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62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模板.docx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模板

1总则3

1.1编制目的3

1.2编制依据3

1.3适用范围3

1.4应急预案体系4

1.5应急工作原则5

2危险性分析5

2.1单位概况6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6

3组织机构及职责6

3.1应急组织体系6

3.1.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6

3.2指挥机构及职责8

4预防与预警9

4.1危险源监控9

4.2预警行动9

4.3信息报告与处置9

5应急响应11

5.1响应分级11

5.2响应程序11

5.3应急结束11

6信息发布13

6.1事故信息发布13

6.2发布原则13

7后期处置13

7.1污染物处理13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13

7.3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13

7.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13

7.5应急预案的修订13

8保障措施13

8.1通信与信息保障14

8.2应急队伍保障14

8.5其他保障16

9培训与演练17

9.1培训17

9.2演练17

16奖惩22

16.1奖励22

16.2惩罚22

17附则22

17.1术语和定义22

17.2维护和更新23

17.3制定与解释23

17.4应急预案实施2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所有员工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够快捷、有序、有效地采取各种应变措施,及时控制处理险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20日起施行)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7)《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11)《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日常模拟事故的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的相关应急处理、应急反应、救援程序等。

1.3.2事故类型、级别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能发生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泄漏事故、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

为了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社会级(Ⅰ级)、公司级(Ⅱ级)、车间级(Ⅲ级)三个级别。

社会级(Ⅰ级):

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整个厂区安全和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由所有部门、车间的资源和力量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公司级(Ⅱ级):

指突然发生,事态较复杂,对整个厂区安全和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多个部门、车间的资源和力量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车间级(Ⅲ级):

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厂区个别车间安全和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需要由调度所辖区域范围内个别部门、企业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事件。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构成,具体构成见下图。

 

1.5应急工作原则

信息畅通设施有效反应迅速

措施得当控制准确报告及时

服从管理训练有素保障安全

2.1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生产所需的原料及辅助原料中有氢气、氨气、正己烷等易燃、易爆、有毒的危化品,还有大量的储油罐以及酸碱罐。

其中氢气生产使用装置、氨气使用装置以及油罐存在易燃、易爆、泄漏的危险性。

因此,公司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

除此之外,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电动设备、机械设备设施,因此,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

经以上分析认为,对公司影响较大的事故是火灾、爆炸和中毒。

所以我公司针对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化学品事故类型及涉及的物质、场所、影响范围

危险物质类型或系统

主要场所

事故类型

影响范围

氢气

氢化厂

火灾、爆炸和泄漏

厂区、厂外

储油罐

各灌区

火灾、爆炸和泄漏

厂区、厂外

氨气

奶油厂二楼

火灾、爆炸和泄漏

厂区、厂外

正己烷

实验室

火灾、爆炸和中毒

厂区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见下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指挥

成员单位

3.1.2应急组织体系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生产部经理、安监部经理、人事行政部经理、储运部经理担任现场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可设在门卫。

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负责,副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现场指挥负责。

指挥部下设通讯组、抢救组、增援组、急救卫组、警戒组、疏散组、调查组等7个应急救援组(见应急组织体系图)。

图3.1应急组织体系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在安监部设立日常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总经理及生产、技术等部门领导组成,负责预案的编写、修订和培训。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由总经理担当总指挥,总经理助理、安监部经理任副总指挥,各部门经理任现场指挥,负责本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可设在生产部本部三楼办公室。

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总指挥负责,副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现场指挥负责。

3.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1)指挥部职责

①组织制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②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③负责组织各救援级的组成、训练、演习、督促检查各救援组做好各项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④负责发布和解除公司事故警报,组织指挥公司应急行动,必要时,请求外部支援。

⑤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⑥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⑦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⑧确保各专业组和指挥部之间广播和通讯的畅通。

⑨确保对外通讯的畅通。

(2)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同时应急组织机构各责任人设A、B角,以便紧急情况互补。

(3)现场指挥负责在灾害发生后,执行上级的意图,进行现场指挥和救灾或应变处理。

(4)通讯组(由事发现场的班长和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灾害发生后,按紧急报告程序,立即报告事发部门、车间主管和安委办(也可视情对外紧急报警联络)。

(5)扑救组(由事故区域主任任组长,当班班长和操作工组成)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火速赶往灾害

现场,紧急实施初级扑救预案,控制灾害扩大,同时接受现场指挥的应变方案,快速救护被事故威胁的人员、抢运文件、贵重物品、危险品等;应急物资管理人员迅速到达并坚守岗位。

(6)增援组(由现场指挥临时任命事发车间的相邻车间主任为组长,由其车间的部分操作工组成)负责接到灾情通知后,迅速组织人员并根据通知的指令和要求,实施紧急灾害增援。

(7)急救组负责(由人事行政部小车班、人事组成,行政主任任组长)紧急救护,抢救伤员,伤势严重的送医院急救,并协助医院、卫生和环保部门处理相关救护事宜。

(8)警戒组负责(由安检员和现场临时指定人员组成,安保主任任组长)维护现场秩序,保持交通通畅,警戒各种疏散物资安全,引导外部救援组织;保护灾害现场;协助扑救组做好现场扑救工作。

(9)疏散组负责(由事故区域的经理任组长,其他部门的主管(主任)组成)人员疏散,按预先指定(或临时指定)的疏散路线,引导人员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10)调查组负责(由事发部门主管、安全专职员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将调查结果向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

同时协助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善后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危险源

监控的方式

采取的预防措施

生产装置、储罐

巡回检查、中控工艺控制、报警系统

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4.2预警行动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级别,将预警分为红色、橙色和蓝色三级,事故的预警由公司安监部发布。

事故预警的条件、预警的方式方法、信息的发布程序见表4.1。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信息通讯联络方式是通过值班电话、及各有关人员手机,进行24小时有效的联络。

表4.1事故预警表

事故预警的条件

预警的方式、方法

信息的发布程序

易燃气、液体泄漏

电话、对讲机呼叫

安监部各部门各车间

工艺超温、超压

电话、对讲机呼叫

安监部各部门各车间

有火情

电话、对讲机呼叫

安监部各部门各车间

溶剂中毒

电话、对讲机呼叫

安监部各部门各车间

4.3.2信息上报

(1)联系方式:

见附件

(2)报警内容:

A.讲清起火单位的详细地址和门牌号码,

B.讲清火灾中燃烧的物品和火势大小;

C.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火警电话打完后,应立即到高东路口迎候消防车。

(3)救护内容:

A.讲清危重病人单位的详细地址和门牌号码;

B.讲清灾害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

C.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医疗部门电话打完后,应立即到高东路口迎候救护车。

4.3.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见图4.2。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员工要立即按照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到公司;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图4.2信息传递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级别

响应条件

影响范围

控制事态的能力

车间级(Ⅲ级)

泵、管道、单个容器泄漏;工艺轻微超温;不影响生产装置的灾情;特种设备损坏。

车间局部

车间内部可以控制

公司级(Ⅱ级)

反应装置、泵、管道大面积泄漏;工艺高温;影响生产装置的灾情;

特种设备损坏,造成人身伤害。

整个车间及厂区

公司内部可以控制

社会级(Ⅰ级)

延及厂区的灾情;公司内部不能控制的事故;特种设备损坏,造成人员伤亡。

厂区、周围单位

只有社会力量才能控制

5.2响应程序

响应程序见图5.1。

5.3应急结束

5.3.1应急终止条件

事故类别

应急终止的条件

火灾\爆炸

1.确认现场火源、明火、高温物质已彻底消除

2.确认现场及周围危险物质已被完全置换

泄漏

确认出现泄漏的设备已经得到处理,现场没有泄漏现象。

中毒

确认有毒物质已被隔离,人员得到救治。

5.3.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

(1)事故上报:

伤害事故:

发生的部门应在事故处理完毕24小时内,将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事故经过、事故救援经过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事故调查小组;事故调查小组向有关当事人进行询问,进行调查,形成事故报告记录,同时上报集团。

伤亡事故:

公司负责人要立即上报到区安监局并简要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初步原因分析、伤亡人数等内容。

(2)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应急救缓中各应急小组的工作情况收集工作。

三日内写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交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报告内容应有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后果、各小组救援过程简述、分析救缓工作的不足(物质、信息、措施),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及应急预案应改进的方向等内容。

 

图5.1响应程序

6信息发布

6.1事故信息发布

发生重特大事故由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向政府、社会、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信息;发生一般事故由安监部向集团各公司以及本厂内各部门发布有关信息。

6.2发布原则

发布及时,信息准确。

不得隐瞒任何事实。

7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公司内设有污水处理车间,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如果污水一旦进了雨水管道,公司总的雨水排放处有一阀门,必要时可将阀门关闭;固体废弃物由垃圾处理站帮助处理;必要时也可请环保部门进行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事故发生后,由公共事业部明确向社会、职工、有关单位发布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在事故中采取的各种措施,消除职工、社会对公司的影响。

必要时协同政府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7.3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

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各部门要投入到生产秩序恢复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生产。

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7.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评估,明确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改进项,制定出改进方案并及时进行培训和执行。

7.5应急预案的修订

根据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联系方式

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附件一)。

8.1.2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

(1)对各有关预案的人员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每月收集更新。

(2)更新后的信息要在24小时内向各部门传达,并更新预案附件《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

(3)本单位及周边单位通信信息收集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化学品供应单位通信信息收集由生产部采购负责;应急专家及有关政府部门通信信息收集由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

8.2应急队伍保障

8.2.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生产部门经理、人事行政部安监部经理

组员:

各车间主任

8.2.2应急队伍

1、通讯组:

组长:

安监部经理

副组长:

区域经理

成员:

安全组

2、扑救组:

组长:

区域主任

副组长:

当班班长

成员:

车间全体人员

3、增援组:

组长:

相邻车间主任

副组长:

相邻车间当班班长

成员:

相邻车间成员

4、急救组:

组长:

行政主任

副组长:

现场指挥临时指定

成员:

车班

5、警戒组:

组长:

安监部经理

副组长:

安保当班班长

成员:

当班保安

6、疏散组:

组长:

事故区域的经理

成员:

其他部门的主管(主任)

7、调查组:

组长:

安监部经理

副组长:

区域经理

成员:

区域主任、安全专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8.2.3保障制度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企业应对全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还应建立预案管理日常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责任制:

①负责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②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③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⑤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8.2.4值班制度

正常期间,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在夜间留厂值班,每天必须保证有数名职工留守厂区,随时应付突发事故出现。

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遵守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外出,有事外出必须有人顶班。

发现问题,不拖延、不推诿、及时处理、及时汇报,不得延误抢救伤员的最佳时间,不得延误处理事故的最佳战机。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性能、数量、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8.4经费保障

应急经费根据需要随时申请。

使用范围:

用于事故应急方面的应急器材维护及购置,应急培训,事故发生后的救护、监测、清理等善后处理费用。

监督管理措施:

应急专项经费由财务部门管理,未经总经理批准不得用于其它方面。

8.5其他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

公司人事行政部备有二辆车,可用于受伤人的救护和急救物资的运输。

治安保障:

公司设有安监部,在事发初态可以进行有效的警戒与治安,必要时可请110及周围单位进行增缓。

技术保障:

工程维修部。

医疗保障:

公司备有应急药物,能做现场简单的救护;距只有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几公里,120救护10几分钟就可到达。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培训的内容、频次及要求,见下表:

序号

培训项目

时间频次

要求

方式

1

总预案

每年六月

全公司人员熟知

授课、演练

2

专项预案

每年六月、十二月

全公司人员熟知,懂应急操作

授课、演练

3

现场应急方案

每月培训一次

各岗位人员掌握,熟练操作

授课、演练

4

相关的安全知识

每月培训一次

全公司人员熟知

授课

9.2演练

9.2.1演练准备

预案演练准备如下:

(1)确定演练日期;

(2)编写演练方案;

(3)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4)指定评价人员;

(5)安排后勤工作;

(6)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

(7)培训评价人员;

(8)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

9.2.2演练频次

综合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两次。

9.2.3演练组织

(1)演练由演练总指挥确定演练类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式可采用桌面演练、功能演练或全面演练方式进行。

(2)演练时的参演人员由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见证人员组成。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的效果作出评价,安监部提交演练报告,并详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序,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不适项、整改项和改进项,分别进行纠正、整改、改进。

9.2.4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批准公布后,应及时将应急预案发放到有关部门、岗位职工和相关方,并定期组织学习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工人和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在每一次演练结束后,应结合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演练程序、内容和方法进行讲评。

只有通过多次演练,才可能在一旦发生事故时,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分队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预案演练,必需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领导小组制定预案演练计划,通过预案演练,可获得实践经验,因此所有需要参加演练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根据各种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如燃烧、爆炸、中毒等,包括通讯联络、抢险抢救、医疗救护、伤员转送、人员疏散、家属接待与安置、物资供应、生产(经营)系统指挥、上报联系、救援行动方案等进行演练。

通过预案演练,使企业员工明确了解,一旦发生事故时,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每一程序都有明确规定,越具体、越清楚、越实际越好。

9.2.5演练方式和内容

演练方式:

现场应急方案及厂内预案的演练方式为事故模拟演练,厂外内容为口头演练。

演练内容:

火灾扑救、泄漏处置演练,人员急救演练等。

9.2.6演练的总结与评审

应急演练结束后,立即召开各小组负责人评审会议,要在五日内写出演练报告,寻找演练的不足及缺陷。

10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0.1易燃易爆物质泄漏

10.1.1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当班班长、车间主任、安监部、生产经理;通报要明确泄漏地点和泄漏量的大小。

10.1.2若是少量泄漏(泄露源浓度≤100ppm),带好性能完好的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穿好防护服等,查看现场;根据泄漏的情况,用木塞、橡皮、毛巾、工作服等合适物品将泄漏点封堵,待抢险人员到场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10.1.3打开泄漏点周围的门、窗使其通风良好,不要开(关)电器设备;停止附近区域的检修动火等源。

10.1.4若是大量泄漏,带好性能完好的防毒面具或用毛巾或工作服等沾水捂住鼻子迅速撤离作业场所;在撤离时要注意风向,不可顺风向跑,要逆风或斜着风向撤离,到指定集合地点集合,同时通告下风口作业人员;根据风向指定集中地点为公司大门口。

10.1.5车间主任接通知后,应根据泄漏量的多少(浓度>100ppm),决定是局部停车还是系统停车,并通知各岗位人员和报告生产经理、安监部;若是大量泄漏,要组织停车、抢险、人员疏散、封锁现场;报告政府部门请求社会救援。

10.1.6清理现场,清理时不要碰泄漏物,避免泄漏物流入下水道,可筑围堤用泥土、沙或吸收物吸收,所有装置都需接地以防静电引燃。

10.1.7若有人员受伤,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脱去被污染衣、鞋等,用大量清水冲洗,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的水,不可催吐,受训人员施以人工呼吸(不能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供给氧气;立即就医。

10.2酸(酸性化学品)泄漏

10.2.1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当班班长、车间主任、安监部、生产经理;通报要明确泄漏地点和泄漏量的大小。

10.2.2若是少量泄漏(滴漏),带好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穿好防护服等,查看现场;根据泄漏的情况,用木塞、橡皮、毛巾、工作服等合适物品将泄漏点封堵,等抢险人员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10.2.3打开泄漏点周围的门、窗使其通风良好。

10.2.4若是大量泄漏(喷洒状),车间主任接通知后,应根据泄漏量的多少,决定是局部停车还是系统停车,并通知各岗位人员和通报总经理、生产经理、生监部;若是大量泄漏,要组织停车、抢险、隔离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10.2.5清理现场,清理时不要碰泄漏物,避免泄漏物流入下水道,可筑围堤用泥土、沙堤或吸收或加离子膜碱中和。

10.2.6若有人员受伤,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脱去被污染衣、鞋等,用大量清水冲洗,给患者喝水后再喝牛奶,不可催吐,受训人员施以人工呼吸、供给氧气;立即就医。

注意:

大量泄漏时不可用水冲洗泄漏出的浓硫酸。

10.3氢氧化钠(碱性化学品)泄漏

10.3.1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当班班长、生监部、生产经理;通报要明确泄漏地点和泄漏量的大小。

10.3.2若是少量汇漏(滴漏),带好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穿好防护服等,查看现场;根据泄漏的情况,用木塞、橡皮、毛巾、工作服等合适物品将泄漏点封堵,等抢险人员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10.3.3打开泄漏点周围的门、窗使其通风良好。

10.3.4若是大量泄漏(喷洒状),应根据泄漏量的多少,决定是局部停车还是系统停车,并通知各岗位人员和通报总经理、生产经理、生监部;若是大量泄漏,要组织停车、抢险、隔离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10.3.5清理现场,清理时不要碰泄漏物,避免泄漏物流入下水道,可筑围堤用泥土、沙堤或吸收或加硫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