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镇黄良镇.docx
《长安古镇黄良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古镇黄良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安古镇黄良镇
长安古镇—黄良镇
黄良镇地处西安南郊,见子河畔。
本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古代交通要道—子午道从镇中经过。
提起黄良镇的名子,还有一个古老故事。
黄良镇地区南靠终南山,北临滈河,潏河,真是个奇花异草,古木参天,飞禽走兽,溪水潺潺的好地方。
加上离皇都地近,自古被皇家辟为狩猎、避暑的“上林苑”。
相传汉朝时,由于宫廷矛盾,小皇子失踪。
京城内遍寻多日,不得。
老皇帝急得如热锅上蚂蚁。
一宫女冒生命危险,独自往城南河湖密林深处搜寻。
一日,忽闻远处似有孩子说话音,循声寻去,果见小皇子与一小龙子在河中戏水。
老皇帝闻报,急随卫队飞骑趕到,与小皇子河边相见。
老皇帝遂与卫队、侍从及皇亲国戚在岸边扎下行宫,游历狩猎多日,以庆祝小皇子由龙子护佑,失而复得。
一日,老皇帝见此处黍、粟、麦、豆个个颗大粒圆,饭食香甜可口,甚是欣慰,问当地老乡,此处地名河名。
老乡回说,本地方并无官名,只因此河在东面,故称东河;此镇在杜县之南,故称杜南。
老皇帝遂赐此河名见子河,以彰与小皇子河边相见故事;赐此镇名皇粮镇,以显此地粟米优良,并传旨此地赋税粟米专供皇室享用,建皇粮仓。
见子河名一直沿用至今。
皇粮镇名在清朝雍正年间改名黄良镇,沿用至今。
黄良镇北街有元君庙,庙中石碑碑文仍沿用皇粮镇地名。
长安县前身称杜县。
《史记·秦本记》载: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设)县杜、郑。
”黄良镇在杜县南部,故称杜南。
《天下郡国利病书·陕西備錄》载:
“杜县与五代(周、秦、汉、隋、唐)都城紧相并附,故古事著迹此地者多也。
语谓「城南韦、杜,去天五尺」,以其迫近帝都也。
今循杜县地望,从西及东,以次言之,庶其有伦也。
县境西抵户县,东抵蓝田,故(汉)宣帝微时上下诸陵,尤爱户杜之间,杜即杜县也……。
杜县之北,即汉都城之覆盎门矣。
故此门亦名杜门。
杜门,即青门也,在汉都城为东面南来第一门……。
”
黄良镇靠终南山(秦岭)北麓,处广袤关中平原,西距周沣镐城35里,北距汉长安城之杜门45里,唐长安城明德门30里,明长安城永宁门(南门)40里,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要道—子午道(亦称蚀中道,子午谷)上重要物资集散地。
《史记·货殖列传》载:
“关中自洱、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穯,殖五毂,地重……及(秦孝公、秦)昭(襄王)治咸阳,因以汉(朝亦在此建)都,长安诸陵,四方幅凑并至而会。
……南则巴蜀。
巴蜀亦沃野,地饶厄、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
……然(巴蜀)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以所多易所鲜。
……唯京师要其道。
”
黄良镇所以成为古代汉中、巴、蜀至京师要道,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古子午道(谷)出终南山(秦岭)谷口(今子午峪口),古称“子口”,在黄良镇正南十二里;南端直至汉中石泉县,古称“午口”,凡六百六十里,而京师均在在黄良镇正北;出子午道货物运达京师,黄良镇乃必经之地,且黄良镇至京师距离,仅数十里,为一日行程,便于商贾往返;黄良镇正街为南北走向,子午道从镇正街穿过,方便货物展示、交易。
古子午道悬崖绝壁,栈道桥梁无数,货物全靠人力肩挑背扛。
及至黄良镇转运京师,途经神禾塬、少陵塬之西部尾端,地势平坦,驿道通直,避塬川之阻隔,利车马之运载。
黄良镇成古子午道上货物转运、储存、交易之重镇,实属必然。
子午道在军事上的作用,同样重要。
《史记·高祖本记》载:
“(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
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陕西省别称三秦,由此得之)。
汉王之国(到封国汉中去)。
项王(羽)使卒三万人(跟)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道)。
去辄烧绝栈道……”见图一。
图一刘邦军从杜南入蚀中形势图
四百三十年后的三国时代,经黄良镇至汉中的子午道在军事、交通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
“(魏)延每随(诸葛)亮出(兵北伐作战),辄欲请兵万人,与(诸葛)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这里的“异道”就是子午道。
魏延坚信,按其计谋“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见图二。
可惜一贯行事谨慎的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谋。
图二魏延奇袭长安战略图
同样的魏蜀交战,三十八年后,魏国大将钟会敢于出奇兵。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载:
“景元三年冬,(曹魏国)以(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
……(钟)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
……魏兴太守刘钦趋子午谷。
诸军数道并行,至汉中。
”一举灭了蜀国。
可惜刘备、诸葛亮一世英明,创建的蜀汉国,毁于一旦。
见图三。
图三曹魏大举进攻蜀汉图
经黄良镇和子午道转运货物,在唐、宋时期达到高潮。
那时黄良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集市贸易十分兴盛。
南北大街上主要以铺面为主,并是南北货物运输直达京师的通道。
东西小街上主要是各类物资交易市场。
当时市镇规模有四街十巷,户籍上千,人口五千,为京师以南主要集贸市场。
史载: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
唐明皇每年命岭南(南岭以南,亦说涪陵郡)用驿马进贡,等(经子午道)送到京师,荔枝的颜色和味道全没有改变。
黄良镇南街铺面主要以经营餐饮、旅店、医疗、药材、木器、食盐、手工艺品为主,北街铺面主要以经营粮食、油料、食品、蔬菜、山货为主。
东火巷集市主要交易猪、羊、鸡、鸭、蛋等小家禽、小家畜,西火巷集市主要交易骡、马、牛、驴等大家畜以及木材、木炭、山货。
集市的日期为农历的双数日子,即日期末位数为二、四、六、八、十的日子,经千年未变。
商贾人等除有专业经商的,如晋商等外,还有当地农民、手工业者。
黄良镇当地产的粮食为重要畅销品,还有黄良的薹韭、仁村的担笼、葛村的豆腐、内苑的板栗、邵村的草鞋都远近闻名。
从北面京师来的货物络绎不绝,主要有布匹、食盐、铁器、火柴……。
常有商队从新疆、甘肃、青海、蒙古长途贩运马匹、牛羊、皮货到黄良镇集市交易,或经黄良镇运往陕南。
从南方汉中、巴、蜀、石泉、宁陕、柞水经子午道运往黄良镇交易的货物有竹器、木材、木炭、桐油、生漆、大米、丝绸、药材等。
物资之多,不胜枚举;此来彼往,摩肩接踵;常见车马扬鞭络绎其道,每闻驼铃晨夕不绝于耳,黄良镇集市交易之盛况,可见一斑。
古黄良镇集市贸易量最大的,木炭当属其一。
木炭燃烧,无烟、无焰、无味、无渣,静默无声,火力温和,是古代皇宫六院、府部衙门、商贾店铺、学堂百姓冬季主要取暖之物。
有专门木炭火盆、火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为陶土烧制而成。
木炭生产,在南山(秦岭)境内喂子坪、鸡窝子和宁陕、柞水、镇安、石泉一带。
将木材装入专门炉窑内煅烧,方成木炭。
木炭重量仅是原木十之一、二。
每近入冬,木炭需求量大增,京畿一带,年消耗辄万担(每担一百斤)。
如此大量需求,全靠人力砍树、煅烧、运输。
其艰辛状况,不难想象。
著名诗人白居易,目睹从事木炭生产、交易的底层大众,以《卖炭翁》揭示繁忙集市贸易表象下劳苦大众的窘迫,诗曰: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自古“镇”的设置,主要取一定区域内商贸活跃、交通便利之地,称为市镇;军事作用突出的,称为军镇,或二者兼有之。
明朝万历年间,黄良镇称黄良里,至清朝又设黄良社,厫黄良镇,据雍正十三年(1735)《陕西通志》载,黄良镇为长安县十大市镇之一:
光绪年间《陕西全省舆地图》注记黄良镇为长安六大市镇之一。
清同治初年(1862—1863)太平军(捻军)经子午道(峪)入长安,与清朝军队大战于长安,并引发大规模宗教和民族矛盾,黄良市镇,毁于兵火者十之八九。
由于黄良镇的地理位置,其在商贸、交通、军事诸方面的地位不可取代,清末、民国时期,黄良镇的商贸又转兴盛。
民国时期编篡的府志、地图等,均把黄良镇列为长安县八大集镇之一。
四九年解放西安时,曾在黄良镇发生小规模战斗。
当时,胡宗南军从西安撤至城南,占据小五台山,扼守子午道北口,企图阻止解放军沿子午道南进解放汉中。
四九年七月十五日,解放军大部队沿见子河河谷南进,借助见子河谷茂密丛林掩护,接近小五台,进入攻击阵地。
经激烈战斗,最终拿下小五台,扫清了南下进军汉中的最后障碍;也为策应之后进行的扶眉战役,阻止胡宗南军反攻西安取得战略要地。
小五台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就埋葬在黄良镇西,北仁村小学后面,设黄良烈士陵园。
四九年后,曾先后在黄良地区设黄良乡、黄良人民公社,后改名前进人民公社,治所都在黄良镇,下辖黄良村,上、下北良村,南、北堀垛村,东、西古城村,东、西、北湖村,立元村,大、小邵村,葛村,官路村,石佛寺村,南、北、西仁村,解家庄村,聂家河村。
故黄良镇之“镇”,表示商贸发达,道路通达的地方,本身就是地名,有别于行政单位之“镇”。
今人不加斟酌,用黄良镇村来代替黄良镇,实有画蛇添足之嫌。
且地名讲究稳定、简短,不轻易变更。
历史上将黄良改为前进,将西安市东大街改为东风大街,将西大街改为反帝大街,将北大街改为反修大街……,最后结果,全改回来,徒费神心。
黄良镇作为古代皇家狩猎之地,当地有多少种飞禽走兽,已不可考。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常见的鸟类有喜鹊、乌鸦、白鹤、燕子、黄鹂、啄木鸟、老鹰、大雁、山雀等。
那时鸟类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大,树上常见乌鸦窝、喜鹊窝,廊下有燕子窝。
乌鸦、喜鹊、麻雀等成群地在低空飞来飞去,老鹰则在高空盘旋,伺机扑食小动物。
最好看的当属大雁飞行。
每到秋高气爽,初冬来临之际,大雁一队接一队地从高空飞过,它们有时一字形编队,有时人字形编队,伴随着“哦啊,哦啊”地叫声,场面蔚为壮观。
从黄良镇以北直到滈河、堀垛村一线,间隔距离较远,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开阔地,农闲时间,人迹罕至;且水源充沛,昆虫繁多,便成了大雁落脚休息、觅食、喝水、过夜的好地方。
每每成群大雁从天而降,黑呀呀一大片。
当地村民,对大雁并不惊扰。
那时,当地的兽类有狐狸、野兔、山羊、麝鹿、羚牛、獾、大蟾蜍,还有可恨的狼。
经常有狐狸偷吃谁家的鸡,附近村庄小孩、小猪被狼伤害的消息。
如何教会小孩识别狼与狗,如何躲避狼的伤害,是大人们经常对小孩教育的话题。
村边院落围墙上常画有白色大圆圈,或挂有套圈,就是驱趕狼的标志。
唯有野兔、麝鹿胆子小,见人就逃。
每到夏天收割小麦后,野兔没了藏身之地,被村民、家狗追得满地乱蹿。
羚牛被黄良镇当地人称做“四不像”。
体格健壮像黄牛;头上长角,尾巴扁平像山羊;庞大背脊向上隆起像狗熊;脸部窄长绷紧像马匹。
羚牛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垂毛,通身棕褐色,食草,善奔跑,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如飞,叫声似羊,故又称大羚羊。
成年羚牛高约四尺,长达六尺,体重可达七、八百斤。
羚牛喜欢群居,生性憨厚,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
羚牛是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世界级的濒危保护动物。
我国只有秦岭和四川少数地方有其生存。
其珍稀程度可与大熊猫齐名。
一九五五年夏收前的一天早晨,一只羚牛从黄良镇南街的马荫道巷走到正街,受到邻村村民的围观、追打,后被趕到镇东街一处三面有围墙的凹地里,羚牛无路可逃,终被用步枪射杀,造成震惊长安的“惨案”。
见图四。
可怜羚牛,仅来故地重游,便被无端杀戮,天下奇冤也!
此后,长安及沿秦岭北麓各县,再未见羚牛踪迹。
图四来到黄良镇的羚牛被追打和射杀
黄良镇宗教、文化气息浓厚。
正街北头,有元君庙,座北向南,俗称北庙;正街南头,有关帝庙,座南向北,俗称南庙;南北二庙,庙门正对,遥相呼应,甚是别致。
元君庙东旁有城隍庙。
西火巷西端尽头有无量庙。
马荫道巷南尽头有三观庙。
一镇五庙,吸引得四方善男信女,云集膜拜。
南庙、北庙内有大殿、钟楼、鼓楼、戏楼、偏殿、石碑、回廊、庙门。
五座庙院内,以及黄良镇街道,各家农舍厅院里,千年松树、柏树,四季翠绿;百年槐树、楡树比比皆是;更有椿树、杨树高耸云天,桃树、杏树花开满院。
还有合欢树、拐枣树、黄杨树、皂角树、棕榈树、桑树、枳树等树种。
最大柏树在南庙后面,树身粗大,几个人搂不住。
树冠茂密,高耸云天,人称“老爷伞”,几里远处都能看到,是黄良镇标志性古树。
正街两旁树木,也非常茂密,树冠交错相抵,遮挡得夏天中午的太阳都晒不到地面,很是凉爽。
戏楼底台,用石条、青砖围垒建成,高一丈,阔五丈,笔挺坚固。
底台上建戏楼,高三丈,与庙中高台大殿对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十分威武。
每逢农家节气或趕集日子,常有剧团在戏楼上唱大戏。
除当地戏社外,还有长安剧团,西安市三易社,尚友社、易俗社等知名大剧团来此演出。
引得周围十里八乡人等,聚来看戏,真个是鼓乐喧天,人山人海。
见图五。
有顺便趕集,交易货品者,更添热闹。
拜佛的、求财的,匆匆于庙堂;算命的,祈子的忙忙来进香;买牛的,卖马的,熙熙于市井,耍猴的,骟猪的,攘攘于道旁。
更有街上唱小戏的,或木偶戏,或皮影戏、线胡戏,戏场相连;或说书的,讲善话的,慷慨激昂。
图五人们在黄良镇元君庙看大戏
至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长安县在元君庙设立黄良乡完全小学,为当地重要教书育人之地,为庙校并存格局。
元君庙大殿、钟楼、鼓楼、戏楼、石碑等房屋设施、塑像全部保留,并无损坏。
所不同的,往日和尚道场低沉的诵经音消失,今朝少年学子朗朗读书声渐高。
教学方式也渐趋现代,学生们能够接触到许多现代自然科学知识。
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当地人称为洋戏匣子)学校也有购置。
每每表演之时,老师将留声机放在教室中央,同学们面向留声机围坐,双手五指并拢,手心向前接长耳朵,方能听到微弱但不失清晰的唱歌声、唱戏声。
会说话的机器!
这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童,甚至见多识广的成年人,都是大开眼界,极大震撼。
黄良小学,当地千千万万有识之士的启蒙学堂,人生漫漫长途的第一级台阶,使人敬佩,令人怀念。
见图六。
图六元君庙改建为黄良小学(一九二四年)
一九五三年,长安县在黄良镇西始建黄良中学,同时在黄良镇东始建黄良粮库,两项建设工程均属当时县、市重要基建项目。
两项目对称布局于黄良镇的东西两翼,足见黄良镇在长安县文化、经济方面作用之重要。
黄良粮库建在古“皇粮仓”旧址。
该粮仓秦汉时已有,后数毁数建。
至隋朝开皇年间,复在黄良建“皇粮仓”(义仓),以赈济灾民。
由家道富裕者出私财,用于饥荒赈贷;如无灾荒,仓粮发还更新,所出禾谷为平时所种所产。
该粮仓何时毁灭,已不可考。
新建黄良粮库在见子河西岸,地势较高,干燥,有利谷物凉晒、保存。
主库房东西方向,座北向南,长三十丈,阔十丈,高三丈,是长安县当时最大的单体建筑物。
库房四周墙壁厚达一丈,墙基深挖到生土,再用细土与白灰(生石灰)搅拌逐层夯实。
当时打地基的石夯,足有三百斤重,八个大汉用绳索方能拉得起。
另有一人居中掌陀,随着打夯的号子声,拉起,砸下,拉起,砸下……。
由于当时建设者实干苦干,整个建筑,坚固异常。
黄良中学和黄良粮库均在一九五五年建成。
黄良中学当年就招收了第一届中学生。
生源主要来自当时子午区和王曲区。
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抽调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到黄良中学任教。
校长由郑成励担任,教师主要有:
肖振武(语文),马天魁(数学),卢鸣(生物),蒋耀民(物理),于清洁(化学),何文涛(地理)等。
学校对艺术、体育课程非常重视,每天下午都能听到学校乐队演奏《金蛇狂舞》等优秀传统曲目。
学校每年举行春季、秋季两次运动会。
长安县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就在黄良中学操场举办。
至一九五三年,黄良镇的集市贸易还很兴盛。
正街上大的店面有,百货店三家,餐饮店(含住宿)两家,药铺两家,诊所两家,书店两家,针织作坊一家,木器店两家,食品作坊(糕点)一家,屠宰作坊(杀猪)一家。
其它临街小店多不胜数。
那时虽无工商行政、税务和城管人员,但交易公平有序,街道和市场干净整洁。
常见,卖家口齿伶俐,喜笑颜开;买家挑三拣四,去罢又来。
大牲畜、木材、大农具等的交易一般由“牙家”从中撮合。
“牙家”是市场自然形成的买卖中间人,善揣摩双方心态底价,凭练就三寸不烂之舌;价格之争或掩盖在草帽之下,或密藏在袖筒之中,由“牙家”居中分别与买家和卖家捏指头“商谈”,直到达成一致,方才成交。
黄良镇的人民组成,有专门从商的商人,如三家百货店老板都是从山西来的“晋商”,开诊所翟先生,杨先生都是远近闻名的神医;其他大部是亦农亦商的本地人,他们农忙务农,农闲经商或从事小手工业生产。
黄良镇自古民风淳朴,乐施好客,对外地来此经商和定居的人常能给于帮助。
所以黄良镇人口组成,姓氏较多,来源广范。
黄良镇人崇尚读书育人,故书香门第多,文化底蕴浓厚,从事教师、医生、工程技术的人员较多,且颇受尊敬。
黄良小学老师下午放学后到街上散步,村民莫不拭凳让坐,毕恭毕敬。
受此民风影响,在黄良镇经商的都能做到买卖公平,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一九五三年以后,由于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等大宗商品不能上集市交易,黄良镇的集市贸易逐渐萎缩。
随着对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黄良镇当地农村先成立互助组,进而迈向初级社,高级社。
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组织形式规定下,土地、农具、家畜全归了“社”。
黄良镇分为四个生产队。
开始组“社”时,各家的家畜都要集中到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有牛、马、骡、驴等大牲畜五、六十头。
由于牲畜多,饲养室小,环境差,牲畜们往往有干的重活,没有吃的草料,每到冬季,牲畜们的末日就要来临。
每每早晨,就有因劳累不支、饥寒交迫的牲畜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进而被抬出饲养室,被人们用利器结束生命,取其皮,食其肉。
几年后,生产队里的大牲畜由五、六十头锐减到十几头。
大牲畜是当时农村农田作业、农产品加工、运输、村民生活的主要动力,遭到如此摧残,村民无不惋惜。
到一九五八年,随着全国推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黄良镇也和全国一样,跨入了“吃饭不要钱,干活不记工”的共产主义大跃进时代。
大跃进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十五年内超英赶美。
当时黄良人民公社地址就在黄良镇北街东边公社大院内。
大院内多次搭台举行高产誓师大会,由辖区全部村子﹙生产大队﹚参加。
报产高的村子,坐火箭,戴大红花;报产低的村子,骑蜗牛,戴黑花。
报产多少,并不做实际考证,造成小麦亩产由几百斤,报到几千斤,到几万斤……。
各村粮食产量普遍虚高。
产量虚高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上缴的农业税(农村称公购粮)增加,因为农业税是按产量的一定比例课缴的。
当时,农民上缴的粮食堆满了黄良粮库主库房,堆满了主粮库前面临时搭建的粮垛仓,堆满了临时征用黄良镇南庙内由关公大殿改成的临时粮仓。
进而,这些粮食被上级派来的解放牌汽车车队夜以继日地外运,运往西安,运往边疆,运往前方,运往农民不知道的地方。
自古以来藏粮于民的规矩被彻底打破。
由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农民彻底失去了土地;由于建立了“大食堂”这个“人民公社的心脏”,农民彻底失去了粮食。
“大食堂”建立后,农民家庭存粮被视为非法。
公社干部隔三差五下到村里调查哪户家里有存粮,哪户烟囱还冒烟。
发现哪家“私藏”粮食,立即没收。
随着“大食堂”饭食越来越差,愈来愈稀,村民已经吃不饱肚子。
黄良镇地区这个产粮宝地,在粮食丰收的年景下,逐步走向可怕的饥荒。
黄良镇也经历了“大炼钢铁”的“历史性运动”。
当时的政策是“以钢为纲,全民动员,土法上马”。
在黄良镇北街公社大院内,建起两座炼铁高炉。
火焰声,风机声,响成一片;运铁的,运木的,来往穿梭。
炼铁的原料不是铁矿石,而是从农民家强行收集的铁锅、铁铲、铁锤、铁门栓等,砸碎扔进高炉“炼铁”。
农家铁器收完了,村民被要求到见子河、滈河、潏河里“浪铁砂”。
浪铁砂就是把河里的沙子铲到簸箕里,双手提住,在水里摇呀摇,浪啊浪,最后水把沙子冲走了,留下些许黑色铁砂,做为炼铁的原料。
由于河沙里本身铁粉含量极少,所以浪铁砂的收获极低,村里动员了大量劳动力,仍不能满足需要。
最后安排黄良小学的学生也停课参加浪铁砂。
八、九岁的孩子,背着干粮,步行十几里,来到常宁宫下的河道里,高挽裤脚,弯腰站在冰冷的河水里,一簸箕,一簸箕地浪铁砂,从早到晚……。
“大炼钢铁”需要大量木材。
黄良镇全镇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大量古树,大树被砍伐得净光。
昔日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的黄良镇已不复存在。
就连黄良小学门前一对黝黑光亮的小石狮,也被砸碎扔进高炉去炼铁。
熊熊炼钢烈火,昼夜燃烧,烧尽民间树木;可惜农家铁锅,经此炼钢,炼成无用的铁渣。
这些无用的废铁渣,被披红戴花,敲锣打鼓,送到县里去请功。
长安县把这些无用铁渣,堆放在申家桥北头路西一家农械厂荒废的大院内,如小山一般大小,时间长达十多年,最终还是被丢弃了事。
黄良镇在“除四害”运动中,也战果辉煌。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把麻雀、老鼠、苍蝇、蚊子这“四害”彻底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
于是各村、各生产队的全体社员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攀在房顶、墙头,爬上高坡、树杈,站在麦田、薯地,齐声呐喊,齐敲锣盆,吓得麻雀不能落脚,不得休息,被累得活活从空中掉下来摔死。
而消灭苍蝇的的任务就落到村里老人、小孩的身上。
黄良小学的学生成了歼灭苍蝇运动的主力军。
厕所里,水沟旁,到处都有小学生打苍蝇的身影。
每天早晨上学,小学生们按照学校要求,拿着一包包死苍蝇到班主任老师处“登记战果”,令老师们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中,黄良镇及周围各村都在田里打了许多“机井”,这些机井,打了废,废了又打。
当时最大的战功,是在黄良中学西边修黄良水库。
那时,修水库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靠人力一锹、一铲、一筐、一笼挖土,或用担挑,或用架子车转运。
黄良公社抽调全社劳动力,铺天盖地,轮番上阵。
连黄良小学的小学生们,也被组织,天不亮就来到水库工地,用蚂蚁搬家的方法,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或用铁铲挖土,或用竹笼运土。
各届人民,无不为修水库竭尽全力。
经两年建设,黄良水库终于修成。
但因前期考虑不周,结果水源不足,渗漏严重,水库没有实用价值,终被废弃。
可怜黄良村的几个小朋友,还被淹死在短暂放水的黄良水库里,令人惋惜不已。
见图七。
图七没有水的黄良水库,一个时代的见证
各项上级安排的政治活动,搅活得大人们都无所适从,常常还要求小学生们参与进来。
浪铁砂,除四害,修水库,学生们成了每战必参的童子军。
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
就连小学生们爱玩的“垒球”活动,也被贴上“美帝国主义”的标签而被取缔。
待到了黄良中学上初中,又遇到“教学改革”开始。
将初中学制由三年改成两年,没有合适教科书,只能靠老师编写,学生用简陋的油印机印刷。
两年制初中推行一年多,“第二次教学改革”开始,将初中学制再由两年改成三年。
一年多时间,取得两次“教学改革的伟大胜利”。
由于农村强壮劳动力都被征调去从事炼钢铁、修水库等无偿劳役,村里农活,主要靠妇女、老、弱者应付。
为了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精神,往往东村的社员去给西村耕地,西村的社员去给东村除草。
整个农村,都像是在做一场大游戏。
到了年终分红决算,全傻了眼,一个“劳动日”只值几毛钱,黄良镇人民陷入极度贫困之中。
紧接着,各种物资暂趋短缺,各种票证应运而生。
吃饭要粮票,买衣要布票,打油要油票,买糖要糖票……。
昔日兴盛热闹的集市贸易被完全取缔。
村民到街上买卖些鸡蛋之类农副产品全都被打成“资本主义尾巴”。
粮食的大量浪费和外运,集市贸易被完全取缔,使黄良地区发生大规模饥荒已不可避免。
商品交易被打成“投机倒把”,农民家里存有粮食被打为非法。
饥饿使村民,学生们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甚至出现“浮肿”病。
聂家河的白粘土,秦岭山里的“神仙草”,都成了人们充饥的食品。
那时候,村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但各项“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每项运动,都要整一大批人,毁坏一大批文物。
除五八年大炼钢铁毁掉黄良镇全部古树、大树外,黄良镇几个古庙里大殿、戏搂、庙门、雕塑、钟楼、鼓楼、石碑,牌坊以及村民家里收藏的书籍、字画、文物等,在之后各项“政治运动”中逐渐被拆毁、消毁殆尽。
唯有南庙门前的一对大石狮娃子,由于孙致明等老人的竭力保护,才得以留存下来。
见图八。
图八大石狮,黄良镇历史的见证者
千百年来,大石狮蹲居在黄良镇街头,目睹南来北往人们的匆匆脚步,见证了黄良镇各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孙兴民整理郭俊哲、孙广运校核二零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