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367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单元教学设计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统计表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教学准备

本班学生一年级体重原始数据、表格。

视频投影。

变更空间

(一)学前准备

填写单式统计表。

1.出示本班学生一年级是体重原始数据。

老师:

这是你们一年级刚入学是的体重情况,请根据这些原始数据填写表格。

体重(千克)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人数

(此表格小组合作填写)

2.出示本班学生二年级时体重原始数据。

老师:

到了二年级,你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这是咱们班学生二年级时的体重原始数据。

请各小组根据原始数据填写表格。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统计表。

老师:

为了更方便、更清楚地看出咱们班一、二年级时学生体重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写在一个表中。

出示:

15及15以下

16~20

21~25

26~30

31及31以上

一年级

二年级

(1)观察上表,又哪几个项目?

分别是什么?

(2)明确:

这样的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分小组独立填写,组内交流。

3.分析复式统计表。

(1)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

我能知道一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学生乙:

我还能知道二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学生丙:

我能知道最多和最少的相差多少。

老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合理化建议?

学生甲:

希望体重特别重的同学注意锻炼,减肥。

学生乙:

希望体重特别轻的同学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别挑食。

(2)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统计本班和另外一个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

(1)调查,做记号。

(2)计算出各课外小组人数,填写统计表。

(处理数据)

(3)根据统计表情况分析数据:

①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最多?

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最少?

②参加唱歌小组的有多少人?

计算机小组呢?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建议?

2.统计本班学生最爱吃的蔬菜和水果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复式统计表的填写,用途等。

习题设计

课下进行各组内同学家本月及上月的用水量的统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8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条形统计图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并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简单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认识、并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统计表,统计图,视频投影仪等。

变更空间

一、创设情境

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往车辆的录像片。

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记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

辆数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后明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

强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4、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5辆车,最多画几个格?

应该怎么办?

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

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习题设计

1、独立完成第三者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八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1.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视频投影等。

变更空间

(一)基本练习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情况,将结果填入下表。

 

歌舞

戏曲

相声、小品

男生

女生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1)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最多?

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最少?

(2)猜一猜,你的一位同学可能喜欢哪类节目?

为什么?

(3)你还知道什么?

(4)根据这些,你想提出什么建议?

3.倪参加过几次体检?

视力怎样?

请选择本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填写统计表。

具体内容见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跳绳比赛中,小光记录了第二组同学的跳绳成绩。

姓名

李华

王花

赵一

杨楠

刘飞

次数

25

40

35

30

25

 

请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李王赵杨刘

华花一楠飞

(1)这组5名同学共跳了多少下?

(2)谁跳得最多?

谁跳得最少?

(3)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你有哪些建议?

习题设计

1、下表是二年级同学收集废报纸的情况。

班级

(1)

(2)

二(3)

二(4)

质量

25千克

28千克

30千克

22千克

把上面的结果绘制成统计图。

2、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二”的第四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找规律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猜测、推理等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怎样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怎样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〇△☆四种图形各5个,每四人小组一份,教具放大5倍一份;投影仪

变更空间

(一)情境引入:

师:

老师家准备装修,想利用这两种瓷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规律的墙面,你能帮老师设计设计吗?

师边说边出示两种图案的卡片若干。

(□〇)

请个别学生上台摆摆。

生1:

○□○○□□□○......(提醒学生要有规律地排列。

生2:

○□○□○□......

生3:

□○□○□○......

生4:

○○□□○○□□......

生5:

○□□○○□□○......

师:

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吗?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摆法,也能简单地表述其中的规律。

学生发言非常勇跃,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二)教学新课:

1.观察发现规律。

师:

小东家的厨房装修得可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导看书)

小东家的墙面和地面在设计上,隐藏着规律,比一比,看谁最快找出来。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

说说你找到的规律。

生1(上讲台指着图):

"墙面"中间的斜线上有4个☆,向上一斜线有3个△,向下一斜线有3个○,再向下有2个□,这边也有2个□,最右边的下方是△,最左边的上方是○。

生2:

“地面”这一图中每一斜线是的颜色真是一样的。

生3:

“地面”第一行的第一格是绿色,第二行的第一格是蓝色,第三行的第一格是红色,第四行的第一格是黄色……。

师进一步引导:

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与第三行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行有什么关系?

小朋友再想想,然后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教学这一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发现了不少“规律”,但仍没发现主要的“规律”。

因此,这时我进步指导学生观察,最后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生4:

第一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行的图形;……

生5:

竖着看,第一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列的图形;第二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列的图形;......

生6:

……

[学生边说,老师边移动教具,共同验证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规律的特点是:

每一行都是前一行的第一个图形往后挪形成的。

]

2.按规律,画一画。

指导看书115页例1:

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先仔细观察,再讨论。

师:

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下一组是什么图形呢?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填写在书本上。

3.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老师家也想象小东家那样,用四种瓷砖(红、白、黑、黄)设计出既美观,又有规律的墙面,你能开动脑筋,帮我设计吗?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起来,大部分学生能分组合作摆出各种方案。

]

小组展示、汇报:

说说你设计的图形有什么规律。

生1:

红、白、黑、黄  生2:

红、白、黑、黄

    白、黑、黄、红        黄、红、白、黑

    黑、黄、红、白        黑、黄、红、白

    黄、红、白、黑        白、黑、黄、红

生3:

红、白、黑、黄   生4:

黑、黄、红、白

  黑、黄、红、白        黄、红、白、黑

  红、白、黑、黄        红、白、黑、黄

  黑、黄、红、白        白、黑、黄、红

[第二、第三个学生的方法比较新颖,师:

这里又有什么规律?

让学生详细说一说。

]

(三)练习反馈

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他们之间的什么规律。

[老师巡视时发现:

有些学生没注意观察,仍以为是第一题的规律,出现作图错误,有些学生还不会应用“移动”的方法。

]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

寒假里,小明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了一组有趣的图案,你们瞧(指导看书117页)

同桌说说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来设计的图案,再独立完成。

 

习题设计

补充练习(机动)。

请你也为你的房间设计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让你的同桌找出规律,并继续画出下一组图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九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的变化规律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变更空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

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

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

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

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

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

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掌握了哪些规律?

习题设计

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它的规律是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九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数列的变化规律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及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认识并发现等差数列的规律,能初步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视频投影等。

变更空间

(一)学前准备

按规律填数

147()13()()

老师问:

相邻两数之差是几?

(二)探究新知

1.视频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图。

(1)每组分别是几个小正方形?

随学生老师板书:

124711

(2)仔细观察这些数,与刚才我们做的第1题比一比,算一算,你有什么新发现?

a.独立研究。

b.小组交流。

c.汇报。

(3)强调:

相邻两数的差能组成一个新的数列。

这个新数列相邻两数的差相等,这个新数列是等差数列。

(4)请同学根据这个规律把“11”后面的图、数分别画出来、写出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6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习题设计

1.想一想、填一填。

(1)18,20,24,32,()

(2)210,179,146,113,()

2.找相同的图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九单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掌握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所学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教学难点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教学准备

视频投影等。

变更空间

(一)学前准备

1、旋转排序。

出示第177页“练习二十三”的第一题。

请学生观察,也可以去动手摆一摆再画出来。

2、填一填。

15913()()21252933()()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三”的第二题。

①先观察找出规律。

②独立画出来。

③交流订正。

2、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

3、按规律填数。

①247111622

②1361015

4、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三”的第7题。

习题设计

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和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使学生更加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小试卷,视频投影仪等。

变更空间

(一)基本练习。

1.创设情境,复习除法的含义。

视频出示教材第119页的第1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

同学们去游乐场玩,有的碰碰车能坐4人,有的能坐2人。

学生乙:

一共有18人去玩碰碰车。

(2)根据已经知道的,你想提什么问题?

学生甲:

如果大家都两人坐,需要几辆?

学生乙:

如果大家都四人坐,需要几辆?

学生丙:

8个人去坐两人车,剩下的人去坐四人车,需要几辆?

汇报交流:

用什么方法计算?

2.先计算,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36÷6=24÷4=40÷5=

72÷8=15÷3=81÷9=

3.指出各部分名称,再计算。

32÷4=()

↓↓↓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4÷3=72÷9=49÷7=

24÷8=81÷9=56÷8=

3×8=27÷3=32÷4=

2.列式计算。

(1)30个苹果,每5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2)被除数是42,除数是7,商是多少?

习题设计

教材第123页“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十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读、写和组成,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的不同,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数的读、写和组成。

教学难点

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视频投影你、口算小试题,计数器等。

变更空间

(一)基本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

用计数器拨出教材第119页计数器图中所显示的数。

(1)读一读,说一说怎样读万以内的数。

(2)写一写,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3)小结:

无论读、写,都要从高位起,读中间有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写时哪一位没有必须用0补齐。

2.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1)809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2)9817=9000()+()+()

4006=()+()+()+()

3.教材第120页第5题。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找出近似数和准确数。

(3)试着说几个近似数和准确数。

4.算一算。

(1)口算

9000-5000=320+300=

1100-400=160-90=

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笔算

430+260=680+390=

注意:

满十向前一位进1.

720-104=600-270=

注意:

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5.教材第121页的第8题。

(1)回答问题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出来。

习题设计

1.教材123页“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2.教材123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3.教材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7、8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十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克与千克的正确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认识。

3.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形成克与千克的正确观念。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天平,常用秤,三角尺等。

变更空间

(一)基本练习。

1.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2.用手边的秤称一称书本等物品的重量。

3.教材第121页的第9、10题。

4.说一说生活中有什么平移、旋转现象。

5.找出你身边物品上的锐角、钝角,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强调: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1千克=()克2千克+89克=()千克

3000克=()千克

3000克+500克=()克

2.连一连。

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9题。

习题设计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桶色拉油重5();

一袋食盐重500();

小明的爸爸重6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活动

 

东坪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第十单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设计者

王淼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进一步根据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