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zhuǎn)匿笑(nì)灼人(zhuó)淫慢(yín)
B.高邈(miǎo)盔甲(kuī)鄙薄(bì)企盼(qǐ)
C.镶上(xiānɡ)仿膳(shàn)不堪(kān)星宿(sù)
D.干涸(ɡù)琢磨(zuó)栅栏(zhà)怪诞(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灵甘露绿苹情不自禁
B.朗润伫蓄地毯呼朋引伴
C.写照腐朽匹夫赅人听闻
D.冷清硬朗庇护不求甚解
3.在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又可以走进自然,
(1)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享受温暖盛宴;更可以了解社会,
(2)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
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与挂念之情。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6.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学生
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
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
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
82%
37%
(1)【活动一:
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上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话“服之礼”】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
要求:
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②完整准确;③要点突出。
讲话内容
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
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
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
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
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
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
传“服之道”】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
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
要求:
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
自尊自爱重仪表,______________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桌面
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囵的横截板,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
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着看起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
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
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
当然很不规则,线的黑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常就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
最后便囊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
树木,四季之记载也。
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
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条线的路回旋运动。
无数个圈完成了生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
于是也就兴趣起这条运动的线了。
我细细看着,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之间的距离。
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
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
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进行得是那么豁达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辛。
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
树木的生长,必须靠着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体啊!
⑥我为它们做着记载:
哪一年是风调雨顺?
哪一年是旱涝交迫?
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
三百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月,小心翼翼的,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着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
⑦我离开了桌面,看见室外的一切。
室外是刚刚雨后天晴,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
风在刮着,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
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莫非这天这地也是一统的整体,它们将两个截面上下显示着,表明自己的历史和内容吗?
我真是有些惶恐:
万事万物在茫茫宇宙间或许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线路,这浩瀚宇宙也或许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
那我呢?
⑧重新走近桌面,对着那木的年轮,开始顺着一条边圈往里追溯。
这似乎是一种高级数学,常常陷入莫测,犹如一个儿童在做进迷宫的游戏,整整一个下午,才好容易回到了那桌中的,也是那圈中之圈的那个黑点。
啊,那是树的童年。
哪是我的童年?
树是从那一点出发,走完了三百年的路程,我也是三十年了,三十年来,这路线也是这么一圈圈走过来的吗?
我想起了我的每一年。
⑨这些简直是惊人的发现!
⑩从那以后,每每当我为胜利得意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冷静了;每每当我挫败愁闷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激动了。
我自我感觉,我是一天天豁达、成熟、坚强起来,我热爱起我的生命了,热爱起我的工作了,以全部心血、全部精力而完成着一个我。
⑩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有删改)
7.作者围绕__________(线索)有很多的思考,并有了惊人的发现。
第⑨段中“惊人的发现”指什么?
8.第⑤段“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
”的原因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
“它”指的是什么?
9.根据文章第⑦段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带年轮的桌面是一幅画,画出了树的生命线路;_______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____________的生命线路;________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地的生命线路。
10.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11.第⑪段写道:
“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
”综观全文,说说作者“感激”的原因。
(二)(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
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③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④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
“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⑤陈恳切地说:
“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⑥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⑦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⑧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
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
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
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
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⑨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
“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
”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
“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
⑩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
“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
⑪父亲很认真地说:
“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
⑫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
“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
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
⑬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2.阅读全文,用简要
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开端:
父亲借钱给画家陈回家探母,陈感恩送画。
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
我家珍藏了这幅油画。
13.文章以“倒挂的油画”为题有什么好处?
14.文中父亲是一个不懂艺术的“粗人”,为什么画家陈却说他是“最有文化的厨子”?
15.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后面的情节(不少于50字)。
有一天,父亲的餐馆忽遭变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无比艰难的境地。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传不习乎:
(2)曲肱而枕之:
(3)夫君子之行:
(4)意与日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19.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
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二)(共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21.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22.题目:
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5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3.作文
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烦恼”“失败的教训”,也可能对童年发生的趣事记忆犹新。
请以“成长中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zhuǎn)匿笑(nì)灼人(zhuó)淫慢(yín)
B.高邈(miǎo)盔甲(kuī)鄙薄(bì)企盼(qǐ)
C.镶上(xiānɡ)仿膳(shàn)不堪(kān)星宿(sù)
D.干涸(ɡù)琢磨(zuó)栅栏(zhà)怪诞(dàn)
【答案】A
【解析】
【详解】B.鄙薄——bǐ;
C.星宿——xiù;
D.干涸——hé,琢磨——zhuó;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灵甘露绿苹情不自禁
B.朗润伫蓄地毯呼朋引伴
C.写照腐朽匹夫赅人听闻
D.冷清硬朗庇护不求甚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绿苹——绿萍;
B.伫蓄——贮蓄;
C.赅人听闻——骇人听闻;
故选D。
3.在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又可以走进自然,
(1)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享受温暖盛宴;更可以了解社会,
(2)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
(1)观赏世间美景
(2).
(2)品味人世百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和衔接。
解答时,可根据前面例句的结构和句式特点,结合前文提示进行仿写。
示例1:
聆听鸟语风声;示例2:
探察人生风情。
4.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客路青山外,_________。
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与挂念之情。
【答案】
(1).百草丰茂
(2).秋风萧瑟(3).行舟绿水前(4).潮平两岸阔(5).枯藤老树昏鸦(6).小桥流水人家(7).何当共剪西窗烛(8).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
【详解】注意“茂”“萧瑟”“藤”“郎”等易错字词。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答案】
(1)①示例:
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写“我”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与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时的失落和苦恼;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摧残。
②示例:
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童年时期“我”的小隐鼠遭受摧残的经历,交代了“我”讨厌猫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讽刺和憎恨。
(2)①“故事情节”:
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
“极真之理”示例:
求学之道,名师引路不可少,个人领悟和勤学更重要。
②“故事情节”:
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接近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
“极真之理”示例:
坏人无论如何伪装,最终都会被识破,得到应有的惩罚。
(任选其一即可)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
审题时关键是理解题干中对《朝花夕拾》的评价,答题时也要结合具体内容从“儿童视角追忆往昔”,“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两方面进行分析。
《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这是作者“儿童视角追忆往昔”;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狗·猫·鼠》从儿童的视角回忆了幼时夏夜在桂树底下听祖母讲猫和虎的故事,自己如何救下被蛇追杀的隐鼠,以及听说心爱的隐鼠被猫所吃,因而仇猫、打猫的经历。
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唐僧师徒五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它除了奇幻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又在奇幻的世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解答时,需要简述故事情节,再谈谈自己的感悟。
“悟彻菩提真妙理”这一章节主要通过了悟空在山上学艺,听道时惹怒祖师,祖师用戒尺教训他,悟空领会了祖师用意,祖师开始教悟空真本领。
悟空最终学得学得七十变和筋斗云。
结合孙悟空领会祖师的用意和孙悟空的勤学苦练,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悟到“求学之道,名师引路不可少,领悟和勤学更重要”的道理。
“尸魔三戏唐三藏”这一章节,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高山,山中的妖精“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又惧怕唐僧身边的徒弟,因此她先后变成斋僧的村姑、寻找女儿的老婆婆及老公公来欺骗唐僧,伺机下手,可每次都让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
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前两次让她逃脱了真身,第三次在土地山神的帮助下终于杀了这个妖怪,让她现出了原形。
结合我们生活实际感悟到“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6.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学生
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
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
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
82%
37%
(1)【活动一:
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上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话“服之礼”】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
要求:
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②完整准确;③要点突出。
讲话内容
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
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
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
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
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
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
传“服之道”】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
要求:
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
自尊自爱重仪表,______________ 。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答案】
(1).
(1)活动一:
〔示例〕学生对“个性”“品牌”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老师则较低;老师对“整洁”“朴素”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学生则较低。
(2).
(2)活动二:
〔示例〕同学们,我代表我们(咱们)班参加了学校的座谈会,校领导就同学们(大家)在学校着装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讲求文明礼仪,二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三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3).(3)活动三:
〔示例一〕着装整洁堪称道〔示例二〕整洁美观显风貌
【解析】
【详解】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
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图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回答此题时应围绕“中学生着装取向”这一主题来回答。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94%”“16%”可知学生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高,老师则较低;从“96%”“85%”可见老师对“整洁”“朴素”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学生则较低。
(2)传达会议精神应注意:
一是介绍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二是以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的讲话、会议决议或决定为基础,提炼出会议的要点,以“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要求……”的形式予以表述;三是会议要点分条列出,内容完整准确,使用第一人称,语言有条理。
(3)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
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