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296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docx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级领导给我创造这次与大家共同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当村官心里就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我叫左振江,是辉南县抚民镇四平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今年52岁。

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1974年7月入党,1976担任生产队长,1979年担任村委会副主任,1982年担任党支部副书记,198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8年。

18年来,我们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路通了,民富了,家家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电话,不少村民还配上了手机,明亮的砖瓦房代替了过去的泥草屋,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1000万元,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了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4000元,自从恢复高考,我们村已有110名学生升入大专院校,成为有名的状元村。

现在,我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村党支部成为我县第一批五好标兵党支部。

回顾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我感触很深,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创业的艰辛,但我始终觉得自己只是按照一个党员标准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几年来,我先后多次被镇党委、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将自己近20年来做支部书记工作的主要经历和几点体会向大家做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第一个题目是:

当书记就要把群众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走到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是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做为一个村的当家人,这不仅仅是荣耀,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我在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最大的体会就是,当一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就必须脚踏实地的为村民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心里时刻装着咱老百姓。

我们四平街村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是辉南县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有13个自然屯,521户,2185口人,全村有8个党小组、60名党员。

耕地面积5715亩,山林面积4565公顷。

过去,我们村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地处偏远,交通闭塞,90%以上的村民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生活环境很艰苦,喝的是沟塘水,吃的是返销粮,住的是泥草房,孩子念书得跑10里之外的学校。

村民在土地里刨食,一年到头,汗珠子摔八半,剩不几个钱。

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我们村当时的特点,那就是“脏、乱、差、穷”。

面对这种状况,我上任时感到压力很大,怕辜负了乡亲们对我的重望。

于是我暗下决心,就是自己苦点、累点、掉几斤肉,也要干出个名堂来,让四平街村变个样,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群众最关心的难点问题入手,清缴“三角债”。

当时,我们村大部分资金都在个人手里了,几任班子都清不上来,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大部分欠账户不是没有钱,就是赖账户,你跟他要钱,他就“急眼”。

为了打开局面,我首先压里圈,拿自己亲属“开刀”。

我亲大姐夫欠集体800元钱,我第一个上门清缴,当姐夫知道我的来意后,还没等我说什么,他先急眼了:

“跟我要钱,门都没有,再说了,我才欠集体几个钱,这么多年,别人当书记都没要过,你当上书记本来以为还能照顾照顾我,没想到,你竟然先拿我开刀,有钱我也不交,你爱咋办咋办吧。

”我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当这个村官,你更应该支持,这钱你非还不可!

如果你不还,我替你交。

”姐夫一虽然憋了一肚子气,但一看别不过我,最后还是把钱交了,其他欠帐户看我动真格的,纷纷主动上门还了钱,当年共计清回“三角债”万元。

我把这笔钱全部用在高压线路改造上,更换水泥线杆168级,更新变压器9台,保证了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四平街村地处山区,每到雨季,牤牛水下来,道路经常被冲断,从1988年开始,我组织群众进行筑路修桥,两年中共修建标准路11公里,建拱桥4座,全村13个自然屯实现了屯屯通。

山里人穷,与交通信息闭塞有很大关系,我们村群众居住分散,多数村屯分布在山沟里,电话不通,电视效果差,常年只能收一个频道,很多村民常年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为了让群众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从1997年起张罗给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和电话工程,多次跑镇政府、跑县城争取资金,多方筹措资金34万元,分期分批为各屯安装有线电视,到去年,全村实现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户户通。

  

  过去我们村穷,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我琢磨着,决不能让下一代再没文化、再受穷。

于是,我和村班子成员合计,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在办教育上,我们重点抓了三件事: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

我们把12间新盖的村部让出来办学校,1988年,又新盖了10间,配备了桌椅和教学设备,为学生上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解决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

我们多次到镇政府和中心校争取分配正规师范毕业生,1995年,政府终于给我们分来了4名师范毕业生。

可是这4名女教师到村里一看,心就凉了半截,因为这里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吃住很不方便,待遇又低,她们就打起了“退堂鼓”。

我一看这事不好,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人才,怎么能让她们就这样走了呢,于是,我们把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倒出来让她们住,给她们解决了烧柴,又雇人给她们做饭,还为他们备足了米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真诚打动了她们,最后她们还是安心地留了下来。

第三件事是动员流失的学生回校上学。

为了使那些辍学在家的孩子能重返校园,我逐户走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6队有户叫王佰昆的村民,因家庭困难,三个孩子不让念书,我主动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为孩子买来了书包、交了学费,使三个孩子回到了课堂,现在,这三个孩子有的在读高中,有的已经上了大学。

这几年,我们村投资8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在全县村级小学中,我们也是一流的。

  解决群众看病难,是村民多年的心愿。

于我们村人口比较多,村民小病能忍,急病重病急死人。

为使村民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

我们就四外寻找乡村医生,经过几番周折,1992年,我们终于找来了一位姓孙的大夫,村里为他提供了4间房,孙大夫受到了感动,留在我们村为村民服务。

现在,村民看病只要打个电话,孙大夫就骑着摩托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求医。

我常想,为群众办事是咱应尽的义务,也是咱的职责,村民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只要我知道了,我肯定到场。

我总觉得,老百姓办点事难,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人家是不会找到村干部头上的,所以只要老百姓有求于我,我头拱地也要办好。

这些年,我把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到给群众办实事上了,村民盖房子批房号找我,做买卖找我,跑贷款找我,婚丧嫁娶找我,孩子念不上书还找我,我不觉得麻烦,反倒觉得这是群众对咱的信任,为群众多干点事,我心里踏实。

1995年,村民李正宝想承包县城到四平街村的小客,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一来方便群众出门,二来李正宝也能致富。

后来听说他因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办下来,我决定帮助他,就把家里仅有的5000元钱拿出来,又从亲属家借了一部分,凑足了6万元,送到了他的手里,并亲自多次到有关部门为他办理了手续。

现在李正宝每年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户。

村民周喜才、王焕生想建个养鸡大棚,苦于没有资金找到我,我二话没说,通过自己担保,一次给他们贷款15万元,现在这两户都扶持起来了,而且效益不错。

我当书记这些年,村民孩子念书、娶媳妇、做买卖、发展多种经营通过我担保贷款40多万元。

我个人借给群众的钱有3万多元,有的10多年了也没还,还有的干脆就黄帐了,做为村里的当家人,百姓富了,就是我最大欣慰。

  我汇报的第二个题目是:

当干部就要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四平街村不仅幅员面积大,而且人口比较分散,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量大,同样的工作,别的村走一天能安排就绪,我们就是骑着自行车挨个屯跑也得三天。

前些年,于交通不便,村社干部到村里开一次会来回得需要大半天时间,为了不耽误生产,我常常亲自到各屯去落实工作。

为了群众办事方便,20多年来,我们一直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村办公室每天24小时都有一名村干部值班。

我家离村部8华里,来回走耽误时间,而且群众找我的时候多,我干脆担起扁担,一头挑上大煎饼,一头挑上大白菜,住到村部里。

有时工作忙起来,一两个月才回家一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村里和各个屯里度过的。

住在村部比较艰苦,要自己担水做饭,工作忙起来吃凉饭、睡凉炕那是常有的事,有时来不及做饭,就冲杯豆奶粉对付对付,有时群众看不过去,做好饭菜叫我去吃,我都一一回绝,于冷一口热一口,生活没有规律,我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现在一粘凉的,胃就痛的受不了。

就这样,我一干就是近二十年,有时老伴免不了抱怨我说:

“人家当书记的只要支个嘴就行了,你倒好,家里成了你的临时旅店,什么事情也指望不上你,种了这么多地,养了这么多牛,越忙的时候,你越不着家,也不知你一天到晚图个啥。

”看着疲惫的老伴,我的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舍小家,就难顾大家,总得顾一头吧。

  

  1992年,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和镇党委政府的认可,我被提拔为副镇长,但仍然兼任四平街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2年政府机构改革,我年龄过口从副镇长岗位上退下来继续任支部书记。

任副镇长这10年中,我一方面做着村支部书记工作,一方面履行着副镇长职责,起初,亲朋好友也一再劝我,让我把家搬到镇上,一是便于孩子念书,二是生活条件也比较好,镇领导也多次动员,甚至命令我把家搬到镇上,可是这些良言相劝和善意安排都被我一一谢绝了,领导见我执意不肯搬家,决定从生活方面给我照顾,让我到镇上领公务员工资,当时公务员工资要比我支部书记工资高一倍,10年中,我副镇长的工资6万多元,我一分没领,仍然领我支部书记的工资。

不少人对我不理解,认为我是傻帽,有福不会享,有官不会当。

可我心里明白,我这么做,不是我有钱,当时我两个孩子念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也不是我不明事理,因为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这片黑土地,离不开父老乡亲。

我觉得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有一种奉献的精神。

  1998年7月,抚民镇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我长这么大,头一回见过这阵势。

半夜我出来一看,山上“牤牛水”下来,泥沙混到一起,一股脑地涌向了村子,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道路、通讯、电力中断,眼看着大片丰收在望的农田被淹没,路基被成片的兑走,我心急火燎,连夜组织干部群众冒雨抢险,村子南出口是几天前新修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一但被冲毁,10多万元投资就会毁于一旦。

我带领村社干部、党员冒着倾盆大雨,开凿泄洪道,经过一夜奋战,终于保住了大桥。

于被雨浇了一夜,我患上了重感冒,高烧度,被村干部们强行拉到村部挂上了吊瓶。

水灾过后,呈现在眼前的是满眼荒凉,水毁路段5处800多延长米,高压线杆冲倒6根,桥涵冲毁4处,庄稼兑走200多亩,村民房屋进水,损失惨重,这种情形,我实在看不下去,我拎着吊瓶,来到救灾现场,当时,镇里还没来得及安排各村自救,我便发动党员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开展生产自救,于疲劳过度,高烧不退,几次晕倒。

后来,老伴听说了哭着跑到工地上,劝我回家,对我说:

“你赶紧回家吧,再拼下去,老命都要搭上了,你要是有个好歹,这个家可怎么过呀”。

我说:

“我是村里当家人,村里有难,我不在场,不放心哪,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呢?

”我的举动,群众深受感染,一些村民自发地赶来了牛车、开出了三轮车、有的把老婆孩子都发动出来搞自救,当时我很受感动,我提出要给大家点报酬,乡亲却说:

“左书记,你为了大伙,连命都不要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就吩咐吧,我们保证指哪打哪,分文不要”。

经过全村男女老少的不懈奋战,仅用3天时间,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恢复了正常,镇领导赶来时感到非常惊呀,没想到你们的自救工作这样主动,这样及时。

  我汇报的第三个题目是:

当领头人就要始终以富村裕民为已任

  我总认为,做为一个村级组织,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支撑,集体经济壮大了,你腰杆才硬,说话才有分量,才能为大伙谋利益,党支部才能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刚当书记那年,村里是一穷二白,唯一的家底儿是一个即将倒闭的参场。

按说不操那份心,消消停停当几年太平官也挺好,工资照开,没什么闪失。

可我这人天生就是这么个犟脾气,不干便罢,要干非得干出点明堂不可。

那几年,我天天琢磨着挣钱,曾经为发展集体经济苦苦探索,绞尽脑汁。

先后开办过参场、油坊、铁矿、鞭炮厂等,虽然没挣着多少钱,但却从中累积了经验,理清了思路。

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我们觉得应该立足资源,发挥优势,把功夫下在山上。

我们四平街村有荒山、荒坡、荒滩4000多公顷,发展林业,省工省力,投资少,效益大,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护生态环境。

于是我们层层发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全村展开了植树造林大会战。

我亲自规划地块,把好质量关。

在植树造林工作中,我们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把造林与防洪有机地结合起来,从2000年开始,我们带领干部群众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先后修建浆砌石排水沟620延长米,治河5000多米,小流域两侧坡耕地修建梯田万延长米,退耕还林300亩,栽种果树棵。

从1985年到现在,全村共栽树3500公顷,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就这样建成了。

现在村办林场每年采伐纯收入都达到15-20万元,并且可以轮伐40年。

集体有了钱,群众负担就自然降下来了,从1985年到现在,村社干部工资我没用老百姓摊一分钱,小学民办教师工资全集体出,1996年以来,农村实行招标田制,按四平街村招标田面积,年可收入招标费8万元,这项费用,我只收了一年,8年为群众减轻负担64万元。

  

  集体富了,我又琢磨着让个人的腰包鼓起来。

我觉得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职责就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作为2000多人口的当家人,我不能眼看了乡亲们受穷,群众不富,我心不安。

我当书记这些年来,心里最想干的事儿,就是给大伙趟出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致富之路。

群众要想富,就得走产业化之路,为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注重收集信息,外出考察,引进项目。

这几年,我先后带领村社干部到敦化市黄泥河子镇考察地栽香菇,到黑龙江省考察天麻、贝母栽培、养牛养鹿。

为了提高群众的科技种田水平,掌握发家致富本领,我们每年都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到我们村里讲课,先后请吉林农大教授讲天麻栽培技术,请敦化农研所教授讲地栽香菇技术。

请黑龙江省科研部门讲养牛、养鹿技术。

使群众开扩了视野,找到了致富门路。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注重引进高效粮食品种,大力推广新技术,积极培植示范户,为了使群众不担风险,在引进新品种、新项目中,我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成功后再扩大面积,全村23名村社干部,60名党员人人有项目,家庭人均收入都在4500元以上。

去年,全村重点推广了小粒黄大豆,与敦化市南韩客商签订了2000亩订单,引进5000箱箱栽天麻,还推广了特用玉米、水稻绿优米、地栽香菇、中草药材、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全村经济作物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80%。

牛、羊、猪、鸡等养殖业己成为全村的第二主导产业,经我们亲手培养起来的科技示范户、养殖业大户达到总户的28%。

现在全村有商贸业户19户、运输户83户、加工户16户、小酒厂7户、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25%。

2002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了4100元,在全县名列前茅。

  我汇报的最后一个题目是:

当村官就要以德为先以廉为本

  我们村20多年来,没有一起上访告状,没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甚至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

这所以民风淳厚,干群关系比较融洽,干部群众能够拧成一股绳,始终保持团结向上的劲头,主要是我们坚持始终坚持以德治村的结果。

我一直主张,要想管好一个村,必须多做得心人、暖人心、聚人心的事,少干伤人心的事,多做思想政治工作、耐心说服工作,少干生冷硬的工作,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只有这样,你才能服众。

做为一个村的当家人,不仅要抓班子,带队伍,更要带出一个好的村风。

打铁必须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

从任职那天起,我就给自己提出三条要求:

带好班子、抓好队伍、不占便宜。

我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靠得就是一身清廉。

村里大事小情,我都开会研究,充分发扬民主,我们村班子成员7人,20多年一直比较稳定,和我配合最多的三位副村长都20多年了,会计、妇女主任也10多年了,上次换届选举,我们全体村社班子全票通过。

我们只所以能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赖,靠得就是干净干事。

在班子建设上,我充分发扬民主,决定的事,放手放胆让下边去干,出了问题、遇到困难我全兜着,下属家里有大事小情,我全张罗,满张罗。

比如,去年副村长王君友的孩子念高中,一把要拿出8000多元,眼看开学了,钱还没着落,我主动给他送去5000元,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年,镇里发给我个人的奖金,我从来都拿回来与班子成员平分,有时干脆发给贫困户,比如去年年底,于我村在农业收缴工作中立了头功,镇党委奖励给我500元,我觉得这钱是集体团结战斗的结果,我不能独享,让我给了贫困户李勤令。

我就是这样凭着实实在在的为人,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在队伍建设上,我注重发挥村社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村里的各项工作,如防火造林、公路建设、发展致富项目、帮扶贫困户等活动,我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必须做出表率。

去年新居工程建设,我组织党员干部义务献工1200多个工日,为群众办实事30多件。

平时我经常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党员,在处理党群干群关系上,我们必须见困难要上,见利益要让,党支部的威信就这样在群众中逐渐地树立起来了。

  

  我们村集体收入额度比较大,村民对财务管理比较关注,我们不断加大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力度,凡涉及群众关注的都随时公开,如农业税减免、村级财务收支、房基号分配、两工管理、民政救济、新居工程照顾、干部责任制完成情况等,先召开“两委会”研究,再张榜公布。

为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我们成立了54人组成的村社财务监督小组,180人组成的村社理财小组,对村社财务一季度一审计,一个月一公开,于我们及时地对村务进行公开,群众都非常满意。

  常言道:

家和万事兴。

这些年,我注重用我的言行去影响班子,影响党员和群众,用道德规范教育村民,用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做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

邻里纠纷、夫妻矛盾、干群矛盾到我这里肯定化解。

我住的屯有个不求上进,不干正事,专门跟社长对着干的青年叫刘殿宝,平时跟我也有对立情绪,今年28岁了,还没说上媳妇,家里两个老人常年有病。

去年盖房子,我给他列到新居工程行列,亲自为他解决木料、审批手续,组织人给他帮工,还给他垫上500多元钱,使他盖起了3间大瓦房。

又托人给他介绍对象。

我的举动,使他非常感动,他主动上我家赔礼道歉,表示今后一定遵纪守法,好好做人。

  7社因退耕还林,涉及一部分村民的耕地,社里想对耕地进行局部调整,他们不理解,不配合,想到上边讨个说法。

我得知后,在这个屯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向他们宣传国家的停耕还林政策,并组织他们自己制定调整方案,村“两委”班子成员亲自为他们打地,重新调整分地,使村民心服口服,顺利地平息了这场土地纠纷。

这些年,于我们村“两委”班子,行得正、走得直,一碗水尽量往平里端,化解了很多矛盾,带出了一个安定团结的风气。

  我对自己从来都是从严要求。

我住在村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带来的,不占公家一分钱。

我一年到头,给群众办事,乡亲们免不了要给我表示表示,我坚持拒收礼、不吃请,这些年,我拒收的钱物达2万多元。

说起这些事儿,还有一段笑话,一社村民孙加全托我帮助办理批房号手续和解决建房木材,我跑了好几趟才给他办下来,事后,他为了答谢我,硬塞给我300元钱,我说什么也没收,他以为我嫌少,几天后拿了600元送到我家,被我谢绝了。

前几年,有个屯搞小流域治理,涉及土方回填工程,这个工程搞好了能挣一笔钱,我的一个亲戚见有利可图,非要承包不可,我坚持公开标准,他就急眼了,我们当众干了起来,最后还是通过公开招标把工程包了出去。

去年,在农业税社会减免过程中,一社的毛社长考虑到,我弟弟家经济条件不好,因为我母亲患骨股头坏死吃住在他家,就把我弟弟列为农业税减免对象报上来,我知道后,二话没说,就给他拿了下来。

这些年,亲戚朋友在我这一律一视同仁,没有一人占着便宜。

  以上是我做村党支部书记近20年的一点体会,照比在坐的同行、领导还有很大差距,确实有些班门弄斧,借此机会,我愿意向各位虚心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真正成为一名群众爱戴的,名副其实的党支部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