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560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灰雀》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读懂文意。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思维方法亦然。

学习目标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流程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师:

瞧!

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揭题。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

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

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四、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

又会到哪儿去找呢?

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

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

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二)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

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找一找。

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

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

他在害怕些什么?

相机板书:

占为己有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

板书:

勇于改错的决心(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

他对灰雀喜爱吗?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

(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

”(师):

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

列宁为什么微笑?

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

鸟儿会回答吗)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听到:

小男孩说:

“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

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体验、升华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

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

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故事教后反思《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

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

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

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

然后,提问:

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

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上来,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说,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都在思考,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

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不会说,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只要相信学生,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在无疑处设疑,有疑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