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256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docx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

车间级安全培训资料

生产车间

2009年3月

一、车间安全生产概况

…………………………第3页

二、车间主要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安全说明书

…………………………第6页

三、车间中毒事故易发生部位及预防措施

…………………………第6页

四、车间安全预案

…………………………第13页

五、车间安全制度

…………………………第16页

一、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概况:

1.1生产概况:

我公司于2009年在深泽县建成投产,年产100t拉米夫定医药原料药,按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之规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贮存和使用的正己烷、甲苯、乙醇、二氯甲烷等危险化学品。

我车间主体建筑有主体三层厂房、东跨间、西跨间、回收工序四层钢结构楼组成,生产主要危险设备有电梯、离心机、蒸汽包,真空泵、干燥机、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制备系统等组成。

本车间生产岗位按生产工艺划分为五个生产工序和一个回收工序,其中前四个工序为化学反应,一工序生产产物为MGH,二工序生产产物为HME,三工序生产产物为CME,四工序生产产物为LMF,回收工序负责将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溶剂回收,五工序为精制工序,生产厂房按GMP规范要求设计,其中结晶离心岗位、干燥岗位、包装岗位在洁净区内,洁净区管理按10万级管理。

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我车间执行甲级防火区,具体防火区域是一至五工序、回收工序、真空泵房、干燥间。

其中管理人员8人,车间安全组织架构如下:

各班班长

1.2拉米夫定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图:

酯化反应

成盐反应

脱盐反应

静置分相

入中间品库

过滤洗涤

1.2.2二工序生产工艺(HME):

过滤洗涤

干燥、包装

浓缩

浓缩

氯化反应

糖苷化反应

硅烷化反应

结晶

入中间品库

干燥、包装

过滤洗涤

脱色

萃取

浓缩

还原反应

解吸液

解吸

过滤

吸附

水洗

过滤洗涤

转晶

结晶

浓缩

解吸液

分装

入成品库

过滤洗涤

干燥

1.3车间逃生通道: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就近从以下出口迅速逃生:

三楼:

东西楼梯、北边安全门

二楼:

东西楼梯、北边安全门

一楼:

车间西门、车间东门、车间南北安全门、车间西跨间门,五工序洁净区走廊南、北安全玻璃门。

五工序洁净区:

洁净区走廊南北安全门(紧急状态下可打碎玻璃门逃生)。

 

二、车间主要危险化学品物料及安全技术说明书:

车间主要危险化学品一览表

序号

物料编码

危险性类别

火灾危险性

1

原料12

第8.1类其他腐蚀品

2

原料24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甲B类

3

原料25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甲类

4

原料31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5

原料36

第6.1类毒害品

乙类

6

原料48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乙类

7

原料32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乙类

8

浓硫酸

酸性腐蚀品

9

原料46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10

原料44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11

氮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注:

各品种安全技术说明书另附

三、部门主要易发生中毒事故的原料及预防措施

原料11:

理化性质:

分子式:

C10H20O

  分子质量:

156.26

  沸点:

212℃

熔点:

41-43℃

无色针状结晶或粒状。

熔点41-43℃(42-45℃),沸点216.5℃,相对密度0.890(15/15℃),折光率1.458。

易溶于醇;氯仿;醚;冰醋酸;液状石蜡及石油醚,微溶于水。

由于本品对皮肤以及眼睛有刺激作用,使用时必须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以及安全眼镜。

  [中毒急救措施]

  1、吸入:

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处,采取一般急救措施。

  2、误入眼睛:

按一般步骤冲洗眼睛,有必要者请咨询医师。

  3、皮肤接触:

用清水和肥皂清洗。

原料16:

理化性质:

折射率1.3755-1.3775

  闪点60℃

  水溶性soluble

  沸点-19.5℃

  熔点-118℃

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原料16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易溶于水和乙醇,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原料16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原料16,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原料16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

  原料16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本品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本品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原料24:

理化性质:

【密度】0.866

【分子量】92.14

  【熔点(℃)】-95

  【沸点(℃)】110.8

  【闪点(℃)】4.4(闭式)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9

  【折射率】1.4967

  【性状】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原料36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84.94

  沸点:

39.8℃

  蒸汽压30.55kPa(10℃)

  熔点-95.1℃

  相对密度1.3266(20/4℃)

  水溶性20G/L(20ºC)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6.0795MPa。

  溶解性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

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原料25

理化性质:

【密度】0.6594

  【分子量】86.17

  【熔点(℃)】-95.3

  【沸点(℃)】68.74

  【性状】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摄氏度)。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原料22:

理化性质:

熔点(℃):

16.6

沸点(℃):

117.9

相对密度为1.0492

折光率1.3718。

原料22

易挥发,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它:

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

原料23

理化性质:

分子式C6H15N;(CH3CH2)3N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分子量101.19

闪点:

<0℃

  熔点-114.8℃沸点:

89.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70;相对密度(空气=1)3.48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

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原料31

结构式:

分子式:

SOCl2分子量:

118.97

  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强刺激性气味。

遇水或醇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

对有机分子中的羟基有选择性取代作用。

本产品可溶于苯、氯仿和四氯化碳。

加热至150°C开始分解,500°C分解完全。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原料48

密度:

0.789g/cm^3;(液)

  熔点:

−114.3°C(158.8K)

  沸点:

78.4°C(351.6K)

  在水中的溶解度:

pKa15.9

  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