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135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docx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理解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使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竖式实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协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相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

(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1、日记:

5月21日,晴。

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

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     )元呢?

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     )元呢?

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

哪两个问题?

怎么解决呢?

(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

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

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指名板书)

4、(先问加法是怎么算的,介绍完后再问)为什么这样对齐呢?

为什么5和7相加?

为什么得数中要有小数点?

它应该写在哪呢?

看着自己的竖式互相再说一遍计算过程。

5、(请同学介绍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中时怎样对齐的?

4不够减8怎么办?

得数中为什么要写0和小数点呢?

0有什么作用?

看着自己的竖式再说说计算过程?

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试一试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都会了吗?

完成几道试一试。

(第一题)一边做一边想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2、小结:

列竖式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

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3、你能任选出两种食品,先求出他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吗?

(写在书上)

4、汇报结果。

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将每种组合都写出来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一)习题三

1、日记:

盼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下午的科学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测量池塘的水深,这里居然也有小数的问题呢?

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知道了水深(  )米。

2、他们是怎么测量的,你看懂了吗?

(请一位同学演示一下)要求水深多少米,怎样解决呢?

(二)习题四

1、日记: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家花店,突然想起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买一支玫瑰花和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给她一个惊喜。

可我只带了3元钱,够买吗?

2、怎么才能知道3元够不够呢?

(学生计算)

3、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吗?

请你先在心里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解答在本子上,解答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让同桌帮你检查。

4、根据他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四、总结回顾

1、日记:

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相关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相关的知识呢?

今天回去你也能够试着写写数学日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和他比比谁写得好。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最初自己的设计为了体现简单的内容要上出内涵来,在练习中设计了许多高难度习题,结果第一次试上就发现,完全是我一厢情愿。

同时由于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练习上,而显得主次不明。

第二次修改后试上,张书蕾老师让我自己谈谈教学感受,其实我知道学生学的很轻松,主要是内容简单学生又有相当充分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因此回答时自信满满。

张老师却问我说,既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而从头至尾都牵者孩子走呢?

我当时就被问住了。

为什么备课时没有这样想法呢?

最初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学过三年级的内容,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没有把握。

总担心他们会遇到困难,场面无法控制。

因此加法、减法分开一步一步教学,加法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尝试笔算,学生介绍算法,接着练习几道题,减法直接进入笔算,请学生介绍算法,练习。

如此这般以后,学生都能“较出色”的完成练习。

但即使在我试上过两次后,在张老师提出之前,也从未想过将加、减法同时放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间。

可能心理还是偏向于“教”,而忽视了自主的“学”。

接受了张老师的指导意见后,重新思考例题的处理方式,其实当时心中依然没底,开放式的教学对老师的提问设计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要求更高。

但试上过后发现,对于加、减法的同时计算尝试,学生并没有任何的困难,相反还自己开始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己的计算寻找根据。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课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的问题。

初次教学时,我想请同学在介绍计算加法的时候能说明算理。

因此我采用了打断汇报同学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算理。

比如当同学介绍他是先写0.5再写0.7时,我马上就问你是怎么对齐的,为什么这样对齐。

当他介绍先算5+7等于12时,我又问为什么先算5+7。

而到第二次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思考。

如果我在一位同学汇报算法的过程中提问他,虽然感觉追问的很及时。

但那样不但打断的他的思路,使他的思维过程显现断裂而不连续,同时这样的追问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思考。

不如先让他全部说完,再将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将所有同学都拉进思维的旋涡。

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第二次试上时,我就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但效果却并不如第一中方式好,显得老师的问题多而琐碎。

要不要改回到以前的方式呢?

就在我很困惑的时候,张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赞成我之前的思考价值。

老师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和奋斗,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认可。

我是幸运的。

因此在最后的教学时我仍然采用了,先请一个同学完整的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全班探究算理的方式处理了例题。

   课后我又在思考,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小棒、三角板。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三个汉字“骉”“犇”“羴”,边出示边简要介绍读音和字义。

   2.提问:

看着这些品字形结构的字,你想到了数学中的什么图形?

(三角形)板书揭题。

   3.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生活中有三角形的图片。

   二、实验验证稳定性。

   师过渡问:

设计师为什么喜欢把这些地方设计成三角形呢?

(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追问:

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呢?

(此问题具有挑战性。

)我们来用实验验证吧。

   活动1:

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在桌子上。

提问:

依旧是这三根小棒,还能摆出其他的三角形吗?

   活动2:

请一生上多媒体展示台摆三角形。

问:

这位同学刚才摆出的几个三角形形状和大小一样吗?

(一样)为什么一样呢?

(因为三根小棒没变,边长就不会变,所以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

这个特性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活动3: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木框,拉一拉。

(拉不动,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自学探究,了解三角形特征。

   1.出示自学要求。

读书81——82页,完成①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②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1)读书自学。

(2)动手操作。

请一生上黑板上画三角形。

(3)交流研究。

提问:

你觉得“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这句话里哪些词语很重要?

理解“三条”“线段”“围成”三个词语。

   (4)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三角形,请一生上多媒体展示台上去摆。

纠正错误摆法。

   2.巩固练习。

   3.认识各部分名称。

质疑:

还可以用其他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各个顶点吗?

 ①问:

你发现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②找顶点和它的对边。

问: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顶点和它的对边吗?

(共3组)

   四、创设情境,画三角形的高。

1.师问:

小蚂蚁从三角形的顶点A想爬到它的对边BC边去,它可以沿着AB边和AC边爬,你想想,还有更近的路吗?

   活动1:

问:

还记得从直线外一点画到已知直线垂线段的方法吗?

要用到什么工具?

(三角板)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边演示边口述画法。

(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跟A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经过A点,过A点画垂线段交AC。

   请一生提醒大家画完垂线段后还应标上垂足和直角符号。

   活动2:

在作业纸上画垂线段。

请一生上黑板画。

教师巡视。

   活动3:

交流汇报。

   2.揭示三角形“高”的概念。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画垂线段,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垂线段就是这条底边上的高。

   3.问:

究竟应该怎样画三角形?

同桌先相互说一说。

师生交流总结,教师相机板书方法:

   一找:

找顶点和对应边。

   二合:

将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底边重合。

   三推:

将直角三角形平移推动,调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顶点重合。

   四画:

经过顶点向对边画虚线。

   五标:

标出“高”和“直角符号”。

   五、巩固反馈。

   1.判断是否是三角形的高。

   2.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3.练习86页练习题第一题。

画三个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在数学活动中"创造"数学、学习数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习看作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

"根据这一"再创造"学习理论,设计力争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通过拉一拉、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分一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加以数学化,把原有的知识用于新的情景,"创造"新的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将"常识"提炼为"数学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拉一拉四边形和三角形,在"手感"的比较中获得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认识,意在把教师的"教数学"变成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提高。

  

2、 让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和正确认识三角形具备稳定性的特性,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来发现新问题,认识新知识。

   我在课中让学生通过做、想、画、判断三角形的一系列过程来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有效的为三角行的进一步认识做好了铺垫。

在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知识点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了知识的连接,落实了有关的知识,增强了实践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本节课中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都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从三角形的定义到三角形高的画法、三角形稳定性的体会等各环节,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营造一个激励探索的氛围,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师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不断完善,深化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调动,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我板书时只标出了部分名称,所以导致了后来有学生出现了三角形只有一个顶点的结果!

   3.还给学生自主的学习权利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

因此本堂课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内需"问题展开教学,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成为构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发展新思想的过程。

教学实施时,就以学生的"内需"问题为切入口,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

为了研究三角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把自己心目中的三角形创造出来并进行探索、分析与交流,初步认识三角形,逐步形成概念。

在课堂中我尽量创设一些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如:

你还能找到更近的路吗?

这些情境地创设都真实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经历体验的过程,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