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723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 精.docx

最新青岛市城阳区生物学科高考考前模拟检测精

青岛市城阳区高三生物考前检测

(二)

1、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

A.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有关B.与尾部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C.与基因突变改变遗传信息有关D.与有关基因程序性地表达有关

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C

3、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种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复合体结构,其组成物质全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其中一些物质是由线粒体中DNA控制合成的,由这种复合体结构变化引起的细胞衰老C

A.只受细胞核控制       B.只受细胞质控制

C.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   D.不受细胞核和细胞质控制

4、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

C14-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

A.试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B.加水是作为试验对照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D.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5、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

况。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D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6、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C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减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7、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

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联接的运动神经元。

装置如下图,下列各选项分析正确的是D

 

A.分别刺激A、B、C、G、H五个位置,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4个

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

C.D、E、F共同构成了两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小体

D.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8、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

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后不会发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对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不发病的原因。

你认为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有关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B

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组成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

C.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主要元素

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预防

9、关于生物与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各种环境因素都直接作用于生物,所以一切环境因素都叫生态因素

B.要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封山育林

C.生物过度繁殖必然引起生存斗争,结果导致生物大量死亡,但这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D.自然选择能使生物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生变异

10、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获得者为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发现了一个由将近1000种不同基因组成的基因大家族,它们制造了种类同样繁多的气味受体。

那么这些位于鼻上皮上部气味细胞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C

A.磷脂B.固醇C.蛋白质D.糖类

 

1、关于胰液分泌是如何调节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是稀盐酸刺激引起的神经调节,有人做了以下实验:

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液分泌。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分泌。

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分泌?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得出“胰液分泌受神经调节”的结论?

写出一条理由。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化学调节——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随血液到达胰腺,起胰液分泌。

请设计实验探究:

小肠黏膜是否在稀盐酸作用下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

实验材料和仪器:

正常小狗2只、稀盐酸、生理盐水、研磨工具、小刀、过滤工具、注射器、培养皿、试管若干、等等。

第一步:

切下一段狗的小肠,刮下黏膜。

(3)确定一项可检测的指标并继续完成以后的实验步骤。

 

(4)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5)以上实验说明: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_________调节,列举一种属于此种方式调节的实例。

 

答案:

(1)稀盐酸在血液中与缓冲物质作用被中和:

起不到刺激胰腺的作用。

(或不能直接起到刺激胰腺的作用)

(2)不能神经具有生理完整性,切断后,神经反射不能完成

(3)①将小肠黏膜均分为两部分记为A、B

②A与适量稀盐酸混合,研磨,过滤,制成提取液甲;B与和稀盐酸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合,研磨,过滤,制成提取液乙;

③未注射前先测定正常小狗的胰液分泌量作为参照值;

④将等量提取液甲、乙分别注入两只大小和状态相同的狗的静脉中(或用一只狗分别间隔—定时伺注射);分别检测胰液分泌情况。

(4)①注射提取液甲的狗的胰液分泌量增加值多于注射提取液乙的狗的胰液分泌量,说明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

②两者无明显差异,说明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不产生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

(5)体液(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或抗利尿激素对体内水分代谢的调节。

 

2、报道,继去年“阜阳假奶粉案”曝光后,今年的“假牛奶案”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不法商家生产的所谓“100%纯牛奶”居然根本与牛没有联系,只要用香精、糖、自来水和一些添加剂,就可以生产出“纯牛奶”。

更为耸人听闻的是,不法商家利用垃圾堆里的破旧皮鞋、皮衣、皮帽及其他皮具,经过化学、生物处理,水解出皮革中的原有蛋白(称“人造蛋白”),做为原料制成假牛奶。

有人分析,“阜阳假奶粉案”所造成的大头娃娃致死,并非单纯是蛋白质含量低那么单纯,很可能是添加了“人造蛋白”所致。

请设计实验,探究“人造蛋白”是否比缺乏蛋白质更有害儿童正常发育。

(1)实验材料:

幼龄大白鼠若干,真正的纯牛奶,不含任何蛋白质的假牛奶、含有“人造蛋白”的假牛奶、发育状况测定装置(可测定一定的发育状况指标)、饲养装置等。

(2)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写出其中2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实验步骤

①选取年龄相当、体重相当、发育良好的大白鼠若干,平均分为三组,标记为A、B、C。

分别饲养。

②每天分别给A、B、C三组大白鼠饲喂等量的真正的纯牛奶,不含任何蛋白质的假牛奶、含有“人造蛋白”的假牛奶。

③在相同的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④用发育状况测定装置A、B、C三组鼠的发育状况。

记录各组发育状况指标,计算出各组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3)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①A组发育正常,B组和C组均不正常,但B、C两组发育状况指标差异不显著。

说明“人造蛋白”并不比缺乏蛋白质更有害儿童正常发育。

②A组发育正常,B组和C组均不正常,但B组比C组发育状况指标好,差异显著。

说明“人造蛋白”比缺乏蛋白质更有害儿童正常发育。

4、2018.2.20美科学家说,曾在全世界引发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现在已经在自然界中灭绝。

针对此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如果单凭在几只果子狸身上没发现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就说SARS在自然

界中灭绝,这是一种误导!

不能因此而疏于对SARS的防范。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认为SARS病毒在自然界仍存在的原因可能有。

SARS病毒在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主要途径。

(2)在体外试验中,SARS康复者的血清对某些SARS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对另一些SARS病毒无效,主要原因是。

(3)临床上对SARS病人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提高病人的抗病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并发症。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治疗SARS的特效药,但96%的SARS病人能自愈,主要原因是。

(4)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内实现。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相关知识,找出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依据

答案:

(1)SARS病毒的宿主仍然存在,SARS病毒变异性很强

(病毒)RNA→(互补)DNA→(病毒)RNA→蛋白质或RNA(自我复制)→蛋白质

(2)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会不断产生变异,且变异能力较双链DNA强

(3)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发挥强大的免疫作用,抑制且清除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营寄生生活,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复制与增殖,并表现其基本的生命现象,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因此,先有细胞后有病毒

5、腺苷脱氨酶(ada)是嘌呤代谢中催化腺嘌呤或脱氧腺嘌呤脱氨生成次黄嘌呤的关键酶,ada在淋巴细胞中水平最高,ada缺乏可导致淋巴细胞中脱氧腺苷堆积,进而影响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其结果使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部受到损害,造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在1990年,经过了长期的审查后,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终于批准了美国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申请。

这例临床患者先天ada基因缺乏,导致她患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治疗首先从这个4岁患ada缺乏症的女孩血中获得T细胞,在绝对无菌的环境里用逆转录病毒把ada基因转入T细胞,再在体外大量繁殖扩增。

第一次治疗将10亿个这种带正常基因的T细胞输回病孩,以后每隔1~2个月再输1次,共输了7次,患儿的免疫功能在治疗后显著好转,这个女孩治疗上的成功,它标志着人类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外培养T细胞获得成功,培养液中应加入等成分。

(2)在基因治疗过程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相当于基因工程操作工具中的,此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是,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 。

(3)将转基因T细胞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后,患者免疫力趋于正常是由于其体内产生了。

答案:

(1)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动物血清、维生素

(2)运载体ada基因T细胞

(3)腺苷脱氨酶

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以唯物主义的观点视之,人的死亡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如何对待死者,才是社会伦理问题。

而在人们的经验中,以呼吸、心跳长时间停止为表征的死亡,是一个可以直观判定而无须争议的事实。

科学问题已经解决,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可以与科学问题截然分开。

2018年4月10日,武汉同济医院对外公布了我国首例“脑死亡”诊断。

而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却颠覆了人们对死亡的经验判断。

在人们还不能普遍接受以科学的而非经验的方式对生命进行判定时,科学问题就与伦理问题就发生了冲突。

在过去关于脑死亡的各种争论中,医学家们始终坚持强调脑死亡就是死亡,因此脑死亡标准的实施并不给人们增加额外的伦理难题。

而反对实施脑死亡标准的人也往往首先对脑死亡标准的科学依据提出质疑。

而如果这一关不过,那么生者面对的伦理问题就不是如何对待死者,而是拯救还是放弃的伦理困局。

关于脑死亡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这次由医学专家以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法起草小组的身份,在正式场合公布脑死亡诊断标准,其意义还是不同寻常。

争议声中,脑死亡立法还是在稳步推进,以脑死亡来界定生死,大概已经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国际上普遍公认,脑死亡就是指脑干或脑干以上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临床上的诊断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项,即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脑电图平直。

(1)完成反射的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来传递的。

(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实施‘脑死亡’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4)你认为我国进行“脑死亡”立法,有什么意义?

 

(5)我国进行“脑死亡”立法,最大的障碍就是公众的接受性,即公众的伦理困惑,向传统的以心脏停止跳动、长时间无自主呼吸为死亡标准提出了挑战。

如果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公众对脑死亡立法心态剖析”为课题展开研究,请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

答案:

(1)反射弧突触

(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

(3)不正确。

因为大脑皮层是人的高级生命活动的中枢,大脑皮层受损后,无感知觉,因此宣布“脑死亡”后,根本不存在痛苦。

(4)“脑死亡”为器官移植提供健康的器官、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计划:

①确定调查对象、内容、方式、途径;②查阅相关资料及开展调查;

③数据分析,撰写报告。

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等

 

7、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多方位的科学探索。

其研究内容包括: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布、蛋白质功能、蛋白质的丰度变化、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疾病的关联性。

请回答下列各题。

(1)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其本质也是蛋白质,在人体内,蛋白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二类在正常人内环境中分布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人体蛋白质的分解量,常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形成蛋白质空间结构最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种病菌的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其抗原性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关系最密切。

 

答案:

(1)消化道和细胞内

(2)抗体、蛋白类激素(如胰岛素)、纤维蛋白原、酶类(凝血酶原)等

(3)氮(尿素)的排出量(4)内质网(5)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8、Ⅰ、农业上水肥管理和害虫防治是影响收成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可以简要概括为:

耕地施底肥→播种→间苗除杂草→中耕管理→后期管理→收割。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将猪圈内的粪肥等农家肥施到地里,早春播种前犁地时,将粪肥深施于土壤中,这样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根吸收;此外由于,提高了土壤的温度,又有利于植物的早期发育。

(2)幼苗长出后,要间苗保持株距,合理密植,铲除杂草。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以上的管理措施的目的是,。

(3)农田生态系统易爆发虫灾,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有些科学家指出,人类长期采用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外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其基本思路是:

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可食部分。

①请你分析说明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哪些?

②要想尽可能不减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至少列出一点)

Ⅱ、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下图为番茄幼苗吸水运输装置实验图,处理方式见表(其它条件均适宜)。

请据图回答。

试管

处理

1

不做任何处理

2

切去幼苗的根部

3

重复2的基础上去全部叶片,留叶柄

4

放入整株植物

5

重复4的基础上去全部叶片,留叶柄

6

重复2的基础上用凡士林涂满叶片上下表皮

 

 

(1)处理后经24小时,2到6五支试管的水位差的变化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2)试管2和4、3和5对照,对应的枝叶相同,但吸水量不同,可以说明。

(3)试管4与5、2与6对照,浸入水中的部分结构相同,管外的枝叶量不等,最终消耗水量不同,说明。

(4)试管6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试管  可与试管6互为对照.

答案:

Ⅰ、

(1)水和矿质元素,土壤中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热能。

(2)缓解种内斗争,减少种间斗争

(3)农田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爆发虫灾

(4)①不破坏植被,有利于保持水土,保留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虫灾爆发的危险,可以

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物品种的竞争力要强(与杂草相比);粮食产量要高;作物要平均

分布,实行多种作物间种、套种,由一年生到多年生。

Ⅱ、

(1)4、2、5、3、6

(2)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3)叶片的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水的动力

(4)封闭气孔或水分不能蒸腾作用散失1、2

9、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在校园向阳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而生长在校园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

为了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的叶形的影响,请你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提示:

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埋入潮湿的沙土中催芽,可进行无性繁殖。

(1)作出的假设:

                          

(2)实验步骤:

1在校园的向阳处选取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将其连根刨出。

2            ,埋入装有潮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③待蒲公英发芽后,分别移载到装有相同沃土的花盆A和花盆B中,将A花盆放在   ,B花盆放在   。

④             。

⑤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生长情况。

(3)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AB两盆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

说明     。

②如果A盆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而B盆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

说明          。

(4)讨论:

①本实验中第②步让蒲公英进行无性繁殖,其目的是。

②做完实验后,有同学提出本实验还不能完整地解决他们观察到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简要叙述相关步骤。

 

答案:

(1)蒲公英的叶形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或蒲公英的叶形只受环境影响,或蒲公英的叶形只受遗传因素影响)

 

(2)②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或相同)的两段

 ③向阳处  荫蔽处

 ④培养期间其它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

 (3)①蒲公英的叶形只受遗传因素影响

②蒲公英的叶形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

(4)①保证两组蒲公英的基因型相同

②方案I:

在校园的荫蔽处选取生长良好的蒲公英,作为实验材料,其它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

方案II:

切取将B盆蒲公英的一段直根,催芽后,移载到A花盆处于的环境中,观察其叶形的变化。

 

10、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的震颤,患者十分痛苦。

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为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松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现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体内生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竭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

为了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震颤的原因”,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来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涉及该项科研成果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A.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一些受体结合后马上会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C.慢突触传递就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以较慢速度传导信息

D.该项研究对研制大脑神经系统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2)当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时,将会出现D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递

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递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3)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

小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的浓度的多巴胺溶液等。

(4)实验步骤:

、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

(5)预测实验结果:

A组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每天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二组小鼠的运动状态。

继续对上述A组每天注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二组小鼠的运动状况。

(5)注射利血平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出现运动震颤

注射多巴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运动恢复正常

注射生物盐水的小鼠始终运动正常

 

11、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