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7722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docx

江油马角坝区域地质实习报告

马角坝实习区地质报告

1.绪言

1.1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马角镇行政区划归属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成都理工大学实习基地就建于马角镇的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05°04′,北纬32°05′。

马角镇南西距江油市62km,距成都市214km,交通较为方便。

宝成铁路在区内纵贯南北,108国道成都-广元高速公路从实习区东南侧通过,与宝成铁路相伴而行的江油-雁门坝公路通过实习区,其它级别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皆能通行。

实习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系的前山带的边缘;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马角坝地区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龙门山分区)成都小区。

马角坝地区的地层出露较全,其中包括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代的第四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深切割的中山,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1000m实习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最低处为马角坝河,海拔630-640m,切割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河谷平坝实习区河流属于涪江水系(长江-嘉陵江上游),马角坝河(梓潼江)自北向南流经实习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的雨季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实习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º,夏天25º左右。

最低气温-3º,最高气温34.5º。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º,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º。

马角镇属于典型的“山区镇、工业镇、资源镇”,三大特点造就了马角镇特有的优势。

一、山区镇:

马角镇属龙门山北段褶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西北是起伏不断的低中山,东南是以低山平坝及丘陵为主,境内最高海拔1632米(梅花洞),最低海拔640米(两江口)。

镇内林地广阔,干果、药材丰富,是发展草食牲畜和中药材的理想场所。

二、工业镇:

马角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工业重镇,曾是四川大炼钢铁的基地,60年代列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

境内有省、市、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500多家,其中市属以上企业10家,主要以水泥产业为主,境内有水泥厂7家,年产水泥100多万吨,被誉为“水泥之乡”,有石灰石采矿点20余个,著名的双马水泥集团矿山车间建在镇境内。

三、资源镇:

马角镇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石灰石储量数十亿吨,且品位高,含钙量达54.7%,硅石藏量也十分丰富,含硅量在96.8%以上。

其它还有锌、铁、石英石、大理石、白云石和水泥粘土,均具良好的利用开发价值。

林地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1.2万公顷,其中:

幼林、杂冠林0.8万公顷,中龄林、成熟林各0.2万公顷,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水量、水质动态稳定,补给条件良好,资源丰富,按流量最小值计算,日可采水量为5011m3,年可采水量为182.5×104m3,具有良好开发价值。

马角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工业重镇,曾是四川大炼钢铁的基地,60年代列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

境内有省、市、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500多家,其中市属以上企业10家,主要以水泥产业为主,境内有水泥厂7家,年产水泥100多万吨,被誉为“水泥之乡”,有石灰石采矿点20余个,著名的双马水泥集团矿山车间建在镇境内。

附:

交通位置图

1.2教学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主要是通过实习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会区域地质调查的方法,了解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内容、工作程序。

实习阶段分为:

准备工作阶段(收集、熟悉前人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研究水平)

野外工作阶段(踏勘→实测剖面→填图→野外资料整理)

成果编审阶段(室内综合整理——图件编制、地质报告编写)

实习共定点121个,路线12条,素描X个,照片X个,标本X个,实测剖面1个(T1f1),实习区主要出露沉积岩,无岩浆岩分布,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

附:

完成工作量表

2.地层

2.1概述

实习区出露地层皆为沉积岩,主要为灰岩,白云岩,泥页岩为主,地层划分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组合关系,古生物化石分布规律。

实习区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整体倾向北西,主要出露志留系,石炭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地层,地层由北西向南东依次为:

S1-2h,p2q,p2l,c2-p1h,c1-2z,d3m,d3s3,d3s2,d3s1,d2-3g,t1f2,t1f1,t1f2,t1f1,p3w,t1f2,t1f1,p3w,t1j3,t1j2,t1j1,q,t2l1,t2l2

附:

综合地层表(图)

2.2岩石地层

2.2.1志留系:

出露韩家店组(S1-2h),分布于图区北西角

杂色(黄绿色,灰绿色,紫红色)薄层泥页岩,夹少量蓝灰色页岩、砂岩、灰岩,其间偶有生物化石:

Coronocephalussp;厚度大于5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浅海沉积。

2.2.2泥盆系:

出露有观雾山组,沙窝子组,毛坝组皆分布于图区北西

2.2.2.1观雾山组(d2-3g)

灰色、灰白色灰岩为主,夹白云岩。

顶部见豹斑状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条带,古生物化石:

通孔珊瑚,Atrypasp厚17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生物礁滩相。

沙窝子组下段(d3s1)

灰色厚层块状细晶、中晶白云岩,夹灰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厚5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泻湖相。

沙窝子组中段(d3s2)

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灰岩为主,间夹多层瘤状灰岩;夹灰色块状白云质灰岩,以瘤状灰岩出现为本段开始,古生物化石:

Cyrtospirifersp、Cyrtiopsissp及Paralleloporacellulose;厚8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泻湖相。

3s3)

灰色厚层块状细晶、中晶白云岩,厚13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泻湖相。

3m)

浅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上部灰红色灰岩、鲕状灰岩、球粒灰岩、微晶灰岩,厚7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边缘浅滩相。

,分布于图区北西处

总长沟组(c1-2z)

下部:

紫红色泥页岩,含鲕粒状赤铁矿、粉砂岩,夹灰色瘤状灰岩透镜体;中部:

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

砾屑灰岩,夹介壳灰岩;顶部:

灰红色介壳灰岩。

古生物以腕足类为主:

Gigantoprpductus、Striatiferasp、纹线贝等;蜓类:

Eostaffeloidea等;珊瑚:

Dibunophyllumsp等,厚160m,与下伏地层d3m平行不整合接触,为台地边缘浅滩相。

2-P1h)

底部为紫红色砾屑灰岩,含蜓化石:

Fuasulinellasp、原小纺锤蜓等;中部为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球粒、微晶灰岩;上部为核形石灰岩,产丰富蜓科化石:

Fusulinasp、Triticitessp、Pseudoschwagerrinasp等;珊瑚:

四射珊瑚、Lithostriotionsp等;顶部:

青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

厚16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边缘浅滩相。

,梁山组与栖霞组分布于图区北西,吴家坪组分布于F4、F5断层处,皆为断层上盘

2l)

杂色(黄绿色、灰绿色、紫红色)砂页岩,夹泥灰岩及煤线;产腕足,植物化石;厚5~10m,与下伏地层c2-p1h平行不整合,为沼泽沉积相。

2q)

灰色、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灰岩。

产Nankinelleasp、Hayasakaissp等;厚4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滨浅海相。

3w)

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含燧石结核、条带、生物碎屑灰岩;产Palaeofusulinasp和玩族类;蕉叶贝等。

厚1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浅海陆棚沉积。

,飞仙关组出露于图区中部走向北东南西重复大片分布,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分布于图区南东

1f1)

剖面列述

上覆地层:

飞仙关组上段>1.81m

0层:

紫红色泥页岩

>1.81m

————————————整合接触————————————

飞仙关组下段146.32m

1层:

黄灰色沙蟹泥灰岩

2.62m

2层:

紫红色泥页岩

4.87m

3层:

黄灰色薄层泥灰岩

8.13m

4层:

灰白色薄层灰岩

3.62m

5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微晶白云质灰岩

5.67m

6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粒屑白云质灰岩

3.84m

7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鲕状灰岩

7.2m

8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介壳灰岩

12.88m

9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具有平行层理

7.05m

10层:

深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砾屑灰岩

14.45m

11层:

化石厚层块状蠕虫状灰岩,具缝合线构造

14.48m

12层:

灰色细粒不等厚条带状白云质灰岩

11.94m

13层:

黄灰色薄层泥灰岩

5.18m

14层:

灰白色中厚层块状灰岩,具平行层理

18.16m

15层:

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

14.51m

16层:

黄灰色薄层—极薄层泥灰岩,可见圆珠状灰岩

11.7m

————————————————整合接触——————————————————

下伏地层:

吴家坪组9.41m

17层:

灰白色薄层块状灰岩,含燧石结核

9.41m

剖面综述

本剖面主要测制飞仙关组下段,剖面中飞仙关组下段测制完整,其中下伏17层位吴家坪组,上覆0层为飞仙关组上段。

飞仙关组下段总厚度为146.32m

飞仙关组下段属于三叠世早期地层,最初命名点在四川广元飞仙关,故此命名

飞仙关组下段(共16层):

厚约146.32m,底部为黄灰色薄层灰岩,可见圆珠状灰岩,其上为灰色—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具蠕虫状、条带状。

缝合线构造,局部含白云质,、粒屑,砂屑,介壳物质,多具平行层理,泥灰岩厚度较低,多为薄层。

顶部为黄灰色泥灰岩夹泥页岩,含砂屑。

沉积环境为浅滩沉积,发现介壳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说明受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较多,见平行层理亦说明处在水浅水动力环境较强环境。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t1f2)

下部:

紫红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含双壳类及介形虫化石;中部:

紫红色细砂—粉砂岩—泥岩组成的旋廻层;上部:

紫红色页岩,产双壳类:

Clanalassp、C.wangi、正海扇等,厚度13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潮间带浅滩沉积。

1j1)

灰、黄灰色微晶白云岩,顶部夹蠕虫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厚5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浅海潮坪—泄湖沉积

1j2)

下部:

紫红色、黄褐色薄层状泥灰岩与泥页岩互层;中部:

黄褐色、灰色厚层块状微晶灰岩;上部:

灰色、灰紫色薄层白云质泥岩夹泥质白云岩;产Clanalassp、Eumorphotissp,厚104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浅海潮坪—泄湖沉积

1j3)

浅灰、黄褐色厚层—块状微晶白云岩,夹角砾状灰岩,厚84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浅海潮坪—泄湖沉积。

雷口坡组下段(t2l1)

淡黄色。

黄灰色薄层白云质泥岩与灰质白云岩,底部以淡绿色薄层—极薄层云泥岩为界,厚15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泻湖潮坪沉积。

2l2)

浅灰色中厚层白云岩为主,下部中厚层灰岩,顶部以蓝灰色薄层状白云质为界,产Myophoriagololfussi;厚28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台地泻湖潮坪沉积。

为黄褐色砾石层,粘土,砂石等堆积,属河流沉积

附:

接触关系图(平行不整合、整合)、岩性组合及变化图等

3岩石

3.1概述

马角坝实习区无岩浆岩、变质岩;出露的岩石均为沉积岩和松散沉积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次之。

碳酸盐岩包括:

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球粒灰岩、圆珠状灰岩、瘤状灰岩、豹斑灰岩、泥晶灰岩、微晶灰岩、细晶灰岩、中晶灰岩等)、白云岩、泥灰岩、云泥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等。

碎屑岩包括:

砾岩、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等。

实习区第四系主要为松散堆积物,如冲积砂砾、坡积碎石、粘土等。

碎屑岩有:

砂岩、细砂岩。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主要分布于韩家店组,在总长沟组(底部)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亦有少量分布;

本区碳酸盐岩见出露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其中又有砾屑含有、球粒灰岩、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纹层-蠕虫灰岩等结构构造的不同细分,也可见含有各种生物化石的介壳灰岩、核形石灰岩、礁灰岩灰岩、“圆珠状”灰岩,而岩石的结晶程度也不同,泥晶灰岩、粉晶灰岩、微晶灰岩、细晶灰岩、中晶灰岩各有分布,碳酸盐岩在本区分布最多,大部分区域皆由分布。

本区常见的粘土岩有泥岩、页岩、云泥岩、钙质泥岩,分布广泛

主要为冲积砂砾、坡积碎石、砂土,分布于城镇,河流及天平山、白鹤土一带

3.2典型岩石

3.2.1碎屑岩类

本区北西角邓家沟以北东韩家店组有极少量分布,灰色中—细粒,以夹层形式存在少许,是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万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

粉砂岩

于图区北西总长沟组、中部飞仙关组少量分布,属河流浅滩及深海沉积

—粉砂质泥岩

图区中部谢家坡及南东飞仙关组下段少量分布,属河流沉积与海相沉积过度

图区北西邓家沟韩家店组、中部谢家坡—田家祠堂的飞仙关组大量分布,为紫红色。

黄绿色、灰绿色薄层—极薄层的页岩与泥岩互层的岩层,其中页岩可见方解石脉,生物化石产:

Coronocephalussp、Clanalassp、Eumorphotissp等,为浅海—浅滩沉积,多为母岩风化产物被水流搬运沉积而成

图区的北西邓家沟—中部田家祠堂观雾山组、沙窝子组中段、总长沟组、黄龙组、栖霞组、吴家坪组、飞仙关组上段皆有大量分布,图区南部天平山、烈士墓的嘉陵江组。

雷口坡组以夹层等形式少量分部,岩石多呈灰色,滴加盐酸剧烈起泡,本区所见灰岩可细分为鲕粒灰岩、豆粒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礁灰岩、核形石灰岩、圆珠状灰岩、纹层状—蠕虫状灰岩;灰岩为浅海沉积产物。

位于图区北西采石场的茅坝组、总长沟组,中部刺林包的飞仙关组下段地层中可见分布有鲕粒灰岩,鲕粒灰岩为浅灰色—灰色块状灰岩,新鲜断面可见鲕粒,属近海浅滩沉积,因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使海水中的碎屑物质(生物碎屑、球粒、内碎屑、陆源碎屑)处于悬浮状态,而后海水上升,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是海水中的co2逸出,使碳酸钙过饱和,从而包裹碎屑物质沉淀一圈包壳这样周而复始的搅动,便形成具有一圈圈同心纹包壳的鲕粒。

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其质量超过波浪、水流搅动的能量,便堆积在海底,不再被搅动,形成鲕粒灰岩

即鲕粒直径大于2mm的鲕粒灰岩称豆粒灰岩

图区采石场总长沟组、黄龙组分布,灰色具不规则棱角状的灰岩,属台地浅滩沉积,是由于台地边缘地区已成岩的碳酸盐沉积物被风暴等因素破碎,在大陆斜坡带形成海底碎石堆等沉积

两界山沙窝子组分布,为珊瑚礁灰岩,灰色—深灰色块状,具水平波状层理,其上可见珊瑚化石,突起于地表地貌,为台地泻湖相,为珊瑚等造礁生物组成岩石骨架形成的灰岩

沙窝子组分布,灰色块状,其上可见深灰色圆斑状构造,粒径较大1cm及以上,可见核心与包壳两部分,为高能浅水沉积(海相),是藻类为灰质包裹沉积形成的岩石

圆珠状灰岩

于龙宫庙处飞仙关组下段地层底部见分布,灰色块状,其上见圆珠状构造,粒径2—3cm,核心为藻类,指向低能沉积环境

7纹层状—蠕虫状灰岩

刺林包处飞仙关组下段分布,灰色厚层块状,水平纹层,纹层断断续续成蠕虫状,风化面上“蠕虫”颜色较灰泥基质深,属浅滩沉积,是生物扰动因素形成管状生物潜穴,而后灰质等充填不完全形成断断续续的纹层状,即纹层状—蠕虫状灰岩

豹斑状灰岩分布于王家岩—大圆包—两界山南东方向观雾山组(d2-3g)的顶部,岩石呈深灰色,岩石风化面可见较周围岩石颜色较深的豹斑状图案,因豹斑状灰岩实际是部分白云化的灰岩,所以表面凹凸不平,斑状突出,含通孔珊瑚,Atrypasp,沉积环境为生物礁滩沉积,灰岩的部分白云岩化石主要成因。

附:

典型岩石特征素描图

4构造

4.1概述

本区位于龙门山印支褶皱带中段东南部,实习区地处岷山山脉,龙门山系的前山带的边缘;属我国第一地势与第二地势面的过渡带靠近盆地的一侧。

实习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实习区褶皱、断层有见分布,断层共有7条,F1~F7断层走向皆为北东—南西向的逆冲断层,断层面皆倾向北西;褶皱共有9处,一处为倒转背斜。

附:

构造纲要图

4.2褶皱构造

马角坝背斜位于图区东部,在白岩山、大包山以南直至图区南部外仍由分布,东西向分布情况未知,核部枢纽出露于李家湾处,枢纽向东北倾伏,轴面向东南倒转,轴向310,于李家湾出露的枢纽核部地层为嘉陵江组下段(T1j1),北西翼地层正常,有飞仙关组、吴家坪组组成,为叠瓦式断层破坏,南东翼地层倒转,有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组成,马角坝背斜为北区最大的一个褶皱,其发育有多个次级褶皱,如白虎头背斜、灌林包背斜等。

该翼位于白岩山、大包山南坡,为迭瓦式断层破坏,自此而南有小白岩山、滚柴坡、中梁山、杨家湾等四条逆冲断层,断层走向基本平行。

断裂变动使得飞仙关组。

吴家坪组产生多次重复,岩层产状:

320<45~60。

位于李家湾一带,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掩盖,核部出露嘉陵江组下段地层,两侧为杨家湾、漆树湾断层截断,轴向305,枢纽产状305<80,转折端呈三角状。

该背斜东南翼由嘉陵江组中、上段、雷口坡组中、下段地层组成,为一套倒转单斜地层,岩层全部倒转倾向北西,沿走向至东北向西南倾向向西歪转,岩层产状:

310<60.

小白岩山背斜出露于小白岩山南西坡,南东翼为F3断层破坏,北西翼为F2断层破坏,故两翼地层皆为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核部为飞仙关组下段深灰色灰岩,核部产状300<78,北西翼产状297<65,南东翼因F3断层截断故无法测量

位于灌林包处的一个嘉陵江组中段的一个背斜,为F5、F6断层所夹,核部及两翼皆为嘉陵江组中段地层,轴向235,两翼产状325<31、135<41,转折端圆滑,褶皱明显,该褶皱应该是马角坝背斜的次级褶皱。

位于白鹤土南西小池塘处,核部及两翼地层皆为嘉陵江组中段地层,褶皱转折端圆滑,未见破损,出露较明显,轴向250两翼产状分别为318<65、142<45;该褶皱应该是马角坝背斜的一个次级褶皱

位于天平山北东坡白虎头处,核部及两翼地层皆为嘉陵江组中段地层,褶皱转折端呈棱角状—圆滑状,背斜枢纽倾向北东,两翼分别向北东、南西倾伏,枢纽产状:

43<20,该褶皱应该是马角坝大背斜的一个次级褶皱。

附:

上述褶皱构造素描图或剖面图

4.3断层构造

F1断层分布于唐家湾—邓家湾—祖坟岭一线凹沟,走向北东—南西,贯穿全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志留统韩家店组杂色(黄绿色、紫红色、灰绿色)薄层泥页岩,夹少量蓝灰色页岩、砂岩及灰岩透镜体,产状:

328<46;断层南东为二叠统栖霞组灰色、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的灰岩,岩层破碎,灰岩裂隙为方解石脉填充,产状:

320<70;两侧岩层皆有破碎,断层两侧走向大致相同大致相同,倾角不同,越靠近断层倾角越大,断层产状:

320<66;破碎带明显,栖霞组灰岩岩层破碎,韩家店组中发现夹有灰岩透镜体;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地层为上升盘,南东地层为下降盘,故F1断层为一个逆断层。

F2断层分布于曹家岩—老鹰嘴—谢家坡一线,走向北东—南西,贯穿整个图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泥盆统观雾山组灰色、灰白色灰岩,夹白云岩,产状321<51;断层南东为三叠统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夹薄层泥灰岩,产状298<85,;两侧岩层皆有破碎,断层两侧走向大致相同,倾角不同,越靠近断层面倾角越大,断层产状:

295<65;断层破碎带明显,观雾山组灰岩靠近断层岩层破碎,层面不连续,飞仙关组岩层层面混乱,岩层中夹杂灰岩透镜体;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地层位上升盘,断层南东地层为下降盘,故F2断层为一逆断层

F3断层分布于圆儿包南坡—大坡山南坡—小白岩山一线,走向北东—南西,贯穿整个图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飞仙关组下段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产状320<48;断层南东为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夹粉砂岩,产状315<58;两侧岩层皆有破碎,断层两侧走向大致相同,倾角略有差别,越靠近断层面,两侧岩层倾角越大,断层产状321<57;断层破碎带明显,飞仙关组下段灰岩靠近断层岩层破碎,层面不连续,飞仙关组上段岩层层面混乱,岩层中夹杂灰岩透镜体、粉砂岩;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岩层为上升盘,南东岩层为下降盘,故F3断层为逆断层。

F4断层分布于庙子梁—银石子—滚柴坡一线,走向北东—南西,贯穿整个图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吴家坪组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厚约10米,再北西为飞仙关组下段灰色厚层块状灰岩,产状330<48;断层南东为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产状325<50;两侧岩层破碎,断层两侧走向大致相同,倾角略有差别,越靠近断层面,两侧岩层倾角越大,断层产状328<58;断层破碎带明显,吴家坪组灰岩岩层破碎,层面不连续,飞仙关组上段岩层层面混乱,岩层中夹杂灰岩透镜体;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岩层为上升盘,南东岩层为下降盘,故F4断层为逆断层。

F5断层分布于刺林包—龙宫垭—中梁山一线,走向北东—南西,贯穿整个图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吴家坪组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厚约10米,再北西为飞仙关组下段灰色厚层块状灰岩,产状328<48;断层南东为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产状325<68;两侧岩层破碎,断层两侧走向大致相同,倾角略有差别,越靠近断层面,两侧岩层倾角越大,断层产状320<65;断层破碎带明显,吴家坪组灰岩岩层破碎,层面不连续,飞仙关组上段岩层层面混乱,岩层中夹杂灰岩透镜体;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岩层为上升盘,南东岩层为下降盘,故F5断层为逆断层。

F6断层分布于白鹤土北—天平山—漆树湾北坡一线,走向北东—南西,南西向龙宫坝处为第四系沉积物掩盖,北东向穿过整个图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飞仙关组上段紫红色泥页岩,产状315<63;断层南东出露嘉陵江组上段灰褐色白云岩(不足十米),再南东为嘉陵江组中段紫红色薄层泥灰岩与泥页岩互层,产状315<59;断层两侧倾角差别较小,越靠近断层面倾角相对增大,断层产状:

315<67;断层破碎带明显,嘉陵江组上段地层白云岩较薄,层面破碎;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为上升盘,南东为下降盘,故F6为逆断层

F7断层分布于天平山南坡—李家湾,走向北东—南西,南西向北第四系沉积物掩盖,仅天平山南坡见数百米,北东方向贯穿整区;断层面倾向北西,断层北西为嘉陵江组中段紫红色泥页岩、粉砂岩,产状:

;断层南东为嘉陵江组上段块状白云岩,产状:

;断层两侧倾角差别较大,越靠近断层面倾角越大,断层产状:

;断层破碎带明显,两种地层界线模糊混杂,白云岩破碎,泥岩中游白云岩夹层;因地层新老关系可知,断层北西为上升盘,南东为下降盘,故F7为逆断层.

附:

F1~F7断层剖面图或素描图

4.4构造组合分析

本区新生界级前所有地层瞥已形成极为复杂的褶曲和断裂,褶皱轴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倾向北西),背斜东南冀较西北翼陡,倾角50~70,,以至向东南倒转倾向北西。

本区断层多,以走向逆断层为主,断层面皆倾向北西,皆是西北盘向东南推举。

从上述褶皱与断层的特点来看,形成褶皱和断层构造作用的方向和性质,应该是西北一东南的水平挤压力。

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自西北向东南的构造作用力,才使得褶皱向东南歪斜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