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52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docx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技术标

目录

一、编制原则及依据1

1编制原则1

2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及内容2

1工程概况2

2工程范围3

3工程地点3

4工程内容3

三、施工准备3

1施工准备程序3

2材料准备4

3进场前准备4

四、施工管理机构4

1项目管理人员4

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责任4

3来自甲方的支持7

五、施工方案7

1施工测量7

2土方施工10

3模板工程13

4钢筋工程19

5混凝土工程24

6砌体工程26

7门窗工程27

8室内装饰装修工程29

9防水保温工程30

10室外工程37

11给排水、采暖、消防工程41

12电气工程45

13外墙工程49

14通风空调工程51

六、施工管理措施56

1施工现场管理56

2施工技术管理56

七、施工管理目标及各项57

1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57

2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58

3工程质量责任措施59

4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59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60

6施工现场管理规定63

7现场文明施工措施68

8雨天施工措施71

9与监理公司、政府部门配合措施71

10工程应急措施73

11施工节约措施74

12环境保护措施74

13防火措施74

14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75

八、工程回访及保修办法75

1保修范围75

2保修期限75

3工程回访保修办法75

九、附表76

一、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目的是从施工全过程出发,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具体的施工条件,为某某工程施工阶段提供较为完整的纲领性技术文件。

在施工中,将在此基础上强化、细化与适当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使之更好、更全面地指导施工。

1.2本公司参加的招标范围为某某工程施工及售后服务,施工组织设计按此内容展开,同时兼顾配合协调工作及总承包方管理方案。

1.3坚持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竞标工期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在竟标工期内不折不扣地完成本工程,发挥工程效益和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1.4加强施工中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

在确保安全生产,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

2编制依据

2.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2.2《山东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鲁建发〔2011〕3号);

2.3《青岛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细则》(青建管字〔2011〕43号);

2.4计价办法、定额:

建筑:

《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山东省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

《山东省建设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鲁建标字〔2011〕19号)

《山东省建筑工程价目表》(2015年)

《山东省安装工程价目表》(2015年)

《山东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青岛市价目表建筑分册》(2015年)

《山东省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青岛市价目表安装分册》(2015年)

《青岛市工程结算资料汇编》(2015年);

2.5招标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财政施工图预算价及补充文件、答疑;

2.6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拟定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7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

2.8市场价格信息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2.9其他的相关资料

3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某工程在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工艺、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措施等作详细而周全的设计规划,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成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施工,使本工程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达到高质量、高准备、高水平,使业务称心满意,工程管理更加合理而有效,确保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施工及合理的价格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

二、工程概况及内容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某某工程

1.2建设单位:

.....

2工程范围:

施工图纸范围招标控制价内所有工程

3工程地点:

........

4工程内容:

某某工程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

三、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程序

1.1施工准备程序如下

熟悉图纸、图纸技术交底、工程量复核、现场调查

方案审批

临时供水、供电计划

安全、技术交底

编制材料、构件、成品需用计划

编制材料、构件、成品需用计划

根据甲方进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1.2技术准备

1.2.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参与施工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工作,以便审查和发现施工设计中未完善的问题并及时修改,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为本工程技术交底做好准备,做到正确无误的施工。

1.2.2组织各班组组长学习了解相关专业国家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工艺标准、规范等,各分部施工人员要了解本工程选用的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施工注意事项,编制好相应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文件。

1.2.3充分发挥我公司的工作优势,深化完善施工工艺。

1.2.4完善各类人员进场前培训教育与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前培训和审查。

1.2.5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详细计划书,提前做好主材选择、定货加工、数量、规格、来源及供货日期的计划,保证材料即时到位。

2材料准备

制定材料采购计划,预先按甲方和设计要求订货落实,按进货计划要求分批进场,保证材料的按时供应、资金的合理运作,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进场前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在现场设立临时仓库或材料临时堆放点,施工人员的临时住所,落实施工及生活用水电,向甲方提出供应配套的水源和电源。

3.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系统勘察,证明是否与原设计的施工要求条件相一致,发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提出修改方案交甲方及设计单位,要求尽早解决处理,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施工管理机构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公司结合以往大型工程施工的管理经验,按照项目施工的模式,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1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材料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资料负责人

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责任

2.1工程负责人

对工程全面负责,在施工现场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利,全面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现场施工文明管理,对于现场的资金、材料、人工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工程具体施工进度情况有权合理调配各种资源。

2.1.1制定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1.2与各方协调并做好各项施工工作;

2.1.3配合甲方方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2技术负责人

2.2.1对工程技术任务的计划、进度进行落实;

2.2.2负责审查工程设计方案的结构、工艺实施的合理性、经济性;

2.2.2负责项目全过程技术工作的协调处理工作。

2.3生产负责人:

2.3.1负责生产加工的计划编制和调度工作,组织职工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确保工程安装进度;

2.3.2严格执行生产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制度,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2.3.3强化公司员工对设备、人身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精度和设备的完好;

2.3.4实行定置管理,文明生产。

2.4施工负责人

2.4.1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和后期保养项目工作,使工程如期完成;

2.4.2制定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并按实际需要调整进度计划;

2.4.3负责与甲方、土建协调并对交叉施工及产品保护责任;

2.4.4协调公司各部门及其它分包商的工作,对本工程的安装质量及施工进度负责;

2.5材料负责人

2.5.1负责制定现场材料供应计划;

2.5.2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清点、保管、发放;

2.5.3负责现场材料的安全措施及现场文明施工;

2.5.4提出各种材料的补缺情况,并及时催要材料;

2.5.5负责现场材料的成品保护;

2.5.6负责材料运输工作。

2.6质检负责人

2.6.1根据本工程的技术文件、图纸和待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现场产品检验;

2.6.2对上岗人员进行质量标准培训及考核;

2.6.3对现场的半成品、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品不准进场;

2.6.4负责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的检查;

2.6.5在安装过程中,对检验不合格的安装部分有权作出返工或停工的决定;

2.6.6配合项目经理与监理公司、质监站完成分部工程及整体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

2.7安全负责人

2.7.1熟悉当地政府和甲方单位的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2.7.2配合甲方做好现场安全工作;

2.7.3制定并监督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2.7.4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许上岗;

2.7.5负责对特殊工种(例如电焊工、电工等)是否持证上岗进行检无证不准上岗;

2.7.6对现场环境、安全状况及时掌握,落实必要的安全保护器具;

2.7.7对现场施工设施和设备、防火设施、人身安全设施等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2.7.8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

2.8资料负责人

2.8.1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资料、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2.8.2负责所有进场工程材料的报验资料;

2.8.3负责各个施工阶段及各项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

2.8.4负责各项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

2.8.5负责门窗三性试验测试工作;

2.8.6根据甲方、监理单位的要求,制定试验计划;

2.8.7收集试验数据与相关资料,与甲方、监理单位沟通,提供反馈信息,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3来自甲方的支持

为了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须作好上述准备工作外,还需来自甲方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3.1开工前,需向我公司进行现场情况交底,以便能更好的相互配合。

3.2提供提供准确的施工图纸6套。

3.3提供施工用电源及水源、成品半成品材料场地垂直运输设备。

3.4提供施工必要的安全防护。

3.5提供准确的三线基准位置。

3.6提供施工场所水、电的供应。

3.7及时提供工程进度款。

五、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

1.1施工平面测量

1.1.1楼房矩形控制网的建立。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控制桩点,并实地校测各桩点的点位是否正确,以防误用有碰动或沉降变位的桩位,然后建立主楼矩形控制网,并要保证控制点的牢固和稳定。

1.1.2建筑物的基础放样。

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在垫层上引测建筑物各轴线,这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

严防出线错误,并经复核。

1.1.3四大角和主轴线的投测

轴线控制桩的检测。

根据楼房矩形控制网的四角桩,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

1.1.4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

A首层控制点的设立。

在基础施工完毕,将控制点引至±0.00高程位置。

用墨斗弹出十字线,十字交叉点即为控制点,并用红丹漆标明,并将各条主要的轴线的控制点连成线并向外延伸,根据实际情况在延长线上10米左右的位置埋设控制点。

B首层控制网的建立与要求。

矩形平面控制网由四个控制点组成,控制网成矩形,控制网四边与外围轴线的距离取为0.5或1米。

C首层控制网的校核。

首层控制网建立后,即进行控制网的复核,控制网的边长固定用一把50m钢卷尺丈量(保证相对长度的准确,应加尺长修正),量边精度要求不低于规范的规定。

首层控制网复核准确后即作为楼房施工全过程的垂直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

D控制点的分层确定。

由于本工程楼房均为多层建筑,高度不高,故二层以上的平面控制采用传统的铅锤球吊线方式进行传递,但每层必须采用J2经纬仪进行较核,将经纬仪架设在首层作的轴线延长线上的预埋控制点上,整平经纬仪后,照准首层的本轴线最远点,锁定水平度盘,向上旋转镜头,将首层控制点传递到二或六层。

需注意的是在开工前必须对经纬仪的垂直轴进行检校,以保证镜头在向上旋转时所形成面为铅垂面。

1.1.5楼层面的施工放线。

楼层控制网投得后即可根据控制网进行该层楼(屋)面施工放样工作。

用墨斗弹出各道墙、柱边线,同时在各道墙、柱边线两侧,距边线50cm弹出墙、柱脚模板定位控制线和门窗洞口,墙柱转角延长线,并用红丹漆标注,以备日后查找。

弹出的墨线不仅作为检验墙、柱、门窗洞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的依据,而且在后续施工中将成为砌体砌筑和水电安装的控制线。

1.1.6模板轴线“双控”法控制墙柱垂直度。

结构施工中模板安装为主导工序,为使墙、柱模板的接搓、位移、平整、垂直度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采用模板轴线“双控”法来确保墙柱模板的垂直度。

除上面提到的距墙、柱边线边线50cm弹出墙、柱脚模板定位控制线和门窗洞口,墙柱转角延长线等,用以控制墙、柱、门窗、洞口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外,在墙、柱模板固定梁板模板安装基本完成后,根据各控制网线再进行一次投点,将该楼层的模板定位控制线引测到梁板模板面,检查、控制墙柱及电梯井内壁模板的偏移情况,梁边缘尺寸,结合墙、柱模板垂直度检查,使差错杜绝在浇灌混凝土之前。

1.1.7±0.00以下高程控制。

为了保证楼房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应该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根据建设单位和规划院提供的水准点。

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并不少于三点。

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

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5mm。

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1.2竣工测量

1.2.1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扩建的依据。

因此,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这项工作,按规定绘制和整理相关资料并长期保存。

1.2.2工程全部完工后采用全站仪对已建建筑进行一次全面的平面位置测量,采水准仪进行一次全面的高程测量,以此绘制竣工图。

1.2.3做好竣工测量的关键是:

从施工准备开始就有次序地、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预检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必须在土方回填之前或下一步工序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避免漏项。

1.2.4把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作为竣工验收后的第一份竣工测量资料进行整理,将建筑物定位放线的验收资料、垫层上撂底线的验收资料和±0.00首层平面放线验收资料以及场地内的各种地下管线与构筑物的验收资料等均作为竣工测量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整理。

2土方施工

2.1土方开挖

2.1.1土方开挖前期准备工作

A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

B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

C土方按建设单位要求运至现场指定地点已选好。

2.1.2施工机械的选择:

由于食堂框架部分基础土方已进行了大面积初步开挖,故将现场保温材料清除后人工进行基础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验槽。

2.1.3基础土方开挖流程

 

 

土方外运

施工结束

验槽

地基处理

2.1.4土方挖运和平衡:

土方开挖前,做好场地平整及土方平衡调配计算,确定该工程填、挖方工程量,为尽量降低土方运费,基础所挖土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运出,若堆置在施工现场内,必须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1.5基坑开挖后,在施工现场夜晚设红灯警戒。

2.1.6基础开挖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根据土质情况暂定人工开挖基础的边坡坡度(高:

宽)为1:

0.4,施工过程中认真控制好挖土深度。

开挖过程中,随时对标高、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地质勘察部门联系,制定相应措施,及时保证土方顺利进行。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将±0.00引测至龙门桩上,然后用水准仪随挖随测。

2.1.7土方挖好后采用生石灰将基础的外框线放好,在基础的外框线四角及横、纵条基础外框交点处打入Φ10短钢筋头,然后用水准仪将基础底标高抬高70mm标注在钢筋头上,最后进行人工修整至钢筋头向下70mm,在修整的同时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如因特殊原因造成局部超深处严禁用虚土回填,可用C10混凝土逐层填充,回填至设计标高,确保持力层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2.1.8人工修整基底土方完成后及时通知建设、监理单位代表及设计单位、地质勘探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程施工。

2.1.9如因遇雨季,开挖前应做好场地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槽中。

基槽底设排水沟400(宽)×400(深)。

每隔30.0m设集水坑400×400深800,配备污水泵,以便雨期排除雨水,排水沟位置距基础边缘距离不小于400。

2.1.10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0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3

边坡偏陡

不允许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2.2土方回填

在基础部分施工完毕且模板全部拆除后,经我单位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对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基础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方可回填,避免因回填土而使混凝土构件受损伤。

2.2.1工艺流程:

基槽底清理→检查原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或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素土分层夯填。

A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不大于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B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浇水使之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C如须要分层分段夯实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为1:

2(高15cm、宽30c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0.5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分段夯填时,不得在墙角下接缝。

D回填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在有管道处应用人工夯实,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E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压实系数达到0.95),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为取得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对于过干的土在夯实前应加以湿润,对过湿的土应以晾干后再回填。

F回填土夯实时,对于碾压机及打夯机无法夯实的死角,如基坑周边应采取人工夯实。

木夯或石夯的质量0.04~0.08t,人力送夯的落距40~50cm,每夯搭接半夯。

G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出标准高度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应补填夯实。

H每天收工应注意天气情况,及时覆盖基槽,回填土防止雨淋,下雨天不能施工。

2.3质量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3模板工程

3.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A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B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C模板接缝严密;

D便于模板的安拆;

E竖向结构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水溶性);

F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G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H墙、柱模板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拆除;

I上层梁板施工时保证下面一层的模板及支撑未拆除;

J板接缝应严密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K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3.2垫层混凝土模板

3.2.1选用100mm宽钢模板,不合模数部分用50mm×100mm方木拼接,利用钢管及短钢筋头加固。

3.2.2钢模横向拼接,用U型卡双向卡接。

钢模转角处设50mm×50mm方木连接。

沿模板背面,用12号钢丝绑6m长钢管,顺平模板。

使模板板面与垫层设计边线保持一致。

模板内侧用Φ16~Φ20钢筋打入地下,保证模板不向内倾斜,每块模板支撑点不少于1处。

模板侧面的插销孔内,用Φ12钢筋穿入,并打入地下,防止模板外胀。

并将Φ12钢筋制成“┓”形,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向上鼓起。

3.2.3模板底标高用1:

3水泥砂浆找平,保证模板上平与垫层混凝土表面高度一致。

3.3基础混凝土模板

3.3.1基础放线

A标高测量:

用水准仪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直接把水平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以便模板安装和纠正。

B中心线及位置的放线:

模板放线前,应清理基础垫层上的杂物,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基础,基础梁和柱中心线及边线,以供模板安装和纠正。

弹线时为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采用经纬仪引测、复核。

3.3.2基础模板安装

A安装顺序:

安装前检查→安装基础两侧模板→侧模支撑→搭设钢管吊架→安装上部基础模板并固定→检查纠正。

B安装方法:

按照基础边线及图纸要求,进行模板施工的计算然后进行施工。

就地拼装模板,靠基槽的一边将土壁修整后,用短木方将钢模板支撑于土壁垫板上,另一边固定在钢管锚固桩上,后在基槽两侧地坪上打钢管锚固桩,搭设钢管吊架,使吊架水平杆保持水平,用线锤将基础中心线引测到水平杆上,根据中心线安装基础梁模板,拼好的钢模板(或单块模板)搁置预先点焊在箍筋上的短钢筋上(中距800-1000mm)。

用钢管、扣件将模板固定在吊架上,并用支撑顶紧,保持模板垂直,最后检查模板的中心位置及断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纠正尺寸差。

3.4柱模板支设

3.4.1柱模用竹胶板配制,每个柱面不留垂直拼缝。

柱模加固使用竖向方木50mm×100mm(@≤300),水平钢管φ48×3.5(@≤600),柱宽为600mm~800mm时,柱中心位置加对拉螺杆,间距同水平钢管,用“3”形卡与钢管连接。

3.4.2为了保证柱混凝土构件的表面观感及阳角的成品保护,主体清水柱木模板加工制作时设置圆护角,护角半径30mm。

制作方法为在模板边缘加设护角木线。

3.4.3柱模就位前,在模板根部沿柱边线粘贴50mm宽,10mm厚橡胶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柱模应拉通线校正位置,加固钢管与楼层上满堂脚手架相连,防止柱模倾斜。

模板拼缝部位用50mm宽胶带纸粘贴。

混凝土施工缝部位,在已施工的混凝土表面沿施工缝黏贴5mm厚海棉条,而后再支设模板以保证混凝土浇筑不漏浆。

3.5框架梁模板安装

3.5.1安装顺序:

复核标高、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模底板→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起拱→安装梁口钢管楞→落梁筋→安装侧模→复核梁模尺寸→与相邻连固。

3.5.2安装方法

A在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梁模支架,间距1m左右,支架上连固模板楞,在横楞上铺放梁底模,并拉线找直。

B在底模上用U型卡连结角模,安装梁的侧模。

用斜撑支牢,梁高大于700mm时在梁中增设穿心螺栓拉牢,间距600mm~800mm。

C跨度较大的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起拱,采用千斤顶顶高跨中支柱,打紧支柱楔形垫脚。

D调整梁口平直,上口加顶搭头木撑固。

E复核检查梁模尺寸,轴线位置后与相邻梁模连结固定。

F当主梁、次梁同时支模时,应先支好主梁模板,再支次梁模板。

G为加快模板的周转,一般要求梁的侧模包在底模外面,梁的模板不得伸到柱模开口里面,次梁模板也不得伸到大梁侧模开口里面,以便及时拆除周转使用、保证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满足设计尺寸。

3.5.3梁底模板,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