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95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docx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录入者:

mlb|时间:

2009-06-0504:

58:

24|作者:

李亚娟|来源:

|浏览:

9537次]

30年前的12月底,具体的说就是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

这次大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从此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中国的大门打开,走向世界。

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

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历史朝何处走,以及向哪个方向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袖共同所做出的伟大决策,正是这个决策使中国人民在以后的30年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还是民生方面,人们生活中所能看到和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与开放前的中国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

30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所以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再去回顾这段历史,是及其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背景以及什么是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前历史背景

认识一段历史,是要联系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和背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去了解它。

中国是在1949年10月建立的新中国,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全国上下一篇狼藉,百废待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做了主人,当时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就是苏联,而且苏联在我们建国初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只能借鉴苏联的经验,这在当时的环境是没有选择的。

然后我们实行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个体制在当时的中国是必须的也是很正确的,但是随着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切走向正轨时,计划经济体制就逐步地显示出它的历史局限性。

再加上毛主席为了反修防修的目的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民遭受了10年的浩劫。

然后在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对中国拭目以待,看看中国后面的历史应该如何去走,这是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纪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极大地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二)改革开放的涵义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

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

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一穷二白”的底子,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1、首先是农村。

中国农村30年改革,旨在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了改革的序幕。

1978年11月24日,安徽梨园乡小岗队的18户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重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确立了农户作为农村的微观经济主体。

这个转变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从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到1984年解体,在中国存在了26年,在它刚开始实行时有其必然性,也是中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恢复,人民公社体制这个“政社合一”体制下存在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在“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遏制,从而导致个人消费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盛行,不能对个人形成有效激励。

这种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城镇居民的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困苦,还有一亿多人不能解决温饱。

据统计,1978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70多元,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50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从1982年开始,国家连续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奠定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阐明了农村经济要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进入21世纪以来,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战略。

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发布了5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部署了六大制度建设,即: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这一系列关于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部署,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

所有这些党的方针政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村人民的积极努力奋斗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物质上有了极大地改善。

如:

上世纪70年代农村结婚时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到80年代的“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而且在农村的一般家庭,电话、电视、洗衣机、摩托车甚至一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进入了一般的家庭,像电脑,手机等,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民在使用手机,农村不少农户在家里上网。

所有的这些变化离不开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据新华网统计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1%。

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乡镇企业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而且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来源。

1978年至2006年,来自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由人均每年308元增加到8369元,乡镇企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8.2%提高到34.6%。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各地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我国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不断扩大。

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政策措施都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源泉。

因此,有人称中国农民有两大创举:

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就是乡镇企业。

可见它们对于发展中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其次是城市。

从1985年起,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了。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这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冲破了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

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

“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

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变化之二:

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堪称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

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变化之三:

率先步入“数字时代”。

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

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领域,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分配领域,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开始是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

因为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毛泽东曾用一段话来形容我们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茶碗茶壶,能把粮食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而西方国家早已实现了工业化。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而且当时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利益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

这是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

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与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当然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这中间也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从这些提法的演变可以看出,改革的实践是在不断提升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

后来又讲计划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大呢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来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2、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

从改革开放开始到党的十二大已经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只是抽象地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出发,而没有切实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思考所有制结构问题。

而只是单纯认为:

社会主义就必须实行公有制经济,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这个思想上的障碍没有破除,就不可能在实践上做出更大的突破。

后来改革开放以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而不能简单的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后来,在确立了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生产力水平低、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而且发展还不平衡这个实际出发,需要在公有制为主题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而且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

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3、在分配领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决定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邓小平是在1979年第一次提出“小康”这个概念的,后来在1986年时对它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过好。

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中有的国家不多。

国家总的力量大了,那时办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了。

”④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大“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在90年代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新世纪,我们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温饱和小康。

但是当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江泽民同志又在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分别分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艰苦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订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

三、其他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经济方面的深刻变化外,还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生活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经济方面的变化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方面。

其他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引用一系列数据简单的来了解: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

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

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

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

而今年,在第28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为我国取得了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达到100枚的优异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一位的前所未有的奇迹。

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事业的强国地位。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

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