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665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docx

新版沪教版化学第4章教学案433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巩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格式,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学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预习】

问题:

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

已知氧化铝(Al2O3)通电时分解,得到铝和氧气。

某铝厂,在第一季度生产中,用去了102t氧化铝,则该厂第一季度最多能生产多少铝?

释疑

【收获反思】你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哪些认识?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

【当堂训练】

1.已知:

碳酸钙高温分解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反应的方程式:

(2)若现有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完全分解,余下的固体质量是多少?

2.把7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放在100g足量的稀硫酸里,反应停止后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6.8g.(提示:

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求:

(1)反应后生成H2质量是多少?

(2)计算含杂质的锌片中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2018•济宁)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

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

8

【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31.6g高锰酸钾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6g,则制得氧气

的质量为:

()

A.3gB.3.2gC.14.1gD.9.6g

2.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

3.在化学反应A2+3B2=2AB3中,6gB2与足量的A反应,得34gAB3,则在化合物AB3中,A、B元素的质量比是()

A、17:

4B、14:

3C、14:

7D、14:

17

4.(2018·常州)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

“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可去黑痣”。

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Ca(OH)2+K2CO3=CaCO3↓+2X,X是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

A.KHB.H2OC.K2OD.KOH

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20gB大于20gC小于20g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6.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6.6g二氧化碳时,理论上可得到沉淀的质量为多少g?

7.小张同学为了测定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5g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碳酸钙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

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g。

(2)求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中考链接】

1.(2018.兰州市)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

7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3.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其反应原理是:

2KNO3+S+3C

K2S+N2↑+3CO2↑,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燃烧

C.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热,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4.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H2O→O2B.CuO→Cu(OH)2C.Fe→Fe3O4D.Ca(OH)2→NH3

5.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

B.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阳离子

C.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提纯后的盐是纯净物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乙仪器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此体系中NaOH不发生反应,电解后溶液的pH不变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仪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8.下列古诗文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暗香浮动月黄昏﹣﹣有香味的粒子在不停运动

B.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都很稳定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D.坐看云起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制取氢气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取用固体药品

C.溶解固体

D.测溶液的pH

11.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又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3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能与水反应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条件,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条件

12.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3.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

1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体现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2+、H+、SO42-、CI-B.Ba2+、Na+、Cl-、NO3-

C.K+、Ca2+、OH-、CO32-D.Na+、H+、HCO3-、NO3-

15.下列有关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中不一定含氧元素

B.碱中不一定含氢元素

C.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氧元素

D.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16.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三子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嫦娥四号探测器上的国旗由一种叫聚酰亚胺的塑料制成,这种塑料属于_____材料。

17.如图为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1)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除一种金属外,可以归为一类的是______等几种金属.

(2)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______,请你说出理由是______.

18.2018年5月27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回到大连造船厂,与首艘国产航母001A首次“同框”亮相,中国的双航母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师”。

(1)航母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源于其主要在水下活动,并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其中主要利用了该钢材的化学性质是_____

A熔点高B硬度大C抗腐蚀性好

(2)航母最早使用的是银锌蓄电池,电池在工作时是锌和氧化银发生了置换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现在用锂电池取代了银锌电池,锂电池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_____;

(3)常规航母航行时的动力是由柴油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航母运行时能量转化全过程为①_____;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②_____。

三、简答题

19.铁粉常用作食品袋内的“双吸剂”,其原理是铁粉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

(1)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______。

(2)为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仍有效,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0.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__。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填序号)。

A0℃~20℃B20℃~40℃

C40℃~60℃D60℃~80℃

四、实验题

21.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若要收集一瓶供铁丝燃烧实验用的氧气,选择_____(填序号)装置收集氧气比较方便快捷。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若要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若要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进行检验。

A石灰浆悬浊液B紫色石蕊溶液CAgNO3溶液D酚酞溶液

(4)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

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

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加入G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二:

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H锥形瓶中,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锥形瓶H中溶液最后呈红色,为了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需进行的操作是:

取H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若溶液仍为红色,则氢氧化钠有剩余。

加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五、流程题

22.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1)写出A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什么?

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_____。

六、计算题

23.工业上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简易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石膏)+2CO2。

(1)将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_____。

(2)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是为了_____。

(3)现将50t含杂质20%的石灰石制成石灰石浆,运用上述反应原理吸收SO2气体(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①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吸收SO2气体的质量_____。

②最多生成石膏的质量为_____。

2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青少年更应该对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易成瘾,毒副作用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功能。

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七、探究题

25.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

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

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

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OH、Na2CO3;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_____。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无色溶液M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_____

猜想一正确

B.取少量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加入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B

D

A

C

D

B

A

A

D

D

B

B

二、填空题

16.2H2+O2

2H2O合成

17.甲、乙、丙铁从图中看出丙与盐酸反应没有乙与盐酸反应剧烈,金属活动性比乙弱,但排在氢的前面.

18.CZn+Ag2O=ZnO+2Ag+4(价)变为(或→)+3(价)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有足够的空气

三、简答题

19.铁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充分吸收水和氧气该“双吸剂”仍有效(答“含有铁”不给分)

20.温度硝酸钾B

四、实验题

21.锥形瓶

AEZn+2HCl=ZnCl2+H2↑bABC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G中液体进入H中,并生成白色沉淀CO2+2NaOH=Na2CO3+H2O除尽Na2CO3溶液,防止对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

五、流程题

22.3CO+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燃烧

六、计算题

2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充分反应防止空气污染最多可以吸收SO2气体的质量是25.6t68.8t

24.120:

15:

14149

七、探究题

25.BaCl2、Na2CO3氯化钠Na2CO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

2.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4

D.反应后生成的丙属于氧化物

3.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NaOH、NaCl、稀HCl、FeCl3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4.关于粗盐的初步提纯,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结晶

5.小翔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实验现象

B.安全常识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一大量白雾

稀盐酸中滴加石蕊一溶液变红

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冬天用煤炉取暖﹣保证室内通风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

区别羊毛与涤纶﹣﹣点燃闻气味

区分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

A.AB.BC.CD.D

6.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H4Cl、KNO3、Na2SO4B.K2SO4、NaNO3、KMnO4

C.Na2SO4、NaCl、NaHCO3D.BaCl2、NaNO3、K2SO4

7.根据有关题意、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法制氧气:

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B.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H2SO4=FeSO4+H2O复分解反应

C.用赤铁矿炼铁:

4CO+Fe3O4

3Fe+4CO2置换反应

D.用白磷(化学式P4)测定质量守恒定律:

P4+5O2

2P2O5化合反应

8.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Na+、Cl﹣、NO3﹣B.Na+、K+、OH﹣、SO42﹣

C.K+、Na+、CO32﹣、Cl﹣D.Ba2+、Mg2+、NO3﹣、Cl﹣

9.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

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

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0.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食用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B.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品的失火

D.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食品保鲜膜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D.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

12.157.根据四位同学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A.C2H5OHB.COC.CH4D.H2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平衡,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B.将钢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是有效减缓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

C.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生成

,因此燃烧生成

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燃烧一般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SB.FeC.MgD.H2

二、填空题

16.在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原子数目⑤分子数目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17.(4分)丙三醇(其化学式为C3H803)是无色、味甜、粘稠的液体,俗称甘油。

甘油极易氧化,热稳定性好。

在造纸、化妆品、照相、印刷、金属加工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

丙三醇属于(填“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2)从分子构成:

丙三醇中氧、氢原子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3)从物质组成:

丙三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4)从物质性质:

丙三醇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即可)。

18.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生成功.2016年11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汇对接成功;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二F型火箭使用的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液体燃料,前者是火箭的燃料,后者则作为氧化剂.火箭发射时只要将这两种液体在发动机燃烧室混合即可,不用单独进行点火,因为它们混合之后会自行燃烧,生成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和一种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及一种单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②_____.从燃料燃烧到火箭升空的过程中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