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709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考察报告    12月21日早上7点半,我们在倪老师等老师的带领下,坐上校车,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实习考察。

我们分别去了名山区百丈水库,名山区红光水库,玉溪河罐区建山管理站和雨城区峡口滑坡进行参观考察。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四个考察地来陈述我的考察报告。

  名山区百丈水库  百丈水库位于名山区百丈镇上游公里的临溪河上,主要承接引水主干渠尾水,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平方公里,设计总库  容20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96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

百丈水库于1958年7月建成,设计控灌名山、邛崃、蒲江三县农田万亩,1978年玉溪河引水主干渠建成通水后,年入库径流总量达到亿立方米,有效灌面扩大到  万亩,占全灌区有效灌面的61%。

水库枢纽工程拦河大坝、溢洪道、放水洞、坝后式电站等枢纽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507米、宽米,最大坝高28米,坝顶高程米,正常蓄水位米。

此次我们参观百丈水库,得知水库曾经是病险水库,经历了除险加固的过程才使水库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水库的大坝有马道和排水沟,排水沟的高宽是25cm×25cm。

同时水库的反滤层鹅卵石构成。

大坝坡面上还设有变形观测设施,可以实时观测大坝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情况。

  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  防止水坝被毁坏。

包括:

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出水渠。

用于宣泄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保证坝体安全的开敞式或带有胸墙进  水口的溢流泄水建筑物。

溢洪道一般不经常工作,但却是水库枢纽中的重要建筑物。

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

前者用以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宣泄非常洪水。

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

百丈水库属于岸边溢洪道,闸门用的是平板闸门,有8个溢洪道,下部有一个消能设施,里面还游着几只鸭子,别有一番意味。

  泄水建筑物为宣泄水库、河道、渠道、涝区超过调蓄或承受能力的洪水或涝水,以及为泄放水库、渠道内的存水以利于安全防护或检查维修的水工建筑物。

它是保证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减免洪涝灾害的重要的水工建筑物。

百丈水库的泄水建筑物是泄水管道。

  百丈水库电站,位于水库坝后,属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的配套项目。

电站主要利用百丈水库蓄水落差,结合灌溉水及水库下泄洪水的部分水量发电,电站服从水库灌溉及防洪。

电站装机2×1100千瓦,设计水头米,引用流量/S,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390万千瓦时,  年利用小时5960小时。

  此次考察,虽然是冬季,但是我们发现百丈水库库区的蓝绿藻还  是很多。

这就说明了库区水里富营养化程度比较的高。

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应该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

    名山区红光水库  名山红光水库位于名山区新店镇红光村,它其实也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

水库附近还有几家农家乐,听说这也是一个钓鱼的圣地。

  我们来到红光水库后,最先到达了水库的大坝处。

与之前的百丈  水库相比,红光水库小了许多,属于小二型水库,水库大坝也低了许多。

同时在大坝底部可以看出,  它的反滤层属于块石反滤层。

接着我们量出大坝的栏杆高是米,大坝的长度是780米,宽度是3-4米。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水库坝后的灌溉渠道。

我们发现水库里的水通过暗涵流出水库进入灌溉渠道,灌溉渠道在坝后分为两条主要渠道,分别流向大坝的左右两边。

据老师介绍,红光水库的灌溉面积是万亩,是玉溪河罐区的配套工程。

  然后我们参观了水库的溢洪道,它是9个闸门组成的,而且溢  洪设施的上部建筑具有古典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我们下到水库的下部去参观了溢洪道的消能措施,它采取了阶梯消能的措施。

虽然路比较泥泞,但是当我看到壮观的阶梯消能设施时,心里还是蛮激动的。

  玉溪河灌区建山管理站  玉溪河罐区建山管理站位于名山县建山乡,是管理局下属渠道管理站之一。

全站现有在职职工21人,站内设置了办公室、财务组、工灌组,下设了赖巴石进口、赖巴石出口、石斗子、凉水井、文大田、临南等6个渠道管理段。

  建山站分管引水主干渠27+911~51+段,管辖渠段全长公里。

横山庙电站进水闸位于34+745处,横电前池以上渠段的渠道设计流量为25m3/s/,横电尾水至赵沟电站前池的渠道设计流量为20m3/s/。

沿渠现有各类渠系建筑物共计256处,其中主要建筑物有:

隧洞6处、暗渠10处、渡槽4处、分水闸5处、节制闸2处、泄水闸4处、进水闸1处等。

建山段渠线较长,沿渠地质条件较差,有1座电站的进水闸及5条支渠的分水口在该渠段内,因此建山管理站的运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灌区工程的安全稳定及效益的发挥。

自实施引水主干渠续建配套与节水

  

      改造以来,主干渠建山段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

干渠防渗、内外坡加固、阻水建筑物改造、暗渠修建、管理段房改建等,通过节水改造,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减少了渠道输水损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建山管理站,马上老师带我们上山去参观渡槽。

渡槽是指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

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

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渡槽进出口段、槽  身、支承结构和基础等部分组成。

①进出口:

包括进出口渐变段、与两岸渠道连接的槽台、挡土墙等。

其作用是使槽内水流与渠道水流平顺衔接,减小水头损失并防止冲刷。

②槽身:

主要起输水作用,对于梁式、拱上结构为排架式的拱式渡槽,槽身还起纵向梁的作用。

槽身横断面形式有矩形、梯形、U形、半椭圆形和抛物线形等,我们参观的是U型渡槽。

横断面的形式与尺寸主要根据水力计算、材料、施工方法及支承结构形式等条件选定。

也有的渡槽将槽身与支承结构结合为一体。

③支承结构:

其作用是将支承结构以上的荷载通过它传给基础,再传至地基。

按支承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渡槽分为梁式、拱式、梁型桁架式及桁架拱  式以及斜拉式等。

④基础:

为渡槽下部结构,其作用是将渡槽全部重量传给地基。

据老师介绍,建山站管理的渡槽有1164米长。

于一个渡槽足以输送水量,在渡槽的旁边还有一个虹吸管,它和渡槽一起输  送水量。

虹吸管是指使液体产生虹吸现象所用的弯管,呈倒U字形而一端较长,使用时管内要预先充满液体,通称过山龙。

同时建山站管理的暗渠长约3606米。

  我们也沿着明渠走了一段距离。

明渠是一种具有自表面水流的渠道。

根据它的形成可分为天然明渠和人工明渠。

前者如天然河道;后者如人工输水渠道、运河及未充满水流的管道等。

在离渡槽很近的地方,于有跌水的存在,水声很大。

  当我们越走越远离渡槽的时候,水流声越来越小,越来越有游走在世外  桃源的感觉。

看着这条蜿蜒的渠道在山间流过的时候,不得不赞叹人类的奇妙。

    峡口滑坡  参观完建山管理站以后,我们坐车前往雅安峡口滑坡监测点,也是我们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来到这儿,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峡口滑坡的概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  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  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  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击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  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层面、裂缝、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

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雅安峡口滑坡位于四川雅安市北陇西乡境内,东经103°00’46\北纬30°03’40\,陇西河中游峡谷东岸,是该地区最大的一处滑坡。

整个滑坡区体积1000万立方米的古崩塌滑坡堆积体(时代不  明)、260万平方米的复活滑坡(1981年)以及75万平方米的变形体(1981年滑动后90年代后又变形部分)组成,总体滑动方向东向西。

  滑体物质为古崩塌堆积物,为碎石块夹紫红色粘土,块石直径—2m。

滑坡体入渗径流条件好,地下水层较浅,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雅安号称雨城,年降雨量1800mm,而且集中在6—9月。

该地区是古滑坡区,1981年8月19日深夜,于暴雨倾盆,大量雨水流入坡体诱发大规模滑动,造成房屋倒塌,公路和渠道被毁。

1995年雨季后,复活滑坡上的变形蠕动体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成了潜在滑坡体心。

试验区就选在这个长500m,宽300m,呈东西方向,偏南约的复活体上。

  峡口滑坡体位于深丘低山区,滑坡上、下游均为峡谷地貌。

滑动地段陇西河右岸为悬崖峭  壁,左岸于古、老滑坡夷平作用,为较平缓的古滑坡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