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471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常识.docx

《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常识.docx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古人有名有字。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

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

韩愈,字退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

B.关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C.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D.《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

1.【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高的从高到低,形成一个五声音阶。

B.笞刑也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

C.先秦时衣长而裳短,后来变成衣短裳长。

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D.案,又称食案,古代孟光对丈夫“举案齐眉”里的案就是食案,它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

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来源:

学.科.网]

A.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称为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

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

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

B.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2.【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

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

如:

关塞,关卡,关隘。

D.践:

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

践祚,践极。

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4.【江苏省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期初调研】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

B.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

C.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

D.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

5.【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大不敬,被指控的罪名。

对皇上犯了“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笞刑。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

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6.【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

B.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玚、刘桢。

C.“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是古时男子20岁时父母或师长为其所取的别名或女子许嫁时所取的字。

D.“朔望晦”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的三种自然状态和对应的日期,其中“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和每月最后一天。

7.【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尤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B.“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四门技能。

也称“雅人四好”;“梅兰竹菊”是文人骚客感物喻志的对象,是高洁自好、傲然不群等审美人格的象征,也称为“文人四友”。

C.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D.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华美食有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皖流派。

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等特点。

8.【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意思是我是天下无双的人。

国君的自称还有孤、不谷等。

B.臣,是君主时代的官吏,也包括百姓。

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

C.避讳,封建君上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用其名,而以别的字代替。

D.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在外可以代表皇帝和国家。

9.【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婺州参军事   解褐:

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B.弱冠而介立,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弱冠:

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

C.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服除:

守丧期满

D.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母忧:

母亲去世

10.【陕西省宝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核心是兼爱。

C.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

他在《天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D.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思想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义非凡。

 

最拿分考点系列 必修一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古人有名有字。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

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

韩愈,字退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

B.关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C.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D.《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

【答案】

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太宗”“高祖”是皇帝的庙号,而“炀帝”的“炀”字则是他死后给他的谥号。

3.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临安是杭州;B项,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D项,《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班固。

1.【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高的从高到低,形成一个五声音阶。

B.笞刑也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

C.先秦时衣长而裳短,后来变成衣短裳长。

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D.案,又称食案,古代孟光对丈夫“举案齐眉”里的案就是食案,它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

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称为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

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

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按照音高的从低到高排列

2.A

3.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乘意为辆。

这里指兵马。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千乘之国,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即诸侯国。

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B项,萧蔷:

指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

有国的诸侯,有家(封地)的士大夫。

D项,四体:

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

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故选C。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

B.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2.【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

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

如:

关塞,关卡,关隘。

D.践:

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

践祚,践极。

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4.【江苏省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期初调研】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

B.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

C.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

D.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

5.【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大不敬,被指控的罪名。

对皇上犯了“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笞刑。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

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6.【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

B.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玚、刘桢。

C.“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是古时男子20岁时父母或师长为其所取的别名或女子许嫁时所取的字。

D.“朔望晦”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的三种自然状态和对应的日期,其中“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和每月最后一天。

7.【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尤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B.“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四门技能。

也称“雅人四好”;“梅兰竹菊”是文人骚客感物喻志的对象,是高洁自好、傲然不群等审美人格的象征,也称为“文人四友”。

C.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D.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华美食有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皖流派。

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等特点。

8.【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意思是我是天下无双的人。

国君的自称还有孤、不谷等。

B.臣,是君主时代的官吏,也包括百姓。

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

C.避讳,封建君上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用其名,而以别的字代替。

D.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在外可以代表皇帝和国家。

9.【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婺州参军事   解褐:

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B.弱冠而介立,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弱冠:

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

C.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服除:

守丧期满

D.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母忧:

母亲去世

10.【陕西省宝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核心是兼爱。

C.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

他在《天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D.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思想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