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docx
《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待君久不至,已去意与日去(《诫子书》)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C.元方入门不顾顾野有麦场(《狼》)
D.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2.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少哪两种品格?
他缺少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题目。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来①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①未:
古代的一种农具。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国人为什么嘲笑这位耕田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撒盐空中差可拟终日在天中行止(《杞人忧天》)
C.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2.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⑦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
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日:
“求尔金耶?
”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锭为谢,却不受。
【注】①以:
因为。
②公:
指王华。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遗所提囊()
(2)公迎谓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结合全文,请你说说王华具有怎样的品质。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
“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⑥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币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
()
A.学而不思则罔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不亦君子乎夫君子之行(《诚子书》)
C.学而不思则罔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缀行甚远(《狼》)
2.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
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德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杞人忧天》)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C.乐亦在其中矣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
D.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
2.请你结合学习实际,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②,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③,充狙之欲。
俄而④匮⑤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⑥于己也。
先诳⑦之日:
“与若⑧芋⑨,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狃皆起而怒。
俄而日:
“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注】①狙(jū)公:
养猴子的老人:
②狙:
猴子。
③口:
口粮。
④俄而:
一套儿,不欠。
⑤匮:
缺乏。
⑥驯(xùn):
驯服,随从,听从。
引申为服服帖帖。
⑦诳(kuáng):
欺骗,瞒哄。
⑧若: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
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⑨芊(xù):
栎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狙“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荆人欲袭宋①,使人先表②漳(yōng)水。
滚水暴益③,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④,溺死者千有余人。
军惊而坏都舍⑤。
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⑦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荆:
楚国的别名。
袭:
偷袭。
②表:
这里作动词用,设立标记。
③益:
同“溢”,涨水。
④涉:
徒步渡水。
⑤而:
这里作“如”讲。
坏都舍:
房屋塌。
⑥向:
从前。
⑦尚犹:
还,仍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荆人欲袭宋()
(2)使人先表流水()
(3)循表而夜涉()(4)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2)此其所以败也。
3.请你说说荆人为什么会失败,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训子①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之。
先学“一”字是一画,次“二”字二画,次“三”字三画。
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
“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
”父喜之,乃谢去。
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
父往询之,子恚②曰:
“姓亦多矣,如何偏姓万。
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着哩!
”
【注】①训子:
教导儿子。
②恚:
怨恨。
此处指抱怨。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
(2)父喜之,乃谢去。
2.本文是一则笑话,请结合实际,谈谈此文给你的启示。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爱重。
鹦鹉自念③虽乐,不可久也,遂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曰:
“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对曰:
“虽知不能救,然尝侨④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⑤其义,即为之灭火。
(选自《宣验记》)
【注】①集:
群鸟停在树上,这里指停留。
②辄(zhé):
总是。
③念:
想。
④侨:
侨居,一国公民在国外长期定居。
这里指鹦鹉在这座山上居住了一段时间。
⑤嘉:
赞美,嘉奖。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请你换个角度说说它的寓意。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日月之行(《观沧海》)
B.去后乃至胜败乃兵家常事
C.相委而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D.待君久不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有人认为他做得对,有人认为他没有礼貌,你怎么看待?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徙木债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
“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民相谓曰:
“此必不信。
”有一人曰: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
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1.下面哪_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恐民不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B.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夜置表于南门之外其一犬坐于前(《狼》)
D.不得赏而已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2.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
()
A.叶公子高好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章》)
B.于是天龙闻而下之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C.于是天龙闻而下之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施尾于堂其一犬坐于前(《狼》)
2.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昔有长者子
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③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④。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便生念言:
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⑤。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伽斯那《百喻经》)
【注】①长者子:
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②沉水:
指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③诣:
前往,到……去。
④售:
卖出去。
⑤直:
同“值”,价值。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2)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鲁宗道为人刚直①,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⑦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③来。
使者先入,约曰:
“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宗道日:
“第以实言对。
”使者日:
“然则公当得罪。
”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帝诘之。
谢曰:
“有故人自乡里④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①刚直:
刚正、企直。
②谕德:
教育太子的官。
③酒肆:
小酒馆。
④乡里:
此处指故乡。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2)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2.从鲁宗道与使者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鲁宗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
“善哉!
”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水蛇装神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
“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入以我为神君也。
”乃相衔负以越公道。
人皆避之,曰:
“神君也。
”
(选自《韩非予·说林上》)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以为蛇之行者耳。
(2)不如相衔负我以行。
2.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
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
固请,约明日还书。
生旦往索。
清曰:
“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生忿,讼于祭酒④。
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
“此清灯窗所业书。
”即诵辄卷。
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
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书还生,曰: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
【注】①倜傥:
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
考中了举人。
③秘书:
少见的珍贵书。
④祭酒:
国子监的主管官贵。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2)特以此相熙耳。
2.景清的行为意在告诉同舍生一个怎样的道理?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
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卫君曰:
“大国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
”南文子曰:
“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
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
”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2)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也。
2.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掩耳盗铃
范氏①之亡也,百姓有得钟⑦者。
欲负而走,则③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④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⑤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⑥矣!
【注】①范氏:
指范昭子,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为赵简子所伐,逃往齐国。
②钟:
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则:
但是。
④况(hu6ng)然:
拟声词,形容击钟的声音。
⑤恶:
害怕。
⑥悖:
荒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2.请说说这则寓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赛跑定案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
路人为逐禽③之。
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④见而笑曰:
“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⑤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⑥谓后出者曰: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①老姥(mǔ):
老妇人。
②唱贼:
呼喊提强盗。
贼,强盗。
③禽:
同“擒”,捉捕。
④融:
苻融,晋朝人。
⑤凤阳门:
当地的一座域门。
⑥正色:
神情严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2)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杞人忧天》)
2.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苻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幂噶不吁。
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固请,之石无奈,遂牵而去。
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
“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
此乃劣马也,故退之。
”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
比公乘之,驯良如故。
盖此马愿从主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2.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
说说你的理解。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
梁丘据见晏子中食①,而肉不足,以告景公。
旦日⑦,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
“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③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
今封,易婴之师,师以轻,封以重矣。
请辞。
”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中食:
吃的是中等食物。
②旦日:
明天,第二天。
③恨:
遗憾,后悔。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旦日,割地将封晏子。
(2)贫而不恨者,婴是也。
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晏子是位怎样的丞相。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崔衍,左丞相伦之子。
继母李氏,不慈于衍。
衍时为富平尉,伦使于吐蕃,久方归,李氏衣弊衣①以见伦。
伦问其故,李氏称:
“自伦使子蕃中,衍不给衣食。
”伦大怒,召衍责诟②,命仆隶拉于地,袒其背,将鞭之。
伦弟殷,闻之趋往,以身蔽衍,杖不得下。
因大言曰:
“衍每月俸钱,皆送嫂处,殷所具知,何忍乃言衍不给衣食!
”伦怒乃解。
及伦卒,堑主李氏益谨。
后历苏、虢③二州刺史。
虢居陕、华二州之间,而税重数倍。
衍乃上陈人困,曰:
“臣所治多是山田,且当邮传冲要,属岁不登④,颇甚流离。
旧额赋租,特望蠲⑤减。
”帝乃令减虢州青苗钱⑥。
居宣州十年,颇勤俭,府库盈溢。
(节选自《旧唐书·孝友传》)
【注】①弊衣:
破旧的衣服。
②责诟:
责骂。
③虢(guó):
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④属岁不登:
连续多年欠收。
⑤蠲(juān):
除掉。
⑥青苗钱:
唐代赋税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衍事李氏益谨。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崔衍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
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④,乃跪请日:
“死所甘心,但乞贷⑤妻子。
”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
“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
”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⑥,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郭子仪、李光弼: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
②牙将:
副将。
③不相能:
互相看不起。
④见诛:
被诛杀。
⑤贷:
宽恕。
⑥节度使:
古代官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仆岂敢怀私忿哉!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读完此文,你觉得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一、1.B(A项,“去”,前者是“离开”的意思,后者是“消逝”的意思。
B项,“与”,都是“和”的意思。
C项,“顾”,前者是“回头看”的意思,后者是“看,视”的意思。
D项,“之”,前者是代词,代元方;后者是结构助词,“的”。
)
2.信、礼。
失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
失礼:
对子骂父。
二、1.
(1)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了。
(2)兔子再也没有得到,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嘲笑了。
2.兔子触株而死是偶然的,而这位耕田者却认为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是必然的。
他不可能再得到兔子了,所以被宋国人嘲笑。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耕田的农民,他的田里有截树桩子。
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了。
(耕田的人)于是就放下他的农具去守着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
兔子再也没有得到,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嘲笑了。
三、1.B(“中”都是“范围内,内部”的意思。
A项,“何”,前者是“什么”的意思,后者与“几”连用,是“多少”的意思;C项,“若”,前者是“如”的意思,后者是“你”的意思;D项,“因”,前者是“趁着”的意思,后者是“于是”的意思。
)
2.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的家庭气氛。
四、1.
(1)丢失
(2)说,对……说
2.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
3.不贪财物、乐于助人、考虑周到。
(任选两点)
【参考译文】
王华六岁的时候,和一群小孩在水边嬉戏,见到一介外来的人来洗脚,因为大醉的缘故,离开时留下了(他)携带的包裹。
(王华)拿来看了看,有数十两黄金。
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
不一会儿,那个人果然哭着来了,王华迎上去对他说:
“找你的金子吗?
”为他指明了地点。
那个人很高兴,用一锭金子作为酬劳,(王华)却不接受。
五、1.A(A项,“而”前者表示转折,后者表示顺承;B项,“君子”都是指品德高尚的人;C项,“学”都是指“学习”;D项,“行”都是“行走”的意思。
2.学习方法示例: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示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博学而笃志
品德修养示例: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六、1.A(A项,“者”都是“……的人”的意思;B项,“于”前者是“对于”的意思,后者是“在”的意思;C项,“中”前者是“中间”的意思,后者是“伤害”的意思;D项,“志”前者是“志气”的意思,后者是“志向”的意思。
)
2.提示:
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回答即可。
七、1.
(1)(他)减少全家的口粮,满足猴子们(对食物)的需求。
(2)给你们的橡实(即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吗?
2.示例:
我们在看问题时不能只看其表面现象,一定要看到问题的实质。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一个饲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了一大群猴子,(他)可以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猴子们也懂得他的心意。
(他)减少全家的口粮,满足猴子们(对食物)的需求。
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狙公)打算限制猴子们食物(的数量),但又担心猴子们不顺从自己。
(狙公)就先欺骗猴子们说:
“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吗?
”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
“给你们的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了吧?
”猴子们一昕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八、1.
(1)想,想要
(2)派(3)按照,依照(4)吏
2.
(1)从前他们(在滩水里)设立标记的时候,(标记)是可以引导渡河的。
(2)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3.示例:
从前他们在滩水里设立标记的时候,标记可以引导他们渡河,但是当水已经发生变化,涨了很多时,他们还是沿着标记涉水,以致于一千多人被淹,这就是他们失败的
原因。
启示:
事情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否则就会失败。
(或:
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