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576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docx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

总则

1、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公路、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

3、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4、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文件执行。

 

第一章路基工程

第一节路基填料

一、路基填料的要求

1.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

2.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应符合1-1-1规定。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

1-1-1路基填料强度(CBR)的最小值

填方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最小强度(%)

填料最大粒径(mm)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道路

路床

0—30

8.0

6.0

100

路基

30—80

5.0

4.0

100

路基

80—150

4.0

3.0

150

8.0

大于150

3.0

2.0

150

3.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

4.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施。

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

5.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

6.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7.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

8.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1-2的规定。

1-1-2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挖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道路类别

压实度(%)

(重型击实)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挖方

0~3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5

1000m2

每层

1组

(3点)

细粒土用环刀法,粗粒土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次干路

93

支路及其它小路

90

填方

0~8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5

次干路

93

支路及其它小路

90

>80~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3

次干路

90

支路及其它小路

90

>1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90

次干路

90

支路及其它小路

87

二、砂砾石回填

1.路堤及路堤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应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粒径小于150mm,且不超过层厚的2/3.

2.路床及路床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级配符合第一条规定,粒径小于100mm且不宜超过的2/3,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三、灰土(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水泥稳定土)

1.灰土就是对不良土进行改善和增强的一种土,即在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石灰或水泥,对原不良土进行改善。

对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在12以下的宜采用水泥稳定。

塑性指数过大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

2.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使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宜再用低标号32.5的水泥。

3.灰土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

4.灰土层宜在当天拌合当天碾压,及时进行保温养生。

5.灰剂量检测,按照工作日或每2000m3取样一次进行检测。

第二节沟槽及路堤施工

一、施工要求

1.沟槽开挖时应及时界定和剔除不良土质,并按回填顺序分别堆放土方。

沟槽底部应留出足够工作面以便于机械夯实。

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宜按公式:

开挖宽度=管道外径+2*(单侧工作面宽度+单侧支撑厚度+混凝土包管单侧模板厚度)

2.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按照表1-2-3采用

1-2-3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mm)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

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的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

D≤500

400

300

500<D≤1000

500

400

1000<D≤1500

600

600

1500<D≤3000

800

800

承插管道安装应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铁葫芦、千斤顶或卷扬机等专用设备进行,严禁使用挖掘机直接顶管,避免损坏排水管。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具体要求按设计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执行。

3.沟槽及路堤回填工作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针对不同材料多的填料、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压实部位、压实度要求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包括施工机械、机械重量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等。

试验段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记录,并形成正式标准文件,上报监理、建设、施工、中心试验室等单位共同签署,作为压实工作的指导性标准。

4.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宜符合1-2-4表要求

1-2-4每层回填土的松铺厚度

压实机具

松铺厚度(mm)

木夯

轻型压实设备

200-250

压路机

200-300

振动压路机

≤400

羊足碾

≤500

5.大土块应该及时粉碎,粉碎后的粒径应≤5cm.

6.沟槽每层填土压实后厚度应不大于0.2m。

7.不同土质不宜填筑在同一层,每种土质的填筑层在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0.5m。

8.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

沟槽为每2井间每层检测1处,每结构物周围每层1处;路堤为每层每1500-2000m26个点。

9.沟槽密实度检测频率为:

每井段每层每侧检测3点,每个构筑物周围每层1点;路堤密实度为每1000m2检测3点。

第三节路床施工

一、压实机械、试验段、厚度

1.路床每层的压实应先进行找平处理,然后用压路机静压1遍后,最后用16-18t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遍数按照试验段标准进行。

2.路床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的见证下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路床压实工艺、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并进行结果整理、汇总,形成标准文件上报,作为路床压实工作的指导标准。

3.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

每层每1500-2000m2检测6个点。

4.每层填料压实后的最小厚度为0.1m,严禁采用贴皮填法。

二、路床的外形尺寸

1.为防止路床结构层厚薄不均匀等缺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路床各个填层的外形尺寸。

2.路床每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3-5要求

1-3-5路床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

项目

频率

质量标准

纵断高程(mm)

每20延米1个断面,每个断面3—5点

+5,-15

宽度(mm)

每40延米1处

+0以上

横坡度(%)

每100延米3处

±0.3

平整度(mm)

每200延米2处,没处连续10尺

12

三、路床检测频率

1.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按照表2-1-6标准执行

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频率表2-1-6

检测项目

施工检测频率

抽检频率

检测时间

备注

沟槽、路堤、路床、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梁等结构物回填土密实度

沟槽每井段每层每侧3点;每个构筑物每层1点;路堤每1000m2每层3点;路床每1000m23点

每回填路段每层每5—7个抽检1次

碾压完成后

灰剂量

每20003进行1次检测。

路床每2000m2检测1次,每次检测取6个代表性土样混合

每回填路段每层5—7个抽检1次

拌和完成后最短时间

弯沉

每种结构层每车道每20米检测一次

按检测数量的20%抽检

最短时间,对二灰稳定土类在碾压完成后第29天检测

对水泥稳定类的在碾压完成后第8天检测,避开最不利和最有利的气候条件。

含水量、液塑限、击实、CBR

按照土质不同、取样地点、使用部位不同,按照相关要求在开工前进行检测

至少抽检1次

最短时间,

2.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等结构物周围的回填土松铺厚度不得大于0.2m。

第四节不良土质

一、不良土质:

指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的土,不适宜作为公路工程材料的土质。

二、不良土取样标准

1.当怀疑为不良土时,应在取样时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取样,对分布情况及地质情况复杂的原土取样还应该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参加。

经过共同认证、签字认可后送经相关检测单位检验后形成正式检测报告。

取样时应明确样品的来源、取样地点、色泽、分布范围、方量等相关信息。

2.不良土质类别、危害、处理方式参考表

类别

不良土质特性

危害性

处理方式参考

淤泥土、

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液限,天然孔隙比》1.5.淤泥质土是1.0《天然孔隙比<1.5的粘性土。

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在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因孔隙水压力过载(来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会造成路基边坡失稳

1.路床及沟槽范围内的淤泥全部挖除,用砂砾或石灰土换填。

2.淤泥层位于路床底面0.8m内全部挖除并换填。

3.淤泥分布广应采用抛石挤淤、土工布隔离或砂井挤实。

有机质土、腐殖土、杂填土

有机质土是土中有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

呈黑色,有弹性和海绵感。

杂填土是人为回填的生活垃圾、废弃土方等。

造成路面沉降和路基失稳

全部挖除并用合格土回填

高液限膨胀土

液限>50%,塑性指数>26,透水性差,干时不宜挖掘,并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

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

1.掺加石灰、固化剂或砂土进行周边0.8m包心处理。

2.挖除换填

粉质土、粉质粘土

塑性指数《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重的50%。

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

换填或采用掺加石灰或水泥改善

含水量过大

含水率>15%的土

1.晾晒

2.挖除换填

3.掺加石灰或砂土包心处理

第二章基层

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

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第一节基层材料

一、水泥:

1.水泥优先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

宜采用325或425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2.碎石

碎石的压碎值、含泥量、泥块含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1规定。

表2-1-1水泥稳定土类的粒料范围及技术指标

项目

通过质量百分率(%)

底基层

基层

次干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次干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筛孔

尺寸

(mm)

53

37.5

100

100

31.5

90~100

90~100

100

26.5

90~100

19

67~90

67~90

72~89

9.5

45~68

47~67

4.75

50~100

50~100

29~50

29~49

2.36

18~38

17~35

1.18

0.60

17~100

17~100

8~22

8~22

0.075

0~50

0~30②

0~7

0~7①

0.002

0~30

液限(%)

<28

塑性指数

<9

   注:

① 集料中0.5mm以下细料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

     ② 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

粒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均可做粒料源材;

   2)当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

   3)当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

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

   4)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表7.5.2的规定;

   5)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

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对底基层不得大于35%;

   6)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

 7)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

3.用作底基层的砂砾、砂砾土或其他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2要求。

表2-1-2砂砾底基层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mm)

52

37.5

9.5

4.75

0.6

0.075

通过百分率(%)

100

80~100

40~100

25~85

8~45

0~15

3.混合料组成设计

3.1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

3.2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设计文件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

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

定掺加料的比例。

3.3综合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和石灰剂

量以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3.4原材料的试验

1在水泥稳定土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

(1)颗粒分析;

(2)液限和塑性指数;

(3)相对密度;

(4)击实试验;

(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6)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7)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

3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

第二节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

一、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包括土)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

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二、对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表3-2-4所列的试验。

三、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

表2-2-3所列的试验。

表2-2-3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目的

频度

试验方法

含水量

土、砂砾、碎石等

确定原始含水量

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

颗粒分析

砂砾、碎石等集料

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

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筛分法

液限、塑限

土、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细土

求塑性指数,审定

是否符合规定

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液限;滚搓法塑限试验测塑限

相对毛体积

密度、吸水

砂砾、碎石等

评定粒料质量,计

算固体体积率

使用前测2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

网篮法或容积1000ml

以上的比重瓶法

压碎值

砂砾、碎石等

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

同上

集料压碎值试验

备注:

对重型击实、承载比、延迟时间,应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表2-2-4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目的

重型击实试验

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

承载比

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

抗压强度

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包括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

延迟时间

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第三节基层施工

一、铺筑试验段

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1.1应通过铺筑无结合料的集料基层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2)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①集料数量的控制;

②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

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④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

⑤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⑧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1.2通过铺筑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试验段,除确定9.3.2条所列者外,还应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

对于水泥稳定土基层,还包括通过严密组织拌和、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规定允许的拌和时间。

二、质量管理

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外形尺寸的控制和检查以及质量控制和检查。

2.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3.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3-6的要求。

表2-3-6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

工程类别

项目

频度

质量标准

含水量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级配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压实度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塑性指数

每1000m21次,异常时随时试验

小于本规范规定值

承载比

每3000m21次,据观察,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

不小于本规范规定值

弯沉值检验

每一评定段(不超过lkm)每车道40~50个测点

满足设计要求

含水量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在设计规范范围内

级配

每2000m21次

设计规范范围内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压实度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塑性指数

每1000m21次,异常时随时试验

小于本规范规定值

集料压碎值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不超过本规范规定值

级配

每2000m21次

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集料压碎值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不超过本规范规定值

水泥或石灰剂量

每2000m21次,至少6个样品,用滴定法或用直读式测钙仪试验,并与实际水泥或石灰用量校核

不小于设计值-1.0%

水泥稳定土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石灰稳定土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稳定细粒土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抗压强度

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或9个试件

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

延尺时间

每个作业段1次

不超过本规范规定

配合比

每2000m21次

石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当石灰剂量少于4%时,为不小于设计值-0.5%)以内

级配

每2000m21次

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

含水量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最佳含水量±1%(二灰土为±2%)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二灰土

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检查6次以上

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其他含粒料的石灰工业废渣

抗压强度

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或9个试件

符合规定要求

4.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应取钻件(俗称路面芯样)检验其整体性。

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二灰稳定基层的龄期20—28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

如果路面钻机取不出水泥稳定基层或二灰稳定基层的完整钻件,则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

5.当采用厂拌法生产时,水泥掺量应比试验剂量加0.5%,水泥最小掺量粗粒土、中粒土应为3%,细粒土为4%。

6.水泥稳定土料材料7d抗压强度:

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3~4MPa,对底基层为1.5~2.5MPa;对其他等级道路基层为2.5~3MPa,底基层为1.5~2.0MPa。

7. 城镇道路中使用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集中拌制。

8. 集中搅拌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料应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2)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搅拌均匀。

  3)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水泥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

  4)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

9. 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

水泥土的压实系数宜为1.53~1.58;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1.30~1.35。

  2)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

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

  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10. 碾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碾压找平应符合本规范第7.2.8条的有关规定。

  2)宜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

  4)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安全要求。

11. 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采用乳化沥青养护,应在其上撒布适量石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