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开裂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86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开裂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治开裂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治开裂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防治开裂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防治开裂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开裂措施.docx

《防治开裂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开裂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治开裂措施.docx

防治开裂措施

三防治开裂措施

目录:

第一节地面

第二节楼面

第三节填充墙砌体

第四节抹灰

 

第一节地面工程

1、首层室内地面下沉、开裂。

原因:

回填土层过深,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填土分层回填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防治措施:

(1)土层超过1米时,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增设结构底板。

(2)土层未超过1米时,选择符合要求的的材料回填,夯实土层,加200厚碎石土,再做基层、建筑地坪,建筑地坪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不小于¢6.5@200。

第二节楼板

1、在楼板表面出现不规则龟裂形状的裂缝。

原因:

混凝土收缩。

防治措施:

(1)原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石子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严格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尽量采用中砂,尽量避免使用细砂,砂的含泥率应符合规范要求;水泥一般多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的适应性和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拌制时严格控制惨量;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0;屋面、露台等有防水要求的楼板的砼应掺微膨胀外加剂或纤维等来解决抗裂问题;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80mm左右,不得大于200mm。

(2)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卸料前,搅拌运输车罐体宜快速旋转搅拌20s以上后再卸料。

(3)混凝土浇筑采取两次振捣和两次抹面压实的方法。

a)混凝土第一次振捣应与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边浇边振,振捣遵循“快插慢拨”的原则,振捣棒采用斜向振捣,插入点采用“行列式”布置,点距控制在30-50mm左右。

连续振捣,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之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和浮浆为度;b)第一次抹压应在初次振捣后,立即进行。

此时应先采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找平,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在3mm以内,然后再进行抹压,抹压时必须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刮除,然后再取等量的混凝土填补找平,同时应将突出混凝土表面的石子压入混凝土中;c)二次振捣的时问应严格控制,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捣时,采用垂直插入法,插点采用“行列式”布置,按顺序移动,防止漏振。

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后应立即提起,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10s左右,不得振捣时间过长。

振捣后重新将混凝土表面整平;d)混凝土二次振捣找平后,达到硬塑状态时,开始进行二次抹压,挤压采用铁抹子,压实压光,此时应注意将刚刚产生的裂缝用力碾压,使之完全愈合封闭,对于二次磨压时,混凝土上工人踩出的脚坑,必须取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补平、拍实,然后抹平,然后以扫帚,将混凝土表面拉毛进行毛化处理。

应控制拉毛方向,使毛面纹理一致,二次抹压完毕后,还必须设专人检查,发现微裂缝应及时碾压,使之愈合,有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2、房屋四角的房间,板角部出现裂缝,与板边缘约成45度,斜向发展。

原因:

在支承板的四角处,的梁、墙相对刚度大,约束了板的自由收缩,当板混凝土收缩较大时,板出现与板边呈45度的平行裂缝。

防治措施:

楼板四角设置放射钢筋。

3、在混凝土板支座表面出现沿支座长度方向的纵向裂缝,

原因:

(1)板面支座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被踩跨;

(2)过早堆载和进行下一道工序,使楼板产生过大变形,发生开裂。

防治措施:

(1)楼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刚度,上、下楼层模板支架的立杆应对准;

(3)板面受力钢筋应采用钢筋马凳,马凳应具有足够刚度,间不大于500mm;

(4)砼强度达到1.2Mpa后(浇筑后12小时)方可上人施工;

(5)材料应分散堆置且严禁抛扔。

4、施工缝位置出现裂缝

原因:

施工缝接搓处理不符合要求,致使新旧混凝土衔接不紧密,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

(1)施工缝应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同时增加施工缝部位的楼板钢筋数量;

(2)混凝土应加入微膨胀剂;

(3)施工前应先清除已浇混凝土界面上的水泥浆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4)浇筑前应在界面上刷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5)浇筑覆盖薄膜养护。

5、埋设电线套管位置出现沿管长方向的通长裂缝

原因:

线管下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缝。

现浇板内预埋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平行线管之间应保证至少间距30mm,线管应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且单根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浇筑过程中对线管位置加强振捣,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第三节砌体工程

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详图,内容应至少包括:

总说明(含通用节点)、各层平面图(表达墙体规格、构造柱位置和过梁做法)、各类墙体砌块排列图和各层节点图等;施工过程中实行样板引路制度。

1、门窗洞口,屋面女儿墙出现裂缝。

原因:

温度的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在约束条件下,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砌体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1)提高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2)女儿墙采用混凝土现浇。

(3)在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及窗台压顶下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ø6钢筋,并伸入洞口两端墙体内不小于600mm;

(4)窗台处应设宽度同墙厚、高度≥100mm、每边入墙内≥200mm的现浇窗台压顶(不允许预制)。

(5)

2、填充墙与框架柱(剪力墙、构造柱)交接处出现裂缝

原因:

两种材料结合处因温度变化使结构和填充墙产生热胀冷缩出现裂缝。

(1)构造柱两侧必须采用实心砖砌筑,实心砖宽度不小于200mm。

并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留槎60mm。

(2)填充墙与框架柱(剪力墙、构造柱)交接处拉结钢筋,直径不小于φ6,设置于水平灰缝内,竖向间距不大于600,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样板验收合格前,不得大面积植墙体拉结筋。

(3)浇筑构造柱砼前应清地面和两侧砌体表面的尘土、污垢和渣子。

3、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物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裂缝,大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

原因:

砖、砌块干缩。

防治措施: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和堆放中应有防止雨淋的措施。

(2)砌筑填充墙时,砌块的龄期不应少于28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3)根据进场的原材料进行砂浆配合比试配;砌筑砂浆搅拌前应按配合比的要求进行计量,同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

(4)填充墙上不宜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对墙上已留设的孔洞,应采用防水微膨胀砼分次填实。

(5)砌体灰缝应采取双面勾缝,墙体内不应有断砖、通缝和瞎缝。

(6)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

4、填充墙顶后设口处出现通长水平裂缝。

原因:

后设口施工不规范。

防治措施:

每天墙体的砌筑高度不应大于1.5m,且不得一次性砌筑至梁底或板底,应预留200mm高后设口,后设口的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后14天方后进行,后塞口起头收尾均应用预制混凝土块抵紧。

4、底层砌体出现斜向裂缝。

原因:

砌体直接置于未夯实的素土上,出现沉降变形裂缝。

防治措施:

设置地梁或结构底板。

5、门窗垛砌体出现竖向裂缝

原因:

门窗垛据框架柱、构造柱或剪力墙太近,尺寸较小,侧向刚度不足,长久开启门、窗后,会使门窗松动、砌体开裂。

防治措施:

门、窗洞边距框架柱、构造柱或墙小于200mm时,应设置现浇混凝土门、窗垛,且应按设计配置构造钢筋,并不低于下图所示构造要求。

6、线盒位置砌体开裂:

原因:

线盒位置砌体由于后开槽安装线盒,破坏了砌体,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1)线盒不宜安装在墙厚为100mm的填充墙砌体上。

(2)线盒安装应采取先将管线、盒安装好后,在进行填充墙砌体施工。

第四节内墙抹灰

1、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后设口抹灰层出现通缝。

原因:

(1)由于各种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将抹灰拉裂。

(2)后设口砌体开裂引起抹灰开裂。

防治措施:

不同材质交界处(含线槽)应挂设15×15×0.7mm的镀锌钢丝网,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端部应延伸不小于100mm,且应固定牢实。

;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位,应事先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

(设计)

2、抹灰层龟裂

原因

(1)温度的影响:

(2)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

(3)基层没有把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形成隔离层;

(4)施工前砌体淋水不充分,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的发生,严重的造成空鼓;

(5)抹灰一次成形且过厚或者撒干水泥。

(6)抹灰砂浆失水较快又未及时养护导致严重龟裂;

防治措施:

(1)抹灰应在砌体工程施工完7天后进行。

(2)抹灰砂浆应计量搅拌,强度不得低于5Mpa。

(3)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渣子清除干净,墙体上的灰缝、孔洞和凹槽应填补密实。

(4)烧结砌体应提前1天浇水湿润,然后阴干,手摸时有潮湿感时再进行抹灰。

加气混凝土砌块则不需用水浇透,只在砌体上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再进行抹灰。

(5)抹灰层应分格施工,分格面积一般宜为20~30㎡。

(6)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一般抹灰厚度宜控制在15mm内,中级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底糙灰在六至七成干时,表面发白、手压有坚实感,但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面层抹灰,每层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少于12小时;最后一层压入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应满铺,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

(7)采用非烧结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钢丝网的直经不小于0.7mm,网眼间距不宜大于12.7mm×12.7mm(设计)

(8)抹灰砂浆硬化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