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的物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242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边的的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身边的的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身边的的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身边的的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身边的的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身边的的物质.docx

《身边的的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的物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身边的的物质.docx

身边的的物质

专题一化学造福人类

(1)从衣、食、住、行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自火的使用,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

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化学科学在合成各种化学药物,消灭传染病、治疗疾病、人体保健和延长寿命诸多方面都已经或即将作出应有的贡献。

例如:

青霉素的发现、合成和应用拯救了垂危的病人。

燃烧某些石油产品,为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生产的洗涤剂、化妆品、化纤衣料和各种建筑材料,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化肥工业的发展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带来了希望。

(2)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科技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各种催化剂的开发改进了工业的流程;新型农药的开发与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人工器官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及骨骼都可实现人工制造了;化学在军事武器中也广泛应用:

武器的灵魂——火药;恐怖的云海——烟幕弹;致命的火神——燃烧弹;战场上的魔影——化学武器。

在科技方面,如:

一氧化氮具有神奇功能,能治疗如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性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痛苦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疾病,甚至对抑制癌症有重要作用。

(3)从能源、材料、环保等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西气东输”工程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提高了天燃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对于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而海底深处的“可燃冰”和海水的综合利用,核能、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效防止了能源的枯竭。

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现代纳米、导电塑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使我们步入新型材料时代。

如被人们称为未来的钢铁、21世纪的金属材料“钛”及其化合物,除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导弹、舰艇等方面,在医学上也有独特的用途,可代替损坏的骨头等。

随着光化学烟雾、水的富营养化、臭氧层空洞形成等污染导致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化学成为人类环境污染防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

(4)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化学是把“双刃剑”

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程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了科技发展。

但这些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世界进步的过程中,也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如:

氟利昂广泛运用到冰箱、空调中作为致冷剂,但泄漏后会破坏过滤紫外线的臭氧层,导致皮肤癌、增加白内障的发生机会;又如:

塑料制品虽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但废弃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废弃塑料,占用土地并且上白年才可以降解,它混入土壤能够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大量散落的塑料还容易造成动物误食致死。

专题2走进物质世界

从宏观来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从微观来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物质的组成及构成

(一)、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

从宏观上看,是由_多种物质_混合而成的;微观上看,是由_多种分子_混合而成的(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混合物里各种物质都保持原来各自的性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

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2、纯净物:

从宏观上看,是由_一种物质_组成的;从微观上看,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的,有固定的性质。

3、单质:

由_同种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H2、O2、C、S、Fe、Cu等)

4、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_纯净物_叫化合物。

(CO2、、HCl、NaOH、NaCl)

5、有机化合物:

组成中含碳元素_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如:

CH4、C2H5OH(乙醇或酒精)、CH3COOH(乙酸或醋酸)、CH3OH(甲醇)、)

6、无机化合物:

组成中不含_碳元素_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

(如:

CO、CO2、CaCO3、Na2CO3、H2CO3、CuSO4、CuSO4.5H2O、Na2CO3.10H2O、NaCl、等)

7、氧化物:

由_两种_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_氧_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

㈡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

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H2O、SO3、酸如HCl、H2SO4、。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如碱NaOH、Ca(OH)2等;盐NaCl、ZnSO4。

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分子、原子的性质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不停的运动。

3. 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原子的结构

__质子(+)

_原子核+__

⑴原子__中子(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

(错!

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的质量很小,用原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即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原子质量单位的比值。

〔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为1个原子的质量单位〕

5、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H2、O2、N2、Cl2等分子由相应的原子构成。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分子可以相互转化

6、原子结构示意图(1——20号元素,老教材59页)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排布规律:

离核距离近远能量高低低高

(2)意义:

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数字表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①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原子,不显电性。

②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③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表示电子层)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除氦为2外);

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

(4)从上表可以看出:

同一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加到8;由金属元素过度到非金属元素再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1;同一枞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电子层数逐渐增一

7、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项目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

≥4

8个(氦为2个)

原子结构稳定性

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

得失电子难易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活泼

活泼

不活泼(稳定)

举例

Fe、Ca、Al

S、P、C

He、Ne、A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_元素的化学性质_和__元素的化合价_。

(三)认识化学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1、把地壳、海洋、人体中居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填入下表

地壳

海洋

人体

前四位元素

O、Si、Al、Fe

O、H、Cl、Na

O、C、H、N

2、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及元素符号

氢H氦He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银Ag碘I钡Ba金Au汞Hg

3、元素分为: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据原子系数=核内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可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指定元素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价:

钾钠氢银+2价:

钙镁钡锌+3价:

铝+4价:

硅+5价:

氮磷

铜汞+2价常见-1价:

氯-2价:

氧硫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原子团:

-1价:

硝酸根、氢氧根;-2价:

硫酸根、碳酸根、亚硫酸根;

-3价:

磷酸根;+1价:

铵根;

(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与离子符号的异同

异同

离子符号

化合价的表示法

不同点

①“+”或“-”放在数字之后

②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③电荷数值为1时,“1”省略

①“+”或“-”放在数字之前

②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③电荷数值为1时,“1”不省略

举例

相同点

①“+”或“-”相同②数值大小相同

(2)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a.化合物中,氧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

b.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与氢或金属元素结合时显负价;跟氧结合时显_正价。

C.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d.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e.许多元素存在可变化合价。

f.原子团显示一定的化合价。

且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①求原子总数或原子的个数比②求相对分子质量

③求各元素的质量比④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⑤求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⑥进行相当量的计算(依据: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⑦化学式中含杂质的计算

纯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100%

3、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4、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五)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的含义

化学式的意义

例子(如H2O)

宏观

1、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微观

3、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个数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符号的意义

例子(H)

1、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氢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表示氢原子

3、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表示氢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离子符号的意义

例子(Al3+)

1、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铝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

3、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数字的含义:

只有微观概念,分别表示原子个数、分子个数、离子个数。

专题3利用大气资源

专题4探究物质的变化

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实质)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的发生除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反应的温度、浓度等条件有关。

人们经常利用加热(或降温)、光照(或避光)等多种方法,来促使或防止某些化学反应发生,使化学变化造福于人类。

3、联系:

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但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4、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如在双氧水中可以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或硫酸铜溶液使反应速度加快。

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㈡几种化学反应

类型

定义

一般表示形式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

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及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

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中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应用:

一是求算某一种物质的质量;二是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求算所得溶液质量的思路是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减去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杂质看作沉淀计算)

“守恒”是指质量守恒,并不是指体积等守恒。

“质量守恒”对反应前的物质而言,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五)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反应条件;④标出生成物的状态。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②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微粒之间的个数比;④表示反应条件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2KClO3====2KCl+3O2↑

质量比等于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24514996

①微观意义:

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

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意义: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

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

“+”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2、根据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⑴格式:

①设:

设未知数②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找:

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

列比例式,求解⑤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做题关键: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⑵由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各种纯净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因此,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

一切不纯物质(含溶液)必须折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后才能作为计算的数据。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⑶设未知量时字母后面不要带单位,因为它本身已经具有量纲。

⑷计算结果要根据题目要求或题中数字信息保留恰当的有效数字,一般不用分数表示。

专题5初探溶液的奥秘

(一)水的有关知识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

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④保护生态环境⑤处理生活污水⑥革新技术和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减少甚至消除水体污染物的产生⑦生产和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9、饮用水的处理 

 在农村,如果河水浑浊,可采取沉淀法,即加入明矾,使泥沙沉淀,达到净水目的。

也可以采用过滤法,最方便的是挖井,让水经土层或沙层过滤净化,经检验合格后,取井水饮用。

在城市,水的净化是在自来水厂进行的,见下图净化过程一般包括 胶凝(使悬浮物质凝结沉淀)、过滤,再将过滤所得清水加氯(或臭氧、或漂白粉)灭菌,最后用活性炭吸除臭气。

经过这样处理所得的水,可以泵出使用,即自来水。

    

(二)溶液

溶液的特征:

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

均一:

指溶液各部分的密度一样、浓稀一样、质量分数一样;

稳定:

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液中没有固体物质析出;

1、区别溶质和溶剂的方法: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两种液体相混溶,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量多少,水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2、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往往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如浓硫酸、NaOH等溶于水时,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NH4NO3、NH4HCO3等溶于水时,能使溶液的温度降低;而有些物质,如食盐、蔗糖等溶于水时,能使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3、饱和溶液: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注意:

对该种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而对其他溶质来说是不饱和溶液。

4、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向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向不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

〔注:

除Ca(OH)2〕

3、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⑴固体溶解度四要素

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100g溶剂中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溶解溶质的质量

大小①与温度有关②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⑵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量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温度越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量越多;压强越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量越多。

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

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20℃的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4、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3)了解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的程度: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ZnSO4;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曲线上的交点表示某温度下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坐标(t,s)表示t℃时,物质的溶解度为s;即溶质是sg,溶剂是100g;

(6)曲线上方表示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表示饱和溶液;

5、溶液的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①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②溶质质量分数=

×100%=

×100%

③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m)×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6、溶液的配制

⑴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⑵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7、混合物的分离:

把混合物里的各种物质分开,得到混合物中每一组分的纯净物。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过滤、结晶等

8、.结晶:

从溶液里得到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如NaCl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如硝酸钾。

9、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油脂溶于洗涤剂、日用化装品的配制、药品试剂的合成、食品制作、污水的处理等。

专题6泛舟能源的海洋

(一)吸热与放热反应

1、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把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碳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吸热反应。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可用于哪些方面

(1)生物体内通过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用于维持体温和提供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人类利用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使导弹飞向远方、将飞船送到太空;

3、能量间能相互转化

化学能→光能如可燃物燃烧用于照明;化学能→电能如干电池、畜电池

光能→电能如太阳能电池光能→化学能如光合作用

化学能→热能如燃气热水器光能→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水

(二)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①充分利用能源或节约能源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所以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三)煤、石油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

煤中含有少量的氮、硫,在燃烧时会放出硫的氧化物(如SO2等)和氮的氧化物(如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酸雨影响人的健康和植物生长,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煤若不充分燃烧生成CO,更会污染空气。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烧是汽油、柴油。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