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372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6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9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11

“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18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23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9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33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ofClinicalMedicine

课程编码:

CLIM2001

学时:

32学分:

1.5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五、七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专业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文历阳主编,《医学导论》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医学导论是以医学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整体的角度来阐明医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论述医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介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医学工作者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医学导论通过引而不发、导而不入、宽而不深的论述,将医学生导入医学这一神圣殿堂,使医学生对医学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医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有较充分的了解,引导医学生全面认识医学是什么?

学医做什么?

怎样学好医学等问题。

培养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个好的医务工作者”。

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医学的精神,更有效的指导医学生学好各门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另外,介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卫生改革的形势和取得的成果,描述加入WTO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使医学生进一步了解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现状以及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引导医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有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认识,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为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医学生对医学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了解医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学会学好医学的方法,学会做个好的医务工作者等,有效指导医学生学好各门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2.使医学生了解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现状以及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3.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医学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

学习医学的历史,熟悉了解医学的发展规律,明确医学的发展方向,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拓宽知识面,学习和掌握正确评价新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培养热爱专业的思想,树立为医学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古代医学

第一节医学的起源——原始医学(了解)

第二节古代东方医学(了解)

1.古埃及医学

2.古印度医学

3.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

4.中国古代医学

第三节古代西方医学(熟悉)

1.古希腊的医学

2.古罗马的医学

第四节古代医学的特点(了解)

第二章近代医学

第一节近代医学的发展(熟悉)

1.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医学

2.17世纪的医学

3.18世纪的医学

4.19世纪的医学

第二节近代医学的特点与启示(熟悉)

1.实验医学室近代医学的奠基石

2.不同学派的争鸣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3.自然科学进步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动力

4.医学交流架起了近代医学发展的桥梁

第三章现代医学

第一节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熟悉)

1.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医学

2.药物学与治疗学的飞跃

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4.免疫学的发展

5.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6.器官移植与人造器官

7.医学模式的转变

8.传染病的新动态

9.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第二节现代医学的特点(熟悉)

1.医学分科专门化

2.医学发展国际化

3.医学技术逐渐现代化

4.医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新学科

5.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掌握)

6.临床必须与预防相结合

7.技术的转移与综合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8.既要重视延长寿命又要重视生命质量

第三节21世纪医学的发展趋势(掌握)

1.分子生物学将成为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龙头

2.医学与众多学科融合发展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突破

3.预防医学发展将促进卫生革命

4.老年医学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医学课题

第四章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1.阴阳五行

2.脏腑经络

3.病因病机

4.诊法辨证

5.治则方药

第二节中医学各专科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1.中医基础

2.诊断学

3.内科

4.外伤科

5.妇产科

6.儿科

7.五官科

8.针灸科

9.药物学

10.方剂学

第二节中医学的振兴(了解)

1.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2.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突出成果

3.中西医结合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二篇医学教育与医学学习

第五章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目的:

熟悉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使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方面的学习、训练,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熟悉)

1.自然科学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医学专业知识

4.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熟悉)

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动手能力

7.自学能力

8.创新能力

9.交往能力

10.信息管理能力

11.组织和管理能力

第二节医学人才的素质(熟悉)

1.想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

3.业务素质

4.身心素质

第六章医学教育教学概论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改革和卫生改革的形势、以及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熟悉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医学教学过程的概念、主要任务与特点,掌握医学课程模式。

使医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现状以及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明白医学生在医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认真地学习,为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了解)

1.医学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

2.医学教育体系的专业结构

3.医学教育体系的类型结构

第二节医学教育教学过程(掌握)

1.医学教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2.医学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

3.医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第三节医学教学管理

1.医学课程(掌握)

2.医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熟悉)

第四节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了解)

1.医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2.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节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熟悉)

1.教育思想的概念

2.教育思想的形成

3.传统教育思想的强化

4.医学模式及其观念对现代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5.现代医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学习的理论与医学学习

目的:

了解学习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医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医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使医学生在医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学习的理论概述(了解)

1.学习的内涵

2.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二节大学学习与医学学习特点(熟悉)

1.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2.大学学习特点

3.医学学习的特点

4.医学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医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掌握)

1.医学知识的记忆技巧

2.医学思维的训练策略

3.医学的学习方法

第三篇卫生人员与卫生服务工作

第八章卫生人员

目的:

了解卫生人员职业群体中,从事医疗卫生、卫生管理和卫生后勤等各类人员的职业内涵和社会角色、熟悉医疗卫生人员的分类依据;掌握临床医生的使命、权利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医学人际关系特征、医患关系和常用医患沟通技巧。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卫生人员的分类

1.工作性质分

2.按工作场所分

3.按从事中西医学分

4.按是否专门从事卫生工作分

第二节临床医生角色

1.临床医生的使命与职责

2.临床医生的社会声望和权力

3.临床医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第三节护理人员角色

1.护理人员的产生和社会地位

2.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四节其他临床医务人员

1.临床卫生技术人员

2.临床管理人员

第五节卫生防疫监督人员

1.生防疫人员

2.卫生执法监督人

3.基层社区卫生工作者

1)社区卫生工作者

2)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

第九章病人

第一节病人角色

1.疾病行为

2.求医行为

3.遵医行为

第二节病人的需要与期望

1.病人的需要

2.病人的期望

第三节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1病人的权利

2.病人的义务

3.病人的心理变化

4.认知变化

5.情感变化

6.意志行为变化

7.人格变化

第四节以病人为中心

1.以病人为中心的意义

2.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

第十章医学人际关系与沟通

第一节沟通概述

1.沟通的概念与类型

2.沟通的基本要素与模式

3.沟通的特点与功能

4.沟通能力机器培养

第二节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内容及规律

2.人际关系的特点

3.人际关系的作用

第三节医学人际关系与沟通

1.医学人际关系特征

2.医患关系

3.医务人员的人际关系

4.治疗性沟通

5.常用医患沟通技巧

第十一章健康与疾病

目的: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熟悉生命的定义与特征;掌握人的生命标准与价值、健康的定义、标准与亚健康状态,掌握疾病的定义、发生机制、自然进程和转归与疾病谱变化,掌握衰老的定义与特征,掌握死亡的定义与标准。

使医学生对生命、健康、疾病、衰老、死亡等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认识。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生命

1.生命的特征与定义(熟悉)

2.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了解)

3.人的生命标准与价值(掌握)

第二节健康(掌握)

1.健康的定义

2.健康的标准

3.亚健康状态

第三节疾病(掌握)

1.疾病的定义

2.疾病发生的原因

3.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

4.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

5.疾病发生的一般机制

6.疾病的分类

7.疾病谱变化

第四节衰老

1.衰老的定义与特征(掌握)

2.衰老的机制(了解)

第五节死亡

1.死亡的定义(掌握)

2.死亡的标准(掌握)

3.安乐死与临终关怀(了解)

第十二章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临床思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了解临床诊断过程和临床思维的关系。

3.了解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思维过程。

教学内容:

1.临床诊断过程和临床思维

2.临床思维的一般规律

3.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思维过程

4.常用治疗方法及其评价

教学学时:

2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讲授1学时)

教学方法:

1.先提出一个病案,启发同学们分析,并进行讨论:

该病例“病变的部位,可能的诊断,以及您是如何思考的?

”然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突出病案分析和临床诊断的思维过程。

使同学们强烈感受到正确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促进学好医学基础知识的自觉性。

2.在讲授中多举临床上遇到过的实例(经验或教训),生动地介绍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思维过程和一般规律。

复习思考提纲:

1.临床诊断的一般过程如何?

2.在诊断过程中,从临床思维角度考虑有那些注意点?

3.临床治疗中如何体现临床思维?

第二节循证医学与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循证医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2.熟悉循证医学实践的三要素。

3.熟悉循征医学实验的“五步曲”。

4.了解循证医学诞生及发展的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

5.了解循证医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循证医学与批判性思维

2.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内容

3.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和特点

4.研究证据的评估

5.成本一效果分析

6.现代医学对临床医生的新要求

教学学时:

2学时(讲授)

教学方法:

以生动的例子阐述循证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应用批判性思维指导临床实践,使21世纪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时代。

以精采的讲述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医学必须以人为本,现代医生必须掌握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强化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复习思考提纲:

1.简述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循征医学实践的三个要素。

2.循证医学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

3.成本一效果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4.循证医学的广泛应用可能带来那些主要的变化?

5.循证医学实践“五步曲”包括那些过程和步骤?

第三节临床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是如何规定的?

2.熟悉何谓医疗事故责任原则?

医疗事故责任原则和民法中的“过失责任原则”有区别吗?

3.熟悉什么是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举例说明。

第十三章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的宏观策略;熟悉疾病预防的概念、基本任务与特点,熟悉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与全球策略;掌握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使医学生了解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策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掌握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疾病预防概论(熟悉)

1.疾病预防与预防医学

2.预防医学的基本任务

3.预防医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疾病预防的宏观策略(了解)

1.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2.医学模式与疾病预防模式的转变

3.社会大卫生观

第三节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掌握)

1.个体预防与群体预防

2.三级预防

3.疾病监测

第四节卫生保健(熟悉)

1.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

2.卫生保健的全球策略

第十四章疾病康复

目的: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与作用;熟悉康复医学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掌握康复、康复医学、残疾学基本概念。

使医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有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认识。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掌握康复、康复医学、残疾学基本概念)

1.康复

2.康复医学

3.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4.残疾学

5.社区康复

第二节康复医学的发展与作用(了解)

1.康复与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2.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3.康复医学的作用

第三节康复医学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熟悉)

1.康复医学评定

2.康复治疗技术

第十五章中国卫生国情

目的:

了解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我国的卫生组织机构和卫生资源;建国50年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与加入WTO后,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掌握我国卫生改革的背景、原则和任务。

使医学生了解我国的卫生国情的同时,理解卫生改革的重要意义。

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了解)

1.建国后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2.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和意义

第二节我国卫生组织机构(了解)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业务组织

3.宣传、出版和群众性卫生组织

第三节我国的卫生资源(了解)

1.卫生机构

2.医院床位

3.卫生人力

4.卫生资金

第四节建国50年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熟悉)

第五节我国的卫生改革(掌握)

1.卫生改革的背景——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卫生改革的原则

3.卫生改革的任务

第六节加入WTO后,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熟悉)

1.加入WTO后,我国卫生领域的相关承诺

2.加入WTO后,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四、实践环节

1.医学的起源与发展4学时

2.医学教育思想1学时

3.医学学习方法5学时

4.卫生人员与人际交往1学时

5.健康、疾病与康复4学时

6.卫生国情1学时

五、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4

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4

5

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4

6

医学教育教学概论

2

7

学习的理论与医学学习

6

8-10

卫生人员与医学人际关系与沟通

2

11,14

健康与疾病,康复

4

13

疾病预防

2

12

临床诊断与治疗

6

14

中国卫生国情

2

大纲制定者:

宋彬执笔

大纲校对者:

宋彬

大纲审定者:

宋彬

大纲批准者:

宋彬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BasicChemistry

课程编码:

CHEM1052

学时:

104学分:

5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七年制

先修课程:

高中化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慕慧主编,《基础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

[2]魏祖期主编,《基础化学》,卫生出版社,2004

[3]王中秋主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西安交通大学,200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础化学是培养高等医学人才的所必需的一门普通基础课。

通过基础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医学基础课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医学基础课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稀溶液的通性

目的要求:

掌握物质量浓度的定义、表示方法及计算。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的原因和规律。

掌握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计算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质量浓度的定义及相互换算。

Raoult定律,溶液的沸点升高及凝固点的降低,van,tHoff公式,渗透浓度及有关计算。

高渗、低渗和等渗溶液,渗透压力与其它依数性的关系。

胶体渗透压力。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基本规律,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质子转移平衡的规律,并能进行溶液PH值的一些基本运算。

掌握难溶电解质沉淀平衡的规律及其计算。

了解酸碱电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内容: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要点,离子的活度与活度因子,平均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的概念。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解离平衡常数,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及有关计算。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相对强度,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酸碱电子理论。

水的离子积,溶液的pH值。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及有关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酸、多元碱溶液,两性物质溶液)。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平衡,溶度积及其计算。

第三章缓冲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缓冲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了解一般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了解常用的标准缓冲溶液

内容:

缓冲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公式的校正。

缓冲容量,缓冲作用的pH值范围。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缓冲溶液的缓冲比、离子强度对缓冲容量的影响。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常用的标准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胶体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的概念,能解释物质表面作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性能。

了解胶体和表面现象特点,掌握溶胶和高分子电解质(蛋白质)溶液的基本性质。

了解凝胶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内容:

分散系的分类,比表面、表面自由能及表面张力。

固体表面的吸附,液体表面的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温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乳状液类型、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溶胶的光学、动力学和电学性质(电泳和电渗、胶粒带电的原因、胶团结构、ξ电势)。

溶胶的稳定性和溶胶的聚沉。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高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比较,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力。

聚电解质溶液,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和盐析。

唐南(Donnan)平衡及计算。

凝胶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凝胶的类型,凝胶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内能、焓、熵和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有关计算和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并能利用自由能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了解热力学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

热力学的基本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和焓。

反应进度,摩尔热力学能和摩尔焓变,热化学反应方程式,Hess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及有关计算。

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的方向,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变与化学反应的方向,自由能(Gibbs)变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及有关计算,等温方程式及有关计算。

生物化学标准态,生物体内的耦合反应。

第六章化学平衡

目的要求: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与自由能变的关系及有关计算。

了解实验平衡常数和多重平衡。

内容: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多重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与自由能变的关系;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预测反应方向,计算平衡组成;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

目的要求: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掌握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及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并能用反应速率理论加以说明。

掌握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及相应计算,以及催化作用的原理及特点。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有效碰撞理论,活化能及活化分子,过渡状态理论。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元反应,反应级数,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及相应计算。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公式及其应用。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原理,均相催化理论,多相催化理论,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特点。

第八章电极电势

目的要求:

掌握氧化值的概念,氧化反应的定义和离子-电子法配平。

掌握电极电势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能运用Nernst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掌握电势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

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了解离子选择电极基本知识。

内容:

氧化值,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方程式。

原电池及其组成式,电极反应。

电池电动势,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与自由能变的关系。

Nernst方程式及其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应用电极电势,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计算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电池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

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参比电极(甘汞电极和氯化银电极),指示电极(玻璃电极)。

PH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

了解医学上的电化学。

第九章原子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量子化和波粒二象性),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律。

熟悉s、p、d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了解核外电子结构同元素某些性质的基本关系。

内容:

Placnk的量子论,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波函数,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四个量子数的取值规律。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图形,氢原子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氢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图。

氢原子s、p、d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异同点,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Pauling近似能级图和Cotton近似能级图。

基态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排布规律:

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Hund规则。

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周期,原子的电子结构与族,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分区,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某些性质的关系(电负性)。

第十章分子结构

目的要求:

理解共价键的实质,掌握现代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并用其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熟悉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应用该理论解释第一、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及异核双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