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791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docx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单元卷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答案 1.D 2.A

解析 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第1题应选D项。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出生的“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

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

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

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

4.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

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

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

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3.B 4.D

解析 由图中曲线示意图可知,香港老年人口每5年增加速度由1961~1965年的7%左右下降至2006~2010年的不足2%,整体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略有上升,这表明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加深的速度趋于平缓。

老龄化会加大社会养老负担,不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会带动老年医疗、保险、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并引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分年龄段(0~14岁、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2011年9月,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读图回答5~7题。

5.到2034年,我国0~14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

A.58%、22%B.19%、22%

C.22%、19%D.19%、58%

6.未来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将最不可能导致(  )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国防兵源短缺问题凸显

D.劳动力过剩问题严重

7.为应对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最可行的措施是(  )

A.鼓励生育并从国外引进移民

B.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大规模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D.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5.B 6.D 7.D

解析 结合题意,不难判断出①表示15~59岁,②表示0~14岁,③表示60岁及以上,再依图读出数据即可。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防兵源不足以及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目前劳动力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所以今后若干年仍然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无法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大规模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过于片面,不符合现有国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2013年至2020年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完成8、9题。

8.2013~2020年,该省(  )

A.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

B.总人口数先升后降

C.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D.2016年总人口数达到最大值

9.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则之后十年内,该省(  )

A.老年人口数会有所减少

B.人口总抚养比高于预测值

C.人口性别比会快速增加

D.劳动力可大量补充

答案 8.A 9.B

解析 根据图中曲线,人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年人口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和,由图判断总抚养比的百分数值越来越大,说明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中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先增大后减小,而社会抚养比是逐渐增大,说明非劳动力人口一直增大,但无法说明总人口变化;2016年为劳动年龄人口的最大峰值,不是总人口的最大峰值。

如果该省2016年后完全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则之后十年内,老年人口数量继续增大;之后十年内,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大,少年人口抚养比也增大,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增大;完全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不大;之后十年内,劳动力不会得到大量补充。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

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

11.10年来,该国人口(  )

A.快速增长B.缓慢增长

C.零增长D.负增长

12.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

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

答案 10.C 11.D 12.D

解析 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出生率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下降,老年人口上升,人口呈现负增长;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只能是人口迁入造成的。

读图可知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向高龄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导致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出生率过低造成的。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13~15题。

13.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

14.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

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

15.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13.D 14.C 15.A

解析 目前人口过10亿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由图可知,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表现在乙国少年儿童比重远大于甲国,则可判断甲为中国、乙为印度。

中国儿童比重小是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中国人口问题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后期老龄化问题会突出,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人口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

印度人口年龄构成表现为少年儿童比例大,青壮年劳动力多,劳动力资源供应充足,因此,在竞争中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2018·浙江)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

完成16、17题。

16.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17.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 16.A 17.D

解析 第16题,从材料信息看,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车变为驾驶私家车,主要影响因素应是收入水平,A项正确;舒适程度是由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决定的,B项错误;由珠三角地区向中西部,交通条件是在不断改进、区域差距也是在变化的,但交通方式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C、D两项错误。

答案选A项。

第17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交通出行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民工返乡交通方式由骑摩托变为驾驶私家车,可能会加剧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项错误;会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会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B项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C项错误;大量私家车开回中西部农村,会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D项正确。

答案选D项。

(2017·浙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

完成18、19题。

18.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9.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8.A 19.B

解析 第18题,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不断发展,少儿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数量增加,14~64岁的劳动人口比重降低,A项正确。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③说法错误;人口迁移数量增加不是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第19题,我国进入“三低”型人口增长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②③说法正确。

一般来说,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出生数量增多,人口出生率升高,这与低出生率不符,④错误。

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增大。

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

结合下图回答20~22题。

20.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中国与日本相比,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  )

A.5年B.10年

C.25年D.35年

21.到2040年,上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日本B.美国

C.印度D.中国

22.下列措施中能够长期比较稳定地保持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的合理做法是(  )

A.延长现有人口的工作年龄

B.严格限制人口的增长

C.大规模地吸收移民

D.根据国情控制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 20.C 21.A 22.D

解析 由图可知,中国和日本出现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的时间即为曲线达到最高点时所对应的年份,分别为2010~2015年、1990年,所以两者相差约20~25年;到2040年,图示国家中日本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最低,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据材料可知,要想比较稳定地保持人口红利期,即应保持工作年龄人口占比的稳定,对一个国家或区域而言,移民能缓解短时间的人口问题,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维持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________。

(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_______国相近。

(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

根据经济与人口关联性,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

(4)B国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否适用于图示的所有国家?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6‰~8‰) 

(2)A (3)C

(4)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人口素质较低;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

(5)不适用。

C国人口增长率为零,应该适当鼓励生育,不适宜采用我国的人口政策;B、D两国人口增长过快,应该控制人口增长,适宜采用我国的人口政策。

解析 

(1)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即可得答案。

(2)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还不是负增长。

(3)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可能为零甚至负值。

(4)从图中B的位置可以看出,该国人口增长过快,主要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方面分析。

(5)中国的人口政策只适用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

24.(14分)读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

(2)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我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断增长 不断减少

(2)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受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例如,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

(3)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析 第

(1)题,读图丙可知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不断增长,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不断减少。

(2)题,结合图示我国人口在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所以耕地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那么由于过度农垦,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受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第(3)题针对我国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问题,目前我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约用地,少占用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5.(14分)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15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15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表

流出

省(市)

四川

湖南

安徽

江西

河南

贵州

占总量比重(%)

16.1

10.6

10.6

8.6

8.36

6.1

流入

省(市)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占总量比重(%)

35.5

8.9

7.2

5.6

5.6

5.6

(1)据图分析2015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2015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产业结构看,向二、三产业转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

从转移的空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地转化的同时又大量向外流动或迁移;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

(3)对迁入地:

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

对迁出地:

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

解析 

(1)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2)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人口迁移的方向。

(3)主要考查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分迁出地和迁入地和有利不利方面考虑。

26.(14分)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2)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

(3)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4)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所以综合人口压力较大

(5)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 第

(1)题,读图即可推断,注意要从总体上把握。

(2)题,我国人口密度东多西少、与人口压力指数分布呈负相关。

第(3)题,由

(1)、

(2)题得出,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不能单看人口密度和数量的绝对值,要考虑当地的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与人口的协调程度。

第(4)题,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导致人口压力指数大;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又狭小,导致人口压力指数大。

第(5)题,新疆有拉力,河南、四川有剩余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