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40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心组学习资料3.docx

中心组学习资料3

毛泽东的学习观

于保中李继存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学习,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对学习问题作了一系列科学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

目的:

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是“有的放矢”,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摆在人民面前的首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以来,一大批仁人志士领导人民奋起斗争,但由于没有革命的理论作指导,最后都失败了。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毛泽东,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另一历史任务摆在全党全国面前。

毛泽东提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所说的“新的情况”:

一是从党情看,我们党成为执政党。

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也更加繁重,这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是从国情看,我国经过“一化三改”,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业,有新的规律需要探讨,有新的知识需要学习。

他率先垂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

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毛泽东借古人“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的话,强调人要和牛马等动物不同,就要知道古今。

而要通古今,就必须学习。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毛泽东在1957年曾说:

“一九三二年(秋)开始,……(我)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通通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

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整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首位。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开始研究哲学,探讨宇宙“大本大原”问题。

延安时期,更是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交给毛泽东“一大篇关于他个人生活的问题表,要求他答复”时,毛泽东说他十六岁那年,在“一个有意思的新学校”里“读到自然科学和一些西方学问的新科目”,比如达尔文《物种起源》、赫胥黎《天演论》等。

延安时期,除了读《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毛泽东还读了汤姆逊《科学大纲》、普朗克《科学向何处去》、爱丁顿《物理世界的本质》等。

在他的影响下,延安的同志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蔚然成风。

对于社会科学知识,毛泽东也非常重视学习。

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他都认真研读。

毛泽东学习研究历史,是为了借鉴历史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

毛泽东还重视学习经济知识。

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学经济工作。

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组织田家英等人一起研读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态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

毛泽东指出,学习有两种对立的态度:

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一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主要包括“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

关于“有的放矢”,他指出,“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关于“实事求是”,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毛泽东还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

他针对党内出现的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主张,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这种学风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他说: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

”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毛泽东提出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理论,不注重学习,凭经验办事,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教条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抛弃马列主义的实质,把它的个别词句当做教条到处乱套。

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方法: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和“挤”“钻”之法

毛泽东指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主要的学习方法。

他从来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读“有字之书”更重要,认为学习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

读“无字之书”必须重视实践。

在战争年代,战争是实践的重要形式,读“无字之书”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所以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毛泽东还提出了“挤”和“钻”的具体学习方法。

延安时期,他针对学习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没有功夫”和“看不懂”问题,提出了用“挤”和“钻”的办法分别解决。

忙的时候,用“挤”来解决。

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

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

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

措施:

建立学习机构、制度和领导率先垂范

毛泽东认为,学习要取得成效,必须有得力的学习措施作保证。

一是建立学习机构。

延安时期,他提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建立完善的学习机构。

党中央成立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任主任。

中央设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

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设立类似机关。

军队里设立教育部,领导军队同志学习。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

为保证学习的效果,1940年规定以每年的5月5日(马克思生日),作为干部学习节。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

三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毛泽东在学习上狠抓领导干部的学习,自己更是率先垂范。

他一生刻苦学习,以读书为乐。

炮火连天,不忘读书。

日理万机,以书为伴。

一本《容斋随笔》,研读一生。

余世维《有效沟通II》之一:

沟通的概念和目的

内容概要: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很重要。

一个人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学会沟通,特别是要学会面向很多人讲话。

面向很多人讲话的典型方式之一是演讲。

演讲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与他人沟通的有力工具,而且他能训练演讲者本人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与听者形成思想的交流与共鸣。

许多伟人都有着出色的沟通才能(演讲才能),这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历练出来的技能,这种卓越的才能既增强了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成为他们成就伟大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领导者需要具备沟通力。

通过沟通,把政策、想法和意图清楚地告诉下属,让他们正确无误地去执行。

沟通,可以说是领导与公司内部其他人员建立良好关系、赢得信任并激发组织智慧和活力的必要工具和手段。

由于长期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濡染,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行为方式,那就是所谓的“听话”。

这种单向的服从式的管理模式,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使之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灌输,这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很不利的。

所以,学会沟通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课题。

沟通的三要素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

在影响人与人沟通的心态中,有三种是很不好的,他们分别是:

自私、自我、自大。

藐视事实,把它称之为无稽之谈也是一种愚蠢的骄傲,这是自命不凡的人常有的弊病。

——【法】蒙田

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

当你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应以你的表情、耐心、所言所行向他证明你是真的关心他。

——【美】保罗·道格拉斯

关心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关心别人的难处、关心别人的不便、关心别人的痛苦。

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

所谓主动,就是面对问题,需要有主动地支援和主动地反馈。

沟通的目的

第一,控制员工的行为。

你的下属有没有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这件事情不沟通是不会知道的,所以沟通的第一个目的是控制成员的行为。

第二,激励员工改善绩效。

沟通就是一种激励。

管理者在公司治理中,下属一般不太知道你在忙什么,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的痛苦他未必了解,他在做什么你也不见得知道,其实,这就是失去了激励。

尤其对那些采用隔间与分离的办公室的公司,作为一个主管,你应该要弥补这个问题,常常出来走动走动,哪怕是上午十分钟,下午十分钟,对你们公司和你的下属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管理学上这叫做走动管理。

很多大公司反对把每个人搞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其管理上的情与理也就在于此。

第三,让员工适度地表达情感。

何谓情感?

在企业管理中,情感指的是工作上的一种满足或者挫败。

第四,让员工及时知道公司内部的信息并快速地交换。

日本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与他们从来不让信息的沟通断裂有很大关系,因为信息一旦断裂什么东西都将从头来过,一个公司好不容易栽培起一个经理,结果他拍拍屁股一走,另外一个就要从头来过。

在他们身上投资,不是白投了吗?

这就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沟通过程模式

沟通的过程是一种模式。

发信息的人(发讯者),将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渠道,到另外一个人那里进行解码,从而使对方(收讯者)理解发讯者传递的信息。

由此看来,信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发讯者、编码、渠道、解码、收讯者。

其中编码、渠道和解码最为关键,他们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

发讯者→编码→渠道→解码→收讯者

讨论1:

为什么成功和倒闭的公司都一样有总经理,都装电脑,都开会,都在打广告?

中间最大的问题用沟通来讲,就是有些会沟通,有些不会沟通。

讨论2:

叙述一下你与西方人(美国人)等沟通时,所体验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习惯差异。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

★★每周要闻★★

36城市明确实行住房限购未来很可能将达到60个:

根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的估计,按照新的政策要求,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商品房限购政策的城市很可能将达到60个,几乎是现在施行限购城市数量的两倍。

  早在去年4月,“国十条”就曾经提出过商品房限购的问题,当时只有北京响应;9月底,决策层再次强调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采取一定的限购措施,随后又有15个城市开始限购;今年1月以来,又有7个城市加入限购阵营。

而根据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再加上27个省会城市,明确将要实行限购的城市就已经达到了36个。

与此前提出的制定和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范围相比,此次要求制定和执行限购措施的城市基本上包括了房地产市场上所有的所谓“一、二线城市”,部分三线、四线城市也被纳入到限购政策的行列当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其实都清楚地知道限购政策这种直接干预市场的调控方式只能是一种中短期政策。

何时退出,主要取决于调控的目标和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事实上,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一种长期性政策指向。

在这种政策指向下,限购政策的强势推出与其说是一种给楼市降温的权宜之计,更大程度上讲,其实是在为深层次的房地产调控争取时间。

一方面通过限购和限贷,减少市场上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做减法;另一方面,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供应,做加法。

只有二者同时推进,才能逐渐将市场关系捋顺。

春节市场天价商品遭质疑:

随着2011年农历春节的到来,38万元的“天价年夜饭”、2200元的“天价榨菜”等,进入公众视野。

春节市场中的“天价商品”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

  采访中我们得知,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此类商品。

在消费者看来,“天价商品”多是豪华包装,用作礼品送人,而真正自用的很少。

  某些生产农副产品的厂家以“倡导绿色健康理念”为由,称其采用特殊的养殖或种植方法,因此高价。

但是,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长刘华林表示,此类产品的营养价值会比普通产品要高一些,但“高”的程度很难衡量。

目前,相关实验室还未建成,具体的数值无法检测,是否物有所值不好评定。

  “天价”往往与过度包装有关。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消费现象,与国人“礼好面子才好”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相应的法律法规只有笼统的要求,缺少具体的标准,使得一些商家钻了空子。

  在“天价商品”的背后,消费者也对“谁来为‘天价商品’买单”提出了疑问。

一位名叫“雁宁”的网友称:

“首先要看是什么人吃。

一般来说有两种人:

一种是富豪炫富。

虽然老百姓看不惯,但也随他去。

另一种就是公款吃喝。

  在时评家吴建平看来,“天价商品”风行之处往往也是关系盛炽之地,而两者的结合又极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制度的废弃,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当人们不再为了办事送礼拉关系,“天价商品”现象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综合舆论观点看,“天价”消费的社会影响是负面的,大多数消费者对“天价商品”保持了理性的态度。

“与其妒忌富人,不如打好自己的一份工,过年跟亲朋逛个花市,不比吃山珍海味来得差。

”一位网友如是说。

★★行业动态★★

“十一五”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节能近4亿吨标准煤:

记者近日从国家统计局能源司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成效明显,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0%。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节能近4亿吨标准煤,对全社会节能贡献超过60%;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水泥落后产能约34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成效突出。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40.9%,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

  据了解,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的77%,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一半以上。

具体包括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月31日内蒙古西部最大煤焦基地焦炭价格:

1月31日内蒙古西部最大煤焦基地焦炭价格行情如下:

品名

规格

厂家/产地

价格(元/吨)

涨跌

去年同期(元/吨)

国标二级

冶金焦

华资乌海煤焦化等公司、

1460

1250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

1740

1280

化工焦

泰和煤焦化公司、内蒙古黄河工贸公司

1300

680

1月31日内蒙古西部最大煤焦基地12#主焦煤价格:

1月31日内蒙古西部最大煤焦基地12#主焦煤价格行情如下:

品名

规格

厂家/产地

价格(元/吨)

涨跌

去年同期

备注

主焦煤(原煤)

12#

乌海市煤炭市场

880

低硫、低灰、

高粘结

★★学习思考★★

“攻坚”意味着什么

邵景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攻坚”这个词来谈论改革,中央也正式作出了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判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攻坚”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中央一再用“攻坚”来说明现阶段改革的特点?

正确理解“攻坚”一词的含义,深刻把握“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要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精神,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

“攻坚”最早是军事术语,意指对坚固设防之敌进行强攻。

后来,人们把它引入其他领域,意指对重大困难的克服。

所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就表层含义来说,是指在这一阶段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改的;或者说以往改得不够、不好的,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完善。

总之是说改革更难了,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其实,就深层含义来说,“攻坚”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

  “攻坚”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攻坚”是很难的事情,但古往今来,不论行军打仗还是社会发展,总是少不了要“攻坚”。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形势下,不“攻坚”就意味着失败或者死亡,唯有“攻坚”才能闯出生路、走向胜利。

在我国革命的历史上,“攻坚”的典型战例就很多,比如红军攻占天险腊子口。

1935年9月16日,长征北上的红军陕甘支队来到甘肃迭部县的腊子口。

这里两侧悬崖绝壁,中间河水湍急,河上的小桥是通过此地的必经之路。

国民党以三个团的兵力驻扎于此,企图阻止红军北上。

红军第二师第四团先以一个连从正面强攻未果。

在这种情势下,红军是撤退还是“攻坚”?

无疑,选择撤退,暂时不会再有战士牺牲,但全军就可能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遭受灭顶之灾。

只有选择“攻坚”,不惜牺牲拿下腊子口,红军才能打开北上通道,胜利到达陕北。

显然,这时“攻坚”就是生存下去并走向胜利的必然选择。

如今的改革也是这样:

已经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难度不断加大。

在这种形势下,选择回避或者放弃固然可以求得一时的轻松,但必然丧失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甚至导致更大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只有选择“攻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攻坚”是一个阶段性与持续性有机统一的实践过程。

“攻坚”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随时可能发生,永远不会完结。

也就是说,“攻坚”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在红军长征中,不仅有攻占腊子口这样的“攻坚”,此前还经历了湘江战役、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攻坚”。

当然,“攻坚”也有时间长短、难度大小之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原有的“攻坚”任务完成了,新的“攻坚”任务又摆在面前。

在这个时候进行“攻坚”,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我国古代文献《管子》强调:

“凡用兵者,攻坚则韧”。

这提醒我们,进行改革“攻坚”,既应当只争朝夕、奋力推进,又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而必须保持韧劲和耐力,做到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热点分析★★

经济政策转圜余地不大想拉消费就应减税

—————谢鲁江做客第一时评谈中央定调明年经济政策

主持人:

苏博

嘉宾:

谢鲁江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苏博:

谢教授,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8个字,首先请问您,我们怎么理解这8个字?

谢鲁江:

我理解有几层意思,首先是从政策搭配上来讲,政策上既要有一些积极的政策,也要有一些稳健的政策,比如财政政策明显是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没有退出。

但是货币政策已经从扩张性货币政策转变成稳健型货币政策。

第二个,我们当前碰到的问题,比如说通货膨胀,它是一个总量现象,物价总水平上升比较快。

但是实际上最大的问题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应该针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工作方针或者政策选择应该是在结构调整上更加积极,但是在总量上应该稳健的进行控制,不要让通货膨胀变成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再一个方面,从08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经济发展波动是非常大的,08年年底到09年初我们政策当时是反通胀,但是到了09年第二季度以后,我们开始变成保增长,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我们保增长见到很大成效,但是通货膨胀压力变的比较大了。

经济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一个方面要积极应对各种突发变化,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整个经济工作大局的稳健、稳定,这是一个重要的为什么要强调积极稳健政策,不是光积极,或者光稳健,而是有针对性的。

因为我们的问题不是光稳健或者光积极就可以处理的,我们政策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四点,还需要考虑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怎么开好这个局?

怎么样为今后下一步发展奠定好基础,打好开局,这个确实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既然要开好局,那就应该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不要把问题给搞得更乱,所以又要求比较稳健的措施。

实际上这8个字反映了我们所面对的情况的复杂性,和我们所要采取方针的艰巨性,我们所要采取政策的回旋余地实际上还是比较严峻。

应对通胀要紧缩银根同时应对中小企业减息贴息

苏博:

我们看到这次会议当中提出了6大任务,排在首位的是稳定价格总水平,就是控制通胀。

从经济学的规律来看,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通胀的压力是不会远去的。

从您的角度判断,未来通胀会持续什么样的态势?

您觉得目前我国控制通胀的最有效方式是什么?

谢鲁江:

这次通胀它的原因是比较明确的,主要就是流动性过剩,主要是一个货币现象。

这个和08年底的时候通货膨胀是大不一样的。

因为08年底通货膨胀最主要是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产品、粮食产品价格上涨得比较猛烈,突然上涨得比较猛烈。

我们大量进口原材料,带来成本的上升,由此带来了物价上涨。

但这一次主要是由于货币超发引起的。

首先是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我们几乎绝大多数商品由美元定价,超发美元直接带来国际市场上价格普遍上涨,就给我们直接输入了这样一个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二个,我们国家从09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比如说有四万亿盘子,信贷也有五万亿盘子,加在一起九万亿,一个方面带来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带来了物价上涨压力。

第三个,我们整个社会所拥有的资金总量还是很庞大的。

我们现在整个产业的投资机会不是很多。

房子吸收了很多的投资,首先带来各类资产类价格上涨,另外当没有投资机会的时候,可能就会创造投资机会。

炒作大蒜、绿豆,制作一个题材来炒作让自己投资获得回报,这样就带来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除了流动性本身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原因,这个是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为什么说要强调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不要形成这种心理态势,如果形成很强烈的心理态势轮番涨价的话,那就很难控制了。

从治理通货膨胀来讲,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看政策的力度,这个政策的力度,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