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936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docx

佛学问答稿因果第四

佛学问答类编

(因果第四)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四、因果

 

问:

佛教的‘因果律’,似乎与现实相矛盾?

(丘八)

 

答:

因是起始,果是结束,还有甚么不合现实?

 

问:

今有甲杀乙,因乎?

果乎?

有无根据可以知之?

(黄涵)

 

答:

在甲为因,前无故而杀之,固为造因,前有故而杀,乃是造因,以被杀者,不了前缘,仍怀怨恨,怨必思报,故曰仍是因,不过果中之因而已,有因后必仍有果也。

在乙曰果,欠甲命而偿之,固为受果,虽不欠甲命,当有他因,借此而食果报,故仍曰果,然果中既该因,恐遇缘仍再造因也。

如此怨冤相寻,无有已时,所以佛法贵乎觉悟舍且解也。

 

问:

不信佛,亦不信神,如此种人结果得什么报?

(朝新班莲友)

 

答:

我执太重,愚痴太重,执重痴重,是谓二惑。

起惑无不造业,造业无不受报,造何业受何报,不能预为定之。

 

问:

信仰与悟道,何故非合一不可。

(张清锦)

 

答:

信仰是因,悟道是果,悟而后修,修而后证,修证又是一因果。

合一者,即是修因求果也。

 

问:

‘定业不可转’,此句话若对学佛之人,能转定业或不能转定业?

(郭莲花)

 

答:

学佛之人其心不同凡夫,改往修来,业力焉有不转之理。

偈曰‘罪若起时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亡’。

经曰‘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

前者为消除,后者为转轻。

是皆证明业因学佛而转矣!

 

问:

转轮圣王是执管轮回之王吗?

(施好学)

 

答:

虚空世界无量,为便于言说起见,假定若干个范围,如以四天下(四大洲)作一个单位世界,此转轮圣王有管领一天下乃至四天下者,用金银铜铁等字代名,并非执管生死轮回之王。

 

问:

宇宙间是不是只有一个执管轮回之王?

(施好学)

 

答:

此问或系专言执管生死轮回之神。

按众生生死轮回,总以其业力为主因,实则不操于地狱十殿阎罗王之权。

但来问者在欲明此阎王是一是多,亦仅就此点答之,世界既是无量,阎罗亦无量也。

 

问:

一个世界的众生是不是限在于其世界轮回?

(施好学)

 

答:

众生神识入胎,实不限于一个世界,十方尽能趋往也。

 

问:

佛教对有情众生的生生死死,说是由无明经轮回所致,而未知对无情众生(草木类)的生生死死如何解释?

(施好学)

 

答:

万法缘合则生,缘尽则灭,动物除色身外,并有神识(情)故起无明。

矿植无神识,只其假相因‘缘’生灭耳。

 

问:

阿修罗是造什么因的果报?

(慧德)

 

答:

修罗分在天、人、鬼、畜四界,其属天界者乃下品十善之因。

 

问:

自古以来世人多说因果报应是真,如果因果报应是真,即是自作自受,而世人又不少问神托佛,或拜斗祈求元神壮旺,或求补运,或超拔亡灵等等,此等事依照因果报应而言可能生效否?

(施水阁)

 

答: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确凿不虚,诚属自作自受。

惟世人问神拜斗,祈求元神壮旺,或求补运皆是虚妄,无补实际。

倘真心发露忏悔,止恶向善,实亦能化戾为祥,此仍是因果也。

至于超拔亡灵,若果斋戒至诚,七分之中,亡者可获其一,如虚应故事,则无益也。

 

问: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些人说:

那么认命就好,反正受业力之果报,无形中养成不思精进懒惰恶习,终成无用之人,如此是否亦为果报?

(许炎墩)

 

答:

业由心造,亦由心转。

能转即可变更果报,或者减其成分,否则即为业缚,而受果报。

甘心懒惰,不思精进,亦是因。

终成无用自是果。

岂非皆由自取,所谓凡夫认命,智者造命,此处大须著眼。

 

问:

出家之人,心田已变慈悲,每日早晚诵念楞严大悲诸咒,岂不是逢凶也能化吉,如果能这样,佛菩萨何不发心将一切遭凶者化为吉祥呢?

(颜宽文)

 

答:

出家者未必全具慈悲心,诵经咒亦未必全具真诚心,因果须竖看三世,横看共业,极不单纯。

佛魔盛衰,端在佛徒德之进退。

居士只知门外破坏佛法,而不知佛徒破坏佛法,物腐虫生,盖有由矣。

然此处极须憬悟,莫徒埋怨菩萨无慈。

 

问:

俗语有云:

今生受人钱财,若不能还者,要还后世债。

若如此今生受人布施,来生岂不作犬马还人债乎?

(善因)

 

答:

受与欠小有分别,设人以钱钞赠与者不必偿还,布施即系赠与。

受后但求上弘下化,日加精进,一切功德,普为施主回向,则无错过,若受后懈怠放逸,不求了道,恐有危险。

 

问:

念佛兼有信愿行具备,望往生极乐,今生若受人钱财,未知可能往生?

或在六道轮回再还人债否?

(善因)

 

答:

念佛若能信愿行三者具备,决定往生,何必多疑。

余义可以玩索前答即能自释。

 

问:

我读佛经对微妙法常不能解其究竟,而喜谈因果报应,不知有此专书否?

(沙壬)

 

答:

贤愚因缘经、经律异相、法句譬喻经、历史感应统纪等,皆谈因果之类。

此外有安士全书一种,内容有事有理,颇合初机。

 

问:

设曰‘众缘和合’如是则‘因多果一’;曰‘一迷而有众相’,如是则又‘因一果多’;曰‘瓜熟结实’如是则‘实即是果’;曰‘种实成瓜’如是则‘实又是因’矣。

究竟因因果果,是是非非,祈居士有以明我!

(吴捷汉)

 

答:

因结果时,以缘为介,因亦称缘者,仅亲因缘一种,其余众缘,皆作起因生果之用,均不可称因。

第一节之疑,乃未能分清因缘界线之误也。

‘一迷而有众相’,此须设喻解之:

譬如目病眩花因也,视一灯而现多灯果也,此仍是一因一果,多灯只能作一果论。

盖一灯者,是一个真总相,多灯只能作一果论。

盖一灯者,是一个真总相,多灯者是一个妄总相,病目所见多灯,既为一个妄总相,故仍说是一果。

第二节之疑,乃未解一个总相之误也。

因果原具有连环性,请研十二因缘自知,此连环性便是因既成果,果还赅因,下实(即种子)于地是因,结瓜是果,瓜内包实,则仍是因,第三节之疑,乃以实为果之误也。

 

问:

修何善而生三善道,修何因而堕三恶道,修何因而为胎卵湿化四类?

(春燕)

 

答:

此情形极为复杂,有纯善,有纯恶,有善兼恶,有恶兼善,有善多而恶少,有恶多而善少,业既千差万别,报自乘除多变,实非片言能尽。

从大体说,造十善业,以上中下三品,分为三善道之生。

因造十恶业,亦分上中下三品。

即三恶道之生因。

若胎卵湿化之四类生法,六道皆有之。

善恶之报,应以六道为准,不能以生说也。

 

问:

以三世因果论,畜生道之未来果的现世因如何种下?

如猪鹅猴虫类等?

(潘思旭)

 

答:

业因分身口意三种,此之又以意之贪嗔痴为主动。

一切畜生之意识,不外贪嗔痴,一念十法界,何能云不造因?

其口言语虽不得知,其身造杀盗淫,细观之了了分明,又何能云不造因?

 

问:

畜类中之湿生化生及细菌等,是否亦由生死轮回中来?

(桂引杏)

 

答:

凡属有情凡类,皆有轮回,细菌是植物,不在此限。

 

问:

畜生数比之人类不在万万倍以上,如人转在畜生道,是一人可以变多数畜生,抑一人只可变一畜生?

(桂引杏)

 

答:

只论畜生一道,一神识寄托一身,当闻之矣,若有他说尚不得知。

私揣来问之意,或疑畜多人少,若一人,一身,何来如许之畜?

要知变畜生者,包括六道而言,况畜生生生死死,有经数大劫尚不能脱离本道者哉。

 

问:

因果永不消灭,善恶不能抵销,何以印光大师临终三要又说:

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

(桂引杏)

 

答:

因果不消灭者,乃谓不自消灭。

岂但此也,且亦不自生。

必先明乎‘不自’之理,方能谈斯问题。

因谓亲因,果指习果,二者之间有一重要枢纽,名之为‘缘’。

此缘具增上力者,因即生起;如种子在地遇水,便能生芽,不遇此增上力,则种子仍伏地中,故曰不灭。

倘缘具减损力者,因即变坏;如种子在地遇石灰硝强之类,便渐蚀腐,不遇此减损力,则种子亦仍伏地中,故曰不灭。

念佛者实为恶因之减损缘,能将恶种子蚀腐,故曰消灭,理非矛盾。

更应知此是以缘转变其成分,决不是善恶抵销也。

 

问:

在圣帝殿作鸾生,后堂主选作讲生,现今听佛理,然后能得好善果否?

(吴央)

 

答:

鸾生讲善书,乃是世间之善,仅能保持人身。

学佛乃超凡入圣之大事业,所得之果,终能与诸佛同等,两者相较,天渊之别矣。

 

问:

七月开赦地狱,是使好兄弟受食否,或是轮回转世呢?

(真月)

 

答:

这是社会上一种俗传,不足听信,实则是人借这一天,凑凑热闹,大吃一顿酒肉而已。

 

问:

法华经说:

释迦佛从无量劫以前成佛,何以其他经多说,释尊多生以前曾做过仙人,凡夫,或堕地狱,或做畜生等等?

成佛还会再堕落吗?

(白永居)

 

答:

无量劫固是说远,多生并非说近,不可误解文义,至云曾作仙人等,皆指成佛以前之事也。

岂有成佛以后,再为种种众生者,如二千余年前之迦毗罗国太子乃其化身耳。

 

问:

佛教中每于七月请僧施放瑜伽焰口时,有人为报亲恩,于附荐并设灵位及办纸料衣箱食物等祭拜祖先,是否死亡的鬼,真有领受呢?

(杨乘光)

 

答:

按盂兰盆经,七月十五为结夏竟日,诸佛欢喜;供养三宝,可获超荐七世父母,后人推广悲心,怜悯无子孙之孤魂,无人超荐,遂为放焰口行施食,是其演变。

至于办纸料衣箱等,则非是经所说;若祖先生在鬼道,或可领受,若在余道,安须此耶。

 

问:

若我们识得念经而无请僧及买办以上各物,亦无设灵位,而自己一人持素于佛前虔诚诵经礼忏,来代亡亲忏悔,代其念佛求生西方,其效果比第一条功德如何?

(杨乘光)

 

答:

请僧荐亡,必延戒学双尊之大德,以其威仪具足,心身清净故易获得感应。

否则实不如自己之子孙,斋戒虔诚而礼诵,较为有益也。

 

问:

常有人谈说人畜死去一生了结,并无有地狱轮回之事,这无非是昔人传说,倘确有地狱轮回,自古至今有何人见得探到之证?

(李俊)

 

答:

佛说之事理,多在体验,有非探讨及化验所能得出。

如我昨夜有梦,我知我说确非虚构,而他人实无法探讨化验之。

故以现比二量求不出者,只可信仰人格而遵圣言量,考地狱之说实载佛经,宜相信也。

如必自己亲身经历,方能相信,我即可不信世有美国,他人虽曾去游,我实未去,故不信也。

并无地狱之说,他人不信,只可由他。

若来质问居士,可向其反问,汝不常拜拜乎?

其拜拜之对相为何?

汝亲见之乎?

 

问:

妇人受胎时其灵性就入胎否?

或对出胎始入呢?

按生苦说是在胎内已入,对否?

(钟林招)

 

答:

灵性与父精母血三和合,始能成胎,此是通常,亦有临产之时,而另一灵性来夺舍者,是为特别。

 

问:

人或畜生虫类,死时自动的由其业报再转生,或一一有鬼神引导到转生处呢?

(钟林招)

 

答:

业力为主因,偶有为鬼神引导者,亦是业力感召耳。

 

问:

若人死必受阎王审问,经判决转生者,一切众生当然亦必同样为合理,但上至天人,下至蚊蝇虫类,如目不能见之,水中空中极少之虫类。

倘若如是,阎王到底几个人,方得行此审问判决之事呢?

(钟林招)

 

答:

六道众生固是无量,地狱之类亦甚繁多,而阎罗亦非一人,经中有记载也。

 

问:

人类处世,可筹得何种妙法,能避一切苦恼及灾害,以得安静生活?

如他人平白严重的侮辱,余是否能尽力来搏斗,至争斗时,是否能伤他人生命?

(曾同德)

 

答:

人生环境顺逆,皆由远近因果以为支配。

现受之苦恼灾害,倘现在不造恶因,亦可减其助缘力,且能避免将来之发生。

他人横加侮辱,当反求诸己,定有招侮辱之道,宜自忏悔,何可与人争斗,怨再加深?

至云伤人生命,更是错误思想,杀人者,国有常刑,宁不知耶?

 

问:

有人未娶妻,亦未侵犯过女淫,但有时欲火燃烧不能自禁,常犯手淫,此患何法可治?

此是否与犯女淫同罪?

将来受报如何?

(潘玉泉)

 

答:

比犯女性罪轻,因未加害对方也。

淫为恶首,意犯之,身手犯之,此种淫习气愈习愈深,念念即在八识田中,将来淫种子(习气)起现行,定牵神识堕落三途(畜生饿鬼地狱),即现在做此事时,冥冥之中,亦有鬼神见之,知环周皆有见者,做此岂不丑乎?

纵不解佛理,不闻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乎?

 

问:

众生皆有佛性。

只一念不觉(无明)即从无始以来生死轮回受尽苦矣,此不觉之一念,何由而来耶?

(宋瑞锡)

 

答:

万法因缘生,此岂例外。

 

问:

畜生是血途,贪嗔争夺互相吃食,且愚痴异常,难闻佛法。

时至无终,亦难离三途,经云羊死为人,如何解释?

(宋瑞锡)

 

答:

众生多劫以来,造一次业,一粒种子,落在识田,数量何止亿万,其中善恶互有,临终种子生起现行,即牵之入胎受报,此一粒种子报尽,另一种子再起现行,则另受一身,居士只知此生造业,下生受报,而不知识田含藏之义,是以疑也。

 

问:

恶心的人死后灵魂一定去到地狱受刑法,灵魂用甚么刑具呢?

(柯仙江)

 

答:

请看地藏本愿经自知,非数语所能详也。

 

问:

女人临产,有苦痛不堪数日难生,在旁照应者皆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产,这是事实吗?

现在有甚么人实验的引证?

(柯仙江)

 

答:

心诚者有感应,生疑者则否。

若求引证,我认识之人,先生未必认识,举之无益。

 

问:

前次问阿修罗之因,答是下十善,但十善上下如何分解?

(周慧德)

 

答:

善恶二字,自有等次,上与下即分矣。

以不杀一条来论,如不杀人善也,再以此心扩展,乃至不杀牛犬猪羊鸡鸭鱼虾是更善矣,再至于一切不杀,杀心泯尽,则善之上上者矣。

若心量有限,时间短少,推行不普,皆善之小者。

反之心量无限,长时不懈,推行普遍,皆善之大者。

 

问:

因果经说:

梁武帝的前世是个樵夫,郗氏死后转生为巨蟒。

那么依何根据说梁武帝确是从樵夫转生来的?

而郗氏死后确是转生为巨蟒?

(若说根据因果经,小说家可以乱写,故若说根据因果经是不成理的)。

(叶庆春)

 

答:

梁帝郗后等事,皆出释尊以后,故经不载。

信与不信,可任个人之见解。

然以比量而论,事亦并非无理,阿含经多载释尊前生之事,如喂虎饲鹰等。

世间史书,曾载鲧死为熊,彭生为豕等,小说固不可信,经史是否可信耶?

 

问:

每听他人言谈凶毒手段,凄惨情节,或闻人哭泣声,我之周身肉团紧张,而极于泪下,其因何在?

(于鲁)

 

答:

此亦善心增长之象,儒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佛曰:

同体大悲等,俱近之矣。

 

问:

每于夜梦,常遇见已死叔父,与几个已死兄长及已死友人,有时不语,有时话长,甚至围坐而进食,此种梦影有何意在?

(于鲁)

 

答:

梦系下意识作用。

攀缘六尘,皆有落影,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皆虚妄不实,却与吉凶无关。

倘能公务之余,摄心念佛,使念归一,则无此事矣。

 

问:

此问常说若人修不好,死后堕畜道,但若还是龙凤呢,是何解决?

(潘振邦)

 

答:

龙凤不过畜之灵者,并不贵于人。

试看蜂蚁皆有王,岂得谓高于人类之平民耶?

 

问:

世间所有的精忠报国,弘化世间,指善而教,不能则劝节用,博爱人,济贫恤孤,到处救世立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大善,究竟有何吉报眼前?

(潘振邦)

 

答:

位、禄、名、寿四者皆是世间吉报。

但原因与果报,必论三世,以因有大小,果有迟早,有先善而后恶者,有前恶而今善者,有善小恶大之互异,故须合而统观。

如必求眼前吉报,四者中之‘名’报,多能在当下成就也。

 

问:

世间免不了忤逆人,虽聪明又读孔孟之书,一切善恶深明大义,俱悉为何心不遵行?

先逆其亲,后与友不睦,自夸其贤,自作自高自大,爱大欺小,女人者不孝翁姑,不遵三从四德,嫌贫悔婚,欺穷爱富等种种逆行,此种人贤愚有保分别?

 

答:

贤愚不在读书聪明,及不读书不聪明而定,当由其善恶两途分别耳。

 

问:

世间免不了的所有罪大恶极,杀人放火,假药魔术害人,拦路行劫,有的父奸女、媳婶,有的老奸幼等罪,除开贪官污吏及私通野合狗盗一切小罪之外,以上十大重罪,若后罪发投网,受阳律宣告死刑示众,后魂到冥府是否免得前愆?

(潘振邦)

 

答:

前列之罪固大,后列之罪,须观其构成犯罪之结果及程度,而定其轻重,不能遽云是小。

至云阳律冥罚等问题,亦须视其罪之程度,盖阳律严重者不过执行死刑。

然古人有云一死不足毕其辜,又云万死有余。

再查经载地狱有无间之设,推此可知虽受阳律,但罪性未消灭时,仍不免冥诛耳。

 

问:

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服药,是不是徒劳?

(支世荣)

 

答:

凡事造作皆是因,有造作必有结果,虽不能骤变前因,亦能作损益之两种增上缘。

后来结果,当亦发生变化,有病请医服药,即是增上缘之一种,安得谓徒劳乎?

 

问:

佛云有因必有果,如不种因,则必无果。

是则无生无灭超脱因果之外,如此好似‘因果’管辖一切。

如是‘本有之因果,由谁而发?

此问非为由人由众生所发之因,所得之果,而为最初定因果者谁?

是否在因果之上有制定因果者?

(支世荣)

 

答:

万法现相,皆由众缘和合。

因待缘起,果待缘生。

千变万化,不可方说。

不可说本有,不可说谁发,不可说在上有制定者。

试问气遇冷而化水,水遇冷而结冰,冰遇热而融水,水遇热而蒸气,皆因果也。

究以何者为本有?

是谁而发,有谁制定乎?

 

问:

有一位住在寺院的女信徒,修行三十余年,最近遇著车祸往生。

生前品行良好,虔诚拜佛以及办佛事,实在真可惜!

这是什么原因呢?

(庄庆贤)

 

答:

因果须合三世观之,有乘有除,有现报、生报、后报之别。

盖果之成熟,以力量之大小,而有迟早之不同。

如孔子颜子,皆是圣人,孔丧其子,颜竟短命,曹操司马昭,皆篡弑大逆,而其子孙皆有天下,其不能以当时而论当时,可以知矣。

况尚有死丧非是祸,而富贵非是福之微机在也。

 

问:

信者中有一部分不孝逆子,父母亲劝解不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善?

(庄庆贤)

 

答:

此亦夙生之因果,父子因缘,本有报恩报怨,还债讨债之别。

此等事只逆来顺受,遣人常与解说因果,使知怨宜解而不可结。

世间名分已定,亦须敦睦伦常,否则又结以后之恶也。

 

问:

每见人讥笑某一人或某一事时,往往摇头脱口喊出‘阿弥陀佛’四字,试问该习气即入八识田中,将来所结之果属善属恶?

(楼永誉)

 

答:

此为口意二业相异之表现,意存讥笑,是意恶也;四字名相,是口善也。

虽则同时而起,当分下善恶二种,自然各收其果。

 

问:

在于讲演之时说到因果报应之事实,听众当场质问,佛为慈悲,无意相犯一次,何不原谅?

(萧慧心)

 

答:

造业受报乃种豆得豆,种瓜种瓜,自然之理,并非佛罚,此如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即酿疾病,请来医生,专为治病,不可误会此病,乃医生所加,佛只拔苦与乐,从不施罚,何原谅之有?

 

问:

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之事理,信而有征,拙内今世为人慈善,竟招短命横死之报,此由于她宿世广造杀业果熟,今生缘遇以致临终报前种种颠倒错误,负屈含冤而死,殊非常情所可理解者,惟她临终剧苦兼以学人当时未闻佛法,于她气绝时,凄惨痛哭抚动,亡人神识未离躯壳,曾否因嗔或爱之心,复感三途恶报?

(董颐元)

 

答:

临终起嗔起爱,多半堕落,不明佛法者,大约皆被其害也。

 

问:

两年来,音容飘渺,阴阳路隔,从未有她分毫消息及梦境,是她仍在狱道受苦,不得自由欤?

抑已转生他趣?

学佛人固不应仍著爱见以增来世因果,况佛法究竟目的,系为了生脱死,不过人死后去趣评判及佛事功德如何?

如蒙引据经论指迷,谅亦为一般初机学佛者乐愿闻,以长信根也。

(董颐元)

 

答:

众生死后,最长时间,四十九天即行转生,然不问生于何道,为作佛事,皆能受益。

关于斯事各经多有显示,不过繁难枚举,如地藏本愿经,是其最显著者。

他如梁皇忏能脱郗后蟒身,尤为世人共晓者也。

 

问:

她之死因,为学人修道‘亲因缘’,两年来长素念佛诵经礼忏及放生等。

除为本人求生净土外,每日亦为她回向,请问以本人愿力及佛菩萨慈悲力,她死后果坠入三途,以此功德是否可望超度?

(董颐元)

 

答:

佛经威力极大,一切众障,均能拔除,但诵时须具诚心,方获感应耳。

 

问:

鲁桓公昔死于车中,诸儿路上遇鬼,彭生枉杀化豕。

此一段之因缘可谓因果花报么?

(杨素月)

 

答:

彭生已堕三途,自是果报,诸儿被弑,尚是花报。

 

问:

曾闻大法师讲众生不离因果,但听学问家说因果二字太幼稚,虚妄无有,然则佛戒因果有何用处?

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其两者所言须信何者为确?

(王阿金)

 

答:

因者事之由起,果者事之结局,此万古不易之理。

以物体三态而论,水遇冷而结冰,冷因冰果也,水遇热而蒸气,热因气果也。

儒家经典: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前者科学之定理,后者圣人之法言,何一而非因果。

今有人讥讲因果,谓‘太幼稚,虚妄无有’便知此人之学问如何?

然世出世间之圣贤,所著之经典,其精粹早已昭昭在人耳目,彼学问家,有何新奇独创之学,压倒一切圣典,尚未之见?

自宜暂从圣贤经典,似不致歧途也。

 

问:

无论何因,杀人都要堕地狱受苦吗?

那么为国的战士呢?

(廖玉娇)

 

答:

此须观其动机,战士义务,上在保国卫民,抵御外侮,乃合布施度之无畏施,意善而非恶也。

如关岳二公,皆是统帅,屡经战争,岂不杀人,而俎豆千秋,常显灵迹,是其例。

倘心不在国与民,专以过暴嗜杀,如白起曹翰之流,自不免三途之报矣。

各因果笔记中,多载其事。

 

问:

菩萨救人,不一定要称名而后往救,亦有虽未称名,菩萨亦必往救之,惟视其人善恶业力何如耳。

且获救时环境,有须预先为之布置者,预先布置之时间,有在数日之前,或数年之前者,甚或远在数十年之前者,此是学者平时之感觉,深信不疑,未知高明以为合理否?

(仲志英)

 

答:

菩萨救众,谓之应;众生称名,是求感。

如按电铃,交触则鸣,不按使交则不鸣。

至云虽不称名,菩萨亦往救者,是此人夙有信仰,故猝然遇难,口虽不言,而心中早蕴种子,仍有感应之理。

善恶业力,乃系因果关系,其理亦是感召。

然感有大有小,有速有迟,又如叩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明乎此,称名一事,不可忽之也。

预先布置之说,似不如居士所解,此理一为酬‘因’一为借‘缘’耳。

 

问:

有一位同事说,今生杀人是前世的因,因前世甲把乙杀了,所以今世乙才杀甲,为什么前世甲把乙杀了,是因再前世乙杀了甲,这样向前推,开始是谁杀谁?

在开杀以前,未有杀因,为什么生出杀果来呢?

向后推之,甲杀乙,乙杀甲,因果相循,怎样了结呢。

(柳子奇)

 

答:

事有造因与酬果,造因名‘新殃’,酬果名‘旧业’。

此二事时时各各进行,某君所言只是‘酬果’,却将‘造因’忽略。

试问邮局每日所递之信,岂能尽是覆函?

不尚有许多开始之问函乎?

明乎此,则前一段解决矣。

经云‘假使千万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读此则知没了期也。

然又有一首偈,‘神农留下一粒谷,旧种落田新种熟,此中也有不生者,煮在锅里做稀粥’。

明乎此,则后一段解决矣。

 

问:

关于曹翰宿因故事,他做猪何能有智慧向刘考官告诉他的前世因果一条一段说清清楚楚?

他为什么缘故没有隔阴之迷?

(吕正凉)

 

答:

此等事类,非出佛经,多系文人墨客,笔记所载,自难以佛理绳之。

然佛菩萨欲显示因果,警醒世人,以神力加被其身,一时权现,事亦多有而理无不通。

 

问:

遗传性与因果报应何异?

譬喻聪明人的子孙亦是聪明人得多数,恶人的子孙还是恶人传多数,如何解释呢?

(吕正凉)

 

答:

两者各有各之关系,亦有相合时,亦有相违时因果复杂,事相实千差万别,不如所举之呆板。

瞽瞍子而有大舜,鲧子而有大禹,是恶者,不一定生子皆恶也。

蜀汉先主刘备,子而有阿斗;晋武帝司马炎,子而有惠帝;是聪明者,不一定生子尽聪明也。

 

问:

假使前生造恶因,今生外表虽好看,内里业障重重,此世作事,尚知向善,近年来学佛,天天求佛忏悔能使老境苦报减轻否?

(宽娥)

 

答:

诚如所说,自可减轻,但无神通者,虽得减轻,亦不自知。

迨其受轻报时,反疑忏悔无灵,此为俗人通病。

不明乎此,往往退转善心,弃舍前功,是可惜耳。

 

问:

语云:

‘要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欧美人杀的牲畜比中国利害。

如芝加哥,加拿大等,然而彼处照常享乐,中国何竟遭如此惨痛恶果?

(胡正临)

 

答:

因果通三世,受报者未必统在当世,更不即在原地也。

琉璃王灭释种之一段公案,可推而知矣。

 

问:

语云‘人身难得’此身举心动念皆罪,我意反不如畜生尽一生中造罪较少,前世善因若于人身破费一尽而堕入恶道,反不如畜生尚能留得几许,居士以为若何?

(胡正临)

 

答:

贵人身者,贵其易闻佛法,能修而得解脱耳。

畜生能如法修者,有几许耶?

居士以为人多造罪,不如畜生造罪较少,羡慕畜生。

譬如人在社会造罪机会较多,坐监入狱,造罪之缘则少矣,为预免造罪,肯甘心而入狱乎?

再云,畜生尚能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