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冉庄地道战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docx
《关于冉庄地道战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冉庄地道战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冉庄地道战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
关于冉庄地道战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
冉庄地道战,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华北,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开始挖地洞,逐步由单口洞发展为双口洞、多口洞和战斗地道。
冉庄地道站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清苑县境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主战场上一处极为重要的战争遗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我们服务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绝妙的机会,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没有他们对革命的坚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他们对祖国的虔诚,对革命的热情,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持,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色之歌,陪伴我们走过青春期漫长的岁月,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红色精神所讲述的生动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红色家谱,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为了把这笔巨大精神财富,转换成奋力前行的巨大物质力量,使我们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小组组织了一次到保定市冉庄地道战遗址的社会实践调查。
首先,为了做好此次调查,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花费了比较长时间。
为了找到合适的地区做调查,我上网查了一些红色氛围浓厚的地区,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冉庄地道战遗址。
调查过程中,通过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收集各方面信息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并做出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中主要一调查问卷和交流的形式为主。
调查准备:
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
接下来联系了调查单位确定了调查地点,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
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调查地点:
冉庄地道战遗址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问询法。
由于实际情况制约,考虑到在地道战遗址周边分发后回收率过低,问卷调查只进行了小规模的采集。
主要采取问询一部分当地居民及向了解情况的相关人员交谈询问来收集答案,对社会其他人群采取一一问询收集答案的方法。
同时利用工作之便对本宿舍和身边同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调查对象: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工作人员、部分游客及当地居民。
第一天,我们小组7个人通过仔细的讨论一块确定了此次活动的主题——我的中国梦。
我们简单调查了保定的周边的地方,了解了一些基本资料,把我们即将走访初步定在了白洋淀和冉庄地道战两个地方。
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辛璞田等人都曾对革命有着积极的贡献,此外,由于白洋淀的有利地形,也曾为革命抗争做了极大地贡献。
后来,也有多部电视剧电影,以白洋淀的抗争过程作为题材而成,展现了,白洋淀人们的革命精神。
冉庄地道战是与敌人的斗争中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单纯防御到主动进攻的过程。
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对中国人采取了进攻,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地道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选址而成的,为人们打败敌人起了极大的作用。
最后,大家经过对几方面因素的讨论,考虑到由于白洋淀大部分是水,团队中有人不识水性,想到安全问题和交通方便等等因素,还是决定到冉庄地道战去感受一下革命人民的精神及风采。
第二天,我们搜集到搜集冉庄地道战的相关资料。
了解到冉庄地道战遗址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清苑县冉庄镇,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60公里。
抗日战争期间,冉庄人民在无险可守的冀中太平原地下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地道网,创建了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地道防御战,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解放后,《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许多影片都曾在冉庄地道战拍摄。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59年建馆并对游人开放,旧观展厅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地下保留当年地道1200平方米,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431件。
改馆是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红色旅游景点景区,重新选址的纪念馆与2008年110月正式动工,现已经对游人开放。
新馆占地24亩,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
新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冉庄地道展厅,地道战遗址以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
第三天,我们安排行程如下:
7月30号:
上午8:
00准备出发,先坐18路到张庄。
然后转17路到达客运中心。
再从客运中心去清苑县,再颠簸到冉庄。
大概12:
00左右到达。
下午1:
00,先在地道战博物馆门口合照,然后参观冉庄地道战博物馆,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亲自到地道战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7月31号:
上午8:
00重走冉庄地道战,在地道战入口合照,重走地道战,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了解,感受当时人民的伟大,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叹晋察冀人民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胆识和智慧。
8月1号:
上网8:
00发放宣传单,10:
00左右准备回去。
交流本次暑期实践的成果。
7.29号,经过三天的积极准备,我小组来到冉庄地道战博物馆进行参观。
沿着时光通道一路向前,我们仿佛回到了1937年,回到了那段耻辱与血泪,光荣与抗争的岁月。
八年抗战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面对着敌人的凶蛮与野心。
一批批
仁人志士用鲜血誓死守卫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步枪、土炮,先烈们正是用这些简陋的武器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原。
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
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
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
博物馆中陈列着许多先烈的遗物。
其中最是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一封带血的家书,它出自一位年轻的指战员。
那整齐的小楷展现着他的才华,真挚的语言倾诉着他对亲人的思念,慷慨的言辞表达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愤恨。
那发黑的血迹诉说着他牺牲时的悲壮。
馆内参观者很多,却依旧寂静无声。
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回顾那段历史,崇敬的心情缅怀英雄先烈。
同时,也在反思:
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的祖国需要她的每一位儿女来珍惜与守护。
参观完展厅,我们小组在门口对游客进行了我们此次活动的介绍宣传,并进行了“我的中国梦”主题的诠释。
次日,为了亲身体验冉庄人民的创举——地道战,我小组重走地道。
走进冉庄地道,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了解,冉庄人民从1938年开始挖地道,抗战期间,勤劳智慧的冀中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构建了近16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地道拥有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除此之外还包括地下指挥部、休息室、士兵工厂等设施。
在地道中,队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地道,经过了时间的砥砺,地道内依然保存着储粮室、兵工厂、厨房、厕所和休息室,设计巧妙,构造复杂,设施完备。
如此精细巧妙而又庞大驳杂的地道在让每一个实践团成员深感震撼之余,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感受到革命胜来之不易,感叹晋察冀人民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胆识和智慧。
从地道中走出来,实践团仿佛看见了日军铁蹄在我中华大地上肆意蹂躏,山河破碎,哀鸿遍野,仿佛看到民兵不甘为亡国奴,奋勇抗战,抛头颅,撒热血。
冉庄地道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实践团成员都在感叹冉庄地道的传奇,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希望把这份记忆带回学校,为校园乃至社会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一定的作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先辈们光辉的革命历史和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鼓舞着实践团队员们以更饱满更激昂的热情开展建国九十周年暑期实践活动中去,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崇高敬意。
据说日本侵略者回忆他们最怕地方就是冉庄,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抵抗住了敌人。
最后一天,结束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许多,增加了许多见闻,增长了许多知识,也明白了现金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领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很多时候,因地置宜,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胜利。
冀中平原一望无际,不像黄土高原那样易守难攻,在地上与敌人作战需要能与敌人抗衡的武器。
但中国当时一穷二白,几乎没有任何先进的武器,在广阔的平原上作战显然吃亏不小。
伟大的中华儿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转战地下,建成了震惊世界军事界的冀中地道。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大程度得巩固了敌后武装力量
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老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
从1937年7月7日抗日的第一枪打响后,无数爱国人士前仆后继,在中华大地上为挽救国家而奋斗。
商界人士捐款捐物;文人们用自己的笔杆唤醒国民,帮助人们摆脱奴性;更多的人抗起了枪,用实际行动挽救了我们的国家,没有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毁于一旦。
三、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将任务最高效率的完成。
再这次活动中,我们全体成员团结一心,听从指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高效率得完成了任务。
活动结束后,大家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活动心得,都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思想,进一步明确入党动机,入党是光荣的,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组织的大熔炉里,更好地锻炼成长,时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一切。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们将以新的起点,牢记入党宣誓,为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2013年7月27随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参观了河北冉庄地道战遗址,感触颇深。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无恶不做,激起了我中华儿女的强烈反抗。
他们想办法打击日本鬼子,巧妙地挖地道,一方面逃避鬼子的杀害,一方面利用地道作掩体进行消灭敌人。
《地道战》电影我小时候就看过,而且最喜欢看,可以说每次放演必看。
影片中的英雄深深地打动着我,鼓舞着我,为他们勇敢机智的杀敌精神所感动,所钦佩,每当看到有日本鬼子被消灭时我们高兴地直拍手。
今天能参观地道战遗址,不能不说是一件高兴事。
走在英雄门战斗过的地道里,我脑海里不由涌出了几句诗:
日本鬼子太猖狂
无辜侵犯我河山
中原大地任蹂躏
奸淫烧杀罪滔天
中华儿女多奇志
团结一心把敌抗
巧挖地道连成网
进犯鬼子消灭光
为纪念建党93周年,传承红色文化,2013年七月底,我们队成员赴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深入地了解了全国百家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冉庄,参观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回顾冉庄抗日时期的艰苦岁月,体验中外闻名的冉庄地道战,学习冉庄人民抗击日伪的英雄事迹以及党的光荣传统。
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亲自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走进冉庄地道,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了解,冉庄人民从1938年开始挖地道,抗战期间,勤劳智慧的冀中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构建了近16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地道拥有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除此之外还包括地下指挥部、休息室、士兵工厂等设施。
在地道中,队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地道,经过了时间的砥砺,地道内依然保存着储粮室、兵工厂、厨房、厕所和休息室,设计巧妙,构造复杂,设施完备。
如此精细巧妙而又庞大驳杂的地道在让每一个实践团成员深感震撼之余,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叹晋察冀人民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胆识和智慧。
从地道中走出来,实践团仿佛看见了日军铁蹄在我中华大地上肆意蹂躏,山河破碎,哀鸿遍野,仿佛看到民兵不甘为亡国奴,奋勇抗战,抛头颅,撒热血。
冉庄地道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实践团成员都在感叹冉庄地道的传奇,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希望把这份记忆带回学校,为校园乃至社会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先辈们光辉的革命历史和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鼓舞着实践团队员们以更饱满更激昂的热情开展建国九十周年暑期实践活动中去,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崇高敬意。
2013年7月26上午8点整我们队全体成员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
说起地道战,人们常把它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联系起来。
小时候,我曾接触过许多包括《地道战》在内讲述抗日时期故事的电影,使我惊诧于中国人民的伟大。
我也曾来到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亲身领略地道战的奇妙。
今天再次来到地道战,我感受颇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从城市到了农村,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
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
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
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
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
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们排成一条线,跟在讲解员的后边听着讲解员对地道内的各种物品做详细的讲解,我们认真听着每一句话,理解着里边的内容。
在地道中我们为了带起大家的气氛,唱起了《地道战》之歌,大家都很开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们感受到了地道的气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
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个地方照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也使这次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端正思想,进一步明确入党动机,入党是光荣的,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组织的大熔炉里,更好地锻炼成长,时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一切。
通过这次宣誓活动,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愈加成熟起来,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为我成为一名新党员而无比光荣。
我将以新的起点,牢记入党宣誓,为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最后我们来到地道战纪念馆前边合影留念,全院六个系的代表在院领导的组织下一起照了集体相,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冉庄回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
冉庄,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
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
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今年七月底,我和六位同学决定去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进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几位都愿意到这个著名的村庄去看看。
这里规定,凡是到村里参观的游客,只要有身份证件,就可以领票参观《地道战纪念馆》和战时遗留下来的一段地道。
不请导游的,一律不收费。
在观看了《地道战纪念馆》实物展览后,我们在刻有“地道战遗址”的石碑前照了像。
随后,我们跟随导游,进入了一段千米的地道,感受了当年游击队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而创造性地开挖的地下通道。
当年的地道由于战时的艰苦条件,加之时间要求紧迫,百姓开挖的地道大都不规则,有的只能是爬着通过,最高处也就是能猫着腰走路,再就是高低不一、坑洼不平,有的仅能够勉强藏身罢了。
特别是战后的遗弃,又加上后来的水患,多数地道已经不能通行了。
现在的地道,是为了让游客参观而重新开挖并加高和用水泥加固了的,进口处在一个平房的室内,道口离地面大约有三米多一点,进口处的地道也就是有一米七左右,稍高一点的个头就要弯着腰走。
往前走大约100米左右,就有一个当年的制造地雷的兵工厂。
兵工厂的上方是用木头搭的顶、砖砌的墙壁,有一些工具也已经锈渍斑斑了,只有为防止地雷在填装时爆炸所挖的一眼深井还是老样子。
井旁边的散落的几颗旧时的地雷,也是后来人们放在里面的一些道具了。
出了兵工厂,前面的地道开阔些了,一般个头的人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只是脚下湿漉漉的。
往前再走一会儿,下边有一个用木板盖着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地下的一年暗井,当年是为了防止敌人进来,设下的陷井。
再前进几十米,就见到一个迎面的砖墙挡住去路,走近了一看,地道往下挖了一个“U”字型通道,据导游说,是当年防毒气用的。
我们从“U”字型通道上来,在弯曲的地道中穿行,也不时看到侧面有一些连结着的通道。
导游告诉我们,这些是没有开发的地道,由于六十年代的一场大水,不少的地道已经损坏了,无法再进入了。
供人们参观的也就开发了千米左右。
从地道里出来,远远就望见了电影《地道战》里的那棵老槐树和那口大铁钟,老钟叔的高大形象一下子涌现在脑海里,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导游告诉我们,当年的大钟早就化成铁水、坐成地雷用了,这是后来人们重新作的挂了上去。
在老槐树旁边的一个房子里,导游让我们看了当年作药铺的一个地道。
这是用粘合在一起的地砖连结起来作制作的一个地道口,平时可以用柜台盖住,一旦用时就可以脱身。
在街道的北边,也是一个沿街的房子里,导游让我们看了用马槽作掩护挖的地道口,槽底可以抽动,下边就是地道口。
导游还领我们看了用锅台作地道口的房子,以及院内的真假枪眼等,真是大开了眼界。
在老槐树下,有一些妇女在招揽着作照像的生意。
她们在照快照,并且可以穿上日军、八路和武工队的服装,去体现当年的场景,留作纪念。
也有妇女买纪念品的,不过都没有什么特色,都是从外地批发来的,卖主很少。
几位妇女大嫂一再要求我们照张化装像,我们谁也没有兴趣,只好扫了人家大嫂的兴了。
在老槐树旁边有一个买“抗日饼”的,有点特色,鲜作鲜买,刚出锅很热乎,我们几人尝了一下,有点脆、有点咸,上面有一层芝麻,挺香的,一元钱四个,我们买了几个品尝了。
离开冉庄地道战遗址,我感触颇深冉庄地道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实践团成员都在感叹冉庄地道的传奇,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希望把这份记忆带回学校,为校园乃至社会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一定的作用。
《地道战》电影我小时候就看过,而且非常喜欢看,可以说每次放演必看。
影片中的英雄深深地打动着我,鼓舞着我,为他们勇敢机智的杀敌精神所感动,所钦佩。
今天做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随着党支部的领导和同事们参观了当年只在电影里看过的地道战,这次的参观让我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
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
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冉庄地道站遗址雕塑前我们25位预备演员在党旗和革命烈士碑前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向党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宣誓那一刻对我而言是幸福的、是骄傲的、是自豪的,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仅仅每一位宣誓的党员感触颇多,就连路旁的行人也频频投以羡慕的目光,在这一时刻我更加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同时也感到我们身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新党员,要端正思想,进一步明确入党动机,入党是光荣的,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组织的大熔炉里,更好地锻炼成长,时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验,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一切。
通过这次宣誓活动,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愈加成熟起来,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也为我成为一名新党员而无比光荣。
我将以新的起点,牢记入党宣誓,为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来到村庄,像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中。
今天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达30万平方米,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完整保留着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锅台、石头堡、面柜等各种作战工事,并对冉庄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装委员会等进行了复原陈列。
我们步入进入纪念馆的大门,抬头可以看到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馆名——“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迎面是反映抗日战争我军民奋起杀敌的巨型浮雕影壁。
左是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右面是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
我们从边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房下入赫赫有名的地道。
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讲解。
冉庄地道始挖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
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保存自己,冉庄一带人民开始挖地洞,最后挖成地道。
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
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村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今天地下还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对游客开放1200米。
我们在昏暗曲折的地道中弯腰低头行进着,看到了卡口、翻眼、囚笼、陷井、地下兵工厂等地下作战设施。
这是此行的精华,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聪明智慧。
出了地道,我们看到街中心的那棵宋槐。
就是它随着《地道战》的风靡世界而出尽了风头。
可惜它以在多年前枯死人间。
一路走着,看到不少地上遗址,到处挂有指示牌。
我还花了三元钱在《地道战》拍摄的高全宝领着大家学《论持久战》的炕上小桌前照了张像。
它的后面就是地道口,院里那口水井也是当年幸存先来的。
在院里,我们还穿着八路军服装照了像。
随后我们来到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展厅门匾为杨成武将军题,展厅内珍藏着大批革命文物,地道战纪念馆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