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59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读书笔记.docx

教学论读书笔记

教学论读书笔记

【篇一: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

说明: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1.关于夸美纽斯:

?

(1592—1670)他是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

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p244)

?

他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p244)

?

他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

(p253)

?

他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p259)

?

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p259)

2.关于教学论:

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

(《致意读者》,p1)

3.关于教学论的宗旨:

我们敢于应许一种“大教学论”,就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

术。

(《致意读者》,p1)

4.关于教学艺术:

描绘艺术中的艺术是一件繁难的工作,需要非凡的批判;不独需要一个人的批判,

而且需要许多人的批判;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眼光能够如此敏锐,使任何问题的大部分不致逃脱他的观

察。

(《致意读者》,p2)

5.关于人:

?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p1)

?

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p3)

?

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p7)

?

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

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p10)

6.关于教育中的上帝:

?

亚里士多德说:

“人人都有一些关于神的概念,人人都把最高的地位归给神。

”(p20)

?

柏拉图也说:

“上帝是至高的善,高于一切存在,高于自然;一切造物都趋向于他。

”(p20)

?

《圣经》上说: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它让悟性去见它,凡是在它的门前等候的人都可以不受麻烦就得到它。

”(p22)

?

要告诉他们,凡是行为良好,值得站在上帝跟前的人就是加倍幸福的人。

(p173)

?

但是生时与上帝相通的人,死后便会到上帝那里去。

(p173)

?

《圣经》应该成为基督教学校的第一个字母和最末一个字母。

(p174)

7.关于教育的作用:

?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p24)

?

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

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p24)

?

柏拉图:

“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p27)

?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

(p28)

8.关于教育的早期性:

?

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p29)

?

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

(p31)

?

教育应当从早开始。

(p92)

9.关于学校教育:

?

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

(p33)

?

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p37)

?

学校教育应该是普遍的。

(p40)

?

所以所罗门所说的关于美丽但是愚蠢的妇女的话,对于有学问而没有德行的人也是适用的,他说: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p44)

?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p49)

10.关于教育中的秩序:

?

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

(p60)

?

时间的巨流是因什么媒介才这样准确地和连续地分为年、月、日的呢?

没有别的,只是由于苍天的不变的秩序之故。

(p60)

?

所以,教学艺术所需要的也不是别的,只不过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p63)?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p64)

?

现在就很明白了,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

一旦这个原则彻底地被掌握以后,艺术的进行立刻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一样自然。

西塞罗说得很恰切,他说:

“假如我们把自然看做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

”他又说:

“在自然的指导之下,迷途是不可能的。

”这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建议是要经心地注视自然的作用,要去模仿它们。

(p65—66)

11.关于语文学习:

?

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

(p79)

?

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的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

因为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p157)

?

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

(p159)

12.关于教育的兴趣:

?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p92)

?

教导的方法应该减轻学习的苦楚,使学生在功课上不受到任何阻碍或耽误他们的进步。

(p92—93)

13.关于教育中的实践性:

?

假如教师教授任何事情的时候,同时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学生,学生的工作就会来得轻松些。

(p102)

?

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

(p102)

?

对于每门学科,都要考虑它的实用问题,务使不学无用的东西。

(p115)

?

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之下,我们才能懂得“假如别人不知道你是知道的,你的知识便是无用的”这说法的意思。

(p115)?

有一句话,说:

“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

”这是很对的,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地铭刻在心灵上,而且“教”的本身对于所教的学科可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p117)

?

凡是应该知道的就必须教。

(p145)

?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当做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有一定用途的去教。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p145)

?

凡是应当做的都必须从实践去学习。

(p149)

?

师傅并不用理论去耽搁他们的徒弟,而是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工作;?

?

所以,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

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变成一个忙于工作的工场,凡是努力获得了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体验到一句成语的真理,就是:

“我们同时形成了我们自己,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

”(p149—150)

?

昆提利安在多年以前就说过:

“通过教诲,路途是长远而困难的,通过榜样则是短捷而可行的。

”(p150)

?

因为德国人有一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他们说:

“良好的领袖就有良好的随从。

”(p150—151)?

忒楞斯的话也很恰当,他说:

“只要你先走,我一定跟上来。

”儿童学习行走、奔跑、谈话与游戏,

全是这样从模仿学来的,不要任何艰难的规则。

规则对于悟性像一些荆棘,要懂得它们的意义既需注意,又需能耐,而榜样则是最愚蠢的学生也可以受益的。

没有一个人单靠规则精通过任何语言或艺术;至于通过实践,即使没有教诲,精通也是可能的。

(p151)

?

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不是别的。

(p156)

14.关于教学的选择性:

?

辛尼加说:

“时间这样的宝贵,却去学习这么多无用的东西,这是何等的疯狂啊。

”所以,无论什么东西不可单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处才可学习,这样,一个学生学得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立刻就消失掉了。

(p137)

?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坦率地教,不可错综复杂地教。

(p145)

15.关于教学的直观性:

?

我们由此可以为教师们找出一条金科玉律。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

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

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

(p141)

?

一个人如果看见过一次人体解剖,较之读完了最详尽的解剖学,可是实际从严没有看见过解剖,对于人体各部分的关系一定知道并记得准确得多。

所以说:

“看就是信。

”(p142)

16.关于教育中的纪律:

?

我们不可能谨慎到不让任何恶事得到一个进口,所以,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用来制止邪恶的倾向的。

(p169)

?

有需要的时候就应当利用责备或惩罚,斥责或鞭挞。

这种惩罚永远应该当场执行,使邪恶刚一出现就可以受到遏抑,或尽可能连根拔除。

(p169)

?

波希米亚有一句谚语说:

“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

”这是很对的。

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

(p198)

?

因为纪律不是别的,它只是一种不会失败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使我们的学者变成真正的学者而已。

(p198)

?

严格的纪律不应当在跟学习或文术练习有关的事情方面去用,只能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用。

(p198)?

凡是想把青年捞入德行的网里的人,他就必须一方面用严酷的办法使之畏惧和恭顺,一方面用温和与情爱的办法去抬高他们。

凡是能够结合这两个极端的教师就是幸福的教师!

凡是能够得到这种教师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

(p201—202)

?

凡是愿意在学校里面求学的人就必须服从学校的纪律。

纪律有三等:

第一,不断的监视,因为我们决不能全然相信孩子们的勤勉与天真。

(难道他们不是亚当的子孙吗?

)我们必须使他们时时处在我们的监督之下。

第二,谴责,凡是越出了正轨的学生都应该通过谴责唤回理性服从的大道。

最后,惩罚,如果劝告没有效力就必须惩罚。

不过,一切纪律都必须谨慎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完全做好工作以外,没有别种目的。

(p234)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读书笔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阐述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目的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目的的学说,首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宗教观和世俗观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

他承袭圣经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并非最终的目的,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阶段,即是永生。

他确认“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有其现世目的,人应该过好现世生活。

夸美纽

斯对现世生活所持的观点,与天主教僧侣们所持的观点相反,他不以消极和禁欲来对待现世人生,也不把现世生活当成黑暗与罪恶的根源,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来理解现世生活。

他认为现世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因此,人们的现实生活就应以其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

所谓服务,就是为社会、国家和别人服务。

所谓享乐,主要是指心灵的快乐。

为了使生活美满,心灵得到快乐,能为社会国家服务,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和万物的主宰。

也就是说,人应该具有万物的知识,并能利用万物为人类服务。

总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把人类培养成具有广博知识以及终身为祖国服务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以知识、德行和虔信,使人能理解万物和利用万物。

(二)论教育作用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作了高度的估价。

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夸美纽斯接受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把人看作最优美、最完善的创造物,因而教育能对人施展重大的作用。

他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即在儿童时期受到了所应当获得的那种教育。

他确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

”①他认为,人都有接受知识的智力,智力低到不能接受教育地步的,“在一千个人里面难找到一个”,即使对于这种智力极低的人,教育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其次,他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夸美纽斯说:

“教育是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有教养的民族能利用的宝藏”,“它能使社会减少黑暗、困恼和倾轧”等。

再次,他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

夸美纽斯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对于儿童天然素质或品质的差异也很重视。

对于这些不同素质和性格的儿童,教师应该“用合适的训练,使他们变为有德行”,他认为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夸美纽期还认为:

“一切人类生来都是渴于求知的”,但实际上却有人缺乏爱好学习的倾向,这是由于“父母的溺爱,社会环境的引诱以及教师没有尽到责任所致。

”他郑重提出:

“一个做教师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以前,必须使学生渴于求得知识,能够接受教导,因而准备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三)论普及教育夸美纽斯在17世纪30年代,继莫尔之后,又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

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

他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有一个同一的目标:

他们要成为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

?

他们都应该达到一个境地,在合适地吸取了智慧、德行和虔信之后,能够有益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且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

”③

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

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

他驳斥了有人认为天性鲁钝笨拙的人不能接受教育的意见,说: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力衰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田地。

”他也斥责了有人主张女性完全不能追求知识的谬论,指出:

“她们具有同等敏锐的心理和求知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④,夸美纽斯还设想使有才能的儿童在兄弟会的帮助下受到更高深的教育。

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父母没有充分的能力和时间教导他们的儿童;儿童在大的班级里,可以起互相激励的作用;因此适应社会分工和人们职务专门化的,必须有学校这样的专门教育机关和教师这样专门的教育人员进行工作。

(四)论学校体系夸美纽斯从人的天然素质出发,把新生一代的生活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征,为每个年龄阶段应设立相应的学校。

1.幼年期(零岁至6岁),幼年期的特征是:

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感觉器官的发展。

夸美纽斯把这个时期为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命名为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就是夸美纽斯所理解的在家庭由母亲担负的学前教育。

他首先论证了早期学前教育的意义。

从儿童发展来看,早期教育易见成效,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学习应从婴儿开始;从家庭方面来看,对子女实施早期教育才算父母“已圆满地完成了他应尽的义务”;从国家方面来看,儿童教育搞好了,可以提高民族素质,使国家富强,使社会得到改造。

其次夸美纽斯为学前教育拟订了详细的教育内容。

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合理喂养,保障儿童健康;注意安全,细心保护儿童身体健康;从而使幼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快。

在智育方面,要教给儿童有关

周围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

具体有自然方面(水、土、空气、火、雨、花草虫鱼)、天文方面(天体、日、月、星辰)、地理方面(山川河流、城、乡)、算术方面(1到10、多与少的比较)。

同时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其语言,训练手的操作能力等。

在德育方面,要使儿童在幼年期就习惯于从事家事和劳动,为此,要使他们从小就能认识家里的常用用具及其应用。

夸美纽斯还注意到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教育,如培养他们具有节制、整洁、爱劳动、尊长、顺从、忍耐、老实、公正和爱人等品质。

2.少年期(6岁至12岁),少年期的特征是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与此联系的语言和手的器官的发展。

夸美纽斯为这个时期少年儿童设计了国语学校。

按照夸美纽斯的设想,国语学校是为所有6-12岁的男女儿童设立的实施普及教育的初等学校。

称国语,突出地指明在初等学校应运用本国语言进行教学,既便利于儿童进行学习,也为进一步学习拉丁语铺平了道路。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国语学校的任务,在于把对少年儿童终生有用的知识教给他们。

在这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学会用国语阅读和写作;学会利用阿拉伯数字及用计算器计算,唱著名歌曲;学习世界通史的初步知识;学习宇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如天体、地球、海洋的潮汐、大海的形状、江河的流域、地球的主要划分、欧洲的主要国家,尤其是本国的城市、山岳、河流等等。

宗教课程和道德教育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此外,夸美纽斯还认为少年期的儿童还应当学习技艺,使受完国语学校教育的儿童既为将来升入中等学校性质的拉丁语学校打好基础,也为将来从事农业、商业或其他职业的儿童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3.青年期(12岁至18岁),青年期的特征是在少年期所已具有的特征之外,思维能力(理解与判断)有了更高的发展。

为这个时期的学生设计了拉丁语学校。

夸美纽斯把古典中学性质的拉丁语学校看做为学生打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以便为后来再接受高深的教导(大学)的预备学校⑥。

他认为拉丁语学校应使学生得到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除经院主义学校的“七艺”学科外,还增加了物理学(当时称为自然哲学)、地理和历史。

在语言学科方面,要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国语和一门现代国语。

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语文(语法)之后,即转入学习自然哲学(物理学)、数学,继而学习哲学(伦理学、辩证术),而以修辞学的学习来完成整个古典中学的课程。

夸美纽斯分别以拉丁语学校六个年级的主要学科依次命名各个年级班,即

(1)文法班,

(2)自然哲学班,(3)数学班,(4)伦理学班,(5)辩证术班,(6)修辞学班。

4.成年期(18岁至24岁),成年斯的特征是意志的发展和保持和谐的能力。

夸美纽斯为这个时期的学生设计了大学。

夸美纽斯认为大学的任务是培养神学、医学、法学等专门人才以及教师、国家和学校的领导人员。

青年在大学里应学习其所从事研究的完全而彻底的知识。

各类作家的原著应成为大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大学里的授课应采取讲演和自由辩论的方式。

大学设神学、医学、法学等科,他还设想设立教学法学院。

大学的入学通过一种公开考试,选拔毕业于拉丁语学校的优秀学生入学,毕业时学位的获得应由国家选派的委员会进行公开考试。

在第六年的末尾,学生以旅行作为大学的结束。

很明显,夸美纽斯拟定了人类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单轨学制。

这是对中世纪分散、孤立、不连贯、不统一的封建等级教育的有力冲击,使学校系统相互衔接,首尾一贯。

且把有目的的系统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特殊形式——学前教育(母育教育)纳入统一学制,更是伟大创见。

(五)论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历来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制度,在全年内的不同时期都招收学生,学生虽然同坐在一个教室内,但是教师对学生个人而不是对学生集体地进行教学和安排作业。

教师时而叫这个学生,时而叫那个学生,对他们每个人个别施教,这就必然造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进程中精力、时间的浪费和不可避免地互相干扰。

这种个别施教的教学制度,已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

【篇二: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一.选书缘由

《大教学论》一书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在教育发展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大教学论》不限于教学问题的研讨,论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育措施。

《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

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

《大教学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

由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环境,不同课程的变换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这对普及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夸美纽斯的提倡,它首先在欧洲广泛推广开来,之后又扩散到其它各洲。

在以后的几百年教育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本书提出的直观教学等一系列教学原则,至今仍被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大教学论》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启迪了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

以当时德国为例,30年战争后,哥达公国为恢复被30年战争所破坏的教育,根据本书的思想进行教育改革。

1642年颁布“学校法”,这个法令是以夸美纽斯主张的“国语学校”为蓝本制订的,这对以后哥达成为欧洲教育最发达的地方起了重大作用。

考研之前看过一部分,当时因为时间太紧,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拜读。

这次老师让我们选择一本书精读,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可以借此机会再好好读下《大教学论》。

二.内容概述与精华摘录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

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

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其写作目的是: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该书除前言《致意读者》等部分外,共计33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讨论了人生的目的。

作者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认为人不仅要认识自己,而且还要认识上帝,因为上帝是永生、智慧和幸福的根源,人是上帝的造物、爱物和形象。

人的终极目标是死后、来生,与上帝相结合。

人的生活和住所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第二重,人经历的是诞生;从第二重到第三重,人经历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就永不再动、歇在那里。

他认为,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其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

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

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

人生成就要:

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

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第六章至第九章讨论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发展人。

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导,他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

塑造人、教育人,应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因为这时候欲望正在沸腾,思想很迅捷,记忆很牢固。

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