体积上特别是流向上与其他组相等,并对重力在分配中的影响采取了补偿措施,使分配阀可以安装在任何部位,不受油的粘度及空气量的影响。
油气混合体沿管路进人摩擦点。
实际起润滑作用的是油,油积聚在摩擦点,如果漏泄量微小,耗油量亦微小,根据消耗最逐次补油,所以供油是间断的,只有供气才是连
图4一19油层流动示意图
续的。
空气的消耗量决定于润滑点的密封状况,因为要在润滑点(亦即轴承箱内)保持0.3x105Pa的气压,如果轴承箱的密封是良好的,空气的消耗就决定于喷嘴的直径。
以轧机辊颈的四列圆锥轴承为例,每个轴承SKF33066IC(φ343.052mm×φ457.098mm×254mm)的耗气量大约为70L/min,耗油量大约为smL/h,是极其微小的,相当于用脂润滑时的耗脂量的二十分之一。
2.油气润滑系统
图4一21是四重式轧机轴承(均为四列圆锥轴承)的油气润滑系统图。
大体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供油部分、供气部分、油气混合部分。
(l)供油部分
(2)供气部分
供给的压缩空气应该是清洁而干燥的,必须先经过油水分离及过滤。
当油气润滑系统启动时,压缩空气由电磁阀接通,经过减压,使排出的气压为(3-4)×105Pa,并在排气管线上装有压力监测器,以保证工作中有足够的气压。
(3)油气混合部分
油和气在混合器中要使油能很好的雾化成油滴,均匀地分散在管道内表面,油气混合亦有多种规格的供给量可供选用。
如果供给的润滑点在两个以上,油气混合物还必须经油气分配阀均匀地和适量地供给每个润滑点,见图4-23。
第五节润滑管理
一、润滑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用油不对路。
2、用油方法不正确
3、换油不及时
4、保管不当
二、润滑油的选用、代用与混用
1、润滑油的选用
润滑油的选用,与很多因素有关,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理论,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选用
(2)润滑油名称、性能与使用对象要一致
(3)参考设备制造厂的推荐选油
2、润滑油的代用
(1)润滑油的代用原则
1)尽量用同类油品或性能相近、添加剂类型相似的油品。
2)粘度要相当,以不超过原用油粘度的±25%为宜。
3)质量以高代低,即选用质量高一档的油品代用。
4)选择代用油时,要考虑环境温度与工作温度。
(2)代用实例
1)10号高速全损耗系统用油可用10号变压器油代用。
2)全损耗系统用油可用粘度相当的HL液压油或汽轮机油用。
3)汽油机油可用粘度相当,质量等级相近的柴油机油代用。
4)HL液压油可用抗磨液压油或汽轮机油代用。
5)相同牌号的导轨油和液压导轨油可以暂时互相代用,中负荷工业齿轮油、重负荷工业齿轮油可暂时用中负荷车辆齿轮油代用,但抗乳化性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