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066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docx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3篇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

战前,他和连队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仅60米的地方执行潜伏任务,但在潜伏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不幸被敌人打来的燃烧弹击中。

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

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当晚就胜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1个加强连。

  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申请和表现,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光荣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1951年6月,李家发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595团1营1连2排6班。

为了提高战斗本领,李家发投入紧张的射击训练,射击初,他吃了“烧饼”,子弹脱了靶。

但他毫不灰心,虚心向老战士请教,细致观察别人射击,还爬在地上反复揣摩,体会要领。

在最后考核中,终于以3枪27环的优秀成绩被送到团训练队学习。

团部集训结束,他又以弹无虚发、五枪五中的优秀成绩获得团首长的表扬,并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李家发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排长的通讯员。

他每天由驻地庆坡岘送信到玉女峰前沿阵地,要通过敌人炮火控制的200米开阔地。

他机警勇敢,起伏闪跃,敌人炮火掀起的砂石吞没了他,震昏了他,醒来后抖掉身上的砂石仍继续前进。

因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战役反击南朝鲜军的轿岩山战斗开始时,炮火刚一延伸,李家发即同一连战士向敌军前沿阵地扑去。

战士王其月炸掉第一道铁丝网踏雷受伤,李家发冲上炸掉第二道铁丝网,同战友一起向山坡部去,却被山顶端大地堡中的敌机枪火力压倒。

李家发操起手雷从右侧向大地堡迂回,被右侧护卫暗堡的机枪射中右腿。

他忍着钻心剧痛,将暗堡炸毁,又爬向大地堡炸哑了敌军机枪。

但战士们向前猛冲时,大地堡的机枪又复活了,迫使战士就地卧伏。

班长刘义勇亲自爆破,被子弹击倒,排长组织几次爆破,也都被火力所伤。

此时后续部队全部受阻,处境异常危险。

激烈的爆炸声使昏迷的李家发苏醒过来,他忍着7处伤痛,艰难地摇晃着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猛地向敌机枪扑了过去,以自己炽热的胸膛堵死了敌机枪的枪口,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

  李家发,又名春生,1934年6月生于安徽省南陵县龙泉乡(现为家发镇)岩虎村一个贫农家庭。

他刚出世那年,南陵正遭严重旱灾,山上农田多数颗粒无收。

他妈妈戚元香经常食不饱肚,且又多病,哪有乳汁喂养李家发。

婴儿时期的李家发,靠的是一匙一匙菜汤喂养大的。

他8岁时就跟随父亲李建臣在地主家放牛,12岁学会栽秧,并在地主家打短工。

  1948年,李家发的父亲为了掩护一个名叫张华的游击队员,让其顶替已去世的李家发二哥李长华,对外称是在外地做木工因病回家来的。

从此,李家发就同张华兄弟相称,朝夕相伴。

通过相处,张华发现李家发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好后生。

为使李家发能尽快地提高政治觉悟,张华经常给李家发讲解一些“工人、农民为什么会穷,地主、资本家为什么会富,主要是地主、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农民的结果。

工人、农民要想不受穷,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旧政权,建立起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革命道理。

由于张华的启发,李家发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穷人才有活路的道理。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南陵解放,李家发欢欣鼓舞,积极参加村里支前工作。

1950年6月,正当中国广大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之际,美帝国主义者不顾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安全。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土地改革,1951年夏,李家发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一连当战士。

  在朝鲜,李家发遵照部队首长的教导,热爱朝鲜人民,热爱朝鲜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积极协同朝鲜人民军抗击美国侵略军。

一天,十多架美国飞机突然窜入志愿军驻地上空,狂轰滥炸。

当他看到一个朝鲜大娘的房屋被炸起火时,立即奋不顾身地冲进浓烟滚滚的房屋里,帮助老大娘抢救财物。

他抢出来一包包衣服,又扛出一袋袋粮食。

一次又一次钻进浓烟烈火之中。

他的衣服被烧焦了,双手灼得红肿,两只脚烙了好几个大泡,一双眉毛燃光了,回到班里即病倒了。

那位朝鲜老大娘听到李家发病了的消息,赶忙带一筐苹果来看他。

李家发热泪盈眶地对大娘说:

“大娘,我们中朝人民是一家,为朝鲜人民排忧解难,为您老抢救衣物,是我们志愿军应尽义务。

  入朝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国际主义大学校的培养教育下,李家发的政治素质迅速提高。

他不论是执行军事任务还是练兵,都是积极认真、任劳任怨。

部队刚开始进行战地练兵,李家发的射击成绩较差,心里非常难受,但并不气馁。

他一面虚心请教班里的老战士,一面细心琢磨,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射击的要领。

实弹射击时,他三枪打中27环,成绩优秀,被选送到团训练队学习特等射击。

学习结业前实弹射击,他五枪中靶心,荣立三等功,受到团首长表扬。

  由于李家发工作、练兵积极认真,政治要求进步,1952年10月,被批准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同年12月,部队在庆岘山坚守阵地,李家发当了排里的临时通讯员。

李家发的任务是:

每天由庆岘山腰到玉女峰前沿班送信。

从庆岘到玉山峰要通过一片200多米的开阔地,敌人每天要向这片开阔地倾泻数以千计的炮弹,任务既艰巨又危险,但李家发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李家发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自满。

他曾和班里的战友谈心说:

“入朝以来,在部队首长的关怀教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虽然有些进步,但进步的还不够快,与同志们相比差距还较大,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好好工作,不辜负首长的培养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

李家发不但谦虚勤奋,还常常以英雄为榜样来鞭策自己,他将《董存瑞》、《钢铁战士》等英雄画册,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英雄事迹牢记心里。

他曾在一次班会上表态说:

“董存瑞等革命烈士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遇到他们那样的情况,我一定照着他们那样去做。

”李家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53年7月,夏季反攻战役任务布置下来,这次战役要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金城地区突破敌人防线,为总攻部队开辟通道。

李家发所在的一连担任主攻轿岩山任务。

轿岩山位于金城东南,北汉江西岸,方圆14平方公里,是敌人扼守金城一线的重要屏障。

7月12日晚,一连通过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进入到潜伏阵地。

当时,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

李家发先给排长挖了个临时隐蔽部,接着又挖了个猫儿洞,将新战士罗福春安排进去。

在猫儿洞里,李家发帮助罗福春擦好了枪,并嘱咐说,手雷千万不能淋水,罗福春笑眯眯地望着李家发说:

“你真好!

”接着,李家发又掏出一包压缩饼干,分了一半给罗福春。

罗福春口渴不想吃,李家发劝说:

“用碗接点水泡着吃点吧,打起仗来想吃也顾不上。

  7月13日晚上9时,夏季反攻战役在金城前线20公里宽的正面战场全线展开了。

志愿军隐蔽在山顶上和山谷里的千百门大炮全都怒吼起来,轿岩山上冒起了一片火光,随着急袭炮火的延伸,一连战士翻过了潜伏的山岭;紧接着,又冲到一座黄山包脚下,顺着鱼脊形的山梁向黄山包顶逼进。

一连战士炸开了一道铁丝网,又出现了第二道铁丝网。

李家发迅疾向排长请求了爆炸任务。

他滚过了地雷坑,直扑第二道铁丝网。

一声轰鸣,部队随着浓烟迅速地越过了第二道铁丝网,并一气冲上了棱坎。

眼看就要接近黄山包顶,突然间,山腰中敌人一个碉堡里喷出了一道道火舌,直向一连战士射来。

排长受了重伤,战士被压在棱坎下。

战士王五保迅即奋勇扑向碉堡,安上炸药包,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翻了。

在炸药包爆炸的火光照射下,班长突然发现黄山包顶端有个最大的地堡正喷着强烈的火舌,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班长立即大声命令:

“快去炸掉它!

”李家发挺身而出,主动地接受了爆破任务。

他带着两颗炸药手榴弹,避开敌人正面的机枪火力,勇敢机智地向敌地堡迂回前进着。

只见红光一闪,李家发扔出一颗炸药手榴弹,将敌人大地堡右侧的护卫堡给炸翻了。

这时,李家发的右脚负伤,左腿打穿,身上七处负伤,剧烈的伤痛使他昏迷过去。

  护卫堡被炸翻后,敌人大地堡里的重机枪却打得更凶了。

此时,团指挥所督促一连迅速前进的信号弹一个接一个地升向天空。

一连战士焦急万分,几次冲锋皆被敌人火力压倒。

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将昏迷的李家发震醒。

当他看到催促迅速前进的信号弹后,便强行爬了起来,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着敌人的大地堡爬了过去,奋力扔出第二颗手榴弹,同时高呼:

“同志们,冲呀!

”一连战士随着李家发的呼喊声迅速冲了上去。

谁知黄山包顶端又出现了一个地堡。

地堡里的重机枪疯狂地吼着,闪闪的火舌把战士们又压了下来。

此刻,李家发十分清楚,志愿军千军万马正在等着一连拿下轿岩山主峰,好从山下通过,杀向南方,夺取夏季反攻战役胜利。

不能等待了,再也不能等待了,可是所带的两枚手榴弹已经用完,怎么办?

照着黄继光的样子去做,想到此,李家发毫不犹豫地迅速滚到地堡跟前,手扶地堡站了起来,张开双臂向地堡机枪眼猛扑过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

受阻部队扫清了前进障碍,一连攻占了轿岩山主峰,而李家发为抗美援朝战争壮烈牺牲。

  为了表彰李家发的功绩,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李家发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根据李家发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同年12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李家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各一枚。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1.英雄邱少云。

四川省铜梁县人,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攻占金化以西391高地的战斗中,他所在连队担任突击任务。

在这生死紧要关头,他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21岁。

他的牺牲保证了全连队潜伏任务的胜利完成。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当晚就胜利地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1个加强连。

  2、薛志高。

四川省简阳县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副班长。

上甘岭战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

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

当他只剩1个手榴弹时,敌向他扑来,他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3、王合良。

四川省三台县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战士。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班反击537.7高地北山一个阵地。

战斗中,他因负重伤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面呼叫着联络,一面往前爬,忽听到副班长薛志高叫他,原来薛的右腿被打断无法行动,经两人商量,他就背起薛志高,薛给他指路继续前进,坚持战斗。

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4、尹玉龙,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战友。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打死打伤美军38人,缴获枪支23支,救活82名伤员,立过4次战功,获得7枚军功章。

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在重庆、成都的电力厂工作。

英雄尹玉龙还参加党小组活动,成都志愿军老战士联谊会及老年职工协作社等活动。

他热爱写作,尤其是有关上甘岭题材的故事,他要让世人了解那场世界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