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docx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新特点,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巨大勇气。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业干不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们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使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没有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认真总结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更好促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
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黄海东.《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无忧论文网.文章编号:
1004—0544(2007)06-0031-03.
教育部考试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