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556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docx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技术规范分析

测距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

技术规范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安装调试前提条件2

1基础条件2

2机房工艺依据标准2

第三章测距仪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3

1天线安装3

1.1天线基础施工3

1.2天线支撑杆及天线振子安装4

1.3电缆敷设4

2室内设备安装6

2.1机柜安装6

2.2线槽或吊架的安装6

附件1.THALESDME415/435安装调试及验收规范8

1天线安装8

2室内设备的安装8

2.1机柜安装8

2.2线槽或吊架的安装8

2.3设备接地连接8

2.4设备电源的连接8

2.5设备弱电线路连接11

2.6合装设备的线路连接11

3设备电气调试13

3.1开机前准备13

3.2发射机功率调整14

3.3监控器调整17

3.4设备运行参数检测19

3.5控制功能验证20

附件2.INDRADMELDB-102安装调试及验收规范21

1天线安装21

2室内设备的安装21

2.1机柜安装21

2.2线槽或吊架的安装21

2.3设备接地连接21

2.4设备电源的连接22

2.5设备弱电线路连接23

2.6合装设备的线路连接25

3设备电气调试25

3.1开机前准备25

3.2设备前期设置25

3.3设备运行参数检测29

3.4控制功能验证34

附件:

测距仪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35

第一章总则

1本规范旨在为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测距仪经过安装调试后能够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同时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设备运行管理用户提供过程监督和质量验收的参考标准,为民航行业管理机构实施安全监管和质量监督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2本规范针对测距仪系统安装调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操作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标准工作方法和工艺要求,规范中各工艺环节相关参数容限是本着适度严格的原则,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并参考设备厂家建议制定的,结合测距仪系统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参考了国内普遍采用的导航设备生产厂家对系统安装调试的指导性要求,在相关附件中提供了与上述设备型号对应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安装调试前提条件

1基础条件

设备机房及对应天线系统的位置设计应符合民航局关于本台站台址的批复意见,符合机场飞行区净空和障碍物的相关规范要求。

并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1)土方工程在施工区域的标高、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机房等建筑设施的土建和装修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同时具备与工艺施工相关的各类预埋件、预留孔等工艺条件;

3)建筑物防雷及工艺信号等电位接地系统完成,并通过验收;

4)低压市电已接入机房内工艺配电箱(柜)输入端,通信网络传输线路可接入机房终端并开通;

5)机房空调已启用;

6)消防设施安装完成;

7)机房与机场巡场路间的通道及停车坪已建成并使用;

8)如果采用方舱机房,则相关方舱设施以及电力、通信、防雷接线连接已完备,并验收合格;

9)天线场地保护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机房工艺依据标准

机房工艺应遵照本台站工程的施工设计、《民用航空导航台建设指导材料》(IB–TM–2010–004)、《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MH/T4020—2006)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行业标准如《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等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监理和验收,本规范不再对此进行表述。

对于存在的特殊工艺和要求,施工单位应在完成设计变更后实施。

第三章测距仪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测距仪设备安装分为设备天线安装、室内设备安装、设备电气调试三个部分。

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仪表包括:

接地电阻测量仪,绝缘电阻表等,调试过程中用到的仪表有数字三用表、频率计、峰值功率计、示波器、假负载等。

3天线安装

天线安装包括:

天线基础施工、天线支撑杆及振子安装和电缆敷设等。

天线基础施工

工序及质量要求:

天线基础的定位和制作,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确保天线基础制作完成后,基础应稳固、位置合理;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和弯折角度符合要求,测量接地阻值符合防雷规范中的要求;螺栓的尺寸和布局均合乎设计要求。

工艺步骤:

需单独制作的DME天线基础施工:

螺杆规格的规格,应根据制作的天线支撑杆底座的开孔的尺寸来确定。

预埋螺栓的安装,在基础坑开挖时应对标记的基准点进行放样保护,坑基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浇筑前应及时复核相关基准。

基础坑浇筑时,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面应保持水平。

螺杆的位置应正确,强度和规格应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

对于非预埋方式螺杆安装,选用适合的冲击钻头规格和洞深设定,钻孔并灌快干水泥,插入螺杆。

混凝土凝固后安装螺母并简单调整螺母:

用水平尺调整所有基础螺母的高度,使其高度大致相同。

基础坑开挖时应对标记的基准点进行放样保护,坑基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浇筑前应及时复核相关基准。

基础坑浇筑时,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面应保持水平;螺杆的位置应正确,应采用设备原配,如需采用替代品时,其强度和规格应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并采用不锈钢材质或热镀锌工艺。

架设在铁塔或地网上的天线,按照设计图纸定位和制作基础。

天线基础的接地与基础施工一并进行,按照设计图纸制作。

引下线和连接带(线)的材质、截面积符合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

工艺检验:

测量螺杆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旋转螺杆上的螺母,可以较顺利地上下移动;使用兆欧表测量接地效果,应符合防雷规范的要求。

天线支撑杆及天线振子安装

工序及质量要求:

天线支撑杆和天线振子的固定件要严格按照天线系统设计要求施工,天线支撑杆确保垂直、稳固;天线的电缆端口面需朝向机房或线槽,方便电缆的敷设。

工艺步骤:

1)将天线体固定在支撑杆上,紧固固定件,使天线体与支撑杆连接牢固。

2)天线体顶部带有障碍灯的,将障碍灯固定,灯泡功率和额定电压符合要求,状态完好。

3)将天线支撑杆及天线振子树立并固定在基座上,调整天线的垂直度和天线的电缆端口朝向,端口面需朝向机房或线槽。

4)扭紧基座的固定螺母,使天线体垂直、稳定。

工艺检验:

用水平尺对天线支撑杆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和校准,并将结果填入附表1。

电缆敷设

工序及质量要求:

完成天线振子安装后,进行天线的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检查射频电缆的完好性,避免存在异常情况,敷设过程中注意电缆的保护和清洁。

线缆在保护管或者线槽内敷设,需避免扭转或小角度弯折。

埋地电缆管线应符合相关台站建设的规范和设计要求。

工艺步骤:

1)安装电缆线槽或保护管。

采用轻质保护管,将保护管套在线缆外,处理好保护管和支撑杆交接位置的密封和保护,然后将保护管固定;采用密度较大的保护管,需先将保护管沿着预先设计的方向固定,保护管的转弯处先不固定;将线缆穿入保护管后再将转弯处固定,处理保护管和支撑杆交接位置的密封和保护。

2)采用线槽保护,将线槽与天线支撑杆间的交接点做相应处理,然后将线缆摆入线槽,扣上线槽盖板。

射频电缆敷设前应仔细检查电缆无明显损伤,避免存在异常情况,将电缆入室一端用防水防尘材料包裹。

射频电缆共有三根,这三根电缆没有编号上的区别,为了使后续工作开展方便,建议在铺设电缆之前分别在每根电缆的两头做好标记,以便在敷设后能加以区分。

例如,在三根电缆的两头分别做“TX”、“M1”和“M2”的标记。

3)在敷设电缆时,建议将三根射频电缆和障碍灯的电源线捆绑在一起,一同敷设。

敷设电缆时应注意在机柜端和天线端各留适当余量,建议在天线处多留余量,在最后修剪电缆完毕后可将电缆盘在地网或支撑杆上。

4)分别制作三根射频电缆的电缆头,制作方法详见厂家安装手册。

制作时应注意余下电缆的长度,使得电缆铺设可以更加美观,尽可能保证两根监控电缆长度相当。

制作RF电缆头、MON连接头、障碍灯的供电线等连接头,需要做防水处理的按要求做好。

电缆头制作完毕后,连接天线的一端,根据先前在电缆上做的标记,将其连接到相应的端口,逐一对应连接,图3.1为某设备天线接口样例。

接设备端的连接头用防水防尘材料包裹。

图3.1

工艺检验:

对线槽安装的牢固性进行检查,对电缆敷设的路径和弯曲半径做检查测量,对天线系统的室外接地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电缆的衰减测量值以后续测量结果为准。

检查结论填入附表1中。

4室内设备安装

2.1机柜安装

工序及质量要求

室内安装工作应在下列工序完成后进行:

室内土建、装饰工程完成并通过验收,供电、温度控制、消防、防静电等设施功能正常;机房等电位连接网完成并且与外部接地系统有效连接,包括主用、备用供电系统设备及辅材辅料均到位。

室内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民航导航台站建设相关指导规范和国内相关电信设备、供电设备抗震设计施工规范和台站设计的要求。

机柜前后门与墙之间预留足够距离,后门与墙间距至少60cm,前门与墙间距至少1m;机柜上部至少要有30cm的空间来外接电缆和操作电线连接器和天线探测连接器。

安装完成后,要求机柜水平,可靠固定,目视无倾斜。

线路及线槽线架布局合理,无相互干扰和影响;等电位连接可靠,材料和规格满足设计和厂家的要求。

工艺步骤:

机柜就位固定后应及时把机柜接到等电位带上,接地线规格应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机柜的馈电输出端和监控信号输入端应加装馈线避雷器,遥控信号输入端应加装信号避雷器。

工艺检验:

把机柜安装目视检查情况、线路及线槽(线架)布局、等电位带连接等检查情况填入附表2中。

2.2线槽或吊架的安装

工序及质量要求:

完成机柜安装后,进行天线系统的室内电缆线槽或吊架的安装。

工艺步骤:

1)线槽内的各种连接螺栓,均要由内向外穿,应尽量使螺栓的头部与线槽内壁平齐,以利敷设,不致敷设线时损坏导线的绝缘护层。

2)当设计无要求时,线槽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大于2m;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

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3)金属线槽及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金属线槽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干线相连接,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工艺检验:

检查电缆、线缆的状况,线槽安装情况,线槽和导管的接地情况,电缆头制作情况,将检查情况填入附表2中。

附件1.THALESDME415/435安装调试及验收规范

1天线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第1节内容

5室内设备的安装

2.3机柜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2.1节内容

2.4线槽或吊架的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2.2节内容

2.5设备接地连接

设备机柜的接地应按照设备厂家的安装手册、台站施工设计以及台站建设的相关指导规范等技术要求进行,本规范中不再另行说明。

工艺检验:

检查接地极与接地线的连接状况、接地线的截面积、接地线与接地排的连接状况、电池端子处使用的环形头状况,分别记录2。

2.6设备电源的连接

工序及质量要求:

电力电缆线间和线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电力电缆头接地线和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芯线与设备的链接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可靠,电线回路标志清晰,编号准确。

电池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正负端柱极性和电压检查准确,符合国家规范。

工艺步骤:

独立安装的DME设备,根据设计图纸,将稳压器、UPS、直流电池组安装到机房内指定位置,将UPS电池组接至UPS,UPS输出接至配电箱、从工艺配电箱接通交流电源至设备,直流电池组接至设备电池输入端。

检查UPS电池组的直流电压及UPS输入电压,UPS开机后,使用万用表检查UPS输出电压,测量备用电池组电压。

与VOR合装的DME设备,直接从VOR设备取电。

DME设备电源连接方式为:

1)图4.1为DME机柜底部样式图,图中①为机柜接地点,将此处连接机房接地铜排。

②为主电电缆入口,③为蓄电池正极电缆入口,④为蓄电池负极电缆入口。

按照该标号分别将主电电缆、蓄电池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送入指定入口。

图4.1

2)将主电电缆连接至TerminalBAR上的主电接线柱,火线对应L柱,零线对应N柱,底线对应G柱。

如图4.2和图4.3所示。

3)将电瓶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分别连接至TerminalBAR上的蓄电池接线柱,如图4.2所示。

4)TerminalBAR左侧的接地处需与机房接地铜排相连接,如图4.2所示。

图4.2

图4.3

工艺检验:

将电力电缆线间和线地之间绝缘电阻、UPS输出电压、电池组输出电压的测量结果填入附表2中。

2.7设备弱电线路连接

1)RF其余电缆的检查与连接:

检查设备所有的RF电缆、控制线缆是否连接完成,将未完成的连接工作完成。

2)遥控连接:

独装设备遥控的连接,是通过对机柜顶部的PL7接口连接来实现的。

2.8合装设备的线路连接

工艺步骤

DME与DVOR合装时,连接如下:

1)使用ID线缆(编号2400928149)连接DME机柜顶部的SK4/AF1接口和DVOR机柜顶部的DME-IDENT接口,如图4.4和图4.5所示。

2)使用RS232电缆(编号9724028166)连接DME机柜顶部的PL1/Port3接口和DVOR机柜顶部的LGM2/DME接口,如图4.4和图4.5所示。

图4.4

图4.5

工艺检验

对线缆连接的牢固度进行检查。

2设备电气调试

电气部分的调整,实际涵盖设备内部参数即发射机调整、天线振子性能检测、监控器调整等工作。

所用仪表:

通过式功率计(含200w或2000wDME频率探头)、示波器、频率计等。

工序及质量要求:

在全面完成天线安装、机房设备安装工作,并完成了阶段验收且合格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本部分工作内容。

本部分工作所涉及的调整应符合各阶段性验收的质量要求。

工艺步骤:

设备的电气调整包括以下步骤,应按先后顺序进行:

1)开机准备;

2)发射机调整;

3)监视器调整;

4)控制功能验证。

工艺验收:

检查工艺施工步骤符合操作规范要求,各阶段调整结果符合指标要求,记录阶段性验收的相关数据。

3.1开机前准备

开机准备是确保设备电气调试安全的必要环节,必须严格执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备电源连接及测试;

2)零地电压测试;

3)AC/DC输出电压测试;

4)电池输出电压测试;

5)各模块跳线检查确认(与设备类型、配置、功能等相符),跳线设置参照表4.1和表4.2;

表4.1

设置状态

模块名称

OPEN(OFF)跳开

CLOSED(ON)闭合

DMD

M7,M8,M9,M12,M13

M6

MON

M8

M6

TX100(TKW1kW)

M6

M8

TX100(TX100W)

M8

M6

表4.2

CSB

跳线设置

跳线编号

跳线设置

M9,M11,M12,M24

连接1-2

M10,M19

连接3-4

M3,M6,M28

闭合

M25

跳开

M31

连接1-2,3-4,5-6,7-8,9-10,11-12

6)机柜、天线系统各部件、电缆及插槽电气连接完好性检查;

7)天线驻波比检测,发射监控回路衰减检测。

在此项目中,建议通过重新拔插、断开线路再连接、紧固机柜及天线系统中各种连接接头、固定螺栓、电气接口等方式,排除设备在运输或搬动过程中产生的损坏或接触不良等隐患。

上述步骤结果数据因设备型号差异有所不同,详见相关附件。

将检查结果填入附表3中。

3.2发射机功率调整

TX1发射机功率调整,TX2发射机调整方式与TX1一致,不做重复说明。

结果填入附表4(以DME435为例,DME415调整方式与DME435类似,不同之处做特别说明):

1)将功率计串联至DME信号发射端。

2)开启设备,从软件中进入“MAINTENANCE”维护模式。

3)将两部发射机调整至备机“Standby”状态。

4)在电脑键盘上按下组合键“Ctrl+F10”,打开“PowerLevelReference”窗口,如图4.6所示。

按图中信息,分别选择“TRX1”、“ModTkw”(DME415选择ModTrx)和“LoadfromTRX”,点击“Read”读出相关数据,如图4.7所示。

图4.6

图4.7

5)选择设备所对应的波道,点击“Modify”按钮,出现“ModifyReferences”对话框,如图4.8所示。

调整“PowerLevel1KW”参数,观察功率计读数,直至读数显示为1000W(DME415设备调整至1000W),点击“ok”按钮,点击“WriteEeprom”按钮,将参数写入。

图4.8

6)按住DMD板件上的“Reset”按钮,如图4.9所示,直至板件上红色Led灯亮起,重设数据。

图4.9

3.3监控器调整

1.3.1监控器PeakPowerOutpower调整

1)关闭发射机,从软件中打开“DMEConfiguration”窗口,调整“MON1PowerAdj”和“MON2PowerAdj”参数,如图4.10所示。

图4.10

2)开启发射机,打开“ExecutiveMonitoringonAntenna”窗口,如图4.11所示,观察“PeakPowerOutput”参数,若参数显示值为1000±2%W(DME415调整为100±2%W),调整完毕。

若与1000W有较大差距,则重复上一步骤继续调整,直至显示值为1000±2%W。

图4.11

1.3.2监控器TransmittedPower调整

1)开启发射机并接天线,打开“ExecutiveMonitoringonAntenna”窗口,调整“MonitorCableLoss”监控电缆衰减值。

衰减值可通过测量电缆长度,并参考表4.3计算得到。

表4.3

参数

同轴电缆

数值

种类

长度

监控电缆损耗

LCF1/2″

25m

约2dB

发射电缆损耗

LCF1/2″

25m

约2dB

延时

LCF1/2″

25m

约100ns

2)在“EXTENDEDCONFIGURATION”窗口中,调整“AntennaProbeCoupling”数值。

相关数据可参考天线附带的相关表格。

3)在“EXTENDEDCONFIGURATION”窗口中,调整“AntennaCableLoss”发射电缆衰减值。

衰减值可通过测量电缆长度,并参考表4.3计算得到。

4)“TransmittedPower”显示值,在理论上应是:

[“PeakPowerOutput”–AntennaCableLoss]单位:

W

表4.4同轴电缆衰减与功率损耗对照表

表4.4

Ant.Cableloss(dB)

Ratio

Loss(%)

-3

0.5

50

-2

0.63

37

-1.5

0.708

29.2

-1

0.78

22

-0.5

0.89

11

-0.1

0.9772

2.28

5)根据4)计算“TransmittedPower”理论值,并与实际显示值做比较,如果误差超过±2%,则在“EXTENDEDCONFIGURATION”窗口中调整“AntennaProbeCoupling”(或“Monitorcableloss”),直至误差缩小至±2%内。

3.4设备运行参数检测

1.4.1发射机参数测试

使用仪器仪表对发射机各参数进行测量,测量值与设备软件显示值误差需在合理范围之内。

1)脉冲对波形测量,包括RiseTime上升沿、Duration脉冲宽度、DecayTime下降沿和PulseSpacing脉冲间隔。

测量值与监控显示值误差不超过±5%;

2)ReplyDelay应答延时测量;

3)TransmitterFreq.应答频率测量;

4)Transmissionrate应答率测量。

1.4.2监控器告警功能测试

对监控器的告警功能进行测试。

确保当设备参数超出门限时,监控器会告警,设备会切换机或关机。

5)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先后断开设备机柜顶部的两个监控电缆。

6)确认设备是否自动切换机。

7)确认两部发射机是否先后关机。

8)恢复监控电缆的连接。

9)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3.5控制功能验证

设备发射机、监视器调整完毕后,对设备进行功能性验证。

10)分别打开1、2号发射机,验证开关机功能;

11)验证设备的换机功能;

12)验证主备机接天线的功能;

13)切断市电,验证设备转为电瓶供电功能;

14)切断市电情况下,将电瓶放电到电平值低于保护电压门限,验证设备低电平值时自动关机功能(电瓶最低电压值的选择应参考电瓶厂家提供的放电参数指标)。

 

附件2.INDRADMELDB-102安装调试及验收规范

1天线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第1节内容

6室内设备的安装

2.1机柜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2.1节内容

2.2线槽或吊架的安装

参见正文第三章2.2节内容

2.3设备接地连接

工序及质量要求:

设备机柜的接地应按照设备厂家的安装手册、台站施工设计以及台站建设的相关指导规范等技术要求进行,设备内部的一些特殊连接,按照以下内容和步骤进行。

工艺步骤:

1)机柜背面右侧的电池负端子与接地排的连接材料,用多股铜绞线,两端做铜质环形头,连接头的直径为7.94毫米,如图5.1所示。

图5.1

2)多股铜线的线径至少20平方毫米,并尽可能的短,在机柜右侧的边壁孔中穿出,如图5.2所示。

图5.2

工艺检验:

检查接地极与接地线的连接状况、接地线的截面积、接地线与接地排的连接状况、电池端子处使用的环形头状况,分别记录附表5。

2.4设备电源的连接

工序及质量要求:

电力电缆线间和线地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电力电缆头接地线和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芯线与设备的链接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可靠,电线回路标志清晰,编号准确。

电池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正负端柱极性和电压检查准确,符合国家规范。

工艺步骤:

1)交流供电的连接点,在机柜的背面底部,火线、零线和地线的颜色分别对应着火线-棕色,零线-蓝色,地线-黄色或绿色;

2)蓄电池到机柜的连接线距离应尽可能的短。

选用非原厂电缆,要求电缆能承受设备工作时的最大电流的6倍,即54A,每12m压降在0.5v以下。

3)电池的连接线和连接头需要制作,接机柜一端的连接头直径要求7.94毫米,且必须是环形,进入机柜的线缆在机柜后门的右侧孔中穿入,截取合适的长度,末端接在BATTERY端子上。

2.5设备弱电线路连接

设备所有的外接信号都是在机柜背面的输入输出板1A72557上,包括交流电源状态信号、遥控信号、设备状态信号。

工艺步骤

1)RF其余电缆的检查与连接:

检查设备所有的RF电缆、控制线缆是否连接完成,将未完成的连接工作完成。

2)供电信号的连线:

交流电源会提供状态信号,这些状态信号用多路插头接到I/O板的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