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54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1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docx

南京市各区县中考一模专题专项及答案语文

南京市各区201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散文阅读专题

【玄武】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5分)

清溪河畔春意浓

刘建春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清溪河改写了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②“嗬,上船啰。

”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

“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

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

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

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

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

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

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

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

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

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

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

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

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

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

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

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选自《南京日报》2013年3月13日)

18.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

请简要概括。

(3分)

19.下列句中的水与清溪河水的特点相符的一项是(▲)(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20.第③段中加点的“异曲同工之妙”指什么?

(2分)

21.品味语言(6分)

(1)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这里运用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3分)

(2)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

)(3分)

22.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

(2分)

【白下】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5分)

回家

龙应台

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①。

红磡(kàn)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

“这,是什么地方?

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

“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

“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

“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

“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②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

“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

弟弟在电话里解释:

“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

“这,是什么地方?

”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

“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⑪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⑫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

“……不认得了。

”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⑬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⑭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

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

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

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

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

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

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⑮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

我在她耳边说:

“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⑯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⑰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注释]①乡:

指浙江淳安。

②乡下:

指台湾大武山一带。

(选自《目送》,有删减)

1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请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

(2分)

15.文章第⑧到⑫段作者写自己陪妈妈在大武山乡下散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分)

16.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

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17.结合语境,写出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4分)

(1)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2)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间接反映了妈妈年事已高。

B.第⑫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映衬了年老生病的妈妈凄凉的情形。

C.第⑮段写“我”把妈妈“抱进怀里”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对妈妈的怜爱。

D.第⑯段运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组生动画面具体描绘出妈妈要回到的那段时光。

【联合体练习卷】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6分)

童年随之而去

木心

(1)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2)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

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3)“碗!

(4)“什么?

”母亲不知所云。

(5)“那饭碗,越窑盌(注:

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头边!

(8)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10)“买不到!

不会一样的。

”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11)“怎么办呢,再上去拿?

”母亲的意思是:

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13)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

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14)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

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人们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

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16)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

夜里下过雨。

(17)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

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

捧着,走过跳板……

(20)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

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

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21)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注:

方言,漂浮的意思)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24)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25)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26)我告诉了她。

(2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28)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29)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删改)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事情。

(3分)

                                                                              

14.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宁适

15.赏析下面句子。

(5分)

 

(1)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2分)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3分)

                                                                       

16.请分析本文最后两段的含义(3分)

                                                                           

17.下列对本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12)段通过对“我”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坚决态度。

B.第(15)段中写同船的人各自找乐子,既暗示等待时间之久,也表现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号解释说明“我”不祥感觉的具体内容,感叹号表达了预感碗丢失的忧惧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现力,表现“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与失望中,难以自拔。

【江宁】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7分)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

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

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

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

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

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

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

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

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

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8.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3分)

1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4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分)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20.第⑦节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

(2分)

21.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节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B.第⑤节以动衬静,用大公鸡昂首挺胸的踱步与发出的声音来衬托当时的宁静。

C.①④⑥节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情味与阅读美感,同时暗示了思乡皆因读诗。

D.第⑥节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用“滴滴答答”、“叽叽”等拟声词来增强画面感。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5分)

当我问起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

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

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你睡吧!

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像一根弦。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1)上则材料选自名著《▲》,读完这本名著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用一个表达鲜明观点的句子为该名著作书评。

书评:

▲(3分)

(2)本文与材料都写到了外祖母,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的人,而材料中的外祖母除此以外还是一个▲的人。

(2分)

【溧水】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15分)

家里养着月亮

姜仲华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

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

停电了。

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

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

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

“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

“怎么啦?

”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

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

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

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

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

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

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

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

久违了,月亮!

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

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

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

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

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

“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

”“嗯?

”“咱家养着月亮!

”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

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

“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

”“是,是。

”我有些激动。

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

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

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

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

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

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

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

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

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

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

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

“我捧起月亮啦!

”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

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⑪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

“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

”我对她说:

“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⑫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

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

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第4期)

19.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

(2分)

停电见月亮→▲→鱼缸养月亮→▲

20.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赏析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

(3分)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2)研读第⑨段,说说为什么小女儿可以发现“家里养着月亮”,而“我”却不能呢?

(3分)

21.体味第⑩段,指出下列表述与“养月亮的情怀”内涵不一致的一项(▲)(3分)

A.晚归的云雀,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飞行中的艰辛。

B.汩汩的溪流,吟诵着一首首小诗,邀我与她唱和。

C.乡村舍旁的那头老牛在慢悠悠地咀嚼着夕阳。

D.风中摇曳的石榴是秋千上玩耍的小猴。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探究问题。

(4分)

【链接一】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链接二】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如何理解“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

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

”这句话的含义。

(2)材料二鲁迅想象中的这幅月景又蕴含着什么深意?

南京市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