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ppt170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 教学案3份打包 苏教版.docx
《师说ppt170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 教学案3份打包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ppt170课件 课时跟踪检测 教学案3份打包 苏教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说ppt170课件课时跟踪检测教学案3份打包苏教版
第6课
师__说
(一)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
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其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步入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主要
作品
著有《昌黎先生集》,有《〈张中丞传〉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杂说》《进学解》《原道》《原毁》等散文名篇。
评价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人物轶事
韩愈求学
韩愈在洛阳求学时租了两间茅屋居住,过着凄苦、清贫、俭朴的生活。
为了博览群书,他“口不绝吟于文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
起早睡晚,常常读书到深更半夜。
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也舍不得生火取暖。
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了再写;手冻僵了,他搓一搓发热后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他就喝口青菜汤继续吟诵揣摩。
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地记笔记,提炼纲要,记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注意研究并加以仔细分析,把前人写的文章吃透。
19岁时韩愈离开了洛阳,来到京城长安。
当时,在长安文坛上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这就是梁肃,他深得韩愈的敬仰。
梁肃反对骈体文,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
韩愈就登门求教,两人不谋而合,他们都喜欢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而反对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
韩愈认为写文章应说明道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语言要表达思想。
从此,他立志恢复散文,改革骈体文。
他常常求教于梁肃,在这位文坛大家的指点下,韩愈的古文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
(一)背景链接
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
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就可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
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博士,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
于是他写了《师说》一文,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态度。
(二)常识链接
Ⅰ.文学常识
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接近于现在的杂文。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西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空洞的骈俪文章。
Ⅱ.文化常识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
传,是解释经书的书。
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
“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
[学者:
求学的人。
所以:
用来……的。
受:
同“授”。
“……者,……也”:
表示判断。
乎:
相当于“于”。
闻:
知道,懂得。
师之:
就是“以之为师”,即拜他为师。
师,意动用法。
]
[庸:
岂,难道。
知:
了解,知道。
是故:
因此,所以。
无:
无论,不分。
]
[师道:
从师求学的道理。
道,道理,风尚。
出:
超出。
下:
低于。
耻:
“以……为耻”,意动用法。
身:
自己。
惑:
糊涂。
句读(dòu):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
[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是其标志。
意为不明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构
同。
不(fǒu):
同“否”。
“或……,或……”句式:
译为“有的……,有的……”。
巫医:
古代巫和医不分,巫指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
一些药物以治病为业的人。
族:
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
称“老师”称“弟子”等等。
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
年相若:
年龄差不多。
谀:
阿谀,奉承。
]
—不齿:
不屑一提,表示鄙视。
齿,提及,说到。
乃:
竟然。
欤(yú):
语气助词,这里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
[常师:
固定的老师。
郯(tán)子:
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
曾向他请教官职名称的由来。
苌(chánɡ)弘:
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
师襄:
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老聃(dān):
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
专攻:
专门学习、研究。
]
[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乐》久已失传,这里沿用古代的说法。
传:
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通:
普遍。
时:
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嘉:
赞赏。
古道:
指古人从师之道。
贻(yí):
赠送。
]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2.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一、诵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用来……的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两个词,从,跟随;而,表承接关系
今义:
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孰能无惑孰:
代词,谁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副词,岂,难道
(3)是故无贵无贱无:
无论
(4)①古之学者必有师之:
结构助词,的
②吾从而师之之:
代词,他
③师之所存也
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而:
连词,表顺承关系
②惑而不从师而:
连词,表转折关系
(6)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
代词,那些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
代词,他
(7)①生乎吾前
乎:
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乎:
疑问语气词,呢,表反问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吾从而师之
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2)吾师道也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译文: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生乎吾前。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出生在我之前的(或:
在我之前出生的)。
环节二:
分析文理
6.下列对本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提出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古之学者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
C.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
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
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解惑”是核心。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解析:
选C应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
二、诵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7.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一般人
今义:
大家;许多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
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
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其出人也远矣出:
动词,超出
(2)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
尚且,还
(3)位卑则足羞卑:
形容词,低下
(4)君子不齿
不齿:
不屑一提。
意思是极度鄙视
(5)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彼童子之师之:
助词,的
④句读之不知
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6)①其出人也远矣
其:
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
②其皆出于此乎
其:
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③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
代词,那些
④其可怪也欤其: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
(7)①择师而教之而:
连词,表顺承关系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
连词,表并列关系
③则群聚而笑之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④而耻学于师而:
连词,表转折关系
(8)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②位卑则足羞
则:
连词,表顺承关系,就
(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
副词,竟然
10.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名词作动词,从师求学
(2)而耻学于师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耻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
愚:
形容词作名词,愚蠢的人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小学而大遗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大:
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
(6)不耻相师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7)位卑则足羞羞:
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羞耻
11.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而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师”置于动词“学”之后)
译文: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文:
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3)或师焉,或不焉。
(固定句式,或……或……)
译文:
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省略句,省略了代词“之”)
译文:
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2.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解析:
选D结论不正确。
三、诵读课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不一定
今义:
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圣人无常师常:
形容词,固定的
(2)①其贤不及孔子贤:
名词,才能,学问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贤:
形容词,高明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
副词,普遍
(4)余嘉其能行古道嘉:
动词,赞赏
行:
动词,履行
(5)作《师说》以贻之贻:
动词,赠送
(6)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于:
介词,比
②不拘于时于:
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③学于余于:
介词,向
(7)如是而已而:
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8)作《师说》以贻之以:
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1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不拘于时。
(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文:
不被(不好的)时代风气影响。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弟子”置于动词“贤”之后)
译文: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7.下面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举实例,引言行,令人信服。
B.在第3段中作者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概括表现为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固定界限取消,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C.《师说》只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其中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D.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选C“只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说法有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韩愈的《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文章。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
古人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
韩愈看到这一点,并对魏晋以来社会上形成的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深为不满。
他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教师具有“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作用。
2.从历史中积累
程门立雪
一位叫杨时的学生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午睡,就与游酢在门口静静等候,不巧下了鹅毛大雪。
等程颐醒来时,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程颐深受感动,从此,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向他们倾囊而授。
3.从名言中积累
(1)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
——邓小平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里宁
(3)教师本人应该是有教养的。
——马卡连柯
(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欠略》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4.从佳作中积累
感激我们的老师。
“您的教导,我铭刻在心;您的关怀,我感激在心;您的帮助,我感谢在心。
谢谢您,老师!
”“一路上有您的教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关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
衷心地感谢我的老师!
”“您是火种,点燃了我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老师,您可还记得我——一个常惹您生气的学生,至今仍内疚,您那缕缕银发有一缕是为我而白。
”“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才感觉到这世界的温暖……”
(二)这样运用素材
一丝严谨,镌出金色之光。
为师者说: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正因为你那宽广的胸怀,深奥的哲思,不凡的睿智,一视同仁的严谨,才有我们的进步与成长。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您耐心地讲解着,细心地规划着,为我们解开心中的疑惑,为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找出错误的所在,您是一位渡船的贤者,掌着智慧的舵,划着岁月的桨,在人生的海洋,摆渡往来。
[领悟]材料自然引用韩愈《师说》中的句子,对老师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和赞美。
试想一下,没有教师,怎能传授文化、发展文化?
没有教师,怎能培养人才?
没有人才,怎能使国家强盛?
国家不强盛,怎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
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
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
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
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
直至改革开放后,他才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
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
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
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
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
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
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
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
可是,现在,面对耄耋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
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
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佳作赏析
本文有两大美点:
一是主旨美。
全文通过为我们刻画的饱经忧患,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的老师,表现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敬仰之意。
二是语言美。
朴实的语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浓浓的情思。
写作借鉴
1.学标题
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
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2.学语言
“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
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因此充满了“暖意”。
但是,他一生清苦,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
3.学选材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以小见大,表现了我对老师的愧疚。
4.学人物形象
张梦庚老师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43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
5.学艺术手法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同时,老师也渐渐地老去。
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6.学结尾
结尾深化主旨,“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老师的伟大,存在于学生的心里。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
(《论语·述而》)
注释:
①叶公:
叶,旧读shè,地名,当时属楚,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有古叶城。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所以人称叶公。
②云尔:
云,代词,如此的意思。
“尔”同“耳”,而已,罢了。
[翻译]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对子路)说:
“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愁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
[明理知义]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
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孔子一生遭尽坎坷,但他为追求大道而快乐,为实现大道而四处奔走,从不关心个人得失。
让我们以孔子为榜样,做一个勤奋而快乐的人。
割肉相啖
成语释义:
是两个莽夫为了争夺“勇敢”的名声,竟然相互割对方身上的肉吃,直到流血过多而死。
他们误把杀人和被人杀、吃人和被人吃当做勇敢的表现。
勇敢不是表面的鲁莽,而是一种理智的信念。
成语原文: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
卒然相遇于涂,曰:
“姑相饮乎?
”觞数行,曰:
“姑求肉乎?
”一人曰:
“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
于是具染而已。
”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勇若此不若无勇。
请将成语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然相遇于涂,曰:
“姑相饮乎?
”
译文:
(2)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勇若此不若无勇。
译文:
参考答案:
(1)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其中一人说:
“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
”
(2)于是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
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其中一人说:
“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
”酒过数巡后,其中一人说:
“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
”另一人说:
“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
在这里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
”于是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
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
胡歌:
以真诚之心抚慰人生的伤疤
2015年11月4日,“亚洲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