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161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习题含答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1~2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  )

A.①B.③

C.⑤D.⑥

2.图中辐射波长类似的组合是(  )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

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

A.6时前后B.11时前后

C.18时前后D.24时前后

4.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  )

A.出现早,风力大B.出现早,风力小

C.出现晚,风力大D.出现晚,风力小

5.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

A.白天多上升气流B.白天多下沉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D.夜晚多下沉气流

下图为2018年12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

据此完成6~8题。

6.当日14时,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小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8.当日2时至14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

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

下图为海云形态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  )

A.一小时B.一个白天

C.一昼夜D.一年

10.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

A.午夜的陆地上B.黎明前的海上

C.日出时的陆地上D.午后的海上

11.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  )

A.晴朗B.无风

C.大雾D.暴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

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弯曲方向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坡朝向相反B.山谷相间分布

C.地势呈阶梯状D.山形高大陡峻

13.丁为一低温区域,导致其气温较低的条件可能是(  )

A.大气保温作用弱B.地面辐射强度小

C.太阳辐射时间短D.正午太阳高度低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

百帕),回答14~15题。

14下列四地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5.20时,M地比丙地风力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  )

A.大 M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B.大 M处地面摩擦力小

C.小 M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D.小 M处地面摩擦力大

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甲图表示某滨海地区海洋和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示意图,该滨海地区图示时间海陆风环流明显。

乙图中等压面为一天中某时刻近地面的分布状况。

(1)指出甲图中属于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并说出判断理由。

(10分)

(2)从气温、气压的角度对比说明白天近地面的风向及形成过程;并在乙图中画出海陆风环流(要求在a、b处标出大气冷热状况,用箭头画出近地面到高空的完整环流)。

(10分)

(3)说出海陆风对滨海地区夏季气候的调节作用。

(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30分)

辐射强迫是指由某种温室气体(或其他因素)浓度变化所引起的向外红外辐射量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

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

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

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

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在本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

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

(8分)

(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8分)

(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

(8分)

(4)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

(6分)

 

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和大气垂直分层,靠近地面的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图中⑥表示地面辐射,D项正确。

①表示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A、B、C三项错误。

2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表示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②都是短波辐射,A项正确;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③④都是长波辐射,B、C、D三项错误。

3答案 B

解析 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

图示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的时间,故B项正确。

4答案 C

解析 与夏季相比,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

夏季谷底、山峰温度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较大,风力较大。

故C项正确。

5答案 A

解析 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夜晚坡面降温快,坡地气流多下沉,故B、C两项错误。

白天坡地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故A项正确,D项错误。

6答案 C

解析 根据14时等压线以及风向(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可知,四个地点中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④③,气压最低的是③,C项正确。

7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当日2时至14时,④地始终吹偏东风,在四地中风向变化最小,D项正确。

8答案 B

解析 结合等压线形态,当日2时至14时,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②,由受低压槽控制转化为受高压脊控制,B项正确;①④始终受高压脊控制,③始终受低压槽控制,天气变化小,A、C、D三项错误。

9答案 C

解析 若海云在陆地和海上交替出现,最有可能是陆地和海上交替的上升气流所致,那么其交替周期应当与气温的交替周期一致,为一昼夜,C项正确。

10答案 B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午夜的陆地,气温低于海上,为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A项错误;黎明前的海上,气温高于陆地,为上升气流,且湿度大,海云快速发展且维持时间长,B项正确;日出时的陆地,气温处于较低值,不易产生对流,难以形成海云,C项错误;午后的海上,气温低于陆地,为下沉气流,不会形成海云,D项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夏秋季节岀现于我国东南沿海强烈的上升气流最可能是热带气旋造成的,所以概率最高的天气应是狂风、暴雨,D项正确。

12答案 B

解析 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弯曲;海拔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

图中河谷海拔低,气温高,等温线向北(高纬度方向)弯曲;两侧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低纬度方向)弯曲,这与山谷相间分布有关,B项正确。

13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丁地气温低于8℃,推测是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造成的,A项正确。

14答案 C

解析 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

15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

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

16答案 

(1)曲线②。

海水比热容大,海洋增温慢、降温慢,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较晚,受海水调节,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较小。

(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吹海风)。

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陆地气压较海洋低,风由气压较高的海洋吹向气压较低的陆地形成海风。

海陆风环流图见下图。

(3)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避暑降温。

解析 第

(1)题,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温日变化幅度等方面判断。

(2)题,白天陆热海冷,陆地处气流上升,海洋处气流下沉,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第(3)题,受海陆风的影响,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湿度增加。

17答案 

(1)CH4浓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种植的面积相对稳定;N2O浓度持续上升可能是农业施肥持续增多。

(2)特点:

呈负值。

原因:

气溶胶悬浮于大气中,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气的反射率);气溶胶可以起到凝结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层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温度。

(3)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为正值,增温幅度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为负值,降温幅度小;两者共同作用下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

(4)气溶胶作用时间短;(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未来SO2的排放量减少。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可知,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中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所以CH4的浓度停止上升应和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小相关;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所以N2O的浓度上升表明农业施肥量增多。

(2)题,读图可知,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两种形式直接效应和云反射率效应都为负值,其原因是气溶胶存在大气中能够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气溶胶能够增加云量(作为凝结核使水分子凝结),提高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辐射强迫为负值削弱太阳辐射使地表降温。

据图温室气体辐射值为正值,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温幅度减缓。

第(4)题,根据材料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可能是SO2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读图中信息可知,气溶胶气候效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作用时间较短。

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东南风、西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西北风

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3.图示季节(  )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降水量南部少于北部的原因主要是(  )

A.南部纬度低,气温高

B.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

C.南部处于山地背风坡

D.南部受暖流影响较小

5.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

下列城市冬雨率最高的是(  )

A.巴塞罗那B.马德里

C.巴伦西亚D.塞维利亚

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因过度放牧和开垦,生态退化加剧。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6.造成东非高原牧民需要周期性游牧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水循环

D.地壳运动

7.该游牧活动过程中可能经过的地点或地理事物是(  )

A.南回归线B.热带雨林

C.东非大裂谷D.撒哈拉沙漠

8.游牧至甲地附近时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B.西欧河流水位较低

C.北冰洋冰封万里

D.澳大利亚正值绵羊业忙季

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月,日本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被称为“秋雨前线”。

下图示意1993年9月和1994年9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

据此完成9~11题。

9.在“秋雨前线”的形成过程中(  )

A.夏威夷高压西伸北进B.陆地大气对流增强

C.雨带持续向北推进D.亚洲高压逐渐增强

10.与1993年9月相比,1994年日本9月(  )

A.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B.热带气旋登陆数量更少

C.平均气温较高

D.洪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大

11.1994年北海道9月降水总量比1993年更大,最可能是因为(  )

A.冷暖气团交汇明显B.连续受高压脊线控制

C.盛行风向来自高纬D.距离高压中心更远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

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

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图中地区降雪量的主要因素有(  )

①海洋 ②地形 ③城市 ④湖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3.美国东部海面冬季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是(  )

A.内陆寒冷气流与海洋暖湿气流相遇

B.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内陆的低压中心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D.海洋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剧烈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

我国各地降雹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其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月变化及季风气候特点相一致,各个地区降雹时间的到来一般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

我国发生冰雹次数最多的省份为西藏,但多为小冰雹。

下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南京市一年中首次降雹大多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5.西藏降雹以小雹为主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下垫面气温高B.西南季风进入,湿度大

C.地势高,地面低温较干燥D.背风坡,下沉气流旺盛

二、综合题(共2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如下图),一般为东北风。

“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明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在当地引起火灾的原因。

(4)指出图示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原因。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景观(图一)被誉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桌山位于开普敦附近,山顶如削平的桌面,只要天气晴朗,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上帝的餐桌”。

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

图二为南非桌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1)2020年暑期,上海的王老师计划前往开普敦。

请在图二中指定位置绘出该季节当地的盛行风向。

(2)推测当地欣赏“上帝的餐桌”景观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3)“餐桌”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中部洼地景观迥异,试选择其一分析其成因。

 

答案

1答案 C

解析 甲风带位于10°N~30°N之间,其盛行风为东北信风,乙风带位于40°N~60°N之间,其盛行风为西南风,C项正确。

2答案 C

解析 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C项符合题意。

3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A项错误;此时,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盛行东南风,B项正确;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项错误;非洲南部此时正值干季,D项错误。

4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北部纬度大于40°N,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图示区域南部位于30°N~40°N之间,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少,故B项正确。

5答案 D

解析 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越长,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短,冬雨率越高。

读图可知,塞维利亚纬度最低,受西风影响时间最短,冬雨率最高,故D项正确。

6答案 B

解析 游牧主要是逐水草放牧,所以要随着雨带的移动而迁移。

游牧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南北移动,导致雨带移动,进而导致东非高原牧民周期性游牧,故B项正确。

7答案 C

解析 根据游牧活动的线路可知,该地经过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B项错误;根据比例尺可知,该游牧路线不能到达南回归线,A项错误;东非大裂谷经过非洲中部的东非高原,该线路有可能经过,C项正确;撒哈拉沙漠主要位于北非,该线路没有经过,D项错误。

8答案 C

解析 游牧至甲地附近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塔里木河进入汛期为夏季,A项错误;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冬季风力较为强劲,降水较多,河流水位较高,B项错误;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北冰洋冰封万里,C项正确;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正值小麦的农忙时期,为绵羊饲养的农闲时期,D项错误。

9答案 D

解析 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进入秋季,大陆开始降温,对流渐弱,陆上冷高压逐渐形成并加强。

故D项正确。

10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1994年9月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同时陆地上的高压势力较弱,说明1994年9月气压带南移较晚,气温下降慢,气温较高,故C项正确。

11答案 A

解析 1994年“秋雨前线”距离北海道更近,说明冷暖空气在北海道附近交汇,暖气团遇冷形成降水,降水时间较长,总量较大。

故A项正确。

12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靠近海洋、湖泊的地区降雪较多,山地地区降雪较少,因而影响图中地区降雪量的主要因素有海洋、地形、湖泊,故C项正确。

13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故A项正确。

14答案 A

解析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带出现在夏初,由材料“各个地区降雹时间的到来一般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可知,南京一年中首次降雹大多出现在春季,故A项正确。

15答案 C

解析 下垫面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顶托力强,小冰雹无法克服上升气流的顶托,不能下降,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A项错误;空气湿度大,冰雹生长快,有利于大冰雹的生成,B项错误;下沉气流不利于小冰雹的形成,D项错误;地面温度偏低,上升气流不旺盛,空气较干燥,冰雹生长缺乏水汽来源,只利于小冰雹的形成,故C项正确。

16答案 

(1)冬半年,内陆高原荒漠地区形成冷高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地区位于冷高压西南部,盛行东北风;该气流由高原吹向沿海低地过程中,下沉增温,变得干热;干热气流在通过沿海山地峡谷的过程中,风速加大,变得强劲,形成干热的“圣塔安娜风”。

(2)北部盛行西风较强,对来自高原的气流具有抑制作用;北部山脉高大,连片分布,来自高原的气流受重重山脉阻挡,很难到达北部沿海低地。

(3)“圣塔安娜风”为干热风,易引发火灾;该风风力强劲,易助长火势;当地森林面积大。

(4)差异:

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总体上自南向北降水增多)。

原因:

图示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北部地区纬度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短),降水多;南部地区纬度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短(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冬半年内陆高原荒漠地区形成冷高压,加州南部沿海地区位于冷高压西南部,盛行东北风;由材料可知,“圣塔安娜风”一般为东北风,该气流由高原吹向沿海低地过程中,下沉增温,形成干热的“圣塔安娜风”。

(2)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位于35°N以北,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大,对高原来的气流有抑制作用;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与内陆冷高压之间有重重山地阻挡,高原来的气流难以到达。

第(3)题,由材料可知,“圣塔安娜风”性质为干热风,易引发火灾;且风力强劲,易助长火势;当地森林面积广大,有引发火灾的物质基础。

第(4)题,图示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因纬度差异,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短不同,导致降水存在差异。

17答案 

(1)如下图。

(2)最佳季节:

夏季。

原因:

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在桌山形成云雾;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

(3)桌山顶部平坦,虽受西风影响,但水汽不能受到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强烈,蒸发旺盛;水源短缺,植被稀少,形成戈壁滩景观。

或桌山顶部环绕的云团含有大量的水汽,山顶昼夜温差大,夜间水汽冷凝汇集到洼地使得洼地水源充足,植被茂盛。

解析 第

(1)题,开普敦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北半球的暑假期间为南半球冬季,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在图中标注即可。

(2)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晴天多;“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说明晴天的天气条件下,有大量云雾出现,从海陆风角度分析,白天,陆地温度高,气压低,海风从海洋带来水汽,抬升形成云雾;由于下沉气流存在,使得云雾持续时间较长,所以欣赏该景观,应选择在南半球夏季。

第(3)题,山顶地区由于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强烈,且由于地形平坦,水汽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相对较少,在外力侵蚀情况下,植被缺少,形成了戈壁。

山顶地区海拔高,且多晴朗天气,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较大,水汽凝结后,汇集到洼地地区,水源较为充足,有利于植被生长,所以形成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中部洼地迥异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