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57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docx

货币金融学内容大纲

引言

一.基本常识

1金融市场:

外汇、股票、证券、金融衍生产品

债券:

债权

股票(经济晴雨表):

所有权

2.研究金融机构的目的:

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并伴随金融资产的价格暴跌,

及众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破产。

金融创新:

商品和设备的不断发展,有益于降低成本。

3.研究货币和货币政策的目的

现象:

货币增长率下降,金融危机发生率上升。

4.财政政策VS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决策。

(税收、国债、公共设备、公务员工资)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与利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VS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保持汇率稳定、维稳(要求经济改革)

世界银行:

贷款

热钱:

房地产、股票。

二.研究方法

分析资产需求的简化方法

均衡的概念

用需求—供给的理论解释市场行为(供求理论)

对利润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用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解释金融结构的方法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金融体系概览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⑴.将资金从储蓄者(贷款)→支出者(借款)

1.间接金融:

金融中介机构(规模大)例:

银行

2.直接金融:

金融市场(直接出现借贷)例:

股票、债券、借款

⑵.期限:

短期(1年以下)、中期(1—10年)、长期(10年以上)

⑶.一级市场VS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

新的股票发行(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

达到上市标准予以流通(流通市场)

500股首次;100股以后

⑷.交易所VS场外市场

二级市场:

1.交易所:

集中在一个区域(例:

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部分大公司)

2.场外市场:

分处各地随时进行(普通股)

⑸货币市场VS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期限为1年以下

资本市场:

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上

⑹国际债券市场VS欧洲债券市场VS欧洲货币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

最传统的金融工具是外国债券。

外国债券:

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

欧洲债券:

在外国市场发行,但并不以发行国货币计价。

欧洲货币:

放在本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

欧洲美元:

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美国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

二.金融中介机构

1.作用:

降低交易成本:

形成规模经济、提供流动性服务

降低交易风险:

逆向选择(事前)

道德风险(事后)(抵押、担保、监督)

2.类型:

存款结构(银行)、契约型储蓄机构、投资中介机构

存款结构(银行):

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信用社

契约型储蓄机构:

人寿保险公司、火灾和意外伤害保险公司、

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

投资中介机构:

财务公司、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资银行、

共同基金(向众多个人销售股份获得资金,

把资金用于购买多样化的股票或债券)

三.金融体系监督

根源:

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不健全

对策:

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多信息:

减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减少内幕消息

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

准入限制、信息披露、资产和业务信息的限制、存款保险、对竞争的限制、利率管制(不能过激)

什么是货币?

一.定义

货币:

在产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支付、偿还)(交易

媒介)

通货:

纸币和硬币。

财富:

用于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总和。

(货币、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房屋)

收入:

单位时间段内收益的流量。

流动性:

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二.货币的功能(此处货币指:

贝壳、黄金、纸张)

货币基本要求:

易于标准化、被普遍接受、易于分割、易于携带、不会很快腐烂

交易媒介:

要求欲求、时间一致性即需求的双重吻合。

优点:

缩短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促使人们的专业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记账单位:

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

优点:

减少需了解价格数目,节省交易成本。

价值储藏:

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特点:

任何资产均可用于储藏财富。

三.支付体系的演进

1商品货币:

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

2不兑现纸币:

政府将纸币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在支付债务时,人们必修接受他),而不能转化成硬币或贵金属。

印刷技术必须发展到伪造极为困难。

3支票

4电子支付

5电子货币形式:

借记卡、储值卡(智能卡)、电子现金

四.货币的计量

M1:

最狭义的货币指标,通货、支票账户存款和旅行者支票(非银行机构)

M2:

M1+能签发支票的资产(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较小成本但能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10万美元以下))

M3:

M2+股票+债券

划分标准:

货币的流动性

★多关注长期情况与M2的指标

理解利率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利率即到期收益率。

一.利率的计量

1.现值即现期贴现值。

2.最普通的债务工具:

普通贷款

PV=

二.四种信用市场工具

1.普通贷款:

借款人到期归还本金及利息。

2.固定支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每个期间归还固定金额(其中包括本金和利息)

LV=

+

+。

+

3.息票债券:

每年支付定额利息,到期偿还债券面值(本金及当期利息)

息票利率:

每年支付的息票利息占债券面值的百分比。

P=

+

+………+

+

4.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

购买价低于面值到期照面值偿还。

三:

到期收益率

1.到期收益率是最准确的利率计量指标。

2.利率减少时,长期债券价格高于短期债券价格。

3.到期收益率越高,价格越低。

4.PV=

,求i,即求到期收益率,n是以年为计量单位。

5.债券价格低于面值,到期收益率高于息票利率。

对于普通贷款而言,单利率就等于到期收益率。

四.永续债券(统一公债)

1.P=

2.到期收益率等于当期收益率。

3.长期债券利率约等于当期收益率。

 

五.利率VS回报率

债券回报率=

=利息(正值)+资本利得(可正可负)

六.利率风险

1.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回报率的波动性比短期债券大。

2.短期和长期债券同时利率下滑,选择长期可获利得更多。

七.实际利率VS名义利率

1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胀

=

2.实际利率越低,借款人借入金额越高。

利率行为

一.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1.财富:

个人拥有的全部资产。

财富增加与资产成正相关。

2.预期回报率:

相对于其他资产所能带来的替代性资产的回报。

预期回报率增加即需求量增加,所以成正相关。

3.风险:

回报的不确定。

风险越高需求量越低,所以成负相关。

4.流动性:

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容易程度和速度。

流动性越强需求量越高,所以成正相关。

二.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㈠1.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供应越少。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是债券价格及名义利率。

(即均衡点)

2.超额需求:

价格上升,利率减少。

㈡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

变量

变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化

解释

财富

上升

上升

右移(经济扩张)

预期利率

上升

下降(★长期债券)

左移

通货膨胀率

上升

下降

左移

风险

上升

下降

左移

流动性

上升

上升

右移

㈢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

变量

变量的变动

供给量

解释

盈利率

上升

上升

右移

预期通货膨胀率

上升(名=实+膨)

上升

右移

政府赤字

上升

上升

右移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

1债券+货币的供给量=债券+货币的需求量

2用货币供需研究利率,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决定。

利率越高,机会成本越高,货币越少。

3.货币供给曲线

变量

变量的变动

需求或供给变化

利率变化

解释

收入

上升

需求上升

上升

右移

价格水平

上升

需求上升

上升

右移

货币供给

上升

供给上升

下降

供给右移

货币发行增加,利率下滑。

三者相互联系,但流动性的效用最大,利率最终无法回到最初水平。

流动性<收入+膨胀:

利率上升

流动性>收入+膨胀:

利率下降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

定义:

①违约风险:

债券发行人无法或者不愿意履行之前承诺的支付利息或者债券到期时偿付利息。

②无违约风险债券:

没有风险(一般指国债)

③风险溢价:

有违约风险与无违约风险之间的差价即风险溢价。

◇流动性

流动性越强,利率越低。

◇所得税因素

利息支付有较强的税收优势,利率会减少。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只有期限不同)

1.收益率曲线:

期限不同,在同等条件下的收益率连城的曲线。

2.现象:

①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的运动曲线一致。

②短期债券利率较低时,曲线会向上倾斜;短期债券利率较高时,曲线向下倾斜。

③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④曲线形状:

上升:

长期债券大于短期债券

平:

长期债券等于短期债券

下降:

长期债券小于短期债券

3.三大理论

①预期理论:

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其有效期内人们预知的短期债券的平均值。

②分割市场理论: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作完全独立于相互分割的。

⑴债券无法代替

⑵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期短的、风险低的债券。

③流动性溢价理论与期限优先理论

1.流动性溢价理论:

长期债券到期前的短期债券的平均值+流动性溢价

(期限溢价)(正值)

2.长期债券时间越长,所获得的流动性溢价更高。

股票市场、理论预期利率与有效市场假定

一.计算普通股价

1.单阶段估价模型

2.推广的股利估价模型

(永久型不变利率)

3.戈登增长模型

二.确定股票价格

(1)价格确定:

1.价格由愿意支付的买主的最高价格确定。

2.由最能有效利用该资产的买主决定。

3.信息在资产定价中有作用。

(2)价格变动因素:

1.相互竞价过程中确定市场价格。

2.出现相关公司信息时,预期与价格会发生变化。

(3)货币政策VS股票价格:

利率下降,要求回报率会减少,则价格上升。

次贷危机VS股票价格:

危机发生,g减少,要求回报率增加

则价格下跌。

三.有效市场假定:

金融市场的理性预期

1.金融市场的现价水平根据已知信息对证券回报率所做的最优预测

等于证券的均衡回报率

2.金融市场,证券的价格反应所有可得信息。

3.新的且未被市场预期的信息发布,会引起股价的变动。

四.行为金融

1.卖空交易所产生的损失往往会大于投资者的初始投资。

2.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3.过分自信与社会狂热是股票市场泡沫的原因之一。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一.世界各国金融结构的基本事实

1.股票不是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

2.发行可流通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不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

3.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更加重要。

4.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是企业外部资金的重要来源。

5.金融体系是经济体中最严格监管的部门。

6.只有信誉卓著的大公司才能进入金融市场为其经营活动筹资。

7.抵押是个人与企业债券合约的普遍特征。

8.债务合约是对借款人的行为设置无数限制条件的、极复杂的法律文本。

二.交易成本VS信息不对称

(一)降低交易成本:

规模经济、专门技术

(二)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1.逆向选择2股权中的道德风险

3债务中的道德风险

①逆向选择解决办法:

1.信息的私人生产与销售

2.旨在增加信息的政府监管

3.金融中介

4.抵押品与净值

②股权中的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

1.信息生产:

监督

2.增加信息的政府监管

3.金融中介

4.债务合约

③债务中的道德风险解决办法:

1.净值与抵押品

2.激励相容(借贷双方动机统一)

3.限制性条款的监督与执行

4.金融中介

★限制性条款:

1.限制违背贷款人意愿的行为的条款

2.鼓励符合贷款人意愿的行为的条款

3.保持抵押品价值的条款

4.提供信息的条款

金融危机与次贷风波

一.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

1.资产市场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①股市下跌,资产恶化下跌,增加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②物价水平的意外下跌,实际利率上升

③本币意外贬值,净值减少,贷款下降

2.金融机构的资产恶化,减少贷款,提高利率(企业成本提高,可贷款额减少)

3.银行业危机,引起银行业恐慌,存款人信心下降。

4.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动荡厉害

5.利率上升,减少贷款,增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6.政府财政失衡,要求银行购买国债,债券价值下跌,企业净值减少,企业资产恶化。

二.以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阶段一:

金融危机的爆发1.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不当管理

(去杠杆化:

资本减少迫使金融机构收缩贷款)

2.资产价格泡沫的积聚与崩溃(非理性繁荣,信息不对称)

3.利率上升,加剧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4.不确定性增加

阶段二:

银行业危机,情况恶化,储户向银行提钱,银行破产。

阶段三:

债务萎缩

三.次贷危机:

2007-2008年(过度金融创新)

1.抵押市场上出现的金融创新(抵押风险:

次级抵押贷款>可选优质抵押贷款)(抵押支持证券:

标准化的支持证券,用较低成本将高风险抵押打包;担保债务权益:

先付级别最高的,再付级别低的。

2.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3.代理问题的出现,逆向选择加剧,信息不对称加剧

4.信息问题付出水面

5.房地产泡沫崩溃

6.危机向全球蔓延,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指标变大,国库利率与欧洲美元利率利差扩大。

7.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

8.知名公司破产

9.针对一揽子救助方案进行讨论

10.复苏与否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阶段一:

金融危机的爆发

1.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管理不当:

①债务扩张

②稳定利率(便于借款与投资,吸引外商的资金、技术;降低风险)

存在的原因:

①监督不力,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信贷繁荣②国内银行向外资银行借款③固定利率,风险降低④银行为主,以致证券市场不发达

2.严重的财政失衡:

存在的原因:

①政府缺钱,强迫银行购买国债②政府债务失去价值,银行净资产减少

3.其他的原因:

①加息(国外),引起国内的利率上升(过分依赖外国货币)

②资产价格下跌③不确定性欲不稳定的政治系统

阶段二:

货币危机

1.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引起货币危机

矛盾:

政府不能加息(银行破产)VS投资者预期贬值《是否提高利率》

2.严重的财政失衡引起货币危机

关键:

怀疑国家偿还国债的能力,撤出资金,引发对货币的冲击,货币崩溃。

阶段三:

全面的金融危机

现象:

①本币贬值,外债增加,净资产减少,债务负担增加

②增加通胀,减少企业的现金流

③银行损失严重

④个人不够还贷(资产价值下跌)⑤外债增加(负债增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资产=总负债+资本)

㈠负债:

①支票存款②非交易存款③借款④银行资本

㈡资产:

①准备金(法定准备金、额外准备金)②托收中款项(路上资产)

③银行同业存款(代理)

④证券(二级准备金。

注:

一级准备金:

央行准备金、库存现金)

⑤贷款(银行利润主要来源)

(种类:

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同业贷款)

⑥其他资产(实物资本)

二.银行的基本业务(借短贷长)

当一家银行存款增加时,准备金也等额增加;存款减少时,准备金同样等额减少。

三.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㈠流动性管理与准备金的作用

(1)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存款外流不一定会引起资产负债表其他项目的调整。

(2)存款外流时,可做的事:

①启用超额准备金②向其他银行或企业借款

③出售证券④想美联储借款(贴现借款)

⑤收回或出售贷款

结论:

超额准备金是对存款外流的保险。

存款外流的成本越高,银行愿意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就越多。

㈡资产管理

(1)目标:

最高回报率、降低风险、足够流动性

(2)途径:

①努力寻找愿意支付高利率且不会违约的借款人。

②试图购买高回报、低风险的证券。

③多样化来降低风险。

④保证资产的流动性。

㈢负债管理

特征:

①督促隔夜贷款的快速发展。

②支票账户的重要性下降。

㈣资本充足性管理

①银行资本可以预防银行破产

②资本规模影响银行所有者的回报,低规模高收益。

资本金越少,回报率越高

(银行的钱用于投资,即规模减小,但收益上升)

)(资产回报率)

(股权回报率)

(股本乘数)ROE=ROA*EM(EM越高,债务资本越大)

③对银行资本金也做出要求,持有资本金以减小破产的可能性,权衡安全性与回报

㈤信用风险管理

1甄别与监督(分别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ⅰ甄别ⅱ贷款专业化ⅲ限制性条款的监督与执行

②长期客户联系③贷款承诺④抵押品与补偿余额

⑤信用配给(根据信用等级发放贷款额度)

㈥利率风险管理

★银行利率的敏感度其负债大于资产的,因为阶段贷长,长期的敏感度更高。

★银行利率上升,会降低银行利润;下降会增加银行利润。

分析敏感度的方法:

缺口分析:

(敏感型资产与负债之差)*利率

(缺口越大风险越大)

久期分析:

分析银行总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

四.表外业务

①贷款出售(赚取佣金)

②费用收入的产生

③交易活动与风险管理工具

货币供给过程

一.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位参与者1.中央银行2.银行(商业银行)3.储户

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负债:

1.流动中的货币(通货)2.准备金(美联储存款和银行的持有现金)

资产:

1.政府证券2.贴现贷款(其利率为贴现率)

三.控制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银行的总准备金MR=C+R

㈠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

1向银行、非银行进行的公开市场购买。

银行的准备金会增加,储户的通货会增加,故基础货币会增加。

基础货币的确定性大于准备金,因为储户使用现金或存款都是可以的。

2向银行、非银行进行的公开市场出售

银行的准备金会减少,储户的通货减少,故基础货币会减少。

基础货币的确定性大于准备金,因为储户使用现金或存款都是可以的。

㈡存款到货币的转换

㈢贴现贷款:

1.贴现贷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

(准备金增加)

2.贴现贷款减少,基础货币减少。

(准备金减少)

㈣其他因素:

1.浮款,银行体系准备金暂时性增加的部分。

(美联储可精确控制)

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转账则,准备金减少,故MB减少3.干预外汇市场

㈤能力概述:

1.能够完全控制:

(非借入基础基金)MB

2.控制力较弱:

(借入准备金,贴现部分)BRMB

=MB-BR

四.多倍存款创造:

简化模型

1.公式:

D=

2.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参与者

变量

变量变动

货币供给反应

推理

联邦储备体系

非借入基础货币

增加

增加

存款基础货币增加

借入准备金

增加

增加

存款基础货币增加

法定准备金率

增加

下降

存款扩张倍数减小

储户

现金持有水平

增加

下降

存款扩张倍数减小

储户与银行

超额准备金

增加

下降

贷款收缩,存款创造倍数减少

3.货币乘数

c=C/D=现金比率e=ER/D=超额准备金率

m=

M=m*MB=

*MB

4.意义:

m受央行、商业银行、储户的共同影响M减小时,经济衰退。

货币政策工具

一.准备金市场与联邦基金利率(供给与利率)

1.准备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1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贴现率,则供应曲线无线弹性,因为其利率高。

2联邦基金利率低于贴现率,则需求曲线无线弹性,因为其利率低。

3联邦基金利率处于两者之间,则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2.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如何影响联邦基金利率

①公开市场操作:

影响供给曲线(非借入基础货币)

影响:

公开市场购买导致联邦基金利率下降,而出售则导致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②贴现贷款:

影响区间变化(借入准备金)

影响:

大部分贴现率的变动不会影响联邦基金利率。

③法定准备金率:

影响货币乘数,影响需求

影响:

美联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联邦基金利率上升。

美联储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联邦基金利率下降。

二.具体说明

1.公开市场操作:

回购协议:

短期回购的。

①正回购:

中央向地方购买

②逆回购:

地方向中央购买

优点:

美联储能完全控制交易规模

灵活且精确,可用于各种规模

较容易对冲

可立即执行,不存在管理时滞

2.贴现政策:

贴现窗口的运作

类型:

一级信贷(最重要、后备流动性来源)、

二级信贷(对象:

流动性问题严重的银行)、

季节性信贷(存在季节性特征的银行)

最后贷款人:

防止银行业恐慌和金融危机的

优点:

预防联邦基金利率偏离其目标的后备设施

提供流动性

缺点:

无法完全在美联储的掌控之下。

3.法定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发生变化,重要性下降

活期:

法定准备金率高一点

定期:

法定准备金率低一点

缺点:

会引起超额准备金不多的银行流动性不足

增大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三.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

主要在融资操作、超长期限的再融资操作

2.向银行发放贷款:

编辑贷款便利、、存款便利

3.法定准备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