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眉山中学高三2015年9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分钟。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除了按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外,还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说表现为各民族文化的渗透。
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往往决定着这一民族文化的发展。
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也便被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不能超越。
这样一种因素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忠实地按它原有的轨迹前进。
只有确切地了解了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在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才有可能建设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发展除承袭性和民族性以外,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蓬蓬勃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相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机能失去其弹性时,那必是表现出衰落的征候,这种征侯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便由衰落而至于灭亡,民族也随之而沉沦。
这些原则同样适合于对传统礼制的批判。
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在远古先民们终于冲破野蛮和蒙昧的包裹,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时,这不仅仅是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开始了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的伟大工程。
这一工程中,又同时包孕了对人类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
礼便是这一伟大历史飞跃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
这是足可媲关于世界任何民族文明成就的创造。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孔子第一次在鲁国看到所保留的丰富的周礼仪式时,才会为华夏民族所创造的这远古文明所闪耀的智慧光辉激动不已,才会在斟酌损益的基础上,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了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
远古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礼制和孔子所整理的并为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都属于已经逝去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
从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而扬弃那些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
当我们以这样一种自觉精神和自主意识来看待传统礼制时,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明显的二重性。
从积极的一方面讲,礼既是立身之要,又是立国之本。
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执政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个人修养来说,礼的作用在于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但与此同时,它又因此而带上了明显的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因为礼的本身,无论是就性质、形式,还是内容而言,都是为了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带有鲜明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
正由于它诞生于西周那样一个封闭性的农业社会里,长期生长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上,以建立稳定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目的,它就很难彻底摆脱对封建宗法制度的紧密依赖与维护,很难扬弃它狭隘的经验主义、严酷的专制暴虐,而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人类制约自然、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包孕着对自身文化素质、生命情态的陶冶和改造的社会秩序建构的伟大尝试。
B.礼是立身之要和立国之本,只有有了礼仪制度,国家才会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统治者才能协调各种关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C.礼最先由远古先民们创造出来,后经孔子整理,成为了后代封建王朝所采用的封建礼制,如今礼已经成为了一段早已凝固了的历史。
D.传统礼制可以教导人们端正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身却有局限性乃至反动性,这是它规范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目的决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现象是一种按照时间的推移而传承和发展,会表现为空间的转移,或者表现为各民族文化彼此渗透的复杂现象。
B.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传统的思维程式等。
C.适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缘自传统文化,建设它需要了解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并以尊重本民族文化性格为前提。
D.民族文化的进程必须按原有的轨迹前进,这是由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创造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不能超越决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古先民冲破野蛮和蒙昧向文明时代跨出伟大的第一步反映着人从动物的提升和人的意识的觉悟以及对社会秩序建构所作的思索。
B.如果孔子没有看到丰富的周礼仪式,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就不会有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和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
C.从原有礼制中吸取一切积极进步、健康合理的因素,扬弃限制民族发展、阻碍理性张扬的封建糟粕,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选择。
D.传统礼制的二重性源于它诞生的特定环境和被设立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具备更开阔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和真正的民主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该博文史,有筹略。
少与太宗友善,太宗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时突厥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太宗召无忌问曰:
“北番君臣昏乱,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
二途不决,孰为胜耶?
”无忌曰:
“今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
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
”太宗从无忌之议。
突厥寻政衰而灭。
或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太宗以表示无忌,无忌深以盈满为诫,太宗曰:
“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
”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犹疑不决。
无忌曰:
“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
召问百僚,必无异辞。
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
”于是建立遂定。
高宗即位,尝谓公卿:
“朕开献书之路,冀有意见可录,比者上疏无可采者。
”无忌对曰:
“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
”帝将立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
显庆四年,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鞠之。
敬宗曰:
“无忌威能服物,智能动众,必为宗庙深忧,诚愿陛下断之,不日即收捕。
”帝泣曰:
“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
”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帝竟不亲问,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
敬宗寻遣袁公瑜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B.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C.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D.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别于现在的“中国”,文中是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而中国以外称为四夷。
B.“蹈舞”亦作“蹈舞”,犹舞蹈,指臣下朝贺时对皇帝表示敬意的一种仪节,文中是表示庆贺之意。
C.“献书”为进献书籍之意,多指民间向朝廷进献佚书或自己所著的书籍,文中是进献自己所著之书。
D.“交通”有别于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的“交通”之意,文中指暗中勾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无忌深受太宗信任。
他年轻时就和太宗关系密切,能出入太宗卧室;大臣密奏他权势过盛,太宗将奏章拿给他看。
B.长孙无忌敢于直言。
太宗立储君时犹疑不决,长孙无忌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晋王仁孝;高宗想立武氏为皇后,他多次明确反对。
C.长孙无忌见识过人。
他反对背盟攻击突厥,结果使突厥不战而亡;高宗认为上书献策没有可采纳的,长孙无忌则认为应坚持开启言路。
D.长孙无忌结局悲惨。
高宗听信了许敬宗的诬陷,长孙无忌被免去官爵;许敬宗还指使人以谋反罪名审讯他,逼迫他自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
(5分)
(2)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11分)
卜算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8、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5分)
9、“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时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在荀子《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关系的句子:
(2)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悲的句子是,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左二老爷
青铜
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打把式卖艺的、撂地儿说书的、打竹板唱莲花落的……哭的笑的喊的叫的说的唱的,样样俱全。
这正是热闹的时辰,热闹的场合,平地里忽然钻出一个细小的声音:
“左二老爷来了!
”你再看,书不说了,戏不唱了,做买卖的也不讨价还价了,齐刷刷地闪到街边。
打人缝开处,走来一个矮小精瘦的老者,病秧秧的一副气色,倒比不上他身后跟着的那两杆快枪来得气派。
左二老爷似一阵小风吹过长街,两旁的人便像倒伏的麦浪,齐刷刷地鞠躬致意。
左二老爷只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地走过去。
直到那老迈佝偻的身影走出很远,人们才醒过神来,该干啥的还干啥。
左二老爷何许人也?
非耕非读、不官不商,手上却有丁当哗啦花不完的银钱,眼前有跑前跑后使不完的跟班,外头有甩得开叫得响抖不完的威风和脸面,用桥镇人的话说:
“手不捉笔,脚不踩耙,头不戴纱,不耽误吃香喝辣。
”
他凭什么?
!
这三教九流之地、鱼龙杂处之所,免不了生出些事端,骗钱昧货伤人打脸,闹得风波汹涌天昏地暗,只要找到左二老爷,就风平浪静云住雨歇了。
也因此,不管是江浙大贾,还是沧州豪客,乃至各家店铺,街头摆摊炸果子、卖菜的小贩,只要踩着桥镇的地面,都要孝敬左二老爷一些日用钱,桥镇人管它叫“地皮税”。
这一日,左二老爷照例转完了街,正在富春楼喝茶,突然来了个推独轮车的少年人,一头拜倒在左二老爷身前。
原来,这是个打北乡过来卖馍的,头一回来桥镇,刚交了“地皮税”,车子还没扎稳,馍就被哄抢一空。
这满街的人,问谁要钱去?
左二老爷细细地抿着茶,眼皮也不抬。
末了,把茶碗往桌上一顿,说:
“去吧,少不了你馍钱。
”
少年人前脚走,管家后脚上街,提一面响铜锣往十字街口一站,“咣咣咣”三声响过,说:
“谁吃了人家的馍,把钱送到富春楼柜上。
一个馍,一个铜板。
”
一个馍一个铜板?
忒贵了些吧!
可左二老爷说了,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馍!
富春楼一时挤破了脑袋。
这边,卖馍的少年人抹着眼泪一路走,忽听身后马蹄声疾雨般撵上来,马上人抬手扔过个手巾包儿,说:
“左二老爷说了,您一个外乡人来俺桥镇做买卖,照顾多有不周。
这多出的馍钱,就当跟您赔不是了。
”
日子快如马蹄,转眼五年过去。
县里忽然来了个十八岁的新县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剿土匪、惩恶霸、治青皮,砍砍杀杀。
桥镇却依然故我。
这一日,左二老爷闷得慌,就去了戏园子里。
唱的是豫剧《包文正二下陈州》。
演包文正的是光州城来的名角儿赛金锣,一条嗓子盖过了铜锣家伙:
私访走上陈州道
不戴乌纱不穿袍
不骑快马不坐轿……
水影里庄稼佬
有谁知乔装改扮的开封府尹黑老包……
听到要紧处,左二老爷忍不住喊声“好”!
这时候,邻座来了个长袍客,二十上下的年纪,却吸着一杆两尺半长的旱烟袋,一个劲儿喷云吐雾。
那长袍客落座时,偏巧坐歪了条凳,身一斜,通红的烟袋锅子猛地蹭在了左二老爷脸上,“滋”的一道白烟过后,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子肉焦味儿。
左二老爷疼得浑身一哆嗦,差点没蹦起来。
身后的跟班还没撩起衣襟,左二老爷的手早已伸过来,摁住了。
长袍客似笑非笑地望一眼,问:
“这位老爷,没烫着您吧?
”
左二老爷笑笑,顺手端起茶碗抿一口,眼皮也不抬地说:
“不碍事儿,听戏,听戏。
”
戏台上,锣鼓一紧,赛金锣抖开一条铁打的嗓子唱:
小衙内杨金吾火上浇油真可恼
俺倒要细查细访细盘细问细推敲
查明了真赃实据定斩不饶……
长袍客起身走了。
管家说:
“咦,这不……”
“你那眼神!
五年前推车卖馍娃,今日个坐衙县大人。
”左二老爷抿口茶,幽幽地道:
“包文正下陈州,是要血溅狗头铡的……”
次日,左二老爷将枪械、钱粮封了,差管家送往县里,自己却关了宅门,去了镇外一处小院,闭门谢客。
数日后,打县城快马递来一封素笺,没有称呼和落款:
识时务方为俊杰,知深浅才是达人。
你赠我馍钱一吊,我还你性命一条。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描写桥镇集市,用排比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描写了集市热闹喧哗的场景,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桥镇的繁华,交待社会背景。
B.小说描写了左二老爷的外貌气色,与后文他在众人前的气势与派头形成对比,尤其是“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的细节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身份。
C.小说不仅直接描写了左二老爷的神态、语言和心理,而且通过描写集市上众人的态度和管家的表现从侧面来烘托左二老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D.那位十八岁的县长就是五年前卖馍被抢的少年人,他雷厉风行,铁腕整治强权恶霸,且知恩图报,经过警告、暗示放过了左二老爷。
E.叱咤一时的左二老爷因为一次随手的救助,居然保全了性命,小说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好人有好报的主题。
(2)听戏这一情节中,作者花费笔墨引用两段戏文是否闲笔?
说说你的理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左二老爷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微型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作者是怎样独具匠心安排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2015年3月27日,“中韩公共外交合作:
共筑美好梦想”第二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中韩人士纷纷就相关话题。
②讨论虽然热烈,却很难达成统一的看法,作家和评论家对文化散文的内涵,但也有一个共识,这就是:
文化散文关键要有深邃思想和文化意识。
③中美两国分别借海牙核峰会和APEC会议实现了两次元首会晤。
其中,“瀛台夜话”实现两国元首长达五个多小时破纪录的式交谈。
A.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B.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C.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D.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坚持就业为导向,面向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强化创业培训、实训和服务,增强创业成功率和成活率。
B.推崇绿色出行的宝马,与万科社区合作在北京开展了一系列趣跑,活动涉及社区跑步训练营、i3试驾等丰富内容。
C.陈蔚文是始终保持观察热情的作家,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进入她视线的范畴,她的作品取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
D.中国是文化大国,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却面临消失,其消失的原因是它们已经由日常用品退化为订制类的商品造成的。
1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纸”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纸上创意艺术展于2015年首设,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以“纸”为载体,,;。
①关注纸上艺术所具有的时代性、观念性、发展性等问题
②通过智慧性的创意设计实践唤醒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
③帮助受众了解更多的纸类创意成果和最新的创意理念
④以实现“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发展愿景”
⑤从而实现印刷创意产业的价值升华与发展空间拓展
⑥通过创意设计来提升印刷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②③⑥④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①: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
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己;作为社会属性的人,②。
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③。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16、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日本,从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到普通的拉面师傅,虽然“外壳”不同,但核心气质却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匠人。
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这就是他们的匠人精神。
在日本,匠人文化被全社会所接受和发扬,日本匠人将匠人精神化入了他们的骨髓之中,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日本制造”就是物廉质优的代名词,匠人精神为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复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1、C原文说“原始礼制”和“封建礼制”成为历史,而不是“礼”
2、D缺少“框定在民族特征的范围里”的限定。
另外与原文不符合“它的文化创造中所固有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
3、B叙述太绝对。
并且原文强调孔子发现周礼的重要性,而选项强调的是孔子个人的重要性。
4、D“献书”在文中意为上书,指向统治者陈述意见。
5、C
6、C
7、
(1)我授予官职,一定是要选择才能和品行的,无忌聪慧明察事理,向来有军事谋略,所以把重要官职委派给他。
(大意2分,“才行”“雅”“台鼎”各1分)
(2)提意见的人提出了浅陋的意见,但必须开启这条言路,希望有时有正直的言论,假如彻底制止,恐怕下面的情况不能上达。
(大意2分,“鄙”“冀”“谠言”各1分)
8、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9、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10、(参考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③吾视其辙乱,望其靡)
答案
11.⑴D3分,B2分,A1分(A.描写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下文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C.小说没有对左二老爷的“心理”进行直接描写;E.“好人有好报”错,左二老爷欺行霸市,算不上好人)
⑵并非闲笔,因为戏文表现了包拯乔装改扮微服私访和明察秋毫铁面无私,(2分)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长袍客即是县长,专为提醒左二爷而来;(2分)推动了下文左二老爷收山的情节。
(2分)
⑶①其貌不扬,却呼风唤雨,八面威风;他长得矮小精瘦,却在桥镇能摆平一切事务,人人对他尊敬畏惧;②为人仗义,扶危济困;他不仅帮少年要回了馍钱,还给他赔不是;③聪明敏锐,能识时务;他通过听戏文和长袍客的警示辨识出县长的身份,主动金盆洗手,保全自己。
(答对一点给2分)
⑷①欲扬先抑,跌宕起伏(或者答“对比”);先写左二老爷其貌不扬,病秧秧的,为“抑”,再写他在桥镇叱咤风云,欺行霸市,为“扬”。
②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听戏时面对长袍客的失手伤害,左二老爷却隐忍不发,这异常的表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③伏笔和照应,环环相扣;五年前左二老爷对少年的仗义相助为伏笔,五年后县长的放他一马是照应;县长铁腕惩治恶霸,桥镇却依然如故是伏笔,结尾的信笺是照应。
④意外与巧合,波澜起伏。
五年前软弱无依的卖馍少年,如今居然为一县之长,为意外;恰好管辖桥镇,专治左二老爷这样的恶霸,为巧合:
正是这样安排,才使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动人。
12、C13、C14、B
15、①人具有双重属性。
②必须接受礼仪的规范。
③这就与禽兽无异了
16、答案:
(1)“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
(1分)“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
(1分)
(2)标志的寓意深刻:
“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
(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
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
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分为:
漫画、徽标、路标、图表。
本题是徽标。
主要有两种类型:
描述及寓意。
描述的步骤:
先观察徽标的总体构成,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各个部分,要体现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
寓意解题的思路:
先观察徽标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
这个徽标由两大部分组成,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最外边是一个“心”的图形,中间是既像手又像鸽子的图象,大拇指像鸽子的头,其余四个手指像鸽子的翅膀。
然后联系本次活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既然是志愿者,就是为人服务,为人服务必然要用心。
所以寓意就出来了。
17、作文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材料上看,关键在于理解匠人文化的本质,一是敬业,一是认真,写作时可以从下方面立意:
匠人精神即意味着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到完美;而在将自身的价值定格到那一点上的时候也代表着我们的行为可以为别人或是周围带来一些影响,并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当代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匠人精神。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