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7321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docx

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定稿

第十一章国民体质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内容提要

国民体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表现,国民体质的水平,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

本章主要从学生体质监测和成年体质监测两个方面来简要阐述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的发展历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体质的最新研究动态,导出今后国民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术语

体质(Consititution):

是指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评价(Evoluationofconstitution):

是指对构成体质成分的各类指标进行定量表述,并对其价值作出全面的综合判断。

健康国民2010(Healthypeople2010):

指美国在21世纪实施的第一个十年健康规划,其两大总目标涉及28个领域467个具体指标,是国家实施体质健康监测的典范。

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综合国力水平,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国民体质又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性问题。

毕竟,在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整个民族素质的竞争!

难以想象,没有健康的体质,一个人还能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一个民族还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可谓“强国必强种,强种必强身”。

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1955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别重视美国人民的体质水平,美国因此而专门建立了“身体素质研究机构”;约翰逊总统强调:

身体素质对个人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兴盛是极其重要的大事;肯尼迪总统也将身体素质看成是“所有其他优美体型的基础”;1980年卡特总统在一次演讲中指出:

“系统地参加身体素质锻炼对美国人的身体健康可能是最好的投资。

”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无不体现了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人民对以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质健康的重视。

第一节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概述

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对不同人群的体质调研工作由来已久,主要包括:

1975,1985,1995年九城市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形态特征调研;1979,1985,1991,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1994年全国在职职工体质调研;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等,它们都为我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规定,我国于2000年开展有史以来年龄最齐(3-69岁)的、首次全国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5年底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测试工作已完成,正处在数据处理阶段),并且今后将定期进行。

一、监测对象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群体(样本):

学龄前儿童组(3-6岁),儿童青少年组(7-18岁,含19-22岁大学生),成年组(男18-59岁,女18-54组),老年组(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

二、监测的宏观程序

1、监测计划的确定

包括监测点、样本量和抽样方法的确定,测试指标、测试细则、测试计划和进度的初步确定,数据收集、验收、整理、处理方法的确定,评价方法、权重、综合评价方案的确定等。

2、预备试验

这项工作在第一次监测中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包括对初始指标的科学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鉴定,测试方案的修订等。

3、正式确定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案

4、到各个监测点进行抽样并测试

5、数据验收、整理、输入电脑

6、数据统计处理

7、单项评价表的制定

主要有百分位数法、标准分法、累进分法等。

8、权重的确定

定量的方法包括常规的统计方法,如:

回归方程的标准回归系数、因子分析的特征值或贡献率、判别分析的判别系数等;定性方法主要是专家意见法(或特尔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

模糊数学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或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等。

9、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主要有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等。

10、相应科研成果的问世

11、追踪监测方案的形成,形成制度性监测体系

在前一次或几次监测的基础上,制定较为系统的动态追踪方案。

如每5年要监测一次,监测点和样本量力求更具针对性、全面性。

  三、综合评价标准制定的步骤

1、采取数理统计法或专家调查法筛选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2、抽取大样本,通过测量获取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资料;

3、制定各单项指标评分表,并按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将权重系数隐含在分数中);

4、将样本中每个个体各项指标实测值按单项评分表评分并累加成总分;

5、对样本总分分布进行正态检验,同时计算总分的平均数、标准差或第10、25、50、75、90百分位数;

6、用离差法或百分位数法制定总分的综合评价标准。

第二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1978年8月26日,原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调查研究”的通知,揭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序幕。

1978年至1980年间,共测试了16个省市183414名学生,涉及15项形态指标、3项机能指标和5项身体素质指标。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获得了我国青少年儿童在体质研究方面较全面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继续对学生体质进行了监测。

其中2000年和200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纳入了国民体质监测的范围,成为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几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指标体系均有些差异,但均含有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除1979年外,其它几次均设有健康检查项目。

下表展示的是几次监测的指标体系,2005年的指标体系与2000年的基本相同(但2005年的粪蛔虫卵只检测7岁和9岁农村学生)。

表年四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

时间

形态

机能

素质

健康

1979

身高,坐高,体重,肩宽,骨盆宽,手长,上肢长,小腿加足高,小腿长,足长,胸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

脉搏,

血压,

肺活量

1分钟仰卧起坐,60米跑,屈臂悬垂,立定跳远,50米×8往返跑

----

1985

身高,坐高,

体重,胸围,

肩宽,骨盆宽

脉搏,

血压,

肺活量

50米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向上,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1000米跑,800米跑,50米×8往返跑,立位体前屈

视力,沙眼,心脏,肺,肝脾,神经衰弱,龋齿,脊柱侧弯

1991

身高,坐高,

体重,胸围,

肩宽,骨盆宽

脉搏、血压,月经初潮,首次遗精

同上

儿(内)科体检,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

1995

身高,坐高,

体重,胸围,

肩宽,骨盆宽,皮脂厚度

脉搏,血压,肺活量,月经初潮,首次遗精

同上

同上

注:

有下划线的指标为选测指标。

表11-2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

分类

指标

小学(6-12岁)

中学(13-18岁)

大学(19-22)

身高,体重,胸围,脉搏,血压,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女),握力,

立位体前屈,内科检查,视力

斜身引体向上(男),50米×8往返跑

引体向上(男),800跑(女),1000米跑(男)

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

7岁、9岁、12岁、14岁、17岁检查项目

月经初潮(女),首次遗精(男)

9-18岁(女),11-18岁(男)

选测

项目

坐高,肩宽,背肌力,

骨盆宽,皮脂厚度

注:

“△”表示有此监测项目。

注明年龄组(段)者只有该年龄组(段)有此监测项目。

  三、学生健康体质监测的主要研究结果

(一)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在1995年与1985年相比有所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增长趋势。

2000年与1995年相比,7-18岁学生身高的平均增长值为米,体重为千克,胸围为厘米,其中乡村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平均增长值均大于城市学生。

2.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变较为明显

2000年与1995年相比,7-22岁学生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降低,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尤为明显。

其中,7-18岁中小学生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比1995年下降了%%,19-22岁大学生的则比1995年下降了%-31%。

3.几种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表现在:

(1)贫血患病率降低;

(2)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3)城市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有所改善。

4.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能素质下降2000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800米、1000米或50米×8往返跑)、柔韧素质(立位体前屈)、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力量素质(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等均有所下降,除了反映位移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

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所下降。

(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肺活量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2000年又有所下降。

7-18岁学生中有75%的年龄组学生的肺活量下降,与1995年相比下降幅度达20-90毫升左右;19岁-22岁大学生的情况也呈现相同的趋势。

(3)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男女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与1995年相比亦呈现下降趋势。

(4)肥胖学生增多与1995年相比,2000年7-18岁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由%上升为%;城市女生由%上升为%;乡村男生由%上升为%;乡村女生由%上升为%。

其中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

(5)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的近视率为%,初中生的为%,高中生的近视率为%,大学生的为%;与1995年相比,虽然小学、初中以及大学的近视率趋于稳定,有的年龄段(如10-14岁)的近视率出现下降,但16-18岁高中学生的近视率则从%上升为%。

城市学生近视率仍然高于农村学生,但城乡差别比1995年有所缩小。

(6)农村地区学生口腔保健水平仍然较低反映学生口腔保健水平的龋齿矫治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例如,农村学生的乳牙龋的矫治率平均不到5%,恒牙龋的矫治率平均不足20%。

(7)大学生身体素质的“20岁现象”随着年代的推移,大学生体质中的身体形态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形成大学生体质内部构成发展的方向不一致。

参照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处于成长阶段的2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是一种反常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20岁现象”。

这种身体条件和身体能力的反向变化是青年在身体锻炼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体育教育的效益正在下降。

5.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

与1995年相比,2000年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体重的增长趋势较身高、胸围更为明显;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肺活量指标与1995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7-18岁学生的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与1995年相比,除个别民族外,均有明显降低。

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汉族学生基本相同。

(二)改革开放20年中国汉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卫生保健和体育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为:

1.身体形态生长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2000年均比1979年有明显的提高,增加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平均每10年增长1厘米、体重增加千克”的世界范围内人群平均增长高度。

表明我国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处在“生长长期趋势”中的快速增长阶段,这一结果同我国综合国力的改善是同步的。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到2000年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乡村学生生长水平总体落后于城市学生,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此外,城市男生体重增长的幅度与身高增长相比较大,因此引发的诸如肥胖等社会和医学问题,也需要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2.身体发育匀称度有所改善

体表现在我国城乡男女生维尔维克指数的生长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豆芽菜”体型也随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城市男女生明显高于乡村男女生。

3.身体机能

身体机能生长水平增幅不明显,在部分年龄段还出现了负增长,明显落后于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的增长具体表现在1979-2000年间,我国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生长水平的总体变化趋势不突出,没有显着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乡村女生肺活量还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这可能是学生缺乏必要的锻炼;肺活量/体重指数在城乡男女生都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城市男生表现尤其明显),这可能与学生体重增长过快有关;身体机能水平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

4.身体素质水平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城乡男女生立定跳远和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上,在过去的2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乡村男女生立定跳远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城市男女生,而城市女生仰卧起坐明显高于乡村女生。

5.1979-2000变化趋势

从1979年到2000年,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生长速度具有整体加速、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特点,身高表现得尤为明显。

6.青春突增期

我国学生青春突增期在过去21年中,身高、体重和胸围进入突增期的时间、高峰出现的时间和突增期结束的时间均提前1-2年。

其中身高突增期没有出现明显的城乡差异。

此外,在PHV(身高速度高峰)、PWV(体重速度高峰)和PCV(胸围速度高峰)均值的排列顺序为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表明城乡男女生在突增最大幅度和突增最大年龄上还存在差异。

7.城乡比较

我国城乡男女生生长速度曲线的21年间变化特点基本一致,也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学生生长突增期提前的趋势。

8.中外比较

中日两国学生身高和体重生长水平的比较发现,1979年日本学生生长水平明显高于我国学生,而且我国乡村学生与日本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

2000年这种差异已经明显缩小,具体表现为城市男女生身高已全面超过日本,而乡村学生这种差异也正在缩小。

中日两国学生生长速度的比较发现:

我国城乡男女学生身高和体重生长速度在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等方面都较日本学生明显。

日本学生在经历了生长发育长期加速阶段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而我国学生正好处在“长期趋势”的加速生长阶段。

另外,日本学生身高和体重进入突增期的时间都比中国学生早1-2年,其原因可能是中日两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造成的。

第三节成年人体质监测

一、成年人体质监测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锻炼和保健意识迅速提高,但是还处于自发状态。

与此同时,在各发达国家,群众体育运动由于得到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而蓬勃开展,绝大多数成年人都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以此作为最普通的休闲方式。

有些国家如芬兰、瑞典、挪威、德国等,全国1/3的成年人每周参加锻炼5次以上。

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则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对职工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1992年11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于1993年初开始进行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工作,1994年的3月-7月,我国第一次对成年人体质进行了测试,这次调研和测试的样本来自铁路、石油、煤矿、机关等21个行业。

测试点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4个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最后获得合格样本112530人。

该研究工作于1995年完成。

在此基础上,1997年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

2000年第一次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正式纳入了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使成年人体质监测成为了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成年人体质监测的指标体系

1994、1997、2000年的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有所不同,具体指标参见下表。

表11-3成年人体质监测指标

时间

类别

形态

机能

素质

1994

18-40岁组

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皮脂厚度

脉搏,血压,肺活量,台阶指数

握力,坐位体前屈,纵跳,10米×4往返跑,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41-60(女55)岁组

同上

同上

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

1997

18-40岁组

身高,体重

肺活量,台阶指数

握力,坐位体前屈,纵跳,10米×4往返跑,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41-60(女55)岁组

同上

同上

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

2000

成年人

(18-39)

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皮脂厚度

血压,肺活量,台阶试验

握力,坐位体前屈,纵跳,10米×4往返跑,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成年人

(40以上)

同上

同上

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反应时

老年人

同上

血压,肺活量,坐站试验

握力,手眼协调性,摸背实验,闭眼单腿站立,反应时

三、成年人体质监测的主要研究结果

(一)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主要结果

1.身体形态

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30岁以前处于高峰阶段,其中18-25岁年龄段平均身高最高,为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逐渐降低,56-60年龄段平均身高最矮,为厘米,平均下降3厘米;女子的变化幅度小于男子,开始降低的年龄也晚于男子,35岁前处于高峰阶段,平均为厘米,51-55岁年龄段平均身高最矮,为厘米,平均降低厘米;

50岁以前体重以及相对体重的变化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50岁后略减小;40-50岁是身体充实度最大的年龄段。

中国成年男子的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与日本同龄人相比,中国成年男子在39岁以前略低于日本,40岁后高于日本并随年龄的增大其差距逐渐加大;中国成年女子的这几项指标在所有年龄段上均高于日本同龄女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日本成年人身高下降的幅度几乎是同龄中国人的两倍(男,女);从身高体重指数看,中国人随年龄增大体重增加、体型变肥胖的现象较日本人严重。

不同职业的男性相比,公务员与管理人员、商业与服务业的职工的身材较高、体重较大、肥胖较多,农民最矮、最瘦;女性的情况与男性的相当,只是女性工人的体型较粗壮。

2.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我国成年人除了握力指标在35岁以前保持较高水平外,其它指标,如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弹跳力的纵跳、男子臂肌力的俯卧撑、女子腰腹肌力的仰卧起坐、灵敏性的10米×4往返跑等,均从25岁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特别是41岁至45岁阶段机能和素质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男性表现尤甚。

3.职业特点

五类人群体质状况优劣顺序为:

科教人员、公务员与行政管理人员、工人、商业与服务业人员、农民。

其中农民的爆发力、灵敏性和肺活量明显低于其它职业人群,但心功能和柔韧性却好于其它职业人群。

4.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特点

我国北方人身材高大、南方人身材瘦小的体型特点在本次体质监测中得到证实。

以秦岭、淮河为界,男子平均身高北方比南方高,女子则高;体重高(男)、(女);克托莱指数高(男)、(女)。

北方人肺功能较好,柔韧素质较好;南方人弹跳力、灵敏性和克服自身体重的臂肌和腰腹肌力较北方人好。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人群体质较好,在综合评价中,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人数占%,而中、西部合计仅占%。

5.与1994年比较

3年内群众锻炼的效果不明显,身体机能和素质变化较小。

除了女子肺活量、速度和力量素质有提高外,其它指标变化较小,甚至有些指标如反映心肺功能的台阶指数、反映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及男子握力还略有下降。

(二)2000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的部分结果

1.地域特征

(1)区域特征明显山东体质平均总分最高,为分,云南最低,为分。

差值为分。

(2)沿海高于内陆沿海11个省市平均体质总分为分,内陆20个省市为分,平均相差分。

在总分排序的前12位省市中有9个为沿海省市。

(3)东部高于西部我国国民体质水平分布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

(4)地域集中趋势明显相邻省市的体质水平相近的趋势明显。

2.自然环境因素

体质水平与经度、海拔高度、七月月均气温等自然环境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与纬度、年均气温、温差、日照、降雨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弱,无统计学意义。

3.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体质水平与农村人均收入、城乡人文发展指数(包括预期寿命、识字率、注册率、GDP等)、出生率等社会经济指标呈中度相关关系;与城市人均收入、死亡率、文盲率等因素的相关关系较弱,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经济和人文环境发展水平对该区域人口体质水平的影响强度不同,经济与人文环境发展水平的改善,对经济与人文环境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人口体质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经济与人文环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人口体质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

这一规律提示,应在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提高体质水平的方案,对于较好的地区,致力于增强体质的意识与合理的健身指导可能更为有效;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区域,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将可能对该区域的人口体质水平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身体机能情况

男女安静心率极小值的年龄在49-50岁左右。

安静心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台阶指数的大小。

收缩压、舒张压随年龄递增而单调增加。

用“肺活量/体重”指标的线性方程(男:

y=;女:

y=)评价肺功能随年龄变化的意义更大。

高血压检出率情况:

男性从35-39岁开始,高血压检出率快速增长,中重度高血压检出率增长速度高于轻度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趋势越明显。

女性则从40-44岁开始,其增加的幅度远高于男性。

高血压检出率呈现下列趋势:

男性>女性、北方>南方,与以往的研究一致;乡村>城市、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与以往的研究不同。

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的变化(诸如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生存压力、知晓率、健康意识和保健措施等因素)有关。

5.身体形态

在曲线拟合的基础上,再采用微分求导函数,计算得出成年男子体丰度(除身高外所有形态指标如体重、克托莱指数、BMI、胸围、维尔维克指数、腰围、臀围、腰围/臀围×100、上臂皮褶厚、肩胛皮褶厚、腹部皮褶厚、皮褶厚之和、体质百分比等的最大值)在45-49左右,女子在55-59岁左右,发生较大变化

6.身体素质

素质指标中,男子握力、背力高峰值出现在31-32岁,女子握力高峰值出现在35-36岁。

除此之外,男女的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1、选择反应时2、10m×4往返跑、纵跳、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简单反应时等均呈单调下降趋势。

尤其是男性坐位体前屈和纵跳下降的速度显着超过女性,其它素质指标的下降速度,男女趋向一致。

(三)2000年中国老年人体质监测部分结果

1.身体形态

来自200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个年龄组共计6200人的体质监测结果表明,60-64岁老年人身高、体重显着地高于65-69岁的老年人,说明60岁以上老年人的身高、体重因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