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156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28分)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5mg的()

A.一颗图钉  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  D.一把木椅

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有关密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ρ=m/V可以说,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C.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匀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

D.密度大的均匀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4、用天平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

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D.把一个金属回形针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5、为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很多饭店在3月27日晚8:

30-9:

30这一时段邀请就餐的客人加入“熄灯一小时”活动,客人们点起了蜡烛进行烛光晚餐。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变小

6、测定质量约为24g的酒精的体积时,应选下列量筒中的

()

(ρ酒精=0.8×103kg/m3)

A.量程25ml 分度值0.5ml    B.量程25

ml,分度值1ml

C.量程100ml,分度值1ml   D.量程50ml,分度值1ml

7、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A.1.75×10

kg/m

B.1.2×10

kg/m

C.1.16×10

kg/m

D.1.0×10

kg/m

8、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9、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

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

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D.乙杯

是水,丙杯是煤油

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

质的密度(kg/m

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

×103

煤油

0.8×103

2.7×10

3

A.不同物

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1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校园里花香四溢B.湖面上柳絮飘扬

C.公路上大雾弥漫D.工地上尘土飞扬

13、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那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ABC

14、关于粒子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托勒玫

B.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

C.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着引力

D.固体分子与分子间没有空隙

二.填空题(36分)

1、(3分)请填写上合适的单位:

(1)某位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

(2)罐装可乐瓶的容积约为350  ;

(3)我们教室中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

2、甲乙两实心

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

每立方米冰的为0.9×103

一块质量为1.8kg的冰的体积为m3,若它完全熔化成水,其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kg的酒精。

(ρ酒精=0.8×103kg/m3)

4、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如果砝码上沾有油污

,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不变”)。

5、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使气筒内的气体不能跑出,现将气筒活塞向下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将,体积将,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甲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转移。

原子是由和组成。

7、一钢瓶氧气,它的密度为6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了1/3,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

__;现在厂家有一批1米×1米×1米的水泥块,密度为2.4×103千克/米3,某工地需要100块水泥

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量为8吨的货车,则需要分_车才能运完。

8、右图是小芳同学用天平测量酒精质量的过程。

其中有一处操作错误。

这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这种操作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是可以正确读出烧杯和酒精的质量,该质量是___________。

 

9、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g/cm3,容器的质量为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6

8.5

18

35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7.2

20.2

31.6

52

10、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分子间有_____。

11、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 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

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

12、已知雪在被脚用力踩后会形成冰,某同学想测雪的密度,那么他需要测出的是以下哪些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雪的厚度H②脚印的面积S③脚印踩下的深度L④踩下后形成的冰的厚度h

雪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冰的密度为ρ冰)。

三.综合实验题(36分)

1、(6分)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求出:

(1)量杯的质量是 g;

(2)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2、(3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l

5

9

1.80

2

10

18

1.80

3

15

27

1.80

4

5

4

0.80

5

10

8

0.80

6

15

12

0.80

 

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的结论.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7分)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2分).

4、(9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V1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上如图填表:

(6个空)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倒出部分液体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出液体的质量/g

液体的密

/

kg/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一条中的      (填字母代号)

A.水B.水银C.香油D.盐水.

5、(5分)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则体积是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5)在步骤C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入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6、(6分)“十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征征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3)若将此茶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659g,则该茶壶的容积为多大?

初二物理2017年3月

一、选择题(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C

C

C

D

B

C

C

D

C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gcm3(ml)kg/m3

2.1:

21:

2

3.质量kg0.002变小0.4

4.偏大偏小偏大

5.不变变小变大

6.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电子

中子质子

7.4kg/m330

8.物体和砝码放反了63.4

9.1.210

10.引力斥力分子不停地运动

变小

间隙

11.原子电子

12.①④ρ雪=h/H*ρ冰

三.综合实验题(共36分)

1.

(1)40.

(2)1000

 

2..

(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相同

(2)1,4(2,5或3,6)

(3)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

(1)__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快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__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_搅动也能使水变红,就不能说明分子运动了

(4)_去体积相同的油,水,酒精放在相同的烧杯中,观察(略)

4.

(1)左

(2)BCA

(3)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倒出部分液体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出液体的质量/g

倒出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

/

kg/m3

82.4

38.4

44

40

1100

(4)D

5.

(1) 168 

(2) 70 (3) 2.4

(4) 小 .(5)大

6.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