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67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docx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

中学生舞蹈基训课教案

强化舞姿转组合

一、导言

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

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

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

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

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

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3、体会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节奏,学会融入情感,表演。

六、教学难点

1、单一技术技巧的连接,过渡。

单一技术技

巧的旋转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将两个以上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在不转换主力腿的前提下,就相对难一点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给学生示范与让学生自己实践是巩固提高的最佳途径。

2、情感融入。

此方面重点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上入手,使学生多体会,在完成组合中的技术技巧的同时,要突出组合的抒情性,增强组合的表演力。

七、内容提要

1、主干动作:

旁腿转

后退舞姿转

探海转

扫堂转

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

旁腿转接后退舞姿转旁腿转接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扫堂接探海转

2、支干身韵连接:

抹手拖步风火轮盘碗摇臂燕子穿林云手

八、教学时间小时

九、教学方法情景启发镜面练习法讲解示范纠偏

十、教学手段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一到三个旋转舞姿组合,以短句的形式出现,旨

在提高学生的单一技术与动作的衔接能力。

2、布置课后适量作业例如舞蹈组合练习等。

十一、教学过程

1、先从复习单一的技术旋转开始,旁腿转、扫堂转探海转等,在熟练的基础上开始

教授新的舞姿转:

后退舞姿转、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

2、把组合中出现的身韵连接动作回忆复习一下,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回忆身韵的动作要

领。

3、教授组合:

准备双手下垂背对老师站好个8拍

第1个8拍

1—做平抹手接燕子穿林反穿5---8拖步向3点行进,

第2个8拍

1-4做单臂风火轮—8接舞姿控制到左脚主力腿探海

第3个8

1—4刀花向右移重心—8突然向右上步接云肩转腰双抹手

第4个8

1—单一探海转2圈—接点翻成左托按掌右吸胖腿舞姿

第5个8

1—4右上盘碗接地滚—8猴提接摇臂

第6个8

1—2扑步—6风火轮—8形成左掖步舞姿

第7个8

平抹手至扫堂起范位置

第8个8

1—扫堂2圈—8探海转2圈

第9个8

1---探海转接点翻收到踏步蹲—8展开至双山膀左旁点步,旁腿转起范第10个8

1—2胖腿转快速2圈—4形成舞姿—左脚上步并立双手做大云手旋转一圈第11个8

旁腿转起转一个8拍

第12个8

1—4做连接的左正吸腿提襟按掌转5—6双脚正步为右手四位直臂7—8收下场

十二、教学小结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们对技术技巧的追求,特别是对旋转的圈数的追求特别的热衷,练习组合时,勉强自己做目前还不能稳定达到的圈数,导致的就是强行的拧过来,打破原有的旋转动力及直立规律,丧失正常旋转的重心,表现在组合内就是旋转的舞姿美感丧失,旋转技巧的不稳定、连接不顺畅、无情感、机械、生硬。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学生们在练习时应该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组合内的技术技巧,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的,都要通过反复的单一练习,逐渐提高旋转的圈数。

同时,在练习时,多通过谈话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在练习组合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注意身法,韵律,提高学生自身的舞台表现力。

舞蹈课教案1

教学内容:

扶把组合练习\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中间练习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扶把练习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活动教材:

自己准备

舞蹈课教案2

舞蹈中的呼吸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

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

俗话说:

“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

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

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

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

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

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

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

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

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

压、呼气;立、吸气。

\作用:

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

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

2)头的呼吸。

3)手臂的呼吸。

4)造型时的呼气。

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

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应该依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舞蹈初学者一般多是十岁左右的少年。

由于年龄的特征,他们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强,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却不易理解教师对动作所作的理论讲解和分析。

因此,对于初学的少年儿童应该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

此外,初学者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

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一个人一个人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纠正学生动作上的差误。

一般来说,有两年以上舞蹈训练基础的学员或学员,通过实践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有了提高,对自身训练时动作中存在的毛病进行自我纠正的能力亦相应提高。

这时,教师除了做必要的示范外,应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必要和适量的舞蹈动作理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解认识飞跃,促成举一返触类旁通。

此外,教师可以加强训练中的口头提示,帮助学生及纠正动作,以节省时间。

作为舞蹈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制定与两者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学生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已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各种毛病,教学质量会显著提高。

下面谈谈几种具体教学方法。

1、教授新的动作

教授新动作时,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同时要求教师讲清动作规格和要领,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简练,要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反复练习上。

动作规格和概念要有步骤地提出。

教授新动作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全部要求一股脑儿交给学生。

这样做不仅学生记不住,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学生掌握一个新动作往往是先会做,然后做到较好,最后才能达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以跳跃为例:

初学时要首先使学生掌握跳跃动作起落的正确方法,然后要求旋转方法的正确,即起法与重心正确,然后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转数量。

一些简单动作的规格与要领可用几天时间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动作等。

有的动作则要经过几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蹁盖腿转身、点步翻身。

而有的动作甚至用几年的时间进行连续训练,不断地提示,如飞脚、大蹦子等。

一个舞蹈动作的教学程序,教师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提出合理的要求,使学生不步骤地去掌握每一个动作。

要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

教授一个新动作往往要经过若干然后达到“完成体”,即经过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

步骤过于繁琐或者一开始即练习“完成体”显然都是不适当的。

前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动作机械、不连贯的毛病;后者会使学生难以正确地完成动

作。

教学中应避免这两种倾向。

教师制定的训练步骤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理解力来设计。

例如探海转可分三个步骤来教授:

第二步做探海碾转练习;第二步涮腰后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转;第三步涮腰探海转“完成体”。

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间踢紫金冠能力的基础上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带单起双落辅助动作的双起单落后腿跳;第二步做带单起双落辅助动作的紫金冠跳。

教授新动作或开技巧“法儿”,教师要认真备课。

学生往往是先入为主。

一个动作初学时养成的毛病,以后改正极为费力,甚至难以改正。

例如:

翻身动作容易出现塌腰翘臀的毛病,如果一旦成为习惯,尔后是极难纠正的。

每一个新动作初学时是否正确掌握规格与方法,对学生以后能否很好掌握这一动作、继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关系极大。

教师在教授新动作前一定要熟记动作的规格和要领。

教授新动作和新组合时都是要将节奏及动作记在脑子里。

上课时不要当着学生的面不断地翻备课本来进行教学。

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十分影响教学效果。

何况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而教师是要求学生记住动作和节奏的。

教授新动作时可先解说动作的做法,然后解说节奏,也可以由教师口数节拍让学生练习,然后再配上音乐练习。

某些较难的技巧,如串翻身、飞脚、旋子等,可先不配单薄进行练习,待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配乐练习。

教授一个新动作后,教师要在教室中选择一个能纵观全班学生练习动作的位置,观察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以便对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及时指点、纠正。

2、纠正动作

纠正动作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

所谓“有重点”就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见什么毛病就纠正什么毛病,这样会造成课堂教学杂乱无章,使教师在忙于纠正动作中处于被动状态。

教师纠正动作一定要打主动仗。

有计划。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预见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在备课时就计划好:

这堂课重点纠正什么毛病,哪些动作需做细致的纠正,哪些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口头提示即可,哪些学生要重点纠正等。

有重点。

通过对重点动作和重点人的纠正,给其他学生作纠正错误动作的范例,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从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从教师的纠正与指导中获取自觉纠正动作的教益。

对重点要揪住不放。

对教师计划重点纠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严格要求,锲而不舍。

如拔背,可以从把杆练习到中间练习,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始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在对某一重点动作进行重点纠正时,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即便

发现了其他毛病、弱点,心中有数。

在课前就计划好在课堂上对哪个学生重点纠正,并通过对重点学生纠正,示范全班。

边做边提示。

经过了重点纠正的动作或毛病,为了求得巩固,教师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再口头提示。

口头提示语言要精简,要有的放矢。

为此教师要同学生建立共同的语言,即教师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色,学生都能心领神会,遵照进行。

严格要求。

没有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就没有质量。

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说提出要求越高越好,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有些要求是学生一开始训练就可以做到的,如旋转练习中甩头、留头。

有的要求是学生较快掌握的,如手动眼随。

这时就一守要求学生务必做,要使学生感到,不达到要求教师是不罢休的。

有的要求学生不可能很快达到,如正确的连续点步翻身。

如果要求学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

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教学的规律,违背了这一规律,既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

及时找原因。

有的动作或技巧学生多次做还做不好时,教师要及时找出原因,究竟是学生能力不足还是完成动作的方法不对。

如果是学生能力不足,可以暂时搁置这一动作或技巧,先做些辅助能力的练习;如果是动作的方法不对,则帮助学生找到完成动作的正确方法。

能力与方法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能力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能做好动作;反之,只有方法没有能力,也不奏效。

纠正动作要着眼于动作的方法与用力是否正确,不能从外形出发。

如要求学生下肢动作“开”,不能只看学生脚是否打开,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学生腿伸直时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分伸长;翻身动作的手臂圆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翘臀等毛病。

动作重复练习时要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不驭是用每天教授的动作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用对动作的要求去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在每一堂课中总是有的要求,新的收获,直是学无止境。

教师要做一名带领学生攀登艺术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学生在攀登高峰时付出巨大的努力,又使学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断加强继续前进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看到在这攀登艺术高峰的历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无限风光在前头。

学生在进行某一动作或组合练习之前,教师可以提示,这是纠正动作的方法之一。

但动作训练开始前的提示一定要言简意赅,要有重点不要从头到脚各个部位都讲到,这样做学生记不住又浪费时间。

学生进行组合练习时,开始可以化整为零,分割成几小段分别纠正。

每堂课可选其中一段作为纠正重点,不要总是从头到尾过一遍。

此外,组合也要分步骤要求:

先要求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再要求节奏准确,而后要求表情……

教师纠正动作时选好部立的位置。

教师靠近学生纠正动作时,不能妨碍学生动作。

有时还需要距离学生远一些,以便看清学生全身动作情况。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尽量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你。

3、示范

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

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形象去指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反复地示范动作。

教师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无误、节奏鲜明。

示范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局部动作示范,但局部示范应尽可能减少。

此外,也呆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或者选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示范。

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

因此,教学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深认识的不断提高而日趋完善。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也认识是无止境的,教学方法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