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
初一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
(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心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
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嫰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仲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
“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
”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
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
“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
”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
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⑥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
这些孩子怎么了?
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⑦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
她,是个残废孩子。
⑧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⑨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
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一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选自《读者》,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请你对第④段划线句中的“钻”字进行赏析。
(4)第⑤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向小男孩说了什么?
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是一颗仁爱的心。
(言之成理即可)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温暖、美丽、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早春景色,又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下文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
(3)“钻”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言之成理即可)
(4)小女孩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
小男孩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此题要根据情境进行想象)
【解析】【分析】
(1)文章叙写了一群孩子为了不让有残疾的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决定用跳的方式围绕着迎春花转圈而拍摄下美好的影像,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和有爱心。
本题可结合“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和“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来理解分析作答。
(2)文章①②段描写了天气和景物,既写出了温暖、美丽的早春景色,烘托了温暖的氛围。
为下文叙写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做铺垫;用美好的景色来衬托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语句“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中的“钻”字,准确而传神地写出了孩子们对迎春花、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可爱。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从文章中的“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可知,小女孩应该是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要给残疾的女孩留下一个美好的影像;小男孩皱眉是其在想主意的外在表现——用什么方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不露声色地让那个残疾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⑴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段直接写了出来,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文章开头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
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另一方面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词语所起的表达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下文的情节,可以猜测到小女孩儿向小男孩说的话及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
故答案为:
(1)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是一颗仁爱的心。
(言之成理即可)
(2)文章第①②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温暖、美丽、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早春景色,又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下文孩子们春天般的美好心灵。
(3)“钻”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言之成理即可)
(4)小女孩提醒小男孩,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的心。
小男孩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
(此题要根据情境进行想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作者在最后一段直接写了出来,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文章开头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
一方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另一方面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词语所起的表达作用。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下文的情节,可以猜测到小女孩儿向小男孩说的话及那个小男孩皱眉的原因。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寻觅老广州的传统美食,怀旧粤菜千金难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但是,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一)论技法: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说到怀旧粤案,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这也是粤菜叫人称颂的技法之一。
但正因为在烹调上的精细,使得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极花人工的菜式,多数餐厅都忽难从命。
但是广州酒家,就仍在坚守这一粤菜精髓,80年来都是招牌菜的“广州文昌鸡”就是一个例子。
……
讲完鸡再说鸭。
南粤宫的一道“荔茸香酥鸭”,最能展现粤菜的繁琐技法。
它选用广西荔浦或广东韶关乐昌芋头,做成的芋泥又绵又粉,再加入味料便成为“荔茸”;鸭肉要以隔水蒸法至绵软;关键在于鸭肉酿入荔茸后的油炸,这个过程需要师傅十分有耐心,紧盯着油温与时间,更不能随便翻动,以肉眼可见表层变成金黄色,就可取出沥油切件。
如此,需耗费三至四个小时。
试问,有多少餐馆愿意为一道菜耗费这一担心机?
广东人烹鸡烹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番禺石基人所创的八宝霸王鸭就是番禺名菜之一。
它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的。
为了保持鸭的完整,石基人将鸭完整拆骨不开肚,做工更加耗时费力。
一方渔家的八宝鸭就参照这种做法,先将鸭洗净后用特制的配料把鸭腌上一天,将咸蛋黄、绿豆、冬菇、莲子、糯米等馅料酿进鸭中,至饱满后用棉线缝合,轻炸八宝鸭成金黄色,再用葱、姜、香料熬制的高汤扣上两个小时,鸭形丰腴饱满,鸭肉酥烂,腴香浓溢。
(二)谈镬气:
粗料精制 简中带繁
镬气小炒,大概是最贴近民生的粤菜。
吃宵夜大排档,会点上一道又一道小炒,味道好与否,就看是否“够镬气”;寻常百姓家,就会以小炒作为家常便饭的必备菜式,当然自家难以猛火大油做到“够镬气”,但小炒在粤菜中,就是从平民之味出发,演变出的讲究之道,尤以水乡一带,如顺德、番禺等地的小炒为代表,做得更是精益求精。
“炒牛奶”就是一道既有顺德特色,又表现了“粗料精制”的经典粤菜。
以浓稠著称的顺德水牛奶为原料,讲究调和牛奶、鹰粟粉和蛋清的比例,还有炒制时的火候与手势;只见师傅将油镬烧到底部通红,倒入花生油搪镬,稍微将镬离火使油温下降后,便倒入牛奶,以温和的力度炒制,师傅将此称之为“软炒”,这不仅能令炒牛奶在起镬后洁白如初,还能保持嫩滑口感。
还有以大火将生米煮成熟饭的“生炒糯米饭”,也是将糯米饭上升到一个层次。
生炒更加突显米粒的弹牙口感以及饭香,炒莱加炒饭,主食加主菜相辅相成。
这些随着年月买少见少的精工粤菜,除了考验厨师的出众技艺,也看重对时机的把握调控,一席佳肴,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数量、上菜的时间,尤其是镬气小炒,更讲究即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所“趁热、起筷”,是对菜式的尊重,也是不辜负大厨的用心。
(三)道摆盘:
精雕细琢 方显刀工
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
器皿之上,除了精工粤菜,还有精细的雕龙雕凤,那是跃然于碟上的“艺术品”,与菜式配搭相得益彰,也展现了一席宴席的排场。
对于当年的大户人家来说,粤菜不仅要做得精,更要做得有架势,而这些雕花,就是排场的展现。
尤记得曾在番禺宾馆,在一位餐饮界老前辈的安排下,吃了一顿非常隆重的“红云宴”,前前后后12道菜,无一不是用大碟上台,因为那置于碟上的雕花、雕雀、雕龙、雕凤,绝不欺场,每个都细致得栩栩如生,本应是菜肴的衬托,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些纯摆设、不能吃的雕花已显得不切实际,加之也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但这种形式感,是粤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自《美食导报》,有删改)
(1)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B. 由于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多数餐馆都很难烹调精细的、极花人工的菜式。
C. “趁热、起筷”,讲究的就是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
D. 这些纯摆设、精致的、不能吃的雕花只体现粤菜讲究刀工,已不切实际,反而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所以不是粤菜的精华,可以忽略。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广州酒家、南粤宫、番禺石基八宝霸王鸭与普通饭店的菜式烹饪技巧作比较,是为了体现粤菜精益求精。
B. 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向读者说明粤菜镬气足,用料精。
C. 文章以番禺宾馆“红云宴”碟上的雕花摆盘为例,说明了粤菜雕工之精,搭配之巧。
D. 文章主要向读者诠释了怀旧粤菜传承难的原因。
(3)你认为经典粤菜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
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D
(2)D
(3)【示例1】不会。
因为“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现在还有不少有心人去追寻这种味道,还有不少人对粤菜烹饪有浓厚的兴趣。
【示例2】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经典粤菜工序复杂,传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现在社会节奏较快,慢工细火的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解析】【分析】
(1)D.说法与原文不符。
原文第三部分第一句说“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
可知雕花也是粤菜的精华,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选项分析有误。
(2)A.没有与普通饭店作比较;B.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D.原文要诠释的是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而非传承难的原因。
所以选C。
(3)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经典粤菜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发展谈依据。
如根据文本中对怀旧粤菜的说明可知,怀旧粤菜不仅色香味足,而且还体现了烹饪的精髓,所以不会消失。
再如根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一句分析,可看出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所以会消失。
故答案为:
⑴D;⑵D;
⑶【示例1】不会。
因为“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现在还有不少有心人去追寻这种味道,还有不少人对粤菜烹饪有浓厚的兴趣。
【示例2】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经典粤菜工序复杂,传承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现在社会节奏较快,慢工细火的粤菜烹饪明显已经跟不上社会节奏。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文章说明方法的把握,注意结合选项揣摩涉及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选项正误。
⑶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注意明确观点,并言之成理。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茶园
①小时候不喜欢喝茶,上山摘茶叶却是我喜欢的。
②我常常和奶奶上山,挖药,找柴火,找菌子,找野果子。
离家不到百米的背后山就有茶树。
要采野茶,须到更高的山上。
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
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
③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
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
总之,是浸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
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
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
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恣肆快意。
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默然,肃立。
——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
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
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
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
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
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
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
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
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
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
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
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
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
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
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
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
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
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
”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
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
你拿着!
”
⑩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⑪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⑫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
⑬渐渐的,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带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
把这一种一种茶叶排开来,一种一种喝过去,确实好喝,不是当年奶奶的“大叶子茶”可比拟的,可它们竟让我愈加思念起奶奶的“大叶子茶”来了。
⑭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
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⑮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
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另外三件。
①摘茶叶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给我买吃的
⑤________
(2)文中第⑤段写道“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
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
”中的“全然”二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细读文中画线句,品味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
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4)深山里的那片野茶园,为什么被作者说成是“奶奶的茶园”?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焙茶叶;卖茶叶;我上大学的时候给“我”钱
(2)“全然”是完全的意思,这里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不够关心的愧疚之情。
(3)这里的动词反映了奶奶的小心谨慎,且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聚零为整,表达了祖母对“我”的爱。
(4)因为茶园是奶奶和“我”童年时经常流连的场所,奶奶在此采茶为了“我”积攒了足足200元学费,奶奶的茶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见证了“我”和奶奶浓厚的祖孙情。
也是“我”长大后,用来怀念童年,怀念奶奶的媒介。
【解析】【分析】
(1)组织语言时,最好以“奶奶”为陈述的主体。
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奶奶”做的几件事情。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接着,烧上火,烘焙。
”可知是摘茶叶、焙茶叶;“⑤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
”可知是奶奶卖茶叶;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
”可知奶奶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给“我”钱。
(2)“全然”本义指完全地。
这里是“我”对于奶奶在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招徕生意完全不知道,表达“我”对奶奶的忽略,不放在心上的愧疚之情。
(3)这几个一系列的动词,写出奶奶将她卖茶叶的钱,一点一点的小心翼翼的打开拿出来的情形,钱放的很深,说明钱存放之久,这些零钱换成大钞给“我”,突出奶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4)根据文章内容,茶园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茶园是“我”儿时的乐土。
奶奶摘茶叶、焙茶叶、卖茶叶,给“我”给我买吃的,上大学时换成大钞给“我”学费,奶奶的茶园,见证了“我”和奶奶浓厚的祖孙情。
而“我”通过回忆茶园,想起奶奶,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与怀念。
故答案为:
⑴①焙茶叶;②卖茶叶;③我上大学的时候给“我”钱。
⑵“全然”是完全的意思,这里表达了“我”对奶奶的不够关心的愧疚之情。
⑶这里的动词反映了奶奶的小心谨慎,且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聚零为整,表达了祖母对“我”的爱。
⑷因为茶园是奶奶和“我”童年时经常流连的场所,奶奶在此采茶为了“我”积攒了足足200元学费,奶奶的茶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见证了“我”和奶奶浓厚的祖孙情。
也是“我”长大后,用来怀念童年,怀念奶奶的媒介。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
答题时应注意,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⑵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观察该词的特点,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属于哪种刻画方法,如何表现了陈述对象的什么特点,表达了文中人物或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
⑷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含义。
答题时应注意,综合分析在全文中的作用,从新颖、线索、刻画人物、概括中心、总领全文等角度结合内容分析。
4.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
“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
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
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物
事件
心理反映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想教育女儿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________
女儿
________
爸爸惭愧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3)第⑦段中划线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4)赏析下面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答案】
(1)吃惊;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
(2)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