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2740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docx

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培养方案

(2009级)

 

电气教研室编制

二〇〇九年六月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

材料与能源大类、电力技术类

专业代码:

550302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依据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培养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职业岗位调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及电力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等制订本培养方案。

(二)方案思路

1、本培养方案是在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后,结合教学教育规律制订的符合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方案;

2、本培养方案将专业培养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电力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这一平台与电气专业专业基础平台一致。

第二阶段为电力专业的核心能力形成平台。

通过“两阶段”模式打造既了解电类专业通用技术,有具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综合专业知识的应用人才。

3、本培养方案按照专业的培养规律,构建了“三一体”的课程体系,首先保证课程能及时跟踪专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动向,并结合电力系统专业课程特点以及宜宾电力系统区域优势,建立“教室(理论)、实训室(技能)、电力企业(职业工作)”三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层面的工学结合。

二、专业分析

随着宜宾水电能源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宜宾必将继宜昌之后成为西部能源基地以及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城市。

宜宾作为水电能源建设的东道主必将需要一大批懂电力系统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未来五年宜宾地区仅金沙江梯级电站的水电开发建设大量需要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和相关电力专业技术人才。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正是培养掌握电力能源生产、传输、配送及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根据区域水利电力发展的需要,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电力系统高技能、高技术的应用人才。

三、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发电厂、变电站、电力建设安装单位、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电气设备制造等单位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够从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管理、变电检修及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专业职业范围

1、电力网络、电气工程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2、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及管理;;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电力设备的系统集成应用。

(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电力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的能力;

2、具有对各类发电厂(站)、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安装、调试和事故处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三)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必备知识;

2、初步具有设计、组建、运行、维护电力系统的知识;

3、初步掌握发电站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

(四)职业素质要求

1、具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为电力事业奉献的精神;

3、能严格执行电力系统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资格证书要求

必考取的证书:

1、电工(中级)或变电站值班员(初级)或继电保护工职业技能证书(初级);

2、火力发电厂、变电站实习、低压配电实训、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实训(专业核心技能)。

可选考的证书:

1、电机装配工;

2、制冷设备维修工;

3、维修电工(中级)。

(六)毕业条件

1、获思想品德合格证

品德综合评定合格,修满规定素质拓展积分(包括选修课学分,社团学分)。

2、获学习合格证

修足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类课程的最低学分;读书工程合格;获计算机国家一级证书;获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证书。

3、获核心技能证

课程技能考核合格;获电工(中级)或变电站值班员(初级)或继电保护工职业技能证书(初级);

必须获取以上“三证”才能毕业。

五、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是在电力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综合提高,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核心内容,结合电力企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需求,充分利用区域的电力系统资源,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初步形成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体系

“两阶段,三一体”课程体系

“两阶段”:

在专业培养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电力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这一平台与电气专业专业基础平台一致。

第二阶段为电力专业的核心能力形成平台。

通过两平台的培养打造学生的专有能力和电气通用能力。

“三一体”:

是根据电力专业的培养特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在职业环境中才能固化为学生核心能力,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室(理论)、实训室(技能)、电力企业(职业工作)”三位一体的结合。

(二)公共必修课

军训、劳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体育、大学语文A、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三)骨干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训)、电机与变压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四)核心课程

电力系统调度与优化运行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发电厂电气设备与检修技术、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技术。

(五)素质教育课程

(六)课程简介

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1580030

本课程理论课程4学分,72学时。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自动控制原理》。

主要讲授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训,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中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电力网络中各个设备的动作过程,为以后工作中各种电力设备的检修打下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电力系统调度与优化运行技术1580020

本课程理论课程4学分,72学时。

《电力系统调度与优化运行技术》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发电计划,发电计划包括机组组合、水火电计划、交换计划、检修计划和燃料计划等。

通常这些计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

通过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训,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力系统调度的基本原理个掌握电力网络运行调度的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职业意识和规范意识。

3、发电厂电气设备与检修技术1580040

本课程理论课程4学分,72学时。

《发电厂电气设备与检修技术》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

本课程主要讲授水电站(变电所)电气设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水电站(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厂用电接线的形式、特点及设计方法;短路电流的理论分析及工程计算方法;配电装置的基本知识等。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技能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电站及变电站一次部分的基本理论和掌握电气设备的设计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为电力事业奉献的精神

4、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技术1580050

本课程理论课程4学分,72学时。

《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技术》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继电保护装置常用基本元件和基本电路。

讲授110KV及以下线路的各种保护方式的原理及整定计算,电力变压器、发电机继电保护原理及整定计算,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机保护的基本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为从事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电力电子技术

本课程理论课程2学分,36学时。

1580020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要讲授电力领域中所使用的电力电子元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利用这些电力电子元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元件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利用这些元件来对电能进行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基本应用技术。

6、自动控制原理1511170

本课程理论课程3学分,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为《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技术》、《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技术》。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域法、频域法、根轨迹法,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了解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7、供用电技术(实训)1510000(1510000S)

本课程理论课程2学分,36学时,实训课程2学分,40学时。

本课程是专业骨干课程课程之一,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能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和电力设备的选择、具有继电保护和电厂自动化的初步知识、初步掌握配电系统的运行和操作规程、掌握低压配电屏的安装及运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供用电的安全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行中小型系统供配电系统的工程设计,掌握查阅设计相关技术资料的方法,培养工程技术基本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8、电机与变压器(实训)1580010

本课程理论课程3学分,48学时,实训课程2学分,40学时。

《电机与变压器》是本专业骨干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为《发电厂电气设备与检修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机的基本理论和运行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变压器、同步发电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特性、参数和运行性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电机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9、电力系统分析1580030

本课程理论课程3学分,54学时。

《电力系统分析》是本专业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为《电力系统调度与优化运行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潮流计算、电能损耗、调频、调压等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电网功率分布、电压降落、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和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设计、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并且使学生具有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运行和管理能力。

1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实务(实训)1500040(1500040S)

本课程理论课程3学分,50学时,实训课程3学分,60学时。

本课程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重要的核心课程。

其前导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

主要讲解现代自动化领域的核心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掌握自控控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控制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实习,学生能掌握PLC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初步具备利用PLC组建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完毕后可引导学生参加西门子公司的相关认证。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阐述设计方案和较好的合作能力共同完成系统设计、调试工作。

11、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实训)1500599(1500599S)

本课程理论课程3学分,54学时,实训课程2学分,40学时。

本课程是本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AUTOCAD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

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认识图纸、绘制图纸;了解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规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掌握基本的机械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的必备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初步掌握金属加工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

12、毕业设计2100010

本课程8学分,8周。

毕业设计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学习成果主要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出现。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的综合必修课程。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主要知识进一步深化,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七)开设课程的学分比例表

教学计划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项目修课类型

学分

学时

必修课

选修课

限选课

合计

百分比

必修课

选修课

限选课

合计

百分比

公共课

33.5

3

6

42.5

31.8%

536

48

96

680

28.3%

专业课

理论课

38

8

0

48

34.5%

684

136170

0

820

34.2%

实训课

33

12

0

45

33.7%

660

240

0

900

37.5%

合计

104.5

23

6

133.5

100%

1880

424

96

2400

100%

百分比

78.3%

17.2%

4.5%

100%

 

78.3%

17.7%

4%

100%

 

(八)教学进程编制说明

1、本专业的毕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33.5学分(高职、文科学生另加6学分,为139.5学分);

2、不同类型课程学分对应学时不同,原则上公共课程每学分按16学时计,专业必修课程每学分按18学时计,专业选修课程按每学分17学时计,实训课程每学分按20学时计。

3、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电路的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4、本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没有设置对应实践课程,主要是为探索教室、实训室、电力企业“三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层面的工学结合;

5、为了拓展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选择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七、师资配合情况说明

1、担任本专业教学的教师要求认真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刻理解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

2、担任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应该积极学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能够按照专业要求进行课程开发;

3、担任本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师应当熟悉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基本知识,能理解骨干课程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并能指导课程实训;

4、担任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应当把握专业的核心能力,具备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分析能力,能指导学生现场实习教学工作。

八、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与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有保障、运行正常;公共课实训基地能保证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需要;

2、本专业根据“三一体”课程体系的要求,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项目化各环节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得力;

3、本专业根据“三一体”课程体系的要求,要求专业课程实训必须做到校内、校外联合实习,才能使得学生掌握课程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因此,需要大力开拓电力系统企业作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4、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所任课程的核心技能和核心技术。

 

附件一: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学制:

学分制,2-5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发电厂、变电站、电力建设安装单位、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电气设备制造等单位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够从事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发电厂及变电站运行管理、变电检修及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计划进程表

(见教学计划进程表)

四、课程运行周学时预安排表

(见运行预安排表)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1、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上,要求对电力系统核心课程及部分骨干课程实行“教室(理论)、实训室(技能)、电力企业(职业工作)”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和掌握电力系统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2、电力系统专业的安全规则教育必须贯彻与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

2、课程考核

理论课:

主要采用试题库进行考试,但也有一些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不采用题库形式考核。

考试可以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

有校外实习的课程在实习结束时应现场进行考核,并按总成绩的50%计入。

实践课:

按实训项目进行答辩和技能考核,比例为3:

7。

课程设计:

部分课程设计按照电力企业的具体工程,采用竞标的方式进行。

六、执行计划说明

1、高中文科、职高学生就读本专业必增选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程,毕业学分相应增加6分。

2、本专业优先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是:

发电厂计算机监控、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