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215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docx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2.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

3.古希腊抒情诗?

4.?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它源于民歌。

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着名的是女诗人萨福。

5.古希腊悲剧?

6.?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

7.古希腊喜剧

8.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

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9.伊索寓言?

10.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

11.埃斯库罗斯

12.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13.阿里斯托芬

14.被誉为“喜剧之父”。

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

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15.三联剧

16.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初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

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17.教会文学

18.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而创作的文学。

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19.骑士文学

20.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

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

21.骑士传奇

2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不列颠系统、拜占廷系统和古代系统三类。

23.破晓歌

24.破晓歌是普罗旺斯的诗歌众多形式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内容主要描写骑士与贵妇夜晚幽会之后在黎明前分离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和感情,有反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作用。

恩格斯称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

25.英雄史诗

26.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

 

27.城市文学

28.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

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29.文艺复兴

30.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31.人文主义

3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

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33.人文主义文学

34.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

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

35.彼特拉克

36.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歌集》歌颂诗人的爱情,表达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

《歌集》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歌的十四行诗体,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

  

37.《十日谈》

38.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39.十四行诗

40.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最初流行于意大利,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又称“彼特拉克体”。

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后为莎士比亚所继承。

  

41.七星诗社

42.七星诗社是16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法国的具有贵族倾向的诗人团体,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龙沙等7人组成。

43.流浪汉小说

44.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

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这些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成,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基本上取材现实生活;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45.(新)古典主义

46.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基本特征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

(主张“三一律”),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47.“三一律”

48.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的戏剧创作法规,又称“三整一律”,指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中事件。

三一律可以便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下历史舞台。

49.启蒙文学 

50.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1想象力极强。

把自然界、人类社会。

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2故事性极强。

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

3哲理性强。

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

如:

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4.神人同形同性

《伊利亚特》:

1.描写特洛亚战争,这次战争已为考古证实

2.战争打了十年,史诗只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的事。

3.神的邪恶导致战争,以人的智慧结束战争。

4.交战双方的英雄从各方面受到歌颂,并且个性鲜明。

5.由于当时社会分工不发达,英雄多能,兼有多种本领,俄底修斯既能造船,又能打仗,又能言善辩,还能出谋划策。

《奥德赛》

1.描写了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后还乡的故事。

2.歌颂了人的智慧。

3.肯定了人对财产的追求。

4.俄底修斯有海盗商人的特点。

5.强调了奴隶对奴隶主的忠诚,并歌颂了奴隶主的形象。

《伊利亚特》和《奥赛德》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强调了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忠诚。

6.一夫一妻制开始确立,强调女子忠诚贞节的品德。

7.是一部航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史诗。

《荷马史诗》:

①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人体的美丽和思想的智慧

③热爱劳动

④面对自然的种种凶险,相信人自己的力量

《伊索寓言》代表作:

①狼和小羊②农夫和蛇③龟兔赛跑④乌鸦和狐狸⑤狐狸和葡萄

四大寓言家:

拉封丹(法)莱辛(德)克雷洛夫(俄)伊索(古希腊)

古希腊命运悲剧原因:

①希腊人把不可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遭遇归于命运的作弄

②实际是以迷信的方式反映人和社会及人和人之间的冲突

③悲剧的产生玉玉悲剧的英雄敌不过命运的黑暗势力的缘故

古希腊戏剧繁荣原因:

①观剧津贴②露天剧场③政治导向

《俄狄浦斯王》---个人意志、英雄行为与命运的抗争

①命运不可抗拒

②命运具有伤天害理的邪恶性质

③“以人为本”

《特洛亚妇女》--①社会动荡引起人们心里变化

②“审美适度”平衡被打破,代之以骚动与激烈的感情,近乎变态。

柏拉图(宽大雄伟)

核心观点:

①一切知识都由天赋而来

②教学的目的是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③教学过程是会议理念的过程

代表作:

《理想国》:

①文艺是模仿的模仿(诗不教人认识真理)

②诗滋养着本应被理性压制下去的人性的卑劣部分

----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

爱情观:

柏拉图的精神恋爱

---精神上的交流凌驾于肉体之上,无痛苦、不克制。

亚里士多德(学园之灵)

----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代表作:

《诗学》

①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模仿不是消极的抄袭,而是通过观察和认识来反映现实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

②历史家描写已经发生的事,而诗人却描绘可能发生的事。

因此,诗比历史更接近哲学,更严肃。

因为诗所说的多半带有普遍性,而历史所说的是个别的事-------推翻了柏拉图诗不能叫人认识真理的观点

③诗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诗是虚构,在虚构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而抛去偶然性,所以诗或艺术的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的真实--------------推翻了柏拉图“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的观点”

④悲剧所引起的情感是对人物所受灾祸的怜悯和恐惧。

这些情感在看悲剧时得到净化,所以能对心理起到健康的影响-------批判了柏拉图文艺伤风败俗的观点⑤喜剧反映社会风俗,不谈政治------《诗学》为西方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但丁《神曲》:

思想上和艺术上的两重性:

1、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但丁无情地揭露批判了贪婪虚伪的教会,但他不否定基督教而是歌颂上帝、美化圣徒。

2、在对待人的情感与理智的问题上,他热情赞美人的才智,肯定世俗爱情;但同时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的道德标准。

3、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渴望祖国的和平统一,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身上。

《神曲》是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感情无法宣泄无处寄托,黑暗的森林代表罪恶,一不小心,人就要走进去。

披着阳光的山顶,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境界。

罪人们希望重见阳光,可是因为本身的贪欲(母狼),野心(狮子)和逸乐(豹)等劣性,而不能自拔,所以外来的援助是必要的。

维吉尔象征着理想和哲学。

贝阿特丽采象征着信仰和神学。

第一层,为能接受洗礼的异教徒(高贵的):

荷马、柏拉图、苏格拉底。

第二层,贪欲者,沉湎肉欲而抛弃理性的幽灵:

埃及艳后

第三层,生前是饕餮罪贪吃者

第四层,生前挥霍者,贪财者

第五层,生前易怒者

第六层,生前是邪教徒者

第七层,暴君,自杀者,暴发户,高利贷者

第八层,欺诈者,伪君子,贪官污吏,窃贼,阿谀者

第九层,叛徒(出卖耶稣的犹大等)

《神曲》小节:

(1)但丁在《神曲》中借贝阿特丽采对他的谈话,表达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

(2)《神曲》采用了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文学的样式,以表达深邃的哲理内涵。

(3)把教会和国家比作两个太阳,一个照耀精神世界,一个照耀尘世生活,政教平等,各司其职。

从而向当时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政治提出挑战。

(4)但丁宣扬人赋有“自由意志”,应当具有伟大的理想,去开创自己的命运,借用俄底修斯之口说出:

“人不能像走兽一样活着,要有知识和美德。

”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

(5)否定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肯定世俗爱情,重视现实生活价值。

(6)维吉尔象征着理性和哲学,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个人和人类在哲学指导下,凭借理想认识罪恶和错误,从而悔过自新。

贝阿特丽采代表信仰和神学,她接替维吉尔做向导人神学的启发,认识最高真理和达到至善的过程,这种境界依靠理性和哲学无法达到。

但丁认为神学高于哲学,也是作为中世纪诗人的一个偏见。

(7)在描绘不同境界时,诗人采用迥然相异的色彩。

文艺复兴产生条件:

①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树立了反教会,反封建的信念

②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和阿拉伯人带来的西亚的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

③古希腊罗马的作品手抄本和艺术品的出现,打开了不同世界

④十五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让人的自信心更加高涨

⑤中国印刷术的传入,有助于资产阶级文化和思想的传播

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

①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②反对来世,肯定现世

③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

④要求解放个性,多方面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

⑤反对蒙昧注意,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提倡理性

⑥反对封建压迫,强调民主

⑦反对等级制度,提倡平等(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⑧在思维能力,热情等方面都是巨人

文艺复兴涉及领域:

①自然科学:

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

②哲学:

培根

③社会理论:

莫尔(英)、康帕(意大利)

④艺术:

达芬奇(意大利)

⑤文学:

薄伽丘(意大利)、塞万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亚(英)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特点:

1、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识

2、作家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3、在文学体裁样式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诗歌、小说、戏剧)

4、作家一般采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薄伽丘:

《十日谈》(人曲)

①特点:

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罗马的诗歌、神秘、传奇,肯定人世生活与追求,谴责了禁欲主义

②现实主义,意大利一场可怕的文艺

③人物:

7个年轻美丽而富有教养的少女3个俊美有才华的热情英俊的少年

④作品故事发生在:

乡间别墅(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世界),十天,十个人,一百篇故事

《十日谈》的思想内容与特色:

思想内容:

刻画了各个资产阶级的形象,展现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

①抨击了天主教会

②抨击了僧侣的虚伪和奸诈

③批判不局限于表面,而是深究,道出了宗教的虚伪性和反人性

④对性不压抑,爱情可以涤荡心灵,激发才智

⑤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⑥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人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

特色:

①采用民间故事会的形式,大套小,事中事

②采用民间口语---精炼、流畅、俏皮、生动

③对时代进行全景式描写

④有喜剧精神,诙谐、风趣

《堂·吉诃德》的喜剧美学特征:

人物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喜剧性错位;喜剧的根本特征在于现象与本质的矛盾。

堂·吉诃德的三种错位:

1、梦幻中的时代与现实世界的错位

2、堂·吉诃德头脑中主观任意的幻想与企图实现幻想的方式的错位

3、堂·吉诃德梦想中的贵族骑士地位与其现实中的破落绅士

4、年轻骁勇的游侠骑士形象与年老羸弱的乡绅形象的错位。

艺术成就:

1、鲜明的反讽特征

2、元小说性:

一边进行着故事,一边交代故事形成的原委和过程。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主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主张自我克制。

3.尖锐批评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3.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1、拥护王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2、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主义情欲

3、模仿古代,要求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三一律”。

《失乐园》的目的:

1.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理性不强,意志薄弱。

2.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否定由此而演变的骄傲自满。

3.肯定科学,但科学不是一切,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不会得到和平和幸福。

4.弥尔曼的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5.思想上批判撒旦,感情上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压迫。

《复乐园》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描写耶稣拒绝魔鬼撒旦的种种诱惑,坚持自己的信仰,表现了坚贞不渝的气节。

《失乐园》强调理性控制情欲。

是人文主义对生活的肯定和清教道德观之间的相互协调。

《复乐园》强调信仰消除情欲,体现了宗教思想的胜利。

启蒙运动:

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1.“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2.哲理性和政治性

3.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民主性。

《鲁滨逊漂流记》:

1.鲁滨逊是行动者,劳动者,经纪人。

2.作品是让大自然被利用。

3.人与人的契约关系。

4.宣扬务实的生活态度。

5.提倡理性主义,商业思维。

6.流水账式的叙说风格。

7.个人奋斗的精神史。

《格列佛游记》艺术特色:

1.讽刺手法。

尖锐的讽刺是作品的灵魂。

2.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

3.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讽刺了人本身。

4.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

5.情节的幻想性和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为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汤姆·琼斯》:

批判贵族社会的伪善、肯定启蒙主义的“自然道德”,塑造了见义勇为的汤姆·琼斯和伪善小人布立非这两个人物,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篇幅宏大,情节紧凑。

1.《汤姆·琼斯》道德寓意的核心是“德性”高贵的原则。

2.主题思想:

批判贵族社会中的伪善文明,肯定合乎启蒙学派的“自然文明”。

3.“人性”真诚合乎“自然道德”。

4.布立非伪善的典型。

5.菲尔丁着力于描写人物的自发性。

6.他认为约束最好通过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获得,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7.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8.描绘真实的人性。

9.不相信人性是至善至美的,而是善恶混合。

10.真实地叙说事实。

11.包罗英国十八世纪生活一切方面,人物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