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9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docx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

武汉邮政史资料---邮件传递

作者:

佚名文章来源:

湖北集邮网点击数:

885更新时间:

2008-4-10

【邮运概况】清末,三镇邮运以步班为主。

20世纪初,交通逐渐发达,邮运也向近代化发展。

1905年,卢汉铁路开通,始有火车邮路。

1907年,日本日清汽船会社轮船行驶上海、汉口、宜昌、湘潭间,带运邮件,是为汉口有轮船邮路之始。

1914年,湖北邮务管理局开办汉口市内自行车邮路。

1919年汉口市内各邮局间有汽车转运邮件。

1921年,邮政总局拨邮船3艘,为汉江沿线轮运邮件。

1929年10月,随着上海到武汉的第一班客机抵达汉口,带来1公斤航空邮件,开始了武汉的航空邮路。

到1927年,湖北邮区邮路由1914年的6

260公里增长为9977公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沿海与内地交通阻断,汉口成为邮运中心。

武汉至长沙、武汉至阳新、武汉至宜昌3条邮路成为与西南、东南及抗战大后方通邮的主要干线。

抗战8年,邮路难通,家书值万金,到胜利之日,邮路减为7

000余公里。

抗战胜利后,湖北省以汉口为中心恢复所有通向全国各地的邮路。

1947年国民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决定以汉口为中心与全国45个城市邮件运输,一律用航空线联络,甚至平常邮件也以航空转运。

三年解放战争期中,邮路时有阻断,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区与非解放区的通邮方案,湖北邮政管理局曾试办国共通邮。

武汉解放时,通向各地的邮路仅为3

000公里。

武汉解放后,邮政部门迅速恢复省内、省际邮路。

1951年武汉邮局成立后,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选择邮运路线,缩短邮运时间,在武汉市内和近郊大力发展自行车邮路,并从1956年起陆续自办8条省内汽车邮路。

50年代,武汉邮政运输以水运和汽车委办邮路为主。

70年代,发展为自办和委办并重,而以自办汽车邮路和铁路邮路为主,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连接全省、全国的邮运网络。

到1985年,武汉邮路总长度为1.05万公里。

武汉市邮政局1983年发出邮件总包719万袋(捆),平均每日运输1.97万袋(捆),其中转口邮件总包1.18万袋,总包交换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邮路】邮政运输的路线按运输工具分为步班(含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航空等邮路;按邮政管理体制分为干线邮路、省内邮路、市内邮路和县内邮路;还可以分为邮局自办和委托交通部门办理。

邮路长度

1905年,汉口邮界管辖湖北及湖南、河南的部分地区,邮路长达4100公里。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按行政省划分邮区,湖北邮局邮路为6

260公里。

1927年邮路为9977公里。

1930年为12030公里。

1931年湖北大水成灾,邮路减少了2

015公里。

1938年,武汉被日军侵占前,有民船邮路2600公里;汽车邮路3

499公里;火车邮路只通信阳和羊楼司。

武汉沦陷后,沦陷区邮运工人为了维系与大后方的邮运,开辟步班邮路2

294公里。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湖北邮区邮路总长度为7

752公里。

1947年,武汉为全国航空邮运的中心,邮路总长度为3.26万公里。

1949年武汉解放前,可通邮路仅有3

0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邮件传递经过恢复与发展,1985年达到1.05万公里,是1949年的3.5倍。

1980年各类邮路的长度和比重:

按管理体制分,武汉与外省联系的干线邮路(亦称一级干线邮路)有3

666公里,占邮路总长度的40.4%;与湖北省内各县、市联系的邮路(亦称二级干线邮路)有4

730公里,占邮路总长度的52.1%;市内邮路有678公里,占邮路总长度的7.5%。

1985年一级干线邮路4

592公里,占43.46%;二级干线邮路4

425公里,占41.88%;市内邮路957公里,占9.06%。

农村邮路142公里,占1.34%,自行车邮路449公里,占4.25%。

邮路类别:

从清末至1985年,武汉地区邮路有步班邮路、委办汽车邮路、自办汽车邮路、火车邮路、轮船邮路和航空邮路6类。

1、步班邮路。

包含步行、骡马、手车及自行车运邮。

清末,三镇通达各地邮路以步班为主。

1914年,汉口始有自行车邮路。

步行运邮每日约30公里,自行车每日40~60公里,马车每日100公里。

步行及自行车通常负重30公斤。

1898年间,北京至汉口来往文函7~8日内送到。

1911年由汉口经成都至打箭炉,逐日均有一班,邮路长2

000余公里,昼夜兼程,信件到达成都需13日,到打箭炉需18日。

汉口至沙市昼夜兼程,72小时可到,汉口寄往常德的邮件由此转递。

汉口至宜昌每日一班需77小时,可转寄万县及成都的邮件。

1927年,汉口至宜昌间轮运中断,代以步班发运宜昌。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水陆交通阻断,到11月20日,蔡甸邮局派人送来从沙市、宜昌等地寄至武汉的邮件,这是武汉沦陷后到达汉口的第一班从非沦陷区寄来的邮件。

后来沦陷区湖北邮政管理局开辟汉口经蔡甸、马口、仙桃镇、潜江至沙市的旱班邮路,转发重庆及西南各省的邮件。

1939年3月又开通汉口经新堤至监利直通西南的步班和水上邮路,成为沦陷区与非沦陷区之间运邮的主要干线(亦称秘密邮路)。

抗战胜利后,交通逐渐恢复。

武汉步行邮运逐渐减少,一般采用自行车邮运,仅用于城区与郊区之间。

1947年汉口有硚口至舵落口环行49.8公里、硚口至蔡家台31.9公里两条自行车邮路,途经40个投递点。

武昌有武昌至岔路口环行56.1公里、武昌至老人桥环行71.8公里、武昌至青山54公里等3条自行车邮路,途经56个投递点。

汉阳有汉阳至袁家台30.9公里、汉阳至马家湖环行57.8公里、汉阳至快活岭环行32公里等3条自行车邮路,途经66个投递点。

市区自行车邮路共8条,全长364.8公里,途经162个投递点。

1948~1949年间邮路略有调整。

建国初期,湖北人民邮政管理局先后组织5条旱班步班邮路:

汉口至横店、信阳;汉口至金口、纸坊;汉口至武穴、九江;汉口至蔡甸、汉川。

又开辟与铁路邮路衔接的孝感至荆州的昼夜兼程快班邮路,使邮件运输得以恢复。

1954年开辟环形乡邮邮路有:

喻家山至广家岭27公里,武昌至候驾庙31.4公里,武昌至青山38.1公里,武昌至豪沟26.6公里,武昌至花山25.5公里,江岸至下新集13.3公里等6条自行车邮路。

1956年均改为郊区投递段,步行邮路终止。

1978年市内自行车邮路有206公里,1980年有207公里,1982年有628公里,1985年有902公里。

2、委办汽车邮路。

1919年,湖北邮务管理局自备汽车在汉口市内转运邮件。

30年代初武汉郊区公路修建后,邮管局委托汽车运输部门转运邮件。

1931年,首开汉口至花园汽车邮路,再由花园转襄花公路直达樊城转沙市,全长720公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铁路、轮船邮运干线先后阻断,汉口至六安的长途汽车协助运邮。

在委办邮路中,武昌至长沙、汉口至宜昌两条汽车邮路成为武汉与西南各省通邮的主要路线。

1938年武汉沦陷后,仅有汉口至横店之间用汽车运邮。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逐步开辟了14条委办汽车邮路,共计1818.5公里。

(表159)

1947年委办汽车邮路增加汉口至樊城343.3公里、汉口至当阳297公里、汉口至沙洋188公里、汉口至荆门十里铺242公里、汉口至皂市109公里、汉口至应城84公里、汉口至沙市287公里、汉口至黄陂40公里、汉口至京山142公里共9条邮路,撤销了汉口至礼山、武昌至金牛、武昌至五里界、武昌至豹子澥、汉阳至侏儒山等5条邮路,比1945年增加4条邮路,共计1

367.6公里。

委办汽车邮路每周开班2~3次,有的甚至1班,不带沿途各地邮件。

武汉解放前夕,仅有汉口至黄陂1条汽车邮路,其余均已停开,武汉发往宜昌、老河口及鄂北等地邮件,因公路阻断,改为轮船或航空邮路运递。

在50年代,委办汽车邮路多至18条。

60年代以后,随着省内铁路的建设和自办汽车邮路的开辟而逐步减少。

1953年,委办汽车邮路有14条,一般每日上午7时由武汉发车。

分4条线路:

鄂东线:

武汉至黄陂、河口、长轩岭、红安、麻城、宋埠、姚家集。

鄂中线:

武汉至天门、长江埠、应城。

鄂北线:

武汉至樊城。

鄂南线:

武汉至鄂城、大冶、葛店。

1955年委办汽车邮路有15条,开车时间为上午5时半至6时。

计有武汉去襄樊、沙市、黄陂、河口、应城、两路口、长轩岭、麻城、黄石、鄂城、阳新、豹子澥等地,为逐日班;武汉去天门、红安、七里坪等地,为间日班。

1956年增为16条,有武汉去宜昌、沙市、钟祥、沙洋、天门、应城、樊城、麻城、红安、黄陂、河口、大冶、阳新、黄石、鄂城、长江埠等地。

1957年新增至汉川、黄梅两条邮路共计18条。

1961年委办汽车邮路减为8条,即汉口至应城、大悟、沙洋、红安、七里坪、天门、钟祥等地及武昌至阳新。

1966年有去福田河、蔡甸、嘉鱼、新洲、大悟、红安、钟祥、阳新、汉川等地9条邮路,共长1

145公里。

“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委办汽车邮路与汉江轮船邮路相继停办,武汉市邮局借用军车2辆组办临时汽车邮路,疏运武汉去鄂东和鄂中邮件以及沙宜一带报纸、邮件。

1972年委办汽车邮路减为6条:

汉口至红安、麻城、嘉鱼、觅儿寺、永佳河、蔡甸。

1974年再度减为4条,有麻城、红安、嘉鱼、蔡甸。

1980年仅剩汉口至蔡甸1条,单程30公里。

3、自办汽车邮路。

1956年,由于湖北省公路局对汉樊、汉沙两线邮件运量实行限制,远不适应邮运需要,武汉市邮局决定首先开办汉口至襄樊的长途自办汽车邮路,于5月14日试车,6月1日正式开班,全长350公里,当天到达。

1960年汉丹铁路修建期间,汉樊线曾延伸至石花街,全长493公里,全线交接邮件27处,使光化等县提前15小时看到《湖北日报》。

1966年起汉樊线启用汉丹铁路邮路。

1960年开办汉口至沙市第二条自办长途汽车邮路,于2月21日试车,3月1日正式开班。

全长284公里,并与宜昌至十里铺的邮车接力,昼夜兼程,使武汉至宜昌的《湖北日报》当天到达,同时有19个县的邮件提前1至2天到达。

这条邮路曾一度停开,1964年元月恢复,至1978年改用汉宜火车邮路。

1980年有自办长途汽车邮路8条:

武昌—黄梅。

逐日班,去程303公里,回程291公里,1966年4月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10万袋、114万捆。

由武昌经汉口、黄陂、新洲、标云岗、上巴河、竹瓦、夏凉、浠水、里店、横车、圻春、梅川、刘园、大金、石佛寺、花桥、松山嘴、大河铺抵黄梅。

武昌—沙市。

逐日班,去程242公里,回程302公里,1970年7月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16万袋,22.8万捆。

由武昌经新农集、汉阳县、李家集、檀树坳、永安堡、侏儒山、成功、周邦、长埫口、沔阳、袁市、胡场、夏埠头、毛场、毛咀、潜江、范尖、后湖、浩子口、丫角庙、观音垱、东山头、大塘角、朱湖、应城、皂市、李场、龙尾山、钱家场、雁门口、易家岭、杨家峰、一农场、沙洋、黄土坡、后港、拾回桥、十里铺、将台、江陵至沙市。

汉口—沙市。

1980年10月31日,撤销武汉至重庆委办轮船邮路,加开汉口至沙市重件班,单程248公里。

专运去江陵、沙市、公安、石首、松滋等局重件,沿途停江陵、沙市两邮局。

武昌—阳新。

逐日班,去程159公里,回程170公里,1971年4月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88万袋、17.4万捆。

由武昌经左家岭、葛店、华容、段店、临江、樊口、鄂城、泽林、碧石渡、铁山、下陆、罗家桥、大冶、大箕铺、白沙铺、浮屠街、荻田桥抵阳新。

武昌—钟祥。

逐日班,汉口—钟祥226公里,钟祥—荆门240公里,荆门—汉口318公里,环形行驶,1971年9月28日开办,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22万袋、28.7万捆。

去程由武昌经东山头、朱湖、东马坊、应城、皂市、汤池、曹场、永兴、屈场、京山、孙桥、陈集、东桥抵钟祥。

返程由钟祥至东桥、陈集、孙桥、鄢郝、京山、屈场、永兴、曹场、汤池、皂市、九真、天门、应城、东马坊、朱湖、东山头至武昌。

武昌—英山。

逐日班,去程242公里,回程232公里,1974年1月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11.6万袋、14.8万捆。

由武昌经汉口、黄陂、什仔铺、甘棠铺、靠山店、李家集、柳子港、新洲、四合庄、林山河、方高坪、马曹庙、标云岗、总路嘴、溢流河、但店、三里畈、罗田、叶家河、石桥铺、红山抵英山。

武昌—监利。

逐日班,去程284公里,回程225公里,1975年5月16日开办。

1980年运载邮件、报刊8.5万袋、11万捆。

由武昌经沔阳、新里仁、张沟、白庙、峰口、永丰、汉河、小港、张大口、洪湖、界牌、螺山、白螺、拓木、朱河、上车、监利、红城、周沟、周老、新沟、龚场、通海口、沔城、郭河、张沟、新里仁、沔阳抵武昌。

武昌—红安。

逐日班,去程135公里,回程133公里,1977年12月2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7万袋、7万捆。

由武昌经汉口、滠口、高庙、黄陂、横山、研子岗、长轩岭、十棵松、姚家集、河口、上新集、二程、方场、高峰、八里湾、觅儿寺、高桥抵红安。

武昌—天门。

逐日班,去程214公里,回程155公里,1979年7月1日开办。

1980年载运邮件、报刊67

571袋、10.52万捆。

由武昌经汉口、皂市、李场、九真、沔阳、潜江、郑场、岳口、新堰抵天门。

回程由天门经九真、李场、皂市至武昌。

1985年自办汽车邮路未变,单程3084公里。

4、火车邮路。

北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平汉铁路通车开始带运邮件。

1915年每日往来北平汉口之车加开1次,也带邮件。

1924年中国北方发生军阀混战,北上火车只能开到河南信阳,当时京浦、陇海两路停驶,邮件均由汉口交平汉线运寄,1930年平汉路火车停开。

1931年因平汉路普通客车每次行车需7至8日,以致延误邮件,引起用户不满,故改交汉口至北平特别快车邮运,每周运邮4次,并加运汉口、郑州及北平交石家庄互相往来之邮件。

武汉沦陷时火车邮路只通信阳。

抗战胜利后,1946年汉口至郑州每日有快慢车各1次,汉口至孝感慢车1次,行经横店、孝感、花园、广水等地。

1947年汉口至郑州特快逐日班运邮15吨,汉口至孝感短线火车运邮容间为4立方米。

当年8月因解放军南下切断汉郑线,北上邮件运往信阳再向前转发。

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火车只通祁家湾,积压重件300余袋。

南线:

粤汉铁路1917年9月汉口至岳阳已经通车通邮,次年9月16日起,汉口至长沙正式通车,开始带运邮件。

1939年武汉沦陷后邮件只能从武昌到羊楼司。

抗战胜利后,1946年武昌至广州每周有快车3次,每日有慢车1次至长沙,行经咸宁、蒲圻、羊楼司,均带邮件。

1947年武昌至广州特别快班运邮容间有7—15立方米。

1949年汉口至沙市和宜昌轮运紧张,各区寄往重庆及其经转之邮件,发粤汉路由湘、桂、黔经转。

解放前夕,积压邮件达2

000余袋。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火车邮路由京汉、粤汉直线邮路,发展为纵横交错的火车邮路。

1951年火车邮路有汉口至北京、汉口至郑州、武昌至衡阳、武昌至广州、武昌至柳州等5条,1952年直达南宁。

1953~1954年除武昌至衡阳火车邮路未利用外,其余均带运邮件。

(表160)

1956年北上火车邮路有汉口至北京20次车、8次车、64次车,汉口至宝鸡170次车;南下火车邮路有武昌至长沙65次车,武昌至广州29次车、61次车,武昌至凭祥39次车。

1958年南下火车邮路增辟了汉口至都匀1562公里,1959年延长至贵阳增加146公里;1966年增加汉口至昆明2383公里。

1972年北京至昆明31/32次车、北京至凭祥5/6次车、北京至广州47/48次车,在途经武汉时,交接沿途邮件。

武汉出发的火车邮路有汉口至北京38次车,汉口至西安162次车,汉口至长沙281次车,往返时均带运邮件。

1979年北京至贵阳、北京至南昌火车直达邮路均经过武汉交接邮件。

1980年开通武昌至成都火车邮路,1981年调整至重庆,1985年4月1日起又延伸至成都。

湖北省内的火车邮路,1955年有汉口至孝感,汉口至广水,武昌至山坡,武昌至蒲圻。

1958年1月有武昌至黄石。

1966年有汉口至襄樊。

1968年有汉口至丹江。

1975年9月21日武昌至宜昌。

1976年10月1日武昌至十堰。

1985年,武汉市邮政局派押的火车邮路有武汉去北京、成都、长沙、十堰、宜昌、襄樊6条,单程4712公里。

1980年有128名押运员分班在火车邮路上工作。

1985年减为122人。

5、轮船邮路。

清末,长江邮运为外商轮船所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日清汽船株式会社行驶上海至汉口、汉口至宜昌、汉口至湘潭之间带运邮件,邮局按章付费。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汉口以下轮船邮路,邮局与各大外商轮船订立运押章程,招商局轮船也代

运邮件。

同年,邮传部拨邮船1艘来汉,主要在汉口至武穴间运邮,邮船邮路计70公里。

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招商局因战事轮船停开3月,邮件暂由太古、怡和及美最时洋行的轮船约30余艘不定期的带运。

1914年汉口至上海沿途各埠开办定期航行,从此汉口至上海的邮运时间初步有了保证。

1916年邮局与怡和、太古及招商局签订带运邮件合同,轮船定期行驶汉口、宜昌之间。

1921年,邮局添置8艘邮艇行驶汉江仙桃镇及老河口之间运输重件,水运邮路约计750公里。

汉口至长江埠、天门、仓子埠以及金牛等处新开小轮带运邮件,当年船班邮路增加755公里,共计2

517公里。

1931年武汉大水,上水行航不易,汉口至老河口的包裹,一个半月方能到达。

粤汉铁路武昌至纸坊30公里路段被淹,邮件改用船运。

平汉铁路汉口至江岸以下路段也被淹,改用小轮至谌家矶转发。

1936~1938年,招商局、民生公司、宁绍轮船公司、达兴商轮公司以及三北、太古、怡和等公司的轮船带运邮件航行于汉口至宜昌、上海至汉口之间。

1939年底,汉口有轮船和民船邮路3

168公里,比武汉沦陷前减少987公里。

1940年初,汉口至上海间轮船运输恢复运邮。

往来于汉口至系马口、汉口至嘉鱼、汉口至新堤等小轮也临时带运邮件。

1942年,汉口至蔡甸、葛店小轮每日各来回1次,汉口至新堤、石灰窑每3日各来回1次,汉口至九江每5日来回1次。

1943年5月21日,汉口至九江线日本轮船小樱丸由汉口行驶至谌家矶沉没,押运人员郑玉清遇难,损失邮件12袋3套。

抗战胜利后,邮船“鸿逵”、“鸿迈”号由重庆调来汉口,于1946年10月起行驶汉渝间运送邮件及大宗包裹;另有9条委办轮船邮路,按日开航的有汉口至蔡甸、新堤、岳家口、金口、团风、武穴及沙市等7线,每周开航5次的有汉口至上海线,每周开航2至3次的有汉口至宜昌线。

长江小码头邮件,由邮局与中兴、华平实业公司及仓汉、恒兴、复兴、新记、利分、大安、楚安等轮船局签订合同委托代运。

1947年又增加汉口至石灰窑、葛店、阳逻、仓子埠、仙桃、天门等线,轮船邮路共达9

750公里。

1949年,汉口至上海、汉口至宜昌大轮,每周开航2~4次,行程6至9天、5至7天不等。

汉口至九江、阳逻、团风、簰洲、金口、系马口、蔡甸等线每日开航1班;九江两天到达,蔡甸半天,其余均为1天。

1953年,长江大轮运邮有汉口至上海,每周二、四、六上午8时开出。

上海至汉口,每周一、三、五到汉。

汉口至宜昌有不定期轮船运邮。

长江小轮运邮有武汉至阳逻、仓子埠、团风、嘉鱼、黄石、藕池口、宜昌、金口、黄陵矶、九江等10条线。

汉江小轮运邮有汉口至蔡甸每日开航3班,汉口至岳口、马口每日开航1班。

1954年武汉大水,在京汉、粤汉两铁路受洪水阻断期间,市邮局利用“鸿举”号、“鸿迈”号两条邮船分别在汉口至孝感间、咸宁至长沙间运送邮件,7月1日至9月20日共运邮件41万袋。

1966年,开有汉口至上海、汉口至重庆、汉口至九江、汉口至沙市、汉口至黄石、汉口至沙洋、汉口至蔡甸等7条轮船邮路。

1978年停用汉宜轮邮路,恢复汉口至水洪口班轮邮路,连同汉口至上海、汉口至重庆、汉口至沙洋、金口、阳逻等共6条轮运邮路。

1980年,武昌至成都铁路邮路使用后,停用了申渝轮船的汉渝段,仅有汉申、金口、阳逻等轮运邮路共3条。

汉申快班轮船开班后,广东去华东各地的重件发武汉转上海;去郑州以东地区的重件也多取道水运经武汉转,每次约600袋。

1985年为疏通邮件运输,开辟多渠道运邮,市邮局与武汉长江轮船公司、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及武汉港务局签订邮运合同,于8月14日起开通汉口至重庆的水运邮路,缓和了长江上游邮件运量大于运能的矛盾。

1985年,轮船邮路有武汉至重庆、金口、阳逻3条,单程1341公里。

6、航空邮路。

1929年7月21日开办上海至汉口航空班机邮路,全长913公里,沿途停落南京、芜湖、安庆、九江等地。

带运航空邮件仅限上海、南京、汉口3处。

1931年起除星期一外,每天都可收寄航班途经各地的航空邮件。

1931年3月30日该线从汉口延伸至宜昌中途停落沙市,每周二、四、六由汉口至沙市、宜昌,每周三、五日由宜昌返回汉口。

同年10月延至重庆。

从此汉口经沙市、宜昌、万县、至重庆,每星期三、六开航,每周四、五由重庆开往汉口,全长891公里,均带运邮件。

1934年粤陕线改由汉口直飞洛阳至西安。

上述航线均由中国航空公司及欧亚航空公司办理。

1935年汉口机场被淹航邮暂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欧亚航空公司开办汉口至香港,从香港返汉转沪,带运上海及沿海一带邮件。

武汉沦陷后停办。

1939年4月15日起,日本中华航空株式会社开办汉口至上海航线办理邮运。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航空邮班共有7条,按日飞行的有汉口至上海、汉口至重庆两线;每周飞行4次的有汉口至昆明;每周飞行2次的有汉口至西安、汉口至北平两线;每周飞行1次的有汉口至香港、汉口至兰州两线,到达时间不定,邮局派人常驻机场接送邮件,同时在邮局内设立航快邮件组,专门收发航空邮件。

国际邮件由香港或由昆明转印度加尔各答出口。

1947年,交通部邮政总局决定以汉口为中心与全国45个城市邮件一律用航空线联运,甚至平常邮件也以航空转运。

武汉设置航空邮件储转站,使转口邮件迅速运转,对本市交寄的航空邮件用机动车收集后直送汉口轮渡码头,由“鸿迈”号邮轮专送过江,汇集武昌所收集的航空邮件再用汽车赶送南湖机场。

各航线运邮容量:

去南京、上海航班为300公斤,去重庆为200公斤,去北平为30公斤,去柳州、昆明、桂林、广州、香港、南昌、福州、迪化(今乌鲁木齐)为10公斤,去西安为100公斤,去兰州为50公斤。

武汉为全国航运中心局之一,与上海、南京、重庆、成都、昆明、西安、兰州、广州、迪化等市并列。

1953年有北京至汉口、重庆线,每周一、三、五开航;重庆至汉口、北京线,每周二、四、六开航;上海至汉口、重庆线,每周二、五开航;重庆至汉口、上海线,每周一、四开航。

各班机均运邮。

1954年有广州至汉口、北京线,航班为每周三、五、日;北京至汉口、广州线,航班为每周二、四、六;重庆至汉口、南京、上海线,航班为每周一、二、四、六,上海至南京、汉口、重庆线,航班为每周二、三、五、日,均带运邮件。

1958年开辟汉口至沙市航空邮路,每周二、四、六开航;汉口至恩施线,每周一、三、五、日开航,均载运邮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