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86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docx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1月3日

电气工程学院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设计题目

煤矿瓦斯检测系统设计

姓名

班级

留着学弟学妹ctrlC,ctrlV了。

本来我很认真做这个课设的,TNND学校老师喝酒把答辩误了,拖到了下学期,图是我花了两天画的,虽然做得不是很好,确实很认真做了。

后来因为有事,没去答辩,这篇课设留下一届给我补交了。

既然老师都这样了,就别更别指望学生了。

大学的课程不是同学们不想听,为人师表,老师都没讲好,同学们就别想学到什么东西了

说明书主要内容:

1.基于MCS-8031的瓦斯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2.能够实现实时的检测矿井瓦斯气体的浓度,并能通过液晶显示出来。

3.当矿井内瓦斯气体浓度高于标准值(危险值)时,蜂鸣器报警

4.瓦斯检测浓度的数据能通过RS-485通讯传到远程计算机

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

年月日

目  次

引  言1

1文献综述2

1.1发展与现状2

1.1.1国外研究发展2

1.1.2我国研究发展2

1.2弊端与改进2

2总体设计方案5

2.1系统设计4

2.2传感器选择4

3具体实施方案9

3.1电源电路设计部分9

3.2可燃气体检测电路部分10

3.3A/D转换电路部分11

3.4声光报警电路设计部分13

3.5LCD1602电路部分13

3.6MAX232串口电路设计部分15

3.7RS-485串口通讯部分15

3.8看门狗电路设计部分17

3.9MCS-8031电路设计部分19

4参考文献21

附录22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核心能源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5%,可事故伤亡人数却占到80%。

2004年中国有6009名煤矿工人死于各种矿难。

在这些事故中,瓦斯爆炸又占据绝大多数,瓦斯灾害己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头号敌人。

煤矿中的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当它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后,遇火能燃烧、爆炸。

瓦斯爆炸不仅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摧毁矿井设施、中断生产。

因此,煤矿瓦斯的检测与监测是煤矿安全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各种煤矿分布在全国各地,它们所处的地质情况和安全状况并不相同。

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研制生产不同的安全检测仪器,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

本课程设计的是用单片机控制的甲烷浓度报警监控仪,是采用热催化原理(俗称黑白元件)探头制成的甲烷浓度测量仪,适用于中小型煤矿井、下各作业场所中测量空气中的甲烷浓度。

仪器能够根据甲烷浓度报警限(1.00%)进行声、光报警,并启动排风设备,同时具有通信功能。

仪器由CPU、敏感元件、看门狗监控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通信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等组成。

其中CPU是监控仪的核心,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输出、显示等功能;敏感元件是准确检测甲烷气体含量的主要元件之一,其输出是与甲烷浓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小信号放大电路则是用来放大敏感元件输出的电压信号;A/D转换电路把放大了的电压信号由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送入CPU;显示电路则显示实时甲烷浓度;报警电路对超限甲烷浓度进行报警。

该仪器的特点是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和稳定性好,是一种电路设计新颖、参数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的矿用甲烷浓度监控仪。

 

1文献综述

1.1发展与现状

1.1.1国外研究发展

本部分主要说明题目的背景与意义,介绍其他研究人员的设计方案。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技术是伴随着煤炭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1815年,英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种瓦斯监测仪器——瓦斯检定灯。

利用火焰的高度来检测瓦斯浓度;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明了光干涉瓦斯检定器,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了检测瓦斯浓度的敏感元件—铂丝催化元件;1954年,英国采矿安全所研制了最早的载体催化元件。

电子技术的进展推动了瓦斯检测控制装置的进一步发展,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法国研制的CTT63/40U矿井监控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美国的SCA—DA系统等。

目前,在瓦斯检测仪总占主导地位的是催化瓦斯检测仪,据最早文献记载,1943年以前美国已制成VCC瓦斯测量仪,日本在铂丝元件上加上涂有催化剂的载体小珠,制成最早的载体催化元件并利用这种原件制成了北辰型瓦斯指示器。

1958年法国Cherchar研究所已研制成功利用AI2O3为载体,钯Pd、钍Th为催化剂的载体催化元件,获得了较好的催化性能。

1961年英国矿山安全研究所采用新的工艺,改进了载体催化元件的性能。

从此,催化瓦斯传感器进入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全盛时期。

1961年以后,英、美、法、日、德、前苏联等国家又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并从此作为瓦斯检测的主要工作方向。

1.1.2我国研究发展

我国矿井瓦斯监控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煤矿下井人员主要使用光学瓦斯检定仪、风表等携带式仪器检测井下环境参数。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制载体催化元件,随着敏感元件制造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监控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瓦斯断电仪问世,装备在采掘工作面、回风港道等井下固定地点,实现了对瓦斯的自动连续检测及超限自动切断被控制设备的电源。

随后,陆续研制了便携式瓦斯监控检测报警仪、瓦斯报警矿灯。

1983年至1985年,从欧美国家先后引进了数十套监控系统及配套的传感器和便携式仪器装备煤矿矿井,并相应地引进了部分监控系统、传感器和敏感元件制造技,由此推动了我国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的发展。

1983年以后,国内有多种型号矿井监控系统通过了技术鉴定,逐步实现了对煤矿矿井安全、生产多种参数的连续监测、监控、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特别是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给瓦斯治理提供了机遇条件,煤矿瓦斯监控网络系统应运而生。

这些装备和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丰富了我国煤矿安全监控产品的市场,改善了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面貌,缩小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传统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井下部分和井上部分。

井下部分主要通过各种检测设备(各种传感器,如风量传感器、负压(压力)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等)来采集井下各种气体的浓度与含量、井下空气状况、设备的运转情况等数据,然后通过现场总线将数据传输到井上。

在井上,井下传上来的数据通过专线与煤矿安全管理办公室服务器和更高一级安全主管部门服务器连接。

服务器上面运行的是监控软件。

上面有井下每一个传感器的标签,所显示的数据通过上传数据的改变而不断刷新。

同时,监控软件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分析和存档,可以作为相关负责人员决策的重要依据。

并且监控软件具有超标自动报警功能,用来提示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故障或现场瓦斯浓度情况,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

由此可知,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除了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外,加紧建设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必不可少,它对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3瓦斯检测弊端与改进

国外的监控系统技术水平理论上讲高于国内发展水平,但应用于国内煤矿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煤矿管理模式生产方式的不同,价格过高不适于国内煤矿现有条件,除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可供借鉴外,其它仅具一定参考价值。

80年代初,世界各产煤国检测装置的缺点是:

1)测量范围小2)易受高浓度瓦斯和硫化物的中毒以及存在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问题,存在检测不准确及井下校准困难等弊端(每7天校准一次)。

由于检测装置向更迅速更快捷发展,方便携带等要求发展。

传统的机械检测仪一般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比较低或者检测方法难,同时单片机既有通用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又不同于计算机。

体积小,能实时快速的对外部事件作出响应,迅速采集大量数据,做出逻辑判断与推理后实现被控对象的参数调整与控制,且能满足检测仪的设计要求,所以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瓦斯检测系统设计的开发有很大意义。

因此各国都采用智能煤矿瓦斯检测系统装置,运营单片机工作原理,它能提高煤矿瓦斯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的实时性,更能有效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带动了煤矿瓦斯检测系统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也对煤矿瓦斯检测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智能煤矿瓦斯检测主要是依据单片机为核心进行设计的,传感器设计的智能煤矿瓦斯检测系统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可连续检测再加上气体传感器向低功耗、多功能、集成化方向的发展,单片机具有受集成限制,片内储存量较小,可靠性好,扩展简单,控制功能强等特点,因此,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煤矿瓦斯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具有十分广泛的现实市场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随着单片机的广泛应用,将大大促进各领域的技术更新,向自动化、小型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而且单片机内部具有8路A/D转换和大容量的ROM和RAM,不需要外部扩展电路,硬件电路结果简单,维护方便)设计出了基于单片机的瓦斯传感器。

系统由单片机,瓦斯气体检测电路,A/D转换、液晶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组成。

以52单片机为核心构成一个具备数据采集,对象控制,结果显示等功能的完整系统。

 

2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性能描述

我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井下瓦斯浓度智能传感器,该系统以单片机8031为核心,由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由可燃气体传感器、电源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模块、单片机、显示电路、报警器电路组成。

该传感器可以有效的监测井下低浓及高浓瓦斯,试用范围非常广泛。

由气体传感器感知环境中某种气体并将气体浓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该电信号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经过抗干扰处理放大后经过A/D转换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送予单片机处理。

单片机对采集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通过程序控制计算出待检测气体成分及浓度并送到LCD1602显示,经单片机处理后发出指令,如果瓦斯超过规定值,该系统可以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自动发出执行指令以降低瓦斯浓度。

煤矿气体监测系统是能够监测矿井环境中瓦斯气体的浓度,具有报警功能并能实现数据远传至地面监控室PC的系统。

2.1系统设计

1、单片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如下。

 

2、本课设计中完整的煤矿气体监测系统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l)气体传感器:

能感知环境中甲烷气体及其浓度的一种敏感元件,它能将与气体种类和浓度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2)显示单元:

根据测量信号,由单片机将待显示数据按相应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给显示处理模块显示于仪表

3)声光报警单元:

当监测气体浓度超出设定报警值时,发出声光报警;

4)时通讯单元:

将采集数据通过MAX-232和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5)电源单元:

为单片机和传感器等提供5V电压。

煤矿气体监测系统其他的技术参数还有存储数据性能、传输数据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等。

2.2传感器的选择

矿井瓦斯检测的基本原理

煤矿常用的瓦斯检测仪器,按检测原理分类可分为:

光干涉型、催化型、热导型、气敏半导体型和红外型。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使用场所、测量范围等要求,可以选择不同检测原理的瓦斯检测仪。

1.1载体催化型

载体催化型检测原理为:

甲烷和氧气在载体催化元件表面反应,放出反应热,使元件温度上升,元件的温度增量将引起元件的电阻增加,通过测量电阻增量就可以测定甲烷浓度。

载体催化原理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性能较为有效和可靠的一种探测可燃性气体浓度的方法。

80年代初,世界各产煤国均先后完成了从传统的光干涉向催化型的过渡。

该类仪器以其信号输出易于处理、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受湿度和温度影响小、结构坚固、便于使用、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价格在800-4000元人民币/台)不等,成为目前国内外自动检测瓦斯的主要仪器。

催化型瓦斯检测装置的缺点是:

测量范围小、易受高浓度瓦斯和硫化物的中毒以及存在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问题,存在检测不准确及井下校准困难等弊端(每7天校准一次)。

 

1.2光干涉型

利用光干涉检测原理,可以测定多种气体浓度,在煤矿中主要是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这类仪器利用甲烷的折射与空气的折射不同而制成的。

由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束光分别经过充有空气的参比气室和充有待测气体的测量气室后,再相遇时两束光将产生干涉条纹。

待测气体中瓦斯浓度不同,干涉条纹的位置就不同,根据干涉条纹的位置就可以测定瓦斯的浓度。

光干涉型瓦斯检测方法,已在煤矿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曾经在日本、前苏联、德国及中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与催化型原理相比,光干涉型仪器不存在高浓度瓦斯冲击或“激活”影响及中毒问题,使用寿命长。

由于是采用压力法校准,无须标注氧气,现场使用方便。

光干涉型瓦斯检测仪也存在缺点,如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选择性较差;受温度与气压影响而产生误差等。

目前,把干涉信号进一步变成电信号还有一些困难,因此光干涉型瓦斯检测仪很少用于瓦斯遥测方面。

1.3热导型

热导型的检测原理是利用甲烷与空气的热导率差异与混合气体热导率与浓度变为相应电信号,就可以确定甲烷浓度。

热导型仪器常常与载体催化型仪器相结合,0~5%CH4范围内用催化元件测量,5%~10%CH4范围用热导元件测量。

用热导率原理做成的热导型检测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主要部分是一个电桥。

一般情况下,用热导方法得到的信号很小,仪器的零点漂移是一个较难克服的缺点,它受加工精度的影响很大。

同时热导型仪器对低浓度瓦斯反应补准确,易受水蒸气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1.4气敏半导体型

气敏半导体是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检测方法,它是利用某些金属氧化物在特定温度下,吸附不同气体后电阻率将发生大幅度变化这一原理制成的。

气敏半导体元件具有灵敏度高、能耗少、寿命长等优点,不存在载体催化元件中毒影响等问题。

其缺点也较明显:

一是选择性差,尤其是受水蒸气影响严重,虽然通过添加某些材料或改变反应温度可以适当提高其选择性,但作用不大;二是线性测量范围窄,测量可燃性气体浓度的精度较差。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目前在煤矿使用较少。

1.5红外型

不同气体对红外光有着不同的吸收光谱,某种气体的特征光谱吸收强度与该气体的浓度相关,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测量甲烷的浓度。

此类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目前国内外用于精确测量和标定气体浓度的中国球,基本上采用红外技术。

由于地面上使用的红外气体检测装置体积大、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光学系统和电路的结构不适合在井下使用。

气敏传感器MQ-5适用于瓦斯的监测装置。

其具有对液化气、天然气、城市煤气有较好的灵敏度;对乙醇,烟雾几乎不响应,具有优良的抗干扰能力;有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测试电路比较简单等优点。

最终选择的传感器

MQ-5气敏元件的结构和外形如图所示(结构A或B),由微型AL2O3陶瓷管、SnO2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固定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腔体内,加热器为气敏元件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封装好的气敏元件有6只针状管脚,其中4个用于信号取出,2个用于提供加热电流。

这种敏感元件的外观图见图,其具有抗气体干扰能力强、选择性好、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和稳定性好、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

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测量空气中的甲烷气体浓度。

 

 

3具体实施方案

3.1系统硬件设计

3.1电源电路设计部分

3.1.1器件选择

LM2596开关电压调节器是降压型电源管理单片集成电路,能够输出3A的驱动电流,同时具有很好的线性和

负载调节特性。

固定输出版本有3.3V、5V、12V,可调版本可以输出小于37V的各种电压。

该器件内部集成频率补偿和固定频率发生器,开关频率为150KHz,与低频开关调节器相比较,可以使用更小

规格的滤波元件。

由于该器件只需几个个外接元件,可以使用通用的标准电感,这更优化了LM2596的使用,极大地简化了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

该系统系统电源电路图如图所示,用是外部输入电源,采用的是12V/3A的直流电源。

C5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输入端出现大的瞬态电压在LM2596加的。

电压调节端吸纳二极管必须是快恢复的肖特基二极管。

整个系统用电VCC是单片机等集成芯片需要5V的下作电压。

1.输出电压值的计算(即选择图中的R5和R6)

利用以下的公式来选择适当的电阻值,

VCC=1.23(1+R6/R5)

这里的VREF=1.23V,在240Ω和1.5KΩ之间为R1选择一个适当的阻值。

低阻值使敏感的反馈脚的噪声容限降到最小(选用精度为1%金属膜电阻,可以使温度系数降低,随时间的稳定度最好)。

2.2.电感的选择(L1)

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计算电感电压与微秒的乘积E·T

其VSAT为内部开关饱和电压,且VSAT=1.16V,VD为二极管正向压降,VD=

0.5V。

 

3.1.2硬件设计图

3.2可燃气体检测及信号处理电路部分

模拟量输出0~5V电压,浓度越高电压越高。

本模块是由气敏传感器MQ-5和LM358放大器组成。

一般地,当被测量非常微弱的时候,必须用专门的电路来测量这种微弱的变化,输出的模拟信号经LM358放大后,将信号供ADC0809采集。

信号的采集是整个实验至关重要的一步,信号采集处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的成功与否,在此选择采用传感器与20k的电阻串联,采集分压信号作为检测气体的浓度反应信号,在电路的两端施加五伏电压,因此采集的电压信号在0-5v之间,符合ADC0809的转换电压要求。

考虑到采集的是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因为导线损耗儿导致信号不准确,所以在实际排版的时候尽量减少分压采集电路与ADC0809之间的距离。

同时根据甲烷浓度特性曲线做出相应的浓度与电压信号之间的数据对应表,在单片机接收到采集转换之后的数字电压信号后,通过查找数据对应表输出相应甲烷浓度,并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当前甲烷浓度值。

 

硬件设计图

3.3A/D转换电路模块

3.3.1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CMOS工艺8通道,8位逐次逼近式A/D模数转换器。

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

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A/D芯片

主要特性

1)8路输入通道,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为8位。

  

2)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

  

3)转换时间为100μs(时钟为640kHz时),130μs(时钟为500kHz时)  

4)单个+5V电源供电  

5)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

 

6) 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  

7)低功耗,约15mW。

3.3.2信号的采集是整个实验至关重要的一步,信号采集处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的成功与否,在此选择采用传感器与20k的电阻串联,采集分压信号作为检测气体的浓度反应信号,在电路的两端施加五伏电压,因此采集的电压信号在0-5v之间,符合ADC0809的转换电压要求。

考虑到采集的是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因为导线损耗儿导致信号不准确,所以在实际排版的时候尽量减少分压采集电路与ADC0809之间的距离。

同时根据甲烷浓度特性曲线做出相应的浓度与电压信号之间的数据对应表,在单片机接收到采集转换之后的数字电压信号后,通过查找数据对应表输出相应甲烷浓度,并通过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当前甲烷浓度值。

硬件设计图

 

3.4声光报警电路部分

声、光报警电路分别如图3.6(a)和(b),分别由单片机L1和L2控制。

声音报警使用蜂鸣器,光报警使用发光二极管。

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相应报警要求时,单片机L1或L2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1或T2导通,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

报警电路由PNP三极管、蜂鸣器、LED和限流电阻组成,如图所示。

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软件设置选择其中一种报警方式,也可以两种都选择。

硬件设计如图

3.5LCD1602显示部分

(1)1602液晶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

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能显示图形,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常用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

LCD1602是指显示内容为16X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数字)。

LCD1602液晶显示器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

VSS为电源地;

第2脚:

VDD接5V电源正极;

第3脚: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

(1)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0)时进行写操作;

第6脚:

E(或EN)端为使能(enable)端;

第7~14脚: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

第15~16脚:

空脚或背灯电源。

15脚背光正极,16脚背光负极;+5V电压,对比度可调

内含复位电路;

提供各种控制命令,如:

清屏、字符闪烁、光标闪烁、显示移位等多种功能;

有80字节显示数据存储器DDRAM;

内建有192个5X7点阵的字型的字符发生器CGROM;

8个可由用户自定义的5X7的字符发生器CGRAM;

(2)硬件电路图

 

3.6232串口通讯电路部分

串口通讯对单片机而言意义重大,不但可以实现将单片机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端,而且也能实现计算机对单片机的控制,同时也可以通过串口对外部电路进行控制等。

由于其所需电缆线少,接线简单,所以在较远距离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MCS单片机的I/O串行口为全双工接口。

发送时,将CPU送来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一定格式的串行数据,在TXD引脚上按照一定的波特率诸位输出。

接收时,监视RXD引脚,一旦出现起始位“0”,就将外围设备送来的一定格式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等待CPU输入。

由于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的,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的,所以在单片机和电脑之间进行串口通讯时要通过芯片MAX232进行转换。

硬件部分

3.7RS一485串口通讯部分

本节主要介绍RS—485的标准,并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本课题在用RS一485进行数据通讯时提高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RS—485作为一种多点差分数据传输的电气规范现已成为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通信接口之一,这种通信接口允许在简单的一对双绞线上进行多点双向通信。

它所具有的噪声抑制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可靠性等方面是其他标准无法比拟的。

因此,许多不同领域都采用RS—485作为数据传输链路。

例如:

汽车电子电信设备局域网、蜂窝基站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等。

这项标准得到广泛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通用性。

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

尽管RS—485标准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对于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广泛的认识,甚至存在着种种误区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本节在介绍RS—485标准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