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8596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docx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方法:

案例分析是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训练,看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所给材料进行

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但案例分析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的思路。

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案例分析基本思路,大致如下:

当我们面对一则案例或者案例

材料:

首先要仔细阅读它,如果考试的时候,建议不要着急回答,首先要弄清楚题目

的要求是什么,同时平心静气认真把案例材料看上两遍。

第二步,要重点清理一下事

实情节,特别是包含着一些可以讨论教育思想问题,又与题目要求直接相关的那些关键

性的事实或情节。

第三步,尝试回答,即将你认为重要的事实或情节,拿来与自己原

有的经验和认识相对照比较,再结合书上讲的一些理论认识观点,尝试得出问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

第四步,在心中简单描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过的理

论观点或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形成对此案例或案例材料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看法:

1.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最后,

对你的思路进行文字加工,写出符合逻辑的一个完整的表述。

当然答题能够联系实际,

有自己明确的结论性的认识,也是有益的。

从上述过程看,做案例分析是一个有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平时的训练,不能操之

过急,平时在训练时,就应该按照要求做。

好在我们不应该对大家一下子要求太高,即

使考试,也不会超出书上所提供的材料的范围。

但我们课程总的是要求运用案例学习方

法的,所以大家应明白无论考试如何要求,我们都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将学习引向深

入。

附:

《现代教育原理》试卷案例分析,实例分析(16分)

要求:

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

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论证、分析薄弱,文字在300字以上,

扣5-8分;

3.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3分。

1、小李失学谁之罪

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

暑假,小李家因

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

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

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

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

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

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

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

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留。

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

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

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教育局

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

《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采取什么措施?

答题思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

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

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

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

的孩子拒之门外。

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

以解决。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2.2、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

学生为什么想自杀?

原来是在初三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全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

结果四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

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

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

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

如果继

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

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

会的需要和发展。

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

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

3)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因为素

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

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

的发展。

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

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

教育的春天?

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

可话又说

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

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

最强的。

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

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

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

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还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

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

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

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

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

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

答题思路:

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

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用牺牲我们孩子宝贵的童年

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

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所宝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

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慧、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发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

一”葬送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

济的。

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保

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

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

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

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

4.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

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答题思路:

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

①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

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

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

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③关于“合格”的认识。

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

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

“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④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

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

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

“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

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P176-

答题要点:

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2)人的发展因素有:

遗传、环境和教育。

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

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

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6.人的智慧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

答题思路:

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

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发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

3)人的发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

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

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

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

“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

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

”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

A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

”B说:

“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

”C说,“我觉得“迂”

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插话道:

“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

”E说:

“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

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

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

”(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

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

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

”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

“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

”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

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

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

答题思路:

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

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

8.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

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

35.8%的小学生、28.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接受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如果再加上“有时”、“偶尔”,则比例分别高达88.1%、89.9%、94.4%、70.5%。

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

如何改革?

答题思路:

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

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

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

急需改革的观念有:

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

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

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

9.优点单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

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

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得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一位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

这时,其它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

大家说:

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

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答题思路:

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

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

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

3.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

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10.“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

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也

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地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

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

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

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考好。

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

说不清楚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当时我心里

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心想这回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

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

到脚,心理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

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

翻不了身了吗?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要点:

1)读罢这则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

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

成绩

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

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需要清理。

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

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

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

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怀疑,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

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

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使其在学习上获得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克服障碍,进行有效的学习。

其次,是在人格方面,应和教师沟通,争取老师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信心。

11.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关于爱子亚瑟的一段祈祷词:

主啊,教导我儿子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在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诚实的失

败中毫不气馁,在光明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

教导我儿子笃实力行而不从事空想:

使他认识你――同时也认识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开端。

我祈求你,不要将他引上逸乐之途,而将他置于困难及挑战的磨练与刺激之下。

使他学着在风暴中站立起来,而又由此学着同情那些跌到的人。

求你让他又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学习指挥别人之前,先学会自制;在迈向未来之时,而不遗忘过去。

主啊,在他有了这些美德之后,我还要祈求付与他幽默感,以免他过分严肃;赐给他谦虚,才能使他永远地记着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然后,作为父亲的我,才敢轻声地说,我总算这辈子没白活。

阿门!

请从这段祈祷词中总结心理健康的一些要点。

答题思路:

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学界、心理学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据统计,大约有十类七十五条之多。

比较概括地说,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预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补充内容)

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麦克阿瑟将军对儿子的发展寄予的厚望。

和我们中国的父母不同,我们重视的只是孩子的智力,表现在关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只要学习好,就认为什么都好,“一俊遮百丑”,掩饰了人的更重要的一面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而将军重视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希望孩子有能力,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健全。

对照上述心理健康的内容,可以看到将军希望儿子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4.3)这个案例发人深省,应引起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2.旷课去网吧,9天不回家

王小奇是重庆渝北区某中学初一学生,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迷上了网络游戏。

今年五月2日,王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朋四处寻找,直到5月10日,才在一家网吧里找到已经神经恍惚的他。

5月19日,王小奇再次离家出走,3天后还是在另一家网吧找到他。

从此以后,王小奇被无奈的父母关在了家里,其父母也在家里陪他自学。

王小奇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喜欢玩一种名叫“传奇”网络武侠游戏。

他不无得意地说“我已经打到20多段,算高手了”。

他每次离家不归,都是因为在网吧着了迷,没日没夜地玩游戏,父母、学校都忘到九霄云外。

在网吧,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肚子太饿,就喝水充饥,困了,就睡在椅子上,没钱了。

看别人打游戏也是整天整夜。

据王小奇的班主任陈老师介绍,王小奇以前成绩还不错,但由于沉溺于游戏,成绩很快直线下降。

陈老师说,她平常苦口婆心给学生讲很多道理和案例,但班上旷课到网吧去玩的学生还是很多,离家出走的夜不止王小奇一个。

“我们在学校能管住学生,但管不住网吧。

“陈老师夜显得很激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项统计表明,18岁以下的网民占我国上网人数的15.1%。

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23%,是所有职业中比例最高的群体。

去年12月27日晚,广西河池市十多位人大代表对全市61家网吧暗访后统计,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占网吧总人数的57.3%。

阅读上述案例,请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种教育力量如何整合,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本案例反映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个体的发展。

2)本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种力量结合的重要性。

3)本案例应着重从社会教育的角度阐述,作为政府应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减少上述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

作为经营者,应自觉按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合法经营,关注自己的良知,关注未成年人的活动范围,尽量不与之相悖。

社会应开展多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方式,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吸引学生参加,为其成长创造条件。

4)家庭教育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人格同步成长。

13.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

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般用分数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家长,但是孩子在品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向家长反馈的很少。

35.5%的家长认为学校很少有这方面的反馈,26.1%的家长认为这方面的反馈不如学习成绩反馈多。

但18.2%的家长认为,教师很少说孩子的优点。

而从学生的调查结果看,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只有1/4多一点的小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一般看他的优点多,中学生比例更低,只有1/10多一点;在班级中,不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大有人在。

对上述调查的结果,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从对学生的评价看,应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成绩,而且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能力、人格等。

2)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决不能只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