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345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docx

河南省洛阳市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卷

河南省洛阳市2020年(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

古诗文阅读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诗歌鉴赏(共5题;共57分)

1.(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唐】牡枚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

2.(11分)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

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1)找出本节的比喻句,勾画出来。

(2)本节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用“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华少年?

3.(10分)将《嫦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________,________

《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与________并成为“小李杜”。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4.(21分)诗歌鉴赏。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

读了这首诗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5.(11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①宿雨:

昨夜的雨。

②朝:

早晨。

③未:

没有。

④犹:

还。

(1)这首诗节奏感很强,你打算怎么读?

请用“︱”在诗中标出节奏来。

(2)写出含有下面事物的诗句。

①桃、柳:

________,________。

②莺:

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首诗中,诗人王维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样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给人以有声有色之感;“眠”、“莺”、“啼”、“花落”、“宿雨”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孟浩然的《________》。

春眠不觉晓,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39分)

6.(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4)这则寓言叫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

7.(7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①楚塞:

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②三湘:

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③山翁:

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

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1)

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江水的________,两岸青山的________。

(2)

你认为第五、六两句诗哪两个词用得妙?

为什么?

(3)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_______。

8.(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①所宝以百数________  ②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

(2)请用两条“/”给第①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②题句子。

①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②处士笑而然之。

(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常以自随    

C.(牧童)拊掌大笑    

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    

(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

9.(7分)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细读选文,请将句子和对应的象征含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的巨大声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国的伟大前程。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3)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并非“老大帝国”,而是有着灿烂前景的“少年中国”

B.创造强大未来之国,责任在少年身上,少年强大则国强大

C.意思是: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

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D.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10.(4分)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_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家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

②物莫能陷也         ________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________

④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

11.(6分)(2019六下·嘉陵期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

________

②为弈秋之为听:

________

③诲:

__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所以__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12.(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ǎo):

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

棒槌。

③卒业:

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去:

________     ②方:

________

③欲:

________     ④还:

________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相同。

(判断)

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诗歌鉴赏(共5题;共57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4-1、

5-1、

5-2、

5-3、

5-4、

二、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39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8-1、

8-2、

8-3、

8-4、

9-1、

9-2、

9-3、

10-1、

10-2、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