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055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docx

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一主题3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全效高分卷(十一)

主题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点燃H2前验纯

D.发现CO中毒病人,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4.雷雨天气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关键反应为:

N2+O2

2NO,该反应属于(A)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B)

A.镁与盐酸的反应

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高温时,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B)

A.S

SO2

H2SO4

B.CaCO3

CO2

CO

C.Cu

Cu(NO3)2

CuSO4

D.Na2SO4

Na2CO3

NaOH

8.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

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1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9.图中有6个编号,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用直线连接的相邻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填写的物质有:

a.AgNO3溶液;b.MgSO4溶液;c.BaCl2溶液;d.H2SO4溶液;e.Fe;f.Cu(NO3)2溶液。

则图中①表示的物质的编号是(A)

图2

A.bB.fC.aD.c

10.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图示如图。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D)

图3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11.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

A.FeCl3、NaCl、KNO3

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

1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熄灭酒精灯后应立即停止通入CO

C.图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已开始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C)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4.用你学过的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C)

A.变化观:

只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5.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下列结论是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其中正确的是(C)

A.某固体物质加到水中,液体温度升高,则该固体一定是氧化钙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6.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

已知与戊的反应中:

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他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

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图5

选项

A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17.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B)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

18.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图7

A.流程Ⅰ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除杂质

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流程Ⅳ、Ⅴ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1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各自现象对应如下,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C)

图8

A.Ⅰ中混合前后溶液中各离子种类、个数均不变

B.Ⅱ中反应前后溶液中Cu2+、Cl-浓度均未变

C.Ⅱ中BaCl2替换为Ba(NO3)2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与加入BaCl2溶液时相同

D.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B)

图9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分)

21.(4分)依据对初中所学四种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观察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一定有变化的是__置换反应__(填反应类型,下同)。

(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__化合反应、分解反应__。

(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__复分解反应__。

①CO2+H2O===H2CO3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S+O2

SO2

④2NaHCO3

Na2CO3+H2O+CO2↑

⑤NaOH+HCl===NaCl+H2O

⑥2HgO

2Hg+O2↑

22.(2分)某工厂用焚烧回收的塑料保鲜膜产生的CO2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__原子__(选填“分子”或“原子”)。

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__1∶1__。

23.(4分)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

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H2O2

2H2O+O2↑__。

(2)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MnO2的质量,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合理答案均得分)__。

24.(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

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

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OH+HCl===NaCl+H2O__。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其中一种__。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取少量步骤Ⅰ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若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6分)

25.(8分)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图11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硫,排除对二氧化碳的验证产生干扰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B中品红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__。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CO2、SO2__。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__有道理,CO2气体对CO气体的检验没有干扰__。

26.(8分)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

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图12

【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如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酒精燃烧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经改进实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继续探究】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元素组成。

利用如图进行实验。

(已知:

装置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图13

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排除装置中的空气__。

【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

(产物被完全吸收)

【分析与结论】数据分析:

4.02g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1.44_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偏小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8分)

27.(8分)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1。

步骤二: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1)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CaCl2不吸收二氧化碳,NaOH吸收二氧化碳__。

(2)小徐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金同学认为小徐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_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__。

(3)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

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__4.9g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