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36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docx

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35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1.防治心身疾病,2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3.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4.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2.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3.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及其他人际关系.4.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心理问题.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心理与生理统一原则(医学心理学研究要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全面分析个体的心身状况,坚持心理与生理统一的原则.)2.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定性对研究对象有质的认识,定量为定性提供可重复操作和检验的依据)3.系统原则4.客观性原则.5.发展原则6.伦理原则

6、研究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心理行为规律)2.调查法(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3.心理测验(常作为评定心理或行为变量的工具和主要定量手段)4.实验法(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起对心理,生理,行为的影响规律)5.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6.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

7、疾病谱变化:

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与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人类健康

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1、医学模式:

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受医学工作者的影响

2、生物医学模式:

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从生物学角度找到一种原因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方法学上强调系统,把人看成是生心社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整体.其特点为:

1.指出人同时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生理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2.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4、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内部因素(遗传,自身免疫力,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外部(各种病原)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

三、人的心理学活动

1、意识: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知。

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心理过程。

包括:

1.个体对自身与外界的认知过程2.个体相应的情绪感受、体验过程3.个体支配、调节的行为过程,以及对其行为的结果作出反馈的过程。

是人与动物心理的主要区别。

意识的不同层面:

1.根据注意程度:

焦点意识:

全神贯注与某事物;边缘意识:

位于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无意识:

毫无感知2.根据分析理论划分: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的特征:

1)存在性,即意识的发展总是取决于每一时刻的当前社会环境。

2)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的作用于自身和周围环境。

3)统一性,指人在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上,对个体自身的认识上,以及个体自身发展上的统一。

4)界限性,说明人具有对自我的意识。

几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睡眠、做梦

2、感觉:

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是人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

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视、听、嗅、味、肤2.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受性与感受阈限2)感觉的适应性3)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3、知觉:

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大脑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5)知觉的组织性。

4、思维:

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间接、概括的过程。

特征:

1.间接性:

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2.概括性:

把一类食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思维的过程:

1)对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将分析、综合后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概括。

3)在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得出概念。

4)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又得出新的概念。

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方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分为聚敛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

根据独立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过程:

1.包括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2.信息处理理论(编码、存储、检索、提取)

识记:

指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

是为了在记忆中保存所获得的印象而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保持:

是指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系统化、概括并掌握他们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忘。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称为完全遗忘。

7、注意:

指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具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主意的基本品质:

广度、稳定性和紧张性、分配、转移

8、情绪和情感:

指由于个体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看法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及伴随的身心变化。

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情绪情感的区别联系:

区别:

1)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

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不稳定;情感一般不受情境影响,稳定深刻。

3)情绪比较强烈,带有较大冲动性和较明显外部表现;情感体验常常较弱,一般不带有冲动性。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分类:

1.原始的情绪形式:

快乐、悲伤、愤怒、恐惧2.主要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影响整个人的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社会性情感: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情绪被看作是身心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1)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2)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3)通过激素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9、意志:

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而自觉的预定目的。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的基本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10、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

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3)人格的完整性。

4)人格的复杂性

11、需要:

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当出现某种生理或心理不平衡时,为了恢复平衡或达到某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倾向。

马斯洛需要理论: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会交往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12、动机:

动机是驱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它以需要为基础,同时要有外部诱因刺激。

动机冲突类型:

1)双驱式冲突,指对两个同样有吸引力的目标难以取舍。

2)双避式冲突,两个可能威胁个体的事件不能全部回避,为回避其中一个必须忍受另一个。

3)趋避式冲突,对同一事物既有亲近的愿望,又有避开的愿望。

13、挫折:

因指向目标的行动受阻而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所产生的认知偏差或情感反应。

14、心理防卫机制:

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以及适应环境而采用的一种策略。

有自恋型,神经症型,不成熟型和成熟型四种。

成熟型心理防卫机制包括:

升华,幽默,压抑

15、性格: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性格的特征:

1)态度特征。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

2)意志特征。

主要表现在意志及相应的行动中。

3)情绪特征。

指个体在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4)理智特征。

指个体认识活动的特点及风格。

16、能力:

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特殊能力,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17、气质:

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常与人的生理素质有关。

气质分类:

1)胆汁质,精力充沛,易于冲动。

2)多血质,活泼敏感,好交际,注意力易转移。

3)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善于忍耐。

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感反应慢而强,善于察觉细小事物。

18、自我意识:

指个人对于自己作为主体或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包括对自己感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以及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

四、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

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前发展的社会环境.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正常范围的智力水平是个体完成正常生活的基本心理条件)2.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和认知,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3.善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保持其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4.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注意遵守团体的规范和要求,控制自己的欲望以按照团体要求行事)5.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客观认识环境并正确分析,尽可能化不利为有利)6.具有健全稳定的人格(其人格的各个方面都应是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的)7.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相符

3、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分为:

1.一级预防,即初级预防,是指通过各种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分为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2.二级预防,对各类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早起发现、干预和治疗,预防和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3.三级预防,包括各种精神康复措施。

4.从健康心理学角度,医务人员应注意:

1.明确观念2.学会调整和控制情绪3.注意把握医患关系4.积极的适应现实的变化5.呼吁全社会建立好医务人员支持保障

五、生命周期与心理健康.

1、生命周期:

指一个人从出生,经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的发展过程.

2、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1.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2.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早期的发展重于后期的发展4.发展模式中存在个体差异性.

3、青年期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发育成熟,趋于稳定.心理逐渐成熟:

智力发展进入顶峰时期;情感体验进入最丰富时期,情感内容越发深刻;个体意志发展迅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性格基本定型.

青少年心理健康应注意什么:

接受身体的变化;引导性心理健康发展;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4、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变化,各种感觉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趋于不稳定;男女两性出现同化趋势

依恋对婴儿心理健康有何重要性:

依恋对儿童的发展,存在着较长时间的影响,缺乏正常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六、性心理健康

1、性心理健康:

指性心理活动的良好状态。

是合理的性动机、科学的性知识、健全的性生理、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性道德的统一体。

内容

2、更年期:

即中年期后期,使个体从成年向老年的过渡。

女性45-55男性50-60

七、医患心理特征及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1、患者的心理需要:

1)生存需要。

渴求健康,希望消除病痛。

2)安全需要。

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着装知情权等有需要。

3)接纳与被接纳的需要。

需要医护人员的接纳,患者群体的接纳,社会群体及亲属的接纳。

4)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

表现在对医学权威的崇敬和信任,希望关注他人状况上。

2、患者的认知活动特征:

首先表现在对躯体异常感受的敏感性增强,对躯体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注度增加,对与疾病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增加。

3、患者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特征:

患者的情感变化受到包括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个体个性特征、知识结构、经历、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

早期容易出现恐惧或焦虑,中晚期易出现抑郁、沮丧、绝望。

意志活动减退,包括积极配合治疗的意志和对于日常生活的意志减退。

4、患者有哪些权利、责任和义务:

权利:

(1)享受相应的和足够的医疗和护理。

(2)以疾病为理由进行自我解脱,减少或者免除其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3)以疾病为理由而寻求比平时更多的除医疗意外的照顾。

(4)保守个人的秘密和隐私。

(5)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有要求获得对疾病通俗易懂解释的权利。

(6)知道直接参与自己诊治的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和自己的诊治有关的医院职工的姓名及其业务背景情况。

(7)本着“自己的生命自己负责”的原则,患者有权拒绝治疗。

(8)患者有权拒绝非诊断、非治疗性的活动。

(9)患者有权在住院期间保持和外界的联系。

责任和义务:

其有责任和义务向医师提供自己的病情及与诊疗相关的背景资料;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与治疗反应相关的躯体或(和)心理变化的情况;有义务配合医方进行相应检查、治疗;有义务配合亲属在生活上或其他方面对其给予的照顾。

5、患者角色转换中的问题:

1)角色行为缺乏。

指已患病的个体尚未进入患者角色。

2)角色冲突。

指个体的患者角色与自己原有的社会或家庭角色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

在个体在已经进入患者角色后期疾病尚未得到控制,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表现出对疾病或伤痛的忽略。

4)角色行为强化。

指个体安于充当患者角色,而忽略同时具有的社会家庭角色。

5)角色行为异常。

指患者的行为超出了患者角色所界定的范围。

6、医师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

责任:

诊断与治疗的责任;防御和保健的责任;为社会提供安全感。

权利:

诊断的权利;了解患者隐私的权利;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的权利;对患者进行创伤性治疗的权利;决定患者能否从事某种职业以及是否能够回归社会生活的权利;参与司法活动的权利;获得较高报酬的权利。

7、医师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1)医师的生存需要

(2)医师的接纳、被接纳及尊重、被尊重的需要(3)自我实现的需要(4)优越感(5)主宰欲与控制欲(6)医师所存在的自备和心理防御机制(7)社会环境对于医师心态的影响。

8、什么是医患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如何处理?

移情:

患者无意识地将自己对亲人的情感,如爱、憎、愤怒、依恋等指向医师或其他治疗者的行为。

反移情:

医师或其他治疗者将自己对亲属的情感无意识地指向患者的行为。

处理:

在医疗过程中,医师首先应该意识到患者对自己的移情,同时及时意识和克制自己的患者的反移情。

当出现这些感觉时,医师应该首先自我反省或请相关专业的同行帮助进行分析,当暂时不能分析清楚原因的时候,最好是采取回避的方式,或更换别的同行来直接诊断该患者。

9、建立医患关系应注意什么?

(1)医患关系应该建立在现行的法律和法规的框架内。

(2)处理好医患之间的职业和非职业关系。

(3)处理好“移情”与“反移情”的问题。

(4)理解和正确应对患者的心理防卫机制。

(5)正确应用沟通的技巧。

八、求医行为与遵医行为

1、什么是求医行为?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求医行为:

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或心理不适或产生某种病感时,寻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帮助的行为,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和被动求医行为两种。

2、、精神病、神经症患者的求医行为有何特点|

精神病患者的求医行为:

精神病患者由于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知,不仅没有病感甚至否认有病,几乎不主动求医。

精神障碍患者的求医行为为主要取决于其监护人员的求医决策。

家属对精神障碍的解释,对精神医学知识的了解,对家庭中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以及经济情况等也常常影响到家属对患者求医抉择的过程。

神经病患者的求医行为:

神经症患者常常体验到多种躯体不适,如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往往主动求医。

部分由人格缺陷的患者,把求医过程作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方式。

3、、如何提高尊医行为?

(1)提高对医师的满意度

(2)提高患者对医嘱的理解、执行程度(3)合理使用药物和接受相关的辅助检查(4)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病感:

指主观上感到躯体或心理上有不适或痛苦。

5、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

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健康观念及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

2)家属的影响。

包括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家属之间的感情联系方式,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家属的亚文化观念。

3)医疗机构本身的影响。

4)症状的影响。

5)医师的影响。

6)患者个性特征、健康信念的影响。

7)社会文化的影响。

九、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一般性适应综合症(GAS):

每种疾病或有害刺激作用于个体都会导致一种非特异性的、特征性地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2、应激:

指个体感受到的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

它包含刺激物、反应、状态三方面含义。

应激:

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是一种主观反映,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心理应激:

是一个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多种因素作用过程,它涉及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变量或影响因素、涉及生理改变、心理行为改变的反应过程。

3、研究应激的三条途径: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的刺激物;应激使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应激是应激原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4、应激的理论和模型:

1.生物应激理论①Selye的适应综合征理论②遗传发生论2.心理应激理论①心理动力学模型②学习理论③认知交互作用理论3.社会应激理论:

冲突理论,进化论,整体论,控制论。

塞里一般性适应综合征:

每种疾病或有害刺激作用于个体都会导致一种非特异性的,特征性地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三个阶段:

警戒期、适应阻抗期、衰竭期

警戒期:

面对有害刺激,集机体唤起各种防御能力的动员阶段。

适应阻抗期:

机体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结构和功能水平增强对有害刺激的对抗能力。

衰竭期:

若有害刺激持续作用于机体或超过了机体的承受能力,集体会丧失其防御能力转入衰竭阶段,出现出现不可逆转的组织器官病理改变。

遗传发生论:

1.遗传信息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类型和应激反应时系统间平衡性。

2.遗传性状部分地决定个体气质。

3.基因影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易感性。

心理动力学理论:

1.信号焦虑:

客观的外部危险发生时,外部刺激被视为一种具有危险性的信号,引起个体的信号焦虑,这类似于应激源与应激之间的关系。

2.创伤性焦虑:

是佛洛依德理论中占主要地位的焦虑形式,是一种本能的或内部产生的焦虑。

学习理论:

1.应激的情绪反应,可以反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预期焦虑:

在没有面对刺激的时候,仅仅通过对刺激的谈及或想象也会唤起

5、应激反应:

由于应激原导致个体发生的各种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6、应激的结果

积极面: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石英,是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应激反应是一种主动的、应答性调整与环境契合的过程。

应激活动锻炼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负面:

过度和失衡状态的持续会引起躯体功能的絮乱和疾病的发生。

7、应激的生理反应机制: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心理神经免疫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

8、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情绪:

1)焦虑2)恐惧3)抑郁4)愤怒

行为:

1)逃避与回避2)无助与自怜3)退化和依赖4)敌对攻击5)物质依赖

9、应激原:

即生活事件,指个体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可以导致心理应激和损害健康的刺激物。

主要来自1)外部客观环境的有害刺激2)机体内环境的不良变化3)个体面临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10、影响应激反映的因素:

1)生活事件本身的性质2)个体认知评价的差异3)个体应对能力的不同4)人格差异

11、应激原/生活事件分类:

A按属性分:

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文化。

B按发生环境分:

工作、经济问题,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健康问题。

C按对个体影响效应分:

正性生活事件(能够给个体的心身健康带来积极效应或作用的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指个体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

12、认知评价: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生活事件进行感知和评估的过程。

拉扎罗斯的应激认知评价模式:

第一阶段初级评价阶段。

第二阶段应对能力评价阶段第三阶段再评价阶段

13、人格与健康或疾病的关系:

1.某种类型的人格更容易导致某种躯体疾病。

2.某种疾病或疾病状态会引起某种类型的人格改变。

3.人格是促成躯体罹患疾病和影响疾病发展的心理易感因素。

4.人格决定的应激反应类型间接地影响疾病的发展。

14、社会支持:

指社会各方面对个体的支持,包括亲友、同事等以及家庭、单位等社团组织对个体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三类。

社会支持健康保护机制

1.缓冲作用假说:

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

2.独立作用假说:

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

15、应对:

又称应付,指个体对生活事件及阴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应对指导:

指导个体通过解决问题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指导再评价改变认知,减轻应激反应;提供或帮组寻求社会支持。

方法:

分散注意,即采用转移的应对方式;放松训练,即松弛应对

16、应激相关障碍:

是指一组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分类: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应激障碍

共同特点:

1.精神症状与心理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2.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水平、生活态度与信念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3.严重程度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标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指个体在遭受异乎寻常的毁灭性或灾难性打击后延迟性出现并持续性存在的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表现:

1.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触景生情,创伤性情景闪回发作和创伤性经历有关噩梦。

2.持续的回避。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5.对未来失去信心。

6.精神障碍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精神异常,病程可以长达数年

诊断标准(CCMD—3):

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

治疗: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治疗情绪异常,警觉性增高,回避和社会退缩。

17、心身疾病:

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指一组发生、发展和防治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具有躯体病理改变的疾病或临床症状。

18、躯体疾病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影响:

1.对患者感知的影响。

2。

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

3.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

4.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NS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

19、心身疾病的范围与分类:

1)传统医学上的心身疾病。

主要涉及受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

2)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

即对躯体疾病产生不良影响的心理及行为因素。

3)特殊医学障碍中的心理因素。

由躯体疾病引起,也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